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远东第一中学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12月月考生物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1.地衣是自然界常见的生物,以下关于地衣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衣比苔藓有更强的适应性,所以在初生演替中先是地衣阶段,然后才是苔藓阶段B地衣是两种生物的共生体,是生物与生物之间共同进化的结果C地衣中真菌以藻类的有机物为营养来源,两者形成寄生关系D地衣在生态系统中只属于生产者2.某海岛屿由海底火山喷发形成,岛上植被茂盛,景色宜人,正逐渐成为旅游胜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岛屿一定发生过漫长的群落演替B.调查该岛屿上某种植物的种群密度可以用标志重捕法C.该岛屿不同地段物种组成上的差异是群落水平结构的体现D.开发旅游可能使岛上的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进行3.下面三种曲线是同一生物在同样条件下的培养结果。以下分析错误的是A.图1、2、3都可以表示该种群在有限环境条件下的增长规律B.图1中a点和图3中e点的增长速率与图2中的c点对应C.图1中b点和图3中f点的增长速率与图2中的d点对应D.图1、2、3中的b、c、f点都可以表示种群达到了环境容纳量4.下列有关群落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A.竹林中凤尾竹高低错落有致,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B.群落的组成和外貌随时间发生规律性变化的现象称为群落的时间结构C.淡水鱼养殖的混合放养主要利用了群落的分层现象,与各种鱼的食性有关D.群落不同地段的植被在水平方向上表现出斑块性和镶嵌性5.在调查某林场松鼠的种群数量时,计算当年种群数量与一年前种群数量的比值λ,并得到如图所示的曲线,下列分析中错误的是A.前4年该种群数量基本不变 B.4~10年间种群数量在下降C.10~16年间种群数量呈加速增长 D.16~20年间种群数量不再增长6.图中a表示的是一种鹰在一个群落中的数量变化情况,那么b可能代表的是A.是该种鹰的天敌的种群 B.与鹰有互利关系的一个种群C.群落的生产者数量变化的情况 D.是被鹰捕食的一个种群7.下列对种群特征的概念图所作的分析,错误的是A.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会影响③B.增长型种群的数量增长是由于①>②C.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④D.我国计划生育的目的是通过降低②来控制人口过度增长8.下列各项中,属于种群的是? ( )A.一块稻田里的全部水稻、水草、鱼、虾及其他生物B.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鱼C.一块棉田中的全部幼蚜、有翅和无翅的成熟蚜D.一块朽木上的全部真菌9.下列组合中,依次属于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一组是①一块稻田中所有三化螟幼虫、蛹和成虫 ②崇明岛东滩的全部生物③东方绿舟的全部生物及无机环境 ④九段沙湿地的全部动物及绿色植物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① D.①②④10.下列关于种群密度调查的叙述,合理的是A.土壤中小动物的种群密度能准确反映其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B.蚜虫的种群密度可用样方法来调查C.样方法调查蓬碱草时最好在分布较密集的地区取样 D.根据有些昆虫避光的特点,可用黑光灯诱捕法调查其种群密度11.下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食物网简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所有生物构成一个生物群落B.青蛙和蜘蛛的关系不只是捕食C.图中食物网共有3条食物链D.该生态系统中青蛙和蜘蛛可利用总能量大于蝗虫可利用总能量12. “稻—鸭—萍”共作是一种新兴的生态农业模式。其中,水生植物红萍(满江红)适生于荫蔽环境,可作为鸭子的饲料,鸭子能吃有害昆虫并供肥,促进水稻生长。对以此模式形成的生态系统,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物群落由水稻、红萍、鸭子和有害昆虫组成B.放养鸭子的数量要与红萍生长量协调平衡? C.鸭子既是初级消费者,又是次级消费者D.水稻和红萍垂直分层,提高了光能利用率13.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每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只能处在一个营养级上B.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处于第二营养级C.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D.细菌都属于分解者,其异化作用类型有需氧型和厌氧型14.如图所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部分示意图,①②③④⑤⑥⑦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各项不正确的是A.次级消费者的粪便中的能量去路包括在④途径中B.从能量关系看②>③+④C.一般情况下,②为①的10%~20%D.由于生物与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不可逆转,所以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15.图示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增长,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增长,下列关于种群在某环境中数量增长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当种群数量到达e点后,种群数量增长率为0B.种群增长过程中出现环境阻力是在d点之后C.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克服环境阻力生存下来的个体数量D.若该种群在c点时数量为100,则该种群的K值是40016.为了调查某一地区鼠群的数量,常采用“标志重捕法”。第一次捕获100只,并进行标志,然后放回原地区;过一段时间后,第二次捕获30只,其中有标志鼠2只。