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上册期末测试题
语文试卷
本试卷分五大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古代诗文(共34分)
(一)背诵(每题1分,共10分)
1、 ,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长恨歌》)
2、出师未捷身先死, 。(《蜀相》)
3、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 。(《书愤》)
4、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 。(《春江花月夜》)
5、 ,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夜归鹿门歌》)
6、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 。(《梦游天姥吟留别》)
7、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 。(《旅夜书怀》)
8、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 。
(《将进酒》)
9、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 。(《李凭箜篌引》)
10、秦人不暇自哀, ; , 。(《阿房宫赋》)
(二)下面的文言文,并把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昔楚襄王从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宫,有风飒然至者,王披襟当之,曰:“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耶?”宋玉曰:“此独大王之雄风耳,庶人安得共之?”玉之言,盖有讽焉。夫风无雄雌之异,而人有遇不遇之变。楚王之所以为乐,与庶人之所以为忧,此则人之变也,而风何与焉?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今张君不以谪为患,窃会稽之馀功,而自放山水之间,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将蓬户瓮牖,无所不快,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挹西山之白云,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不然,连山绝壑,长林古木,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乌睹其为快也哉!
——选自苏辙《黄州快哉亭记》
[注]①张君:宋神宗元丰年间(1078—1085),张梦得、苏轼都被贬至黄州。张梦得在寓所西南筑亭,苏轼命名为“快哉亭”,苏辙作《黄州快哉亭记》。
②会稽:通“会计”,指征收钱谷之事。③挹通揖,作揖,引申为观赏
1、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4分)
2、将蓬户瓮牖,无所不快,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挹西山之白云,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5分)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作答(共15分)
1、 秋夜
朱淑真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1)此诗无一“情”字,而无处不含“情”。请从三、四句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并简要分析。(4分)
(2)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简要分析诗人在三、四句中营造的意境。(3分)
2、 华清宫
吴融
四郊飞雪暗云端,惟此宫中落便干。
绿树碧檐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
过华清宫
李约
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
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惟有树长生。
(1)两首诗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
(2)两首诗了不同时期的华清宫,请指出二者主要运用了哪种相同的表现手法,并作简要说明。(4分)
二、文学名著阅读,文化经典阅读。(共27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
1、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有误的两项是( )( )(5分)
A.西凉州的马腾与黄奎密谋除掉曹操,不料黄奎的妻弟苗泽向曹操告密,曹操设计杀了马腾父子和黄奎。马超在韩遂的帮助下,兴兵报仇。在潼关大战中,操兵大败,马超等直入曹军捉拿曹操,吓得曹操先是割须,后是弃袍而逃。
B“妨贤卖主逞奇功,积得金银总是空”,评价的是《三国演义》中的张鲁谋士杨松。孔明献计让刘备派孙乾贿赂杨松,让他诬陷援助刘璋的马超,使马超投降刘备。曹操平汉中时,贾诩献计贿赂杨松,让他诬陷庞德,使庞德被迫降曹。他又怂勇张鲁出战,因收曹操贿赂,不使战败的张鲁回城,迫使张鲁归顺曹操。杨松后被曹操以卖主求荣斩于街头。
C.孔明率军到三江城,派赵云、魏延于旱路攻城,被毒箭逼退。孔明教士兵用衣襟包土,在三江城下垒土为蹬道,爬上城墙,终于杀了朵思大王,取得三江城。孟获得知后甚是慌张,其妻祝融夫人亲自上阵,活捉了张嶷、马忠。最后,马岱埋伏在山中偏僻小路,用绊马索绊倒祝融夫人,孔明用她换回马嶷、马忠二将
D.诸葛亮出兵北伐,在与司马懿无休止的拉锯战中,诸葛亮殚精竭虑,司马懿拒不出战。诸葛亮只好送巾帼和妇人缟素之服给司马懿,试图激怒司马懿。司马懿非常生气,但仍善待使者,借机套问出诸葛亮食少事烦,身体不佳的情况。
E.邓艾得阳安关,并引兵宿于城中。接连两夜听到西南上喊声大震,带兵巡哨定军山时又遇怪风,损伤无数人马,他认定是武侯显圣,次日到墓前祭拜。祭毕,狂风愁云变成清风细雨,天色转晴。是夜,他梦见武侯告诫他蜀汉气数已尽,进川后不可乱杀无辜。他听从,打着“保国安民”的旗号,所到之处,秋毫无犯。
2、从下面两题中,选择一道题作答。(请用100字左右作答)(5分)
(1)忠年老血衰,箭疮痛裂,病甚沉重。先主御驾自来重视,抚其背曰:“令老将军中伤,朕之过也!”刘备为什么说是自己的过错?并简述黄忠受伤的经过。(100字左右)
(2)“今主公损了关公父子,江东祸不远矣!”说这句话的是谁?为何这么说?之后发生什么事?
