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荆荆襄宜四地七校联盟2018届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二 来源: 高中学习网

荆、荆、襄、宜四地七校考试联盟高二年级4月期中联考生物试题

命题学校:荆州中学 命题人:许琼 董中辉 唐丽坤
考试时间:2019年4月20日下午4:20—5:50

一.选择题:(共35分,其中第1至第15题每题1分,第16题至第25题每题2分)
1. 对下列生物科学的经典实验,评价正确的是( )
A.赫尔希和蔡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B.孟德尔利用测交实验,证实了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C.沃森和克里克根据X射线衍射图谱,推算出DNA分子呈螺旋结构
D.摩尔根等人通过类比推理法证实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2. 一杂合子(Aa)植株自交时,含有隐性基因的花粉只有25%的存活率,则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  )
A. 1:2:1 B. 4:5:1 C. 2:3:1 D. 3:4:1
3. 下列关于生物变异和进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基因结构的改变一定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
B.杂交育种过程中,通过不断自交、筛选,可以改变种群的基因库
C.生物变异的方向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大多数基因突变对生物体是有害的,因此它不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4. 下列对“某种物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孟德尔对杂交实验的假说中认为控制生物性状的“某种物质”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而配子中只含成对中的一个
B. 探究遗传物质的实验中,格里菲斯认为加热杀死的S型肺炎双球菌中存在“某种物质”使R型菌转化成了S型菌,并证明了该种物质是DNA
C. 生长素的发现过程中,温特证明了引起胚芽鞘弯曲生长的“某种物质”的存在,并把它命名为生长素
D. 促胰液素的发现过程中,斯他林和贝利斯认为引起狗进食后胰液分泌的是“某种物质”而不是神经反射,并将此物质命名为促胰液素
5. 关于人类21--三体综合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患该病的个体的体细胞中往往都存在致病基因
B.可通过羊水检查来初步判断胎儿是否患该病
C.可观察体细胞分裂时联会的情况来判断是否三体
D. 患者结婚后所生的后代均患该病
6. 考古学家发现一种特殊的鱼化石,这种鱼能用胸鳍站立并“行走”,这可能是后来动物在陆地上用以行走的肢进化的开始。下列叙述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是( )
A.其他生物和无机环境也会影响此种鱼的进化
B.鱼的胸鳍长期使用,慢慢地演变成了陆生动物的能够行走的四肢
C.在环境条件保持稳定的前提下,该种群的基因频率不会发生变化
D.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
7. 下列过程中不涉及“特异性”的是( )
A.动物激素对靶细胞的调节作用 B.结核杆菌侵入机体引起的免疫反应
C.胰岛素基因的表达 D.体液中溶菌酶抵抗抗原入侵的过程
8.某些生物概念之间有一定的包括关系。下列概念之间的关系,符合图所示的选项是( )
A. a、b、c分别是体液调节、激素调节、体温调节
B. a、b、c分别是神经系统、脑、大脑皮层
C. a、b、c分别是免疫调节、过敏反应、系统性红斑狼疮
D. a、b、c分别是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吞噬细胞
9. 下列物质可以在人体同一个细胞中合成的是( )
A. 神经递质和RNA聚合酶 B. 促胰液素和胰蛋白酶
C. 生长激素和抗利尿激素 D.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和乙肝病毒的抗体
10. Ca2+能消除突触前膜内的负电荷,利于突触小泡和前膜融合,释放神经递质。若瞬间增大突触前膜对组织液中Ca2+的通透性,将引起的效应是( )
A. 加速兴奋的传递 B. 使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兴奋
C. 减缓兴奋的传递 D. 使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抑制
11. 根据右图人体器官模型,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如果器官为肝脏,则饥饿时血糖浓度A处低于B处
B. 如果器官为肾脏,则尿素浓度A处高于B处
C. 如果器官为胰腺,则饭后胰岛素浓度A处高于B处
D. 如果器官为甲状腺,则寒冷时甲状腺激素浓度A处低于B处
12. 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植物激素都促进植物的生长
B. 植物激素几乎控制着植物所有的生命活动
C. 同一植物细胞可能含有多种植物激素的受体
D. 植物激素均由专门的器官合成并分泌
13. 下列现象是由生长素的减少而发生的是( )
A. 修剪树篱,降低其高度,可以使枝繁叶茂
B. 将未成熟果实密封一段时间,果实成熟时间缩短
C. 移栽树苗之前,将部分叶片摘除,树苗更容易成活
D. 小麦即将成熟时,经过干热后又遇大雨天气,种子容易在穗上发芽
14. 下列实例中不能体现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原理的是( )
A. 增加对农田的物质投入(如施农家肥)可以有效防止土壤肥力下降
B. 北京奥运会前大量植树造林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
C. 在夏季通过缩短对菊花的光照时间使其提前开花
D. 四川大地震破坏了大熊猫的生存环境,使其食物短缺
15. 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操作、材料、条件等方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设计并制作生态缸,观察其稳定性”实验中,生态缸应放在直射光照下,以保证有足够的能量来源
B. “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调查”实验中,利用了土壤小动物趋光、趋热的特点。
C. “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动态变化”实验中,将稀释的样品滴在计数板上,再轻轻盖上盖玻片,然后在显微镜下计数。
D. “用样方法调查某地某植物种群密度”实验中,求出所有样方该植物的总数,除以所有样方的面积之和,可为该地该植物的种群密度
16. 在某森林的固定位置和固定时间,用固定数量的鸟笼捕捉的方法,统计大山雀种群数量.在连续10年内得到如图所示的曲线(图中λ表示该种群数量是前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10年内,第6年的种群数量最少
B.2—6年间 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均为衰退型
C.种群数量下降是从第4年后开始
D.第4年和第8年种群数量相等
17. 研究发现,调节性T细胞具有抑制免疫的功能,Mcl-1蛋白可使其数量增加,Bim蛋白可使其数量减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调节性T细胞数量的增加,有利于提高器官移植成功率
B.调节性T细胞的数量由Mcl-1蛋白和Bim蛋白共同影响
C.过敏性体质可能与Bim蛋白活性被抑制有关
D.Mcl-1蛋白活性过高,人体易患恶性肿瘤疾病
18. 如图实验,甲、乙、丙切去顶芽,丁不切顶芽。将切下的丙顶芽放置在琼脂块上一段时间后,再将琼脂块置于丙切口上,乙切口放空白琼脂块,甲切口不放任何东西。下列对实验结果预测不合理的是( )


