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康乐一中2012—2013学年度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政治理试题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二 来源: 高中学习网
试卷说明:

康乐一中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政治(理科班)试题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注意:理科班开卷考试!文科班闭卷考试!第Ⅰ卷(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朱熹小时候就问其父亲,“天上有何物”;陆九渊三岁就问父亲“天地到底有没有尽头”并为此而废寝忘食;波普尔八岁时就思考:空间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这些人后来都成为了大思想家,这应该说跟他们小时候善于思考有关。这些故事说明 ( ) ①哲学源于人们对自然万物的惊讶 ②反思性是哲学的重要属性 ③哲学源于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④哲学的任务是对现实东西的质疑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2.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天人合一”观念,指导了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发展;今天科学发展观提出“统筹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一思想对我国可持续发展必将产生积极的作用,可见( )A.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B.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C.真正的哲学能够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D.哲学是现世的智慧.①自然科学与哲学是相互联系的 ②哲学的重要性之一就在于它是科学之科学③研究自然科学的归宿和目的就在于推动哲学的进步和发展 ④自然科学需要哲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④.A.哲学是世界观和具体科学的统一B.哲学就是科学的世界观和具体知识C.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是具体科学知识的总结概括D.哲学决定世界观 世界观决定具体知识5.下列说法正确反映思维与存在的关系的是( )A.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 B.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C.神灵天意决定社会变化 D.物是观念的集合下列属于唯物主义的有 ( )①人病则忧惧,忧惧则见鬼 ②理生万物,理主动静③人的正确认识来自于社会实践 ④存在即被感知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①客观唯心主义 ②主观唯心主义 ③形而上学观点 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①反映时代要求和任务的哲学思想使社会变革的先导 ②社会变革推动人类思想的解放③现代化发端和发达于欧洲是人类历史的必然 ④A. ①② B.②③ C.③④D.①④A.B.C. D..①坚持科学的实践观点 ②是改变世界的科学,指导人类解放的科学 ③他的全部理论都来自实践,又经过实践反复检验 ④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人们远在知道什么是辩证法以前就已经辩证的思考了”。这说明 ( ) A. B.C. D.下列属于物质范畴的是( ) A.人脑 生产关系 B.生产力 思想观念 C.国家 马克思主义 D.基本路线 科学理论 13. 赫拉克利特说“人不可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当中包含的静止与运动的关系与下列哪个观点相符? ( ) A.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B.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C.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D.人一次也不能踏入同一条河流14. 在城市建设中出现了千篇一律的现状,都在建高层楼、都在铺滨河路、 都在修大广场、有些地方甚至不顾当地实际情况,破坏古刹风景捣毁人文古迹来达到所谓得现代化要求。这些做法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①加强对现代化建设的质量要求 ②人们在城市建设中要按客观规律办事③意识对物质有正确的指导作用 ④一切从实际出发A.②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④15.①人的意识受主体因素的制约 ②意识人脑对客观事物虚幻的反应 ③人的意识受社会实践水平的制约 ④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应A.①②③ B. ②③④ C.②③ D.①④..A.B.C.D..①实践是主观间之于客观的活动 ②人类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 ③认识的发展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④只有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才能获得正确认识A.①② B. ②④ C.②③ D.①④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⑤⑥ C.①②③  D.②③⑤20.“造烛为求明,求知为运用,学而不用如同耕地不播种,终无收获”,这一论断是在强调(  )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实践是认识的目的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D.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标准21.在古代欧洲,有过这样一首诗:“那时候,上面的青天还没有称呼,下面的大地也没有名字,其阿玛诗(即海洋)是大家的生母,万物都和水连在一起。”这首诗体现的是 ( )A.朴素唯物主义观点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C.辩证唯物主义观点D.唯心主义观点.A.B. C.D.. 真理所具有的特点有              (   )①客观性          ②具体条件性③自主创造性      ④计划性、目的性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③④24.① 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②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 ③认识应服务于实践 ④社会意识的变化独立于社会存在的变化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①唯物主义与辩证法 ②唯心主义与形而上学 ③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④辩证法与形而上学A.①② B. ②④ C.③④ D.①④ (1分).(分)(1分.(1分)甘肃省康乐一中2012—2013学年度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政治理试题(无答案)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gaoer/226673.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