(二)文化经典阅读(17分)
1、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匡章曰①:“陈仲子岂不诚廉士哉②?居於陵③,三日不食,耳无闻,目无见也。井上有李,螬食实者过半矣,匍匐往将食之,三咽,然后耳有闻目有见。”
孟子曰:“于齐国之士,吾必以仲子为巨擘焉。虽然,仲子恶能廉?充仲子之操,则蚓而后可者也。夫蚓,上食槁壤,下饮黄泉。仲子所居之室,伯夷之所筑与④?抑亦盗跖之所筑与⑤?所食之粟,伯夷之所树与?抑亦盗跖之所树与?是未可知也。”
曰:“是何伤哉?彼身织屡,妻辟 ,以易之也。”
曰:“仲子,齐之世家也。兄戴,盖禄万钟⑥;以兄之禄为不义之禄而不食也,以兄之室为不义之室而不居也,辟兄离母,处于於陵。他日归,则有馈其兄生鹅者,已频?曰:‘恶用是??者为哉?’他日,其母杀是鹅也,与之食之。其兄自外至,曰:‘是??之肉也。’出而哇之。以母则不食,以妻则食之;以兄之室则弗居,以於陵则居之,是尚为能充其类也乎?若仲子者,蚓而后充其操者也。”
[注释]
①匡章:齐国人。②陈仲子:齐国人,世称陈种、田仲,又称於陵仲子。《淮南子•汜论训》说他“不入污君之朝,不食乱世之食,遂饿而死”。③於陵:齐国地名,在今山东邹平县境。④伯夷:见《公孙丑上》第二章注。这里以伯夷代表廉洁的人。⑤盗跖:春秋末年奴隶起义的领袖,姓展,名跖,因住在鲁国柳下,故又称柳下跖;“盗”是对他的诬称。这里以盗跖代表恶人。⑥盖:齐国地名,是陈戴的食邑
(1)写出下面加点字的含义。(4分)
①陈仲子岂不诚廉士哉。 ( )
②虽然,仲子恶能廉? ( )
③抑亦盗跖之所筑与? ( )
④辟兄离母,处于於陵。 ( )
(2)下面每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与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3分)
A. 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辟兄离母,处于於陵。
B. 于齐国之士,吾必以仲子为巨擘焉。
以兄之禄为不义之禄而不食也。
C. 是何伤哉
是尚为能充其类也乎?
D. 是尚为能充其类也乎?
得志行乎中国,若合符节。
(3)对下列句子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居於陵”这是个省略句,省略了主语“陈仲子”和介词“于”。
B.“充仲子之操,则蚓而后可者也”这是个假设句,“则”放在表结果的分句中,译为“那么”。
C.“仲子,齐之世家也”这是个判断句,也作为句末语气词,表示判断语句。
D.“以兄之室则弗居,以於陵则居之”是个假设句,“以”相当于“而”表假设。
2、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7分)
孟子曰:“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之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曾子养曾皙,必有酒肉。将彻,必请所与;问有余,必曰‘有’。曾皙死,曾元养曾子,必有酒肉。将彻,不请所与;问有余,曰‘亡矣’,将以复进也。此所谓养口体者也。若曾子,则可谓养志也。事亲若曾子者,可也。
[注]①彻:通“撤”。②不请所与:朱熹《集注》云:“曾元不请所与,虽有言无,其意将以复进于亲,不欲其与人也。”
(1)下面各项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孟子说:“事奉谁最重要?事奉父母双亲最重要。守护谁最重要?守护自己最重要。”守护自己的意思是守护自身的操守,不失去自己的节操
B.“必请所与”指的是曾子奉养曾皙,每餐的酒肉将要撤去时必定请示要把剩下的酒肉给谁。
C.本章孟子通过对比来阐述侍奉父母的两种做法
D.孟子对失节而能事奉父母的人并不是鄙弃,只是说没听说过而已。在孟子看来,“事亲“是最根本、最重要的,所以“孝”比“守身”更重要。
(2)请结合本段内容,简要说说孟子对“事亲”的理解。(4分)
三、现代文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今天,为什么还要阅读经典
刘梦溪
今天的国际与国内的现实环境、社会经济与政治文化有特殊景观,一句话,今天这样的时代,还需要读中国古代的经典吗?
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的确是一个具有多重身份、多重性格的时代。你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加以解读。比如你可以说,现在是一个大力推进现代化进程的时代,是一个全球一体化的时代;也可以说这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是知识过剩的时代,当然也是一个文化垃圾充斥的时代;还可以说这是一个消解文字的时代,一个读图时代等等。
那么身处如此繁杂、令人眼花缭乱的时代,不用说中国古代的经典,宽泛些说,我们还需要读书吗?我是指文字的文本阅读,现在还有它的价值吗?