A. 最先发育成侧枝的是侧芽1 B. 丙的主枝将直立生长
C. 能弯向光源生长的只有丁 D. 5号侧芽比4号侧芽先发育成枝条
19. 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若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混合保温培养,下列曲线中能表示随保温时间的延长,离心后沉淀物中放射性变化趋势的是:(  )

20. 科研人员对某板栗园生态系统进行研究,连续七年监测栗瘿蜂和长尾小蜂的数量变化,结果如图,由此推断( )
A. 这两种蜂可能属于同一条食物链中的相邻两个营养级
B. 栗瘿蜂的种群数量在未来五年将继续减少
C. 该生态系统中,长尾小蜂的K值是5. 5×103个
D. 这两种蜂数量的增多提高了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1. 下图为某人工鱼塘中能量流动图解部分示意图(字母表示能量的多少),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等于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
B. 第二个营养级粪便中的能量属于c中的部分能量
C. 第一营养级与第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c/a)×100%
D. 图中d表示第二营养级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22. 某二倍体植物细胞内的2号染色体上有M基因和R基因,均含有120个碱基对,它们编码各自蛋白质的前几个氨基酸的DNA序列如下图,起始密码子均为AU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基因M在该二倍体植物细胞中数目最多时可有两个
B. 基因M和基因R转录时的模板链为同一条单链
C. 基因R所编码的蛋白质中最多含有20个氨基酸分子
D. 在不发生交叉互换的情况下,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a、b链将会进入同一个子细胞中
23. 某雄性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如图甲和乙是某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的两个不同时期细胞分裂图象.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甲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内含8条染色单体
B.该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过交叉互换,由此引起的变异属于基因重组
C.该精原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移向细胞一极的基因可能是A、a、b、b
D.该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的四个精子,其基因型分别为AB、AB、ab、ab
24. 下图表示青蒿细胞中青蒿素的合成途径(如图中实线方框内所示),并且发现酵母菌细胞也能够产生合成青蒿酸的中间产物FPP(如图中虚线方框内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在酵母菌和青蒿细胞的细胞核内均可完成过程
B. 图中②过程还需要另两种RNA
C. 上图表明基因能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影响生物的性状
D. 可直接将ADS酶基因和CYP71AVI酶基因注入酵母细胞中,培育能产生青蒿素的酵母菌
25.在DNA分子模型的搭建实验中,若仅有订书钉将脱氧核糖、磷酸、碱基连为一体并构建一个含 6对碱基(A有4个)的DNA双链片段,且每一个氢键分别用一个订书钉来构建,那么使用的订书钉个数为( )
A. 38 B. 42 C. 48 D. 50