则可以推断该地区鼠群约为 A. 200只 B. 400只 C. 1000只 D. 1500只17.在光照下,将等细胞数量的衣藻和酵母菌分别接种到只含无机盐的培养液中培养,结果是(虚线和实线分别表示酵母菌和衣藻的生长曲线)?18.、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群落演替过程先出现次生演替,后出现初生演替B.在群落演替过程中,不同时期群落中的优势种群在发生更替C.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经过:裸岩→苔藓→草本→灌木→森林五个阶段D.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与自然演替的方向、速度基本相同19.下列有关种群“S”型增长曲线的正确说法是( )A.“S”型增长曲线表示了种群数量和食物的关系? B.种群增长率在各阶段是相同的C.“S”型增长曲线表示了种群数量与时间的关系? D.种群增长不受种群密度制约20.下列对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动态变化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之前应振荡试管,有利于正确计数B.先将培养液滴在计数板上,轻盖盖玻片防止气泡产生C.当一个小方格中酵母菌数量过多时,应将培养液按比例稀释处理D.压在方格边上的酵母菌,只计数相邻两边及其顶角的个体数21.下图是某生物研究小组在“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时,获得的两组实验数据(图中O、M、N、P代表相应发酵时间)。下列有关分析中,正确的是A.M点前酵母菌不进行细胞呼吸 B.实验过程中培养液的pH始终不变C.酒精浓度的增加会抑制酵母菌繁殖 D.N点时酵母菌种群出生率为022.如图a、b、c、d表示不同的生物含义,M代表相关指标的高低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若M表示基因多样性,a至d表示不同种类的植物,则在剧烈变化的环境中最不易被淘汰的是b②若M表示物种丰富度,a至d表示不同生态系统,则a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最强③若M表示种群密度,a至d表示同种生物的四个种群,则种内斗争b最激烈④若M表示生物所含能量,a至d表示同一条食物链中的四个种群,则a是最高营养级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 D.②③④23.如图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部分图解,①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循环进行的B.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时逐级递减C.次级消费者属于第二营养级 D.图中①代表呼吸作用所消耗的能量24.如图表示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间的关系,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A.一片鱼塘中所有的动植物可用c表示B.b的未来发展趋势可通过年龄组成来预测C.d的主要成分是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D.图中a表示生态系统,b表示群落,c表不种群,d表示个体25.寒带针叶林中两个动物种群(N1、N2)的数量变化如下图所示,据图判断这两个种群的关系是 ( )A.捕食关系,N1为捕食者,N2为被捕食者B.捕食关系,N2为捕食者,N1为被捕食者C.竞争关系,N1为竞争中的胜者,N2为失败者D.共生关系,N1、N2彼此依赖,相互有利26.下表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调查土壤中螨类孳生与某化工厂重金属铬污染的相关性结果。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采样位点距化工厂的距离(km)0.0111030(远郊农田)铬浓度(mg/kg)0.250.210.120.08螨类密度(个/m2)16 4802 2651 0471 069A.污染区内螨类密度显著提高 B.实验采用取样器采集土样计算螨类数量C.螨类可作为土壤铬污染的指示生物? D.螨类物种丰富度与铬污染相关27.如下图表示生态系统四种成分之间的关系,以下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甲和乙所包含的所有种群构成群落B.乙1的同化量越大,流向乙2的能量就越少C.丙不一定是原核生物D.丁的含量增加将导致臭氧层被破坏28.下列关于生产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都位于能量金字塔同一营养级 B.一定能固定CO2C.完成生态系统的能量转换 D.都是自养厌氧型29.下图是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表示碳的流动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甲代表生产者,其同化作用类型为需氧型B.丙每增加1 kg的体重,至少需要25 kg的甲C.该生态系统的食物关系可表示为:甲→乙→丙→丁D.该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甲、乙、丙、丁、戊以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30.关于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叙述,正确的是A.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不一定是分解者,而有可能是生产者或是消费者B.分解者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可以供绿色植物再利用C.分解者分解动植物遗体释放出来的能量,可供绿色植物同化作用再利用D.分解者一定都是微生物,微生物不一定都是分解者第II卷(非选择题)二、综合题(共40分)31.(6分)研究人员在对某湖泊生态系统研究后,绘制了该生态系统的食物陕西省西安市远东第一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12月月考生物试题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gaoer/151239.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