实际情况是,现在在我们中国,很多人已经不喜欢读书了。不读书的“理由”据说可以举出很多,可是我想说的是,文本阅读是不可缺少的。读书风气其实就是一个社会的文化风气,甚至也是一个社会的道德风气的反映。因为读书不仅使人获得知识,还可以使人变得安宁,减少浮躁气。而我们今天的社会,可以说充满了浮躁气。扎扎实实做事情的人少了,走捷径、取巧的人多了。此种情况下,培养文本阅读的兴趣、形成读书风气,尤为重要。如果说人们往往喜欢追求时尚的话,读书也应该成为今天的一种时尚。
那么我们应该读些什么样的书呢?肯定要读好本专业的书,所谓“术业有专攻”是也。那么是否也有一些共同的书需要大家都来读一读呢?有的,这就是那些属于一个民族文化系统的典范之作,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本民族的文化经典。世界上各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文化传统,也都有自己的文化经典,而凡是文化经典,就是人类的共同精神财富,不仅本民族的人应该阅读,其他国家的人也应该阅读。
至于今天为什么还要读中国的这些经典?我想主要是为了文化传承的需要。如果你不想完全抛弃自己的民族文化传统,那么阅读代表自己文化传统的典范性文本,是继承传统的一种必要的方式。其意义又不止于此。就个人的修养而言,阅读经典文本是使阅读者经历一番文化濡化的过程,它可以改变人的气质。朱熹就说过,读书的目的之一就是让人变化气质。读古人书、与古贤为伍,是一个人精神境界高尚的表现,可以提示人们不要堕入俗流。古人、古贤、古书,都是传统文化积淀的代称,接触多了,势必使一个人的气质发生潜移默化的变化。很多人都发生气质的变化,一个时代的社会风气就会随之发生变化。所以阅读本民族的文化经典,在个人,可以变化气质;对社会而言,可以转移风气。
当然现代社会是多元文化交错的社会,一个人不可能只接受单一的某一种文化,近百年来西方强势文化影响于东方、影响于中国,是不争的事实。我们也无须拒绝这种影响。只是当我们接受异质文化的时候,应该收拾好自己文化的主体,打点好自己的文化精神,把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溶解在一起,那才意味着新的文化的诞生。现在仍有很多人把现代化和“西化”完全等同起来,以为自己的文化传统无法和现代性相衔接,这是一种过时的看法,不应让这种看法成为我们的文化导向。我们正在进行的现代化进程,同时有一个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的任务,我可以肯定地说,要完成这个任务,必须造成全民族的阅读风气,首先是造成阅读经久不衰的本民族文化经典的风气。
1.根据文意,以下说法错误的两项是( )( )(5分)
A.作者认为,虽然现在中国很多人不喜欢读书了,但是文本阅读还是不可缺少的。
B.培养文本阅读的兴趣、形成读书风气,对于今天这个充满浮躁气的社会,显得尤为重要。
C.作者认为我们读书肯定要读好本专业的书,也应该阅读本民族的文化经典,甚至还可涉猎外国文本经典。
D.人们往往喜欢追求时尚,阅读本民族的文化经典就是一种时尚。
E.读书的过程就是使阅读者经历一番文化濡化的过程,可以改变人的气质。
2.结合全文分析,作者认为今天为什么还要阅读经典?(4分)
答:
3.文中“应该收拾好自己文化的主体,打点好自己的文化精神”体现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经典的态度,“文化主体”“文化精神”各指的是什么?我们继承传统文化经典时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就阅读中国古典名著的体会举一例加以说明。(5分)
答:
四、语言文字应用(5分)
1、许多俗语和名言警句,如果变换一个角度思考,就会产生另一种让人耳目一新的理解。请依照示例,写出你对下面俗语或名句的不同看法。(2分)
【示例】酒香不怕巷子深
另一种看法:深巷中的酒香,谁能闻得到?好酒也需要包装和宣传。在信息时代,我们不能消极等待一个偶然过客的发现
(1)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另一种看法:
(2)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另一种看法:
2、《三国演义》《红楼梦》是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你还记得其中的人物吗?请你根据下面的谜语,指出他们所指的对象是谁。(3分)
如:踏雪寻梅 探春
(1)赤兔殉主
(2)孔雀收屏
(3)花香扑鼻
五、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70分)
有人说:“人言可畏”,有人说“人言可信”,有人说“人言可敬”。说可畏的难免步步警戒,对人言提心吊胆;说可信的不乏赤子情怀,请求一个一诺千金;说可敬的常常以言为敬,用人言砥砺人生
对人言,你是怎么看待的?请以“人言”为话题写一篇。
要求:(1)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2)立意自定(3)文体为议论文(4)题目自拟(5)不少于800字。
福建省南安一中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一、古代诗文阅读(共34分)
(一)背诵(每题1分,共10分)
1、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2、长使英雄泪满襟
3、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4、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5、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6、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7、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8、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9、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10、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并把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1)(4分)假如他的心中坦然舒适,不因为外物的影响而伤害感情,那到什么地方去没有快乐呢?