二.填空题:(共40分)
26. (8分)图甲是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图乙表示该生态系统部分能量流动简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影响杂食性小鸟种群数量变化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该食物中草中的能量通过___________条食物链传递给蛇。
(2)用标志重捕法调查野兔的种群密度,在2hm2范围内,第一次捕获并标记60只野兔,第二次捕获18只未标记的野兔和12只标记的野兔,则该野兔的种群密度是____只/hm2。
(3)乙图中,A、B、C、D分别表示该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其中在甲图中未体现的成分是__________(填字母)。
(4)在碳循环中,把碳元素释放到大气中的成分是乙图中的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完成该过程与细胞中的_________________(填生理过程)密切相关。
(5)乙图________________(“能”或“不能”)表示该草原信息传递过程,理由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 (12)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是一种由于缺乏甲状腺激素而引起的临床综合症.其发病原因有:缺碘、甲状腺病变、下丘脑病变、垂体病变.现有两只患病小鼠,为确定其发病原因,科学家对正常小鼠和这两只患病小鼠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促甲状腺激素(TSH)和甲状腺激素(TH)的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见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TRH含量 TSH含量 TH含量
正常小鼠 正常 正常 正常
患病A小鼠 偏高 偏低 偏低
患病B小鼠 偏高 偏高 偏低
(1)正常小鼠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多少,受垂体和下丘脑的调节,这属于甲状腺激素分泌的__________________调节。
(2)根据测定结果来看,A小鼠患病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小鼠患病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确定B小鼠患病的具体原因,还需进行一个简便的实验,请写出简要的实验思路,并预测实验结果及相应的结论:
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测结果及相应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 (10分)紫薯可进行无性繁殖(块根繁殖),也可以进行有性生殖。现将同一批紫薯种均分为两组,分别种在土质湿润的菜地和干燥的山上。收获时发现种在山上的紫薯口感均较好,而种菜地的紫薯除了某一畦有极少数口感好的,其余均是口感不好的紫薯。根据以上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山上紫薯普遍比菜地紫薯口感好,是因为 (“环境”或“遗传物质”)不同所产生的差异。
(2)某一畦的紫薯极少数口感好的原因是可能是局部环境不同,也可能是遗传物质不同所产生的差异。为确定原因,可将这些紫薯(即极少数口感好的)分散种植在 (“菜地”或“山上”),观察子代的性状,若子代全部(或绝大多数) (“口感好”或“口感不好”),则可确认是环境影响所产生的差异。
(3)若(2)中确认了是遗传物质不同所产生的差异,并且知道上述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突变的只有一个基因,但不知道是显性突变(aa→Aa)还是隐形突变(Aa→aa),请设计一个简单的个体水平的实验进行探究,你的实验方案是: 。若后代中 ,则为显性突变,否则为隐性突变。

29. (10分)下表为野生型和突变型果蝇的部分性状
翅形 复眼形状 体色 . . . 翅长
野生型 完整 球形 灰 . . . 长
突变型 残 菱形 黑 . . . 短
其中果蝇的黑身、灰身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另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R、r)会影响黑身果蝇的体色深度。现有甲、乙、丙、丁四只纯种果蝇做如下两个实验。
实验一:黑身雌蝇甲与灰身雄蝇乙杂交,F1全为灰身,F1随机交配,F2雌雄果蝇表型比均为灰身:黑身=3:1。
实验二:黑身雌蝇丙(基因型同甲)与灰身雄蝇丁杂交,F1全为灰身,F1随机交配,F2表型比为:雌蝇中灰身:黑身=3:1;雄蝇中灰身:黑身:深黑身=6:1:1。
(1)由表可知,果蝇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故常用于遗传学研究。
(2)根据实验一表明,由B控制的性状为______身,F2 中出现黑身的现象叫做______
(3)根据实验二分析,R、r位于____________染色体上。F2 中的深黑身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F2的灰身雄蝇中纯合子的概率是______。


