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家中老人经常教育后代说:“为人处世没有贪心,衣能遮体,食能果腹,足矣”“遇事要冷静,做到以静制动”。很显然老人是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
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法家思想
2、天坛是明清皇帝用来祭天、祈谷的地方, 其建筑“反映出天地之间的关系”,“还体现出帝王将相在这一关系中所起的独特作用”。最早把天、地、人的关系上升到理论并被统治者所接受的儒家人物是
A.孔子 B.孟子 C.董仲舒 D.黄宗羲
3、“僧问:如何解脱?禅师曰:谁缚汝?又问:如何是净土?禅师曰:谁诟汝?问:如何是涅般?禅师曰:谁将生死与汝?”与该禅师观点相似的是
A.孟子 B.董仲舒 C.朱熹 D.王阳明
4、某中学高中历史选修班学生在课余探讨“明末清初之际黄宗羲提出‘工、商皆民生之本’观点的根本原因”时,众说纷纭。请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黄宗羲总结实践经验的结果? B. 明清时期重农抑商政策的必然结果
C. 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在社会思想上的反映? D. 统治者重视工商业的反映
5、今年两会期间,有一位政协委员建议,全国用十年的时间逐步恢复繁体字,引起了社会的广泛议论。假如你对此持反对意见,最主要的理由是
A.中国人已经习惯了繁体字 B.汉字由繁到简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C.简体字更具有艺术魅力 D.简体字已经得到海外文化的全部认可
6、我学家郝延平在《由守旧到革新》一文中谈道:“中国对西方称呼由(19世纪)60年代前的‘夷务’,到七八十年代改称‘洋务’和‘西学’为主。”该变化反映了
A.中国人对西方认识的逐步深入 B.中国人由仇视西方到崇拜西方
C.由以中国为中心到以西方为中心的变化 D.对西方外交政策由对抗到和解
7、下列关于19世纪末到20世纪前20年,先进中国人寻求救国道路的分析和评论,正确的是①相继经历了由“走英日道路”到“走美法道路”再到“以俄为师”的过程②先后实践或主张了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和社会主义思想等政治方案③先进的中国人已经探索出以农村包围城市、夺取全国革命胜利的正确道路④反映出先进的中国人在寻求救国救民道路时与时俱进的探索精神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8、1912年,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表示将致力于“社会革命”,这里的社会革命是指
A. 实现社会主义 B. 实现民生主义
C. 实现民权主义 D. 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9、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沦与“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相比较,其主要不同点是
A.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 B.实践经验的总结
C.立足于中国国情 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10、毛泽东指出:中国现时的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两个步骤:第一步是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这一论述属于毛泽东思想中的
A.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理论
C.新民主主义理论 D.社会主义理论
11、某高中历史课外兴趣小组以“新中国科技世界之最”为课题,开展研究,收集到以下资料,其中最适合入选的是
A.中国第一颗原子弹 B.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C.“神舟”五号载人航天 D.袁隆平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12、某校高二文科班同学在学习“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时进行小组讨论,以下是他们得出的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A.智者学派的出现与古希腊民主政治繁荣密切相关
B.智者学派的主要观点就是强调人的价值和作用
C. 智者学派的出现说明“人”成为早期希腊哲学家研究的核心
D.苏格拉底对“人”的看法同智者学派根本不同
13、“当我说文艺复兴是一个表现的时代时,我的意思是说:人们不
不再满足于坐在那里当观众;而由皇帝和教皇告诉他们如何做、如何想。他们在生活舞台上充当演员,他们坚持要对自己个人的思想进行表达。”此话的作者认为文艺复兴的意义在于
A.肯定了人的价值和尊严 B.否定了天主教会的权威
C.冲破了封建等级观念 D.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14、一位官员质问某人:“这些是你的书吗?你会撤销你的主张吗?”这人坚持“我只接受《圣经》的权威和自己良心的约束,我不能撤回我写的任何东西,因为我的良知是跟随着《圣经》的,而昧着良心做事既不稳妥,也不正确。”这段对话的双方最有可能是
A.苏格拉底与雅典的大陪审团 B.伽利略与异端裁判所的法官
C.马丁·路德与罗马教廷的官员 D.伏尔泰与法国贵族
15、我校某历史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展示了一本名为“ The Spirit of the Law ”的英文书籍,同学们对此议论纷纷。下列意见你认为正确的是
A.该书是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的作品,揭示了主权在民的原则
B.该书是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的著作,书中明确提出了三权分立的原则
C.该书对英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制定了《权利法案》
D.该书对中国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6、罗素(BertrandRussell)写道:“几乎所有现代世界与古代世纪之间的区别,都得归功于在十七世纪取得最辉煌成就的科学。”“十七世纪取得最辉煌成就的科学”指的是