使:假如(1分) 如《阿房宫赋》中的“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 。
如《六国论》中的“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其中:他的心中(1分) 考察古今异义
以:因为(1分)如《六国论》中的“不赂者以赂者丧”
适:到(1分) 如《逍遥游》中的“适百里者,宿舂粮”
(2)(5分)即使他们用蓬草编门,用瓦瓮做窗,也不会有什么不快乐的,更何况能在清澈的长江中洗濯,(能够)观赏西山的白云,(能够)穷尽耳目见到美景使自己安闲快乐呢!
蓬户瓮牖:用蓬草编门,用瓦瓮做窗(1分)如《过秦论》中的“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瓮牖绳枢:以破瓮做窗户,以草绳系户枢。
濯长江之清流:在清澈的长江中洗濯 状语后置(1分)
濯:洗濯(1分)如《离娄上》第八章“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
胜:美景(1分) 大意一分
【参考译文】
从前,楚襄王带着宋玉、景差游览兰台宫。一阵风吹来,飒飒作响,襄王敞开衣襟迎着风说:“好痛快啊,这阵轻风!这是我和百姓所共有的吧?”宋玉说:“这只是大王的雄风,百姓怎么能够和您共同享有呢?”宋玉这话大概是有所讽刺吧。风没有雌雄的分别,可是人却有得志不得志的变化。楚王感到快乐,而百姓感到忧伤,这是由于人的处境不同罢了,跟风有什么关系呢?士人活在世上,假如他的心中不得意,那么,到哪里去不会有忧愁呢?假如他的心中坦然舒适,不因为外物的影响而伤害感情,那到什么地方去没有快乐呢?现在,张君不把贬官当作忧患,在处理完公事之后,便纵情于山水之间,这大概是他与别人的不同之处吧。即使他们用蓬草编门,用瓦瓮做窗,也不会有什么不快乐的,更何况能在清澈的长江中洗濯,(能够)观赏西山的白云,(能够)穷尽耳目见到美景使自己安闲快乐呢!如果不是这样,那么,连绵的峰峦,幽静险陡的山谷,辽阔的森林,参天古树,清风吹拂,明月高照,这些都是使多愁善感的人所不能忍受的东西,哪里看得出它是能够使人快乐的呢?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作答(共15分)
1、(1)(4分)凉(1分)诗人运用一语双关的手法(1分),既写天凉(1分),又写心境的凄凉(1分)
考察“品味诗歌的语言”这一内容,如《一剪梅》中的“独上兰舟”中的“独”既指独自一人登上兰舟,又指内心的孤独
(2)(3分)诗人了床上之月、天上之月,梧桐、凉床(1分),渲染了凄凉的氛围(1分),表达诗人的孤寂的情怀。(1分)
考察“置身诗境 缘景明情” 这一内容,如《登岳阳楼》课后练习“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写出了洞庭湖怎样的自然景象?请你置身诗境,说说自己的感受
2、(1)(4分)第一首鞭挞无视人民疾苦、沉湎于享乐的统治者(2分),第二首讽刺统治者荒淫误国,感叹王朝兴衰(2分)。
考察“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 这一内容
(2)(4分)两首诗都运用了对比手法(2分),第一首宫内宫外(或空间)对比:宫外飞雪阴云,分外寒冷;宫内绿树掩映,温暖如春(1分)。第二首今昔(或时间)对比:昔日霓裳羽衣,歌舞升平;今朝杂树丛生,宫殿荒凉(1分)。
考察“诗歌的表达技巧“这一内容,如〈〈越中览古〉〉中的今昔对比
二、文学名著阅读,文化经典阅读。(共27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
1、(5分)(A E)
A.错,应是先弃袍后割须。详见每周小测(九)1、B和简述题2
B.详见每周小测(十)简述题第3题,第7题。
C.详见每周小测(十三)E
D.详见每周小测(十五)选择题D。
E.邓艾改为钟会,损伤无数人马错,应是“但见阴云中人马杀来,比及迫身,却不伤人,只是一阵旋风而已”。详见每周小测(十七)简述题2
2、(5分)(二选一)