三.选做题:(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做,每题15分)
30. 炭疽杆菌能使人畜患炭疽病,主要引起皮肤炭疽和肺炭疽等。对炭疽病疑似患者,可通过甲图所示鉴定炭疽杆菌的实验进行确诊,其中实验组中的噬菌体能特异性地侵染炭疽杆菌。

(1)炭疽杆菌在细胞结构上_______(“有”或“无”)成形细胞核,根据炭疽病的发病部位,你猜测炭疽杆菌的代谢方式应为__________。
(2)若要从炭疽病疑似患者体内分离出炭疽杆菌,可将患者皮肤脓胞渗出物接种于特定的固体培养基表面,如乙图所示。图中A和D所示的接种方法分别叫: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3)甲图中制备的液体培养基时需采取______________法灭菌。甲乙两图中的各组培养基中都必须含有的营养成分有水、无机盐、_________________。接种可疑菌后,需将三角瓶置于35℃下的摇床上振荡培养24小时,可疑菌会大量繁殖,液体培养基变浑浊。
(4)甲图中,对照组与实验组试管同时培养6小时后,若实验组液体培养基的浑浊度比对照组______(高/低),则可明确疑似患者被炭疽杆菌感染;反之则排除。此判断的依据是______ 。

31. 下表是几种限制酶识别序列及其切割位点,图1、图2中标注了质粒和目的基因中相关限制酶的酶切位点,其中切割位点相同的酶不重复标注。请回答下列问题:


(1)质粒载体作为基因工程的工具,应具有的基本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而作为基因表达载体,除了满足上述基本条件外,还需具有启动子和终止子。
(2)根据表格分析,经BamHⅠ酶切后得到的DNA片段_____________(“可以”或“不可以”)与经HindⅢ酶切后的产物连接,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图中质粒和目的基因构建重组质粒,应选用两种限制酶切割,即BelⅠ酶和___________。酶切后的载体和目的基因片段,通过______酶作用后获得重组质粒。为了扩增重组质粒,需将其转入处于_________态的大肠杆菌。
(4)转入了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可在添加了_____________的培养基表面长出菌落。若用PCR鉴定,所用的引物组成为图2中______________。


答案
1——5:CBBBB 6——10:ADBAA 11——15:CCACD
16——20:CCACA 21——25:DDDDC

26:(共8分,每空1分)
(1)捕食与竞争 5
(2)75
(3)B
(4)A B C D 细胞呼吸(或答“呼吸作用”,答“有氧呼吸”不给分)
(5)不能 信息传递往往是双向的
27:(共12分,每空2分)
(1)分级
(2)垂体病变
(3)缺碘 甲状腺病变
(4)给B小鼠补充碘,一段时间后检测体内TH的含量
若B小鼠体内TH的含量恢复正常,说明是缺碘引起的;若TH含量仍然偏低,说明是甲状腺病变引起的
28:( 10分,每空2分)
(1)环境
(2)菜地 口感不好
(3)将此紫薯无性繁殖的后代自交(强调“自交”便可)
不发生性状分离(或“全为口感好”)
29:(共10分,除注明外,每空2分)
(1)多对相对性状且易于区分
(2)灰(1分) 性状分离(1分)
(3)X bbXrY 1/3
30:(15分,除注明外,每空2分)
(1)无(1分) 需氧型(或“异养需氧型”)
(2)稀释涂布平板法 平板划线法
(3)高压蒸汽灭菌 碳源和氮源(或“碳源、氮源和生长因子”)
(4)低 噬菌体侵染炭疽杆菌,杆菌数量下降
31:(15分,除注明外,每空2分)
(1)分子较小;能自我复制;具有标记基因;具有多个酶切位点(答对两个即可)(1分)
(2)可以 这两种酶切割后产生的片段具有相同的黏性末端
(3)HindⅢ酶 DNA连接酶 感受
(4)四环素 引物甲和引物丙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gaoer/1261722.html

相关阅读:2019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