高中化学的反应速率的测试题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二 来源: 高中学习网

【导语】化学的反应速率贯穿于整个高中的化学学习,下面逍遥右脑将为大家带来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测试题和答案的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只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根本因素是 ( )



  A.温度和压强 B.反应物的浓度



  C.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性质 D.催化剂的加入



  2.下列条件一定能使反应速率加快的是:①增加反应物的物质的量②升高温度③缩小反应容器的体积 ④加入生成物 ⑤加入MnO2 ( )



  A.全部 B.①②⑤ C.② D.②③



  3.在其它条件不变时,10℃时以某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为3 mol/L• s ,已知温度每升高10℃反应速率是原来的2倍,则温度为50℃时,该反应的速率为



  A.48 mol/L •s B.36mol/L• s C.24 mol/L •s D.12 mol/L• s



  4.NO和CO都是汽车排放尾气中的有害物质,它们能缓慢地反应,生成N2和CO2,对此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 ( )



  A.使用催化剂并不能改变反应速率 B.使用催化剂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C.降低压强能加快反应速率 D.降温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5.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反应A(g) B(g)+C(g);△H<0(正反应为放热反应)。若反应物的浓度由2mol/L降到0.8mol/L需20s,那么反应物浓度由0.8mol/L降到0.2mol/L所需的时间为 ( )



  A.10s B.大于10s C.小于10s D.无法判断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6.反应:A 2B中,A.B的浓度变化如图所示。则2min以内的平均反应的速率为( )



  A. = 9 mol/L•min



  B. = 4.5 mol/L•min



  C. = 18 mol/L•min



  D. = 9mol/L•min



  7.将等物质的量的X2和Y2置于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mX2(g)+nY2(g)



  pZ(g),达平衡时,测得容器中C(X2)=0.9mol•L-1 ,C(Y2)=0.1mol•L-1 ,C(Z)=0.8mol•L-1 ,则Z的化学式可能是 ( )



  A.X2Y3 B.XY3 C.X2Y2 D.X3Y2



  8.在aL的密闭容器里,于一定温度进行2A(气)+B(气) 2C(气)的可逆反应。容器内开始加入下列各组物质,在达到平衡时逆反应速率的一组物质是 ( )



  A.2molA和1molB B.1molA和1molB



  C.1molA和2molB D.1molB和1molC



  9.200C,将10ml 0.1mol/l Na2S2O3溶液和10ml 0.1mol/l的H2SO4溶液混合,2分钟后溶液中明显出现浑浊。已知温度每升高100C,化学反应速率增大到原来的2倍,那么500C时, 同样的反应要看到明显浑浊,需要的时间是 ( )



  A.15秒 B.20秒 C.40秒 D.48秒



  10.设C+CO2 2CO-Q1 反应速率为v1 ,N2+3H2 2NH3+Q2 反应速率为v2 对于上述反应,当温度升高时,v1和v2的变化情况为 ( )



  A.同时增大 B.同时减小 C.v1增大,v2减小 D.v1减小,v2增大



  11.反应C(s)+H2O(g) CO(g)+H2(g)在一可变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



  条件的改变对其反应速率几乎无影响的是 ( )



  A.增加C的量 B.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



  C.保持体积不变,充入氮气使体系压强增大



  D.保持压强不变,充入氮气使容器体积增大



  12.把0.6molX气体和0.4molY气体混合于容积为2L的容器中,使其发生如下反应:3X(g)+Y(g) nZ(g)+2W(g)。5min末生成0.2molW,若测知以Z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1mol/ L• min,则n的值为 ( )



  A.4 B.3 C.2 D.1



  13.对于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2SO2+O2 2SO3,改变下列条件,可以提高反应物中的活化分子百分数的是 ( )



  A.升高温度 B.增大压强 C.使用催化剂 D.增大反应物浓度



  14.100mL6mol/LH2SO4跟过量的锌粉反应,在一定温度下,为了减缓反应速率,但又影



  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向反应物中加入适量的 ( )



  A.碳酸钠(固体) B.水 C.硫酸钾溶液 D.硫酸铵(固体)



  15.用铁片与稀硫酸反应制氢气时,下列措施不能使氢气生成速率加大的是 ( )



  A.加热 B.不用稀硫酸,改用98%浓硫酸



  C.加水稀释硫酸 D.不用铁片,改用铁粉



  16.对于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反应:N2+O2=2NO,下列条件中哪些能加快该反应速率的(假



  定改变下列条件时温度不变) ( )



  A.缩小体积使压力增大 B.体积不变充入N2使压强增大



  C.体积不变充入He气使压强增大 D.减小压强使体积增大



  17.由于催化作用使反应速率加快的是 ( )



  A.利用KClO3固体加热分解制氧气时,加入少量MnO2固体



  B.加热H2O2水溶液制氧气时,加入少量MnO2固体



  C.实验室制用浓盐酸制氯气,需加入MnO2固体加热



  D.锌与盐酸反应时,加入少量稀硫酸



  18.甲、乙两个容器内都进行A→B的反应,甲容器内每分钟减少了4molA,乙容器内每



  分钟减少2molA,则甲容器内的反应速率比乙容器内的反应速率( )



  A.快 B.慢 C.相等 D.无法判断



  19.在2A+B 3C+4D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



  A.v(A)=0.5mol/L• s B.v(B)=0.3mol/L• s



  C.v(C)=0.8mol/L• s D.v(D)=1mol/L• s



  20.下列体系加压后,对化学反应速率没有影响的是 ( )