A.经典力学 B.生物进化论 C.量子理论 D.相对论17、在20世纪最后一期(时代)周刊中,评选出一位“世纪人物”。《时代》周刊称他为“天才、政治难民、人道主义者、原子和宇宙谜的开启者”,“以其最伟大的思想和无与伦比的形象独占鳌头。”这个“世纪人物”应该是
A.牛顿 B.达尔文 C.爱迪生 D.爱因斯坦
18、19世纪中期,欧洲一部分女权主义者提出改革妇女服装的倡议,并设计试穿了短裙和女式长裤,女工的服装有所简化。出现这一服装改革潮流的社会根源是
A. 工业化使大量妇女参加工作 B.民主运动的推动
C. 社会审美观的改变 D.妇女政治地位的提高
19、恩格斯说:“和启蒙学者的华美语言比起来,‘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在这种“令人极度失望”的社会背景下兴起的文学流派是
A.启蒙文学 B.浪漫主义文学 C.现代主义文学 D.古典主义文学
20、美国许多青少年无休止地看电视,日益“发福”,成为“沙发土豆”,说明
A.电视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 B.电视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C.美国的电视事业发达 D.电视引领着文明的发展趋势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21、阅读下列图片:(15分)
图1《蒙娜丽莎》 图2 《社会契约论》 图3《共产党宣言》 图4《新青年》
请回答:
(1)四幅图片分别反映了怎样的进步社会思潮(或社会运动)?(4分)
(2)图2反映的社会进步思潮传播到中国,对中国近代的哪些历史事件产生了影响?(6分)
(3)分别指出上述四股进步社会思潮产生的经济基础(4分)
(4)上述四股进步社会思潮的共同作用是什么?(1分)
22、 阅读下列材料:(15分)
材料一:活字印刷、火药和指南针
材料二:
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宋苏轼《枯木竹石图》
材料三:宋代时,一个以拥有土地为特征的地主阶级??特别是中小地主阶层发展壮大起来,这些人经济地位高,物质生活优裕,对文化的要求高。……由于土地制度的变化,宋元时期的文化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整个社会的文化素质提高了。宋元商业的发展,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从《东京梦华录》中可以看到这时期城市繁荣的梗概。它使宋元社会的许多方面增加了新因素。……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说明宋元科技在中国古代科技发展史上的地位。(2分)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材料所提中国三大发明对资产阶级革命或资本主义发展所起的重大作用。(6分)
(2)材料二的两幅图分别反映了宋代什么绘画风
格?(2分)
(3)据《清明上河图》和材料三,概述宋元时期城市经济发展的状况。(2分)
(4)据材料三分析宋元文化繁荣的原因。(2分)据此,你得出什么认识?(1分)
23、阅读下列材料:(15分)
材料一:莎士比亚(1564?1616)的戏剧《哈姆雷特》中的一段独白:“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动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材料二:“近五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悟。……所以最近两三年间,算是画出一个新时期来。”
??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1922年
材料三:“孔子这人,其实是自从死了以后,也总是当着‘敲门砖’的差使的。自20世纪以来,孔夫子的运气是很坏的,但到袁世凯时代,却又被重新记得,不但恢复了祭典,还做了古怪的祭服,使奉祀的人们穿起来。跟着这事而出现的便是帝制。然而那一道门终于没有敲开,袁氏在门外死掉了。” ??《鲁迅全集》
材料四:孔子学院在全球开设的速度,引发了世人包括中国人自己的惊奇。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全球新增100多所孔子学院,覆盖了50多个国家和地区。到2010年,全球将建成500所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现在已经不是我们要推广,而是各国的大学争着要办,挡都挡不住。”全世界孔子学院正以每4天诞生l所的速度增加。 ??《新华网》
请回答:
(1)材料一体现了什么社会思潮?(2分)
(2)材料二中梁启超归纳的第一期、第二期、第三期有什么史实依据?(6分)
(3)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回答袁世凯时代为什么没有敲开“那道门”?(4分)
(4)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析孔子学院在全球广泛开设的意义?(3分)
24、(15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人是万物的尺度。” ??普罗塔哥拉
材料二:《中世纪》天主教神学把世俗的封建国家制度神圣化,它是当时唯一的意识形态,天主教会无孔不入地渗透在中世纪欧洲社会、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每一个毛孔,钳制着人们的一切活动。
材料三:莎士比亚《哈姆雷特》台词:“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材料四:“…以信徒得救一不靠教皇,二不靠圣礼,只有靠终生‘悔改’,才是基督的正道。”
??《路德选集》
材料五:“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愿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伏尔泰
请回答:
(1)材料三、四、五反映了西欧哪三次思想解放的潮流?他们能够兴起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5分)
(2)这三次思想解放潮流各自具有怎样的特点? (3分)
(3)它们产生的共同影响是什么? (2分)
(4)结合五则材料,概述西方人文主义思想发展的简要历程。(5分)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gaoer/1175525.html
相关阅读:高二历史期中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