(1)刘备见关兴、张苞屡立大功,说以前的将领老迈无用。(2分)黄忠听后不服老,前去杀敌。他斩了史迹又打败潘璋。关兴、张苞劝其回营,他不听(1分)。次日,与潘璋大战,不要他人助战。潘璋假意败走,黄忠追赶,中了埋伏,被马忠射中肩窝,被救回营后去世。(2分)
详见每周小测(十二)简述题4
(2)张昭(1分)。刘备必定奋力为关羽报仇,东吴危险(1分)。张昭让孙权把关公首级送给曹操,让刘备以为是曹操指使而发兵曹操(1分)可是曹操在司马懿的提醒下,破识东吴嫁祸的阴谋,(1分)于是刻香木作为身躯配关公的首级,用王侯礼仪厚葬,亲自拜祭,赠荆王。(1分) 详见每周小测(十一)选择题2、E
(二)文化经典阅读(17分)
1、(1)(4分)
①确实、的确 如《六国论》中的“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②怎么,哪里 每周小测九
③或者 如〈〈伶官传序〉〉中的“抑本其成败之迹”
④辟通避,避开 每周小测(十四)
(2)(3分)(D )
A “于”介词,引出处所,译为“在” 详见每周小测(十二)
B “为”动词,译为“是” 详见每周小测(十四)
C “是”代词,译为“这” 如《六国论》中的“是又在六国下矣”
D 第一句“乎”为语气助词,译为“吗”; 第一句“乎”为介词,相当于“于”, 引出处所,译为“在” 详见每周小测(十七)
(3)(3分)(D) 以:连词,表原因,可译为“因为”,这是个表因果的句子,详见每周小测(九) C: “也”的用法详见每周小测十一
2、(1)(3分)D 孟子对失节而事父母是鄙弃的,“守身”才是根本
(2)(4分)孟子认为侍奉父母最重要。做子女的失去自己的节操,这会使父母颜面扫地,并不是真正的孝顺(1分)。做子女的应该正道直行,守身为大,爱护自己,让父母放心,这才是真正的“事亲”(1分)。侍奉父母不仅是对父母口体的奉养(1分),而且要对父母心意的奉养,尊敬父母(1分)
三、现代文阅读(14分)
1、(5分)DE【D原文第四段末句是说“应该”成为一种时尚,并非实然判断。E第六段“读书”应为“阅读经典文本”,“读书”的范围比“阅读经典文本”大】
2、(4分)【凡是文化经典,就是人类的共同精神财富,它是转移现在浮躁的社会风气的需要,(1分)传承民族文化传统的需要,(1分)改变个人气质、提高个人修养的需要,(1分)提高文化素质,推进现代化进程的需要。(1分)(每点1分】
11(5分)【文化主体指代表自己文化传统的典范性文本,文化精神指的是民族文化传统。(2分)如阅读《西游记》时,我们应传承和发扬孙悟空不畏强权、不怕苦难、勇于进取、锲而不舍的精神,而应摒弃小说中的封建迷信等糟粕思想。(3分,答出一点得1分,答出两点得3分)
四、语言文字应用(5分)
1、(1)(1分)如果是不动脑筋地读,读的遍数再多,终究还是浮在表面;而对那些浅显的,又何须读上百遍?
(2)(1分)谁知这一别对方都干了些什么,有时时间并不能改变一个人;纵使能改变,又焉知一定是向好的方向?
2、(3分)(1)马忠 (2)关羽 (3)袭人
【网上】
莫畏浮云遮望眼
人言可畏:众口铄金,积毁销骨。人言可信:季布一诺,胜金千两。人言可敬:诤诤谏言,可鉴得失。在人的一生中,总要面临诸多流言、谎言,誓言、诺言;诤言、畏言,但路还是要自己走的,郑燮云:“任尔东南西北风”,辩别人言,去伪存真,方能踏平坎坷成大路。
面对人言,有以止之,殊不知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商纣恶于人言,比干挖心,箕子装疯,朝臣战战兢兢,最终将士阵前倒戈,商纣自焚鹿台。周厉王止谤,百姓道路以目,终于川壅土决,百姓暴动,流放厉王于彘地。后来的朱明王朝把禁止人言制度化,东厂西厂锦衣卫特务横行,箝制百姓官员的言语,禁锢子民的思想。
面对人言,有人察纳雅言,也有人偏信则暗。邹忌讽谏,齐王广开言路,最终战胜于朝廷。魏征逆耳忠言,太宗行之无邪,感叹得魏征如同得铜镜。唐玄宗任用姚崇、房景,兼听则明,创出一片开元盛世。后来李林甫阿谀奉承,排挤贤臣,玄宗偏听则暗,任用安禄山为节度使,为“安史之乱”埋下了伏笔
面对人言,还有的人刚愎自用,不听不顾恣意妄行。宋人要远游至楚,勒马驾辕向北而去。有人说楚在南方而你在向北走。宋人说:
“我的马是千里马。”
“那楚国不是越来越远吗?”
