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第一中学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高二历史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在评论秦朝灭亡时,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此处孟子的“一个思想”具体是指A.“仁者爱人”,“克己复礼” B.“民贵君轻”,统治者要实行“仁政”C.“制天命而用之” D.加强中央集权,防止人民反抗2、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内涵在不断丰富、发展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汉朝时,儒家思想吸收了“大一统”思想B. 董仲舒和朱熹对儒家思想的发展都做出了贡献 C. 宋朝时,新儒学已经吸收了佛教等外国文化的成分D. 明末清初,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被西方文化取而代之3、电视剧《老大的幸福》热播后,引发了一场关于幸福的大讨论,老大“拿自己的短处和别人的长处比,越比越憋屈;拿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比,越比越幸福”的观点体现了一种“知足常乐”的洒脱。与之最为接近的思想是A、孟子“民贵君轻”的儒家思想 B、老子“清静无为”的道家思想C、韩非“严刑峻法”的法家思想 D、荀子“人之性恶”的儒家思想 4、理学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这一点的是A.“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B.“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C.“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D.“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5、王阳明说:“你来看花树,它才存在;你不去看,山中的花树就不存在。”王夫之却说:“浙江有座山,我没有去过那山,就说那山不存在吗?”二者观点的本质区别是A.唯心思想与唯物思想的交锋 B.心学与经世致用思想的交锋C.不同阶段学术思想的交锋 D.以什么样的方式维护统治的交锋6、李约瑟对古代中国科技作出这样的评价:“在中国完成的发明和技术发现,改变了西方文明的发展进程,并因而也确定改变了整个世界的发展进程。”以下可以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①火药推动了欧洲宗教改革 ②印刷术为文艺复兴准备了条件 ③指南针使地理大发现成为可能 ④造纸术方便了智者学派的研究A.③④ B.②③ C.①③ D.①④7、彭飞在《中国的戏剧》写道:1790年高朗亭率领三庆徽班进京。……1845年前后,在进京的湖北演员余三胜、谭志道等人的努力下,西皮和二簧终于交融在一起,皮簧戏正式形成,京剧终于诞生了。有关京剧的形成,下列选项不能体现史料内容的是A.与国医(中医)、国画并列为中国的三大“国粹”B.徽班不墨守成规,善于学习吸收他人之长C.广泛学习各剧种长处,在融徽调、汉调和昆腔等各种腔调于一炉D.京剧在北京正式诞生,是全国性的一个剧种8、近代大学者王国维说过:“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独元人之曲,为时既近,托体稍卑,故两朝史志与《四库》集部,均不著于录;后世儒硕,皆鄙弃不复道。”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有 ①离骚、汉赋、唐诗、宋词、元曲都只是在某一朝代兴盛,后来就都消亡了②元曲“托体稍卑”可以理解为元曲源于民间通俗文学,开始时文学地位比较低下③元曲在明清两朝没有得到正史和学者的承认和重视④王国维认为,元曲和唐诗、宋词一样,都是一个时代文学成就的代表,赋予了元曲很高的文学地位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9、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哲学家色诺芬说:“人认为神也是生出来的,会说话,有躯体,穿戴也和人一样。……每一种动物都会把神的模样描绘得和自己一样。”材料表明色诺芬A.B.C.D.A.普罗塔哥拉 B.梭伦 C.苏格拉底 D.彼特拉克11、洛克的国家观为l688年英国“光荣革命”提供了理论依据;卢梭的学说成为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导。两者的共同点是 A.三权分立 B.主权在民C.民主共和 D.君权人授.1789年,法国通过了《人权宣言》,有历史学家这样解释“宣言”二字:“有意模仿国王诏书中的神圣程式”,通过“诉诸普遍原则,诉诸神授,而赋予人民主权以以往君主行为才有的神圣色彩”。这一解释表明《人权宣言》的颁布A.从君权神授走向了民权神授 B.推动革命迅速走向高潮C.按卢梭的理想实行直接民主 D.彻底否定绝对的君主制.在上海 A.不再是以宗教人物作为题材 B.体现生命的真实而非神 C.反映资产阶级对现世生活的追求 D.借以对黑暗社会的批判..卢 A.财产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根源 B.专制统治致使人民贫困和遭受奴役C.争夺食物是人类冲突的重要原因 D.奴役与贫困.马克思和恩格斯曾说过:当英国进行了工业革命,法国进行了政治革命的时候,德国进行的是、也只能是思想革命。以下解读正确的是A.不同类型的革命是由不同的民族性格决定的B.三种类型的革命极大地塑造了近代西方文明C.革命由经济、政治再到思想领域,符合唯物史观D.马、恩的判断体现了对德国革命的失望心情19世纪末,“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集中体现在A.张之洞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B.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C.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 D.