  A.2SO2+O2 2SO3 B.CO+H2O(g) CO2+H2



  C.CO2+H2O H2CO3 D.H++OH- H2O



  三、填空(共28分)



  21.(6分)把除去氧化膜的镁条投入到盛有稀盐酸的试管中,发现H2发生的速率变化情况如图,其中T1~T2速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T2~T3速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



  22.(14分)反应3Fe(S)+4H2O====Fe3O4(s)+4H2(g)



  在一可变的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试回答:



  ①增加Fe的量,其正反应速率的变化是 (填增大、不变、减小,以下相同)



  ②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其正反应速率 ,逆反应速率 。



  ③保持体积不变,充入N2使体系压强增大,其正反应速率 ,逆反应速率 。



  ④保持压强不变,充入N2使容器的体积增大,其正反应速率 ,逆反应速率 。



  23.(8分) 亚硫酸钠和碘酸钾在酸性溶液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Na2SO3+KIO3+H2SO4→Na2SO4+K2SO4+I2+H2O,



  (1)其中氧化剂是 ,若反应中有5mol电子转移,则生成碘是 mol。



  该反应过程和机理较复杂,一般认为分为以下几步:



  ①IO3-+SO32-→IO2-+SO42-(慢) ②IO2-+ SO32-→IO-+SO42-(快)



  ③5I-+6H++ IO3-→3I2+3H2O(快) ④I2+ SO32-+ H2O→2I-+ SO42-+2H2(快)



  (2)根据上述条件推测,此反应的总的反应速率由 步反应决定。



  (3)若预先加入淀粉溶液,由题述看必在 离子消耗完时,才会使淀粉谈蓝的现象产生。



  四、计算题(12分)



  24.(12分)丙酮和碘在酸性溶液中发生下列反应:CH3COCH3+I2→CH3COCH2I+H++I-。



  25℃时,该反应的速率由下列经验式决定:V=2.73×10-5c(CH3COCH3)c(H+)mol/(L• s)



  25℃时,如果c(I2)、c(CH3COCH3)、c(H+)的起始浓度依次是0.01mol/L,0.1mol/L,



  0.01mol/L。求:(1)反应开始时的速率是多少?



  (2)当溶液中的I2消耗一半时,反应速率比开始时慢还是快?



  参考答案



  一、二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C A B D BD B A A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C D AC BC BC AB AB D B D



  三、填空题



  21、温度升高使反应速率加快的影响大于浓度的降低的影响;浓度降低的影响大于温度的影响。



  22、①不变 ②增大;增大 ③不变;不变 ④减小;减小。23、(1)KIO3;0.5(2)①(3)SO32-



  四、计算题



  24、(1)2.73×10-8 mol/(L• s) (2)3.89×10-8 mol/(L• s),故比开始时快。

  【导语】逍遥右脑整理《高二地理知识点: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2》,以及最全的高考备考资料,有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文综、理综复习学习资料,复习讲义、听力材料、作文素材,历年真题试题下载及答案解析,完备的资料库为广大考生提供全面的备考参考。





  (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①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臭氧吸收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对可见光吸收的很少。②反射作用:云层和颗粒较大的尘埃。云层的反射作用最显著。③散射作用:空气分子或微小尘埃,使一部分太阳辐射不能到达地面。


  (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并产生大气逆辐射(射向地面的大气辐射),把部分热量归还给地面,云层越厚大气逆辐射越强。


  5、全球近地面有7个气压带(高低压相间分布),6个风带。


  (1)低纬度环流:


  ①赤道低压带:因为热力作用形成,气流辐合上升,易成云致雨,形成多雨带。常年受其控制形成热带雨林气候(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东南亚的马来群岛)


  ②副热带高压带:因为动力作用而形成,气流在30度纬度上空聚积而下沉,形成少雨带(东亚季风区除外),常年受其控制的地区形成热带沙漠气候(北非的撒哈拉水沙漠、西亚的沙漠、北美美国西部的沙漠、南美智利、秘鲁西部的沙漠、澳大利亚大沙漠)


  ③信风带:由副高吹向赤道低压的气流,在北半球右偏成东北信风,在南半球左偏成东南信风。


  (2)中纬度环流:


  ④副极地低压带:由来自低纬的暖气流与来自高纬的冷气流相遇运动上升而形成。形成温带多雨带。


  ⑤中纬西风带:由副高吹向副极地低压带的气流,在北半球右偏成西南风,在南半球左偏成西北风,习惯上叫西风,受其常年控制的地区,在大陆西岸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欧洲西部、北美西部如加拿大的温哥华附近、南美南端的安第斯山西侧、澳大利亚南端及塔斯马尼亚岛、新西兰等)


  (3)高纬环流:


  ⑥极地高压带:因为热力作用而形成,冷空气下沉,形成少雨带。不过极地因为气温低,蒸发更少,所以极地属于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的地区,为湿润地区。


  ⑦极地东风带:由极地高压带吹向副极地低压带的气流,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北半球右偏成东北风,南半球左偏成东南风。


  (4)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移动的原因: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动。△移动方向: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5)单一气压带或风带作用形成的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赤道低气压带)、热带沙漠气候(副热带高气压带)、温带海洋性气候(中纬西风带)。


  (6)气压带、风带移动形成的气候类型:热带草原气候(夏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冬季受低纬信风带控制)、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冬季受中纬西风带控制)。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gaoer/1154899.html

相关阅读:高二年级化学暑假作业测试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