“没问题,我准备的钱多。”
“那楚国也是在南方啊。”
“没问题……”
至今,不知道这位宋人到没到楚国。
人言只能是人生路上的灯光,而人生的道路只能自己选择。正如小马不能只听老黄牛的意见,也不能只听小松鼠的劝告。只有自己淌过去,才能知道前面的水有多深。
被誉为“十一世纪中国伟大的改革家”王安石,在革新派与保守派扑朔迷离的言论争执中感叹:“莫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只要走自己的路,正视人言,就不怕迷乱了眼睛
题目集锦:《一言•一生》《人生因人言而充实》《活在人言中的人生》《人言不能左右人生》《可敬之人言可敬》《请和陌生人说话》《人言不能左右人生》
人生与人言
高二(15)班 王天鹏
人生就像一局棋,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在人生的道路上,如果不假思索就乱下“棋子”,不听人言,可能人生就满盘皆输。善用人言,灵活地“排兵布阵”,那么你就是人生的赢家。但一味地听信人言,人云亦云,棋子就落得犹豫不决。到头来,人生只会在徘徊中逝去。
不听人言,你只会是人生的败者。楚汉之争,兵多粮足的项羽自恃武艺无人可敌,不听亚父范增的劝谏,一连丧失了几次杀掉刘邦的机会,最后,不可一世的霸王只能在乌江边上以自刎结束他的人生。相反,知人善用的刘邦广招天下贤士,听取谋士意见,虽然连败数场,却终于在垓下一战大获全胜,遂定了旺汉四百年。试问,项羽的失败真如他所说“天要亡我”吗?不是,是因为他不听劝谏,意气用事,最后众叛将离,寡不敌众。而刘邦能能够广纳群意,做到“不塞忠谏之路”,最后大获全胜。正如刘备广招贤士遂定蜀,而刘禅不听人言,至于灭国。
善用人言,你是人生的胜利者。唐玄宗李世民之所以能够“贞观大治”,天下“户不掩门”,各国都来进贡,这与他善用人言分不开。魏征触怒李世民进谏,他都能采纳。李世民的谦虚纳谏可见一斑。就是这样,李世民才成一代名君,流芳百世。现实中,在学习上父母经常会给我提一些建议,如果执意不听,也许成绩会一落千丈。如果能善于接受并执行,那我们一定会取得好成绩。是的,良言可用,只要我们善用良言,我们会在人生的旅途上成功。
人言不可全听,否则你将一事无成。有些人似乎比较走极端,只要是人言,都要一股脑塞入大脑中。那么一个人说你好胖,你就去运动,另一个人说你好瘦,你就去狂吃,人家叫你怎么做,你就怎么做,这分明是一个人偶。既没有主见,又没有主动性。曾经有一个事例,法国总统戴高乐幼时写了一首诗,本欲向父亲炫耀却被父亲说“不要把自己太当人”,他为此低头丧气了好久,直到母亲说“不要太把自己不当人”他才明白:只有不卑不亢,才能做好人。可见,父亲的话不一定全对,母亲的话也不全对,只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能得到自己最想要的,才能在人生中取胜。
人言可听,人言可用,但不可不听,也不可全听,要善用但不能全用。这样我们才能成为人生的胜利者。至于怎么听,怎么用,还是那句:“取其精华,却其糟粕。”
敬人言,镜人生
高二(1)班 张彦卿
臧克家说过:“有的人活着,他却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却依旧活着。”而判断一个人的“死”抑或是“活”的标准,全在于他人生的价值。
人生的价值的确定,会受到许许多多因素的影响,这也包括人言。对于人言的感悟,决定了人生的不同态度,亦决定了人生的价值。而对于人言,我却认为:“人言可敬”,把人言作为一面镜子,来照自己的人生。
敬人言,可以看到自己的长处。孔子曰:“见贤思齐焉。”对人言也如此,人言中,有好有坏,对于自己,有鼓励,有批评。每观人言之时,与自身相互的联系,如果发现有相印且良好的部分,也就表明自己有这项长处。在不断以人言为镜照自身的过程中,我们便可以逐步发现自己的长处,不断增强自身的优点,培养自信心。
敬人言,可以找到自己的短处。孔子曰:“见不贤者而内自省也。”看到人言中不好的部分要立即反省自己有没有。这样,在不断反省中,可以认识到自己的短处。以人言为镜,照到自身的缺陷,之后想办法去补救与改正,让自己在不断改造、查漏补缺的过程中变得越发完美。