梁启超发表《变法通议》A.是开展洋务运动的理论依据 B.是对守旧派冥顽不化的抨击C.是维新派与革命派正面交锋 D.动摇“中体西用”的理论根据“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通俗的社会文学。”这段文字应出自A.《警告青年》 B.《文学改良刍议》C.《文学革命论》 D.《我的马克思主义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江泽民指出:“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江泽民指出的“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分别是什么变化?它们对中国人民各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 (3分)(2)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根据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需要,分别创立了什么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3分)(3)与时俱进、理论创新是三位思想巨人的共同特点,试分析并举例说明。(6分)29、(历史选修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 (加尔文认为)虽然人现世的善功不是得救的决定原因,但是人不应该放弃现世的努力,而应该积极谋求事业的成功。因为事业的成功意味着实现了上帝赋予的先定使命……——田薇《信仰与理性:中世纪基督教文化的兴衰》材料二 (新教主张)一切封建的奢华与非合理的消费之抑止,促进了资本的累积与财产为达收益目的的不断重新利用;并且,在“现世内的禁欲”之整体作用下,造就且拔举出了资本主义所需要的“职业人”。——《马克斯?韦伯文选》(1)指出材料二中“职业人”的含义。(3分)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归纳西欧宗教改革背景下成为资本主义“职业人”的基本条件。(3分)(2)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新教精神对西欧当时的经济、社会生活和思想观念产生的积极影响。(6分)西安市第一中学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高二历史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二、非选择题(第26题14分,第27题12分,第28题12分,第29题12分,共50分)26 、【答案】(14分)(1)新思想:分权制衡、天赋人权、人民主权、社会契约、理性主义等思想(或答自由、平等、民主、博爱、科学、人权、法制、理性等思想)(2分) 原因:启蒙思想顺应了欧洲社会发展的需要,欧洲国家普遍处在封建专制统治下,社会矛盾尖锐;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新兴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实行民主政治。(2分)(2)巴尔扎克(1分) (批判)现实主义(1分)资本主义的发展,社会贫富分化日趋严重,社会矛盾尖锐。(2分)(3)世界大战(1分)、经济危机(或答经济大萧条)(1分)不符合。资本主义制度存在弊端,但并未走向崩溃。(2分)二战后,西方国家通过政策调整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继续发展,表明资本主义制度还具有较强的自我调节功能。(2分)27、【答案】(12分) (1)伏尔泰认为儒家的某些观点是抨击封建君主专制的有力武器;儒家思想注重道德的力量。(2分)(2)原因: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减少变法阻力。(2分)影响: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2分)(3)董仲舒。大一统(或独尊儒术;君权神授;三纲五常等)。(2分)发动新文化运动。 (2分)(4)原因:中国综合国力日益提高;中国传统文化仍具有重要价值;和平与发展已成为世界的主题;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2分,答出两条即可)28、【答案】(12分) (1)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使中国人民觉醒;毛泽东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创建新中国,使中国人民站起来;邓小平领导改革开放,使人民富裕起来。(3分)(2)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后阐发为新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3分)(3)孙中山总结了革命失败的教训,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主张,把旧三民主义发展成为新三民主义,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开创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政权,并以和平的方式实现了社会主义改造;邓小平总结了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6分)29、【答案】(12分)(1)含义:为资产阶级服务的专业人才。(3分)条件:虔信“先定论”(或“信仰得救”);谋求事业成功的勤奋、节俭的工作态度;抑止不合理的欲望。(3分)(2)促进资本的积累和利用,推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鼓励现世努力,推动生活世俗化;陕西省西安市第一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gaoer/119258.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