敬人言,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成功之道。在人言的镜子中,我们可以逐渐找寻到自己的长处并不断发扬,发现自己的短处并不断改正,这样,就可以加强对自己的认识。在选择日后的道路的过程中,就可以结合自己的优势,避开自己的弱势,以寻得最适合于自己的发展道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正确的发展方向引导下,结合自己不断地努力,成功就在不远处。这是适合你自己的成功道路,也只有在人言这面镜子的指导下,才能找得到。
纵观古今,每一个成功者,都以人言为镜。“天可汗”李世民,以魏征之言为镜,以徐茂之言为镜,以房玄龄之言为镜,更以天下人之言为镜。并以此来砥砺自己,最终天辟了开元盛世的豪景。
而我们,正在塑造人生的我们,也理应向一个个历史上的伟人学习。敬人言,以人言为镜,照自己的人生,寻自己的成功之路。我们要以古人之言为镜,也要以今人之言为镜,做到“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让人言成为推动我们前进的帮手,而不是成为阻碍我们前进的帮凶。
人生短暂,如白驹过隙。而我们,要在这短暂的时光中增加自己人生的价值,就必须敬重人言,以人言为镜。
臧克家说:“有的人活着,他却已经死了;有的人死的,他却依旧地活着。”也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做一个“活着”的人,流传着,到永远……
别怕,朋友
高二(1)班 黎琰
人生一双耳,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人言可信,但不可轻信;人言可畏,但不足以为惧。你的双眼双耳大脑会帮助你,所以别怕,朋友,人生可以勇往直前。
人言可信,信任让你的人生春暖花开。俗话说在家靠父母,在外靠朋友。信任是亲情、爱情、友情的基础,如果一个家庭处处是猜忌,每一句都不值得一文,那么人生将失去亲情这温暖的阳光。一位父亲告诉儿子,让儿子从梯子上跳下但他不接住儿子,儿子吓得面色发白,但最后儿子稳稳当当地落在了父亲的怀中,父亲说“别人的活尚且可信,何况于父亲的话呢?”如果没有中国将士对白求恩大夫的信任,又怎会有那么多重伤的将士生还?当你付出真心和信任,自然会有更多的真心回应你。信任的法则是等价交换,所以,别怕朋友,付出真心的同时,人言是可信的,人生是温暖的。
人言可畏,但兼听让你无所畏惧。有一个人告诉曾子的母子曾子杀人了,曾子的母亲摇摇头不信,又来一个人同样这么说,母亲心中开始动摇了,等到第三个人说出同样的话后,曾子的母亲便吓得逃走了。真正的凶手是一个与曾子同名的人,但人言吓走了曾子的母亲。人言可信但不可轻信。轻信让纣王错杀忠臣比干,让爱国英雄岳飞被满门抄斩,更让伟大的红色政权因为左倾错误差点被毁灭。在众多人言中并不排除恶意的谗言,在人生的旅途中并不排除阻碍或错误引导你的人言,但人生的脚步不能因畏惧而退缩,不能怕吃亏而停止。在人生的跑道上,遇到人言你可以运用大脑,眼睛去看去想去判断对与错。吃亏一次不要紧,人生道路上你更应放开步子大步前进,人生一双耳,兼听则明,多听听各方面的意见。唐太宗之所以可以名垂千古,重要在于他的兼听,魏征的直言进谏帮助了他,让他成一个明君。所以,朋友别怕,兼听让你的人生无所畏惧。
流言可恶,但信念让人生勇往直前。著名的女艺人阮玲玉死于流言的逼迫之下,让人不禁叹息惋惜。流言可恶,它常常杀于人无形的恐惧之中,但执着于信念,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无疑是对付流言的良计。摇滚天王迈克尔,杰克逊生前流言不断,但他执着于信念,成为万人瞩目的摇滚巨星。所以,别怕朋友,执着的信念帮你扫清人生的流言。
人言无疑是无法逃避,但别怕朋友,信任让人言可信,兼听让人言无畏。信念让流言毁灭,只有无所畏惧,你的人生才能勇往直前。
说自己的话,痛快!
高二(18)班 郭泽宣
人生在世,但求二字“痛快”,首先一条,这张吃饭喝水说话的嘴你就别拦着!
方文山有一句话令我印象深刻:“最悲哀的人是不愿意做自己的人。”这种人,想必也是不会说自己的话了。我所说的“自己的话”,不是从自己嘴里说出的话,因为有自己的眼睛不一定有自己的眼光,有自己的头脑不一定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嘴也就不一定说自己的话了。这就好像现在某些学者,满嘴“引自”“出自”,没有一点自己的主见,美其名曰“客观”。因此于丹受欢迎就在情理之中,她将拗口的古文讲得活灵活现,用老百姓的话讲给老百姓听,让《论语》走下神堂,她讲得痛快我们听得也痛快!这种人,这种话,值得你我去尊敬。
而且,痛快说话,不仅能让我们活出自我,还能创造无尽的价值,能造就伟大,造就英雄。“好马在腿上,好男在嘴上。”说自己的话而造就的“好男”,古今中外,现实虚幻不胜枚举,说多了写不完,我就写俩,其一是诗仙李白,他是一个十分有个性的人,敢发常人不敢发之言,说常人不敢说之话。“时人见我恒殊调,见余大言皆冷笑。”这样一个痛快人,早己经不多了。可也正是他说自己的话,让他青史留名,让他的诗句如今在海外“横成英文”。怎么形容他呢?用一句己不太潮流的话说:“我说,故我在。”
另一个,看过《勇敢的心》的应该知道,叫华莱士。他在鼓舞士兵说了一段激情四射的话:“假如战斗,你也许会死;假如逃跑,你还能多活一会儿,年复一年,直到寿终正寝。你愿不愿意,用这么多的时间,去换一个机会——就一个机会,告诉我们的敌人,他们也许能夺走我们的生命,但他们夺不走我们的自由!”你也许感觉不到,我当时己激动得颤抖,脱口而出:“痛快!”我贫瘠的词藻令我想不出一个更好的词了。因此,它被评为最震撼的电影。
但说自己的话并不是乱说胡话,这需要理性的思考,需要足够的阅历与十足的把握。但是,归根结底,都得是你自己的话
身为一个男人,我鄙视那些一辈子畏首畏尾,装在套子里的“别里科夫”。我想说“你要说自己的话,痛痛快快过自己的人生。”
善意的话语
高二(9)班 徐洁茹
“这是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有人如是说!踩着玻璃碎片在行走,那些畏惧人言的人;推心置腹,那些识人以心的人;以人言为镜正衣冠,那些拾人牙慧的人。这是个光怪陆离的世界,这里是五彩斑澜的所在!
“处涸辙以犹欢”,大多数时候,我都有这种感觉——我们还在梦里,我们还不清醒,我们还在自我满足而不知警醒的时代——这是一个迷惘的时代!需要被人提醒:“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丧钟正为你而鸣!”用善意的言语击碎平静的假象,从蚕茧中拉起,以爱的名义!而很多不能解决的事情用爱化解——我认为,人言可善!
人言可善,在波涛汹涌的内里纠缠感化,抱着一颗善心去相信别人,相信别人能得到你细细潺潺的温暖,相信别人能给予你同等的付出,即使在一无所获的时候!“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最让人记住的,不是过往的恩怨,也不是来日的纠葛,而是现在的一句良言、一声问候、一个微笑。所以,请在悲风凄雨里相信善良会不期而至,请在阳春白雪里相信予人玫瑰、手有余香。善意的言语,总能使人在困顿中仍有一湾清泉,浸润着自己,反馈他人,总能使人在得意扶摇直上时,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因了别人的真诚,因了别人的善谏,我们才在这横流之中不为物质所冲刷远去。
盈虚有数,总得留下些什么
在茫茫漫卷的黄尘之中,极度缺水的队伍在那一小袋清水中寻找着生存的意志,直到走出了沙漠之后才发现那指引着生命之光的并非是水而是随处可见的黄沙,于是,人们沉默了,停下来思考。在生命的灯盏将熄时,是谎言维系了他们生存的愿望。而正是那善良的谎言承载了生命不能承受之重——它自身的存在与毁灭!所以,请尽量相信人言可善吧!我们得留下我们对这世界美好的念想,让溯流而来的人感觉得到它很温暖!
就如安妮宝贝所说的:“我所关注的是那些神情淡漠的人群,他们内心深处盛放着纯粹唯美的梦想,即使一直在承受分裂和伤害。”所以我们应该在心里给予一份祈祷,在心里记得人言可善,在这光怪陆离的世界,我得为它加一枚善良的勋章!
智慧与人言
高二(2)班 徐子钦
智慧的代价是矛盾,这是人生对人生观开的玩笑
——题记
有一个父亲带儿子放风筝,不料风筝被挂在墙头,无法取下,父亲便搬来梯子让儿子爬上,可就在儿子拿着风筝下梯时,父亲开口了:
“我给你讲个故事,先站着别动。”
儿子笑得很开心,爸爸讲的故事个个好听。
“从前有个父亲对站在梯子上的儿子说:‘你跳下来吧!,爸爸在下面接着你。’儿子高兴地跳下,却不料父亲缩回双手让儿子摔得鼻青脸肿,他教育儿子:‘爸爸说的话都不可信,更何况别人?’”
儿子的脸吓得惨白,在听完这个故事时,也在他的爸爸伸出手说“我们也做一遍,你摔了就会记住这深刻的教训”之时。
我气愤得关上书,心中不平,当今这社会虽说复杂,但并非人人撒谎以至人言可畏,处处不可信啊!作为父亲,怎能这样教育孩子?!
那时,我十二岁,小学毕业。
随后,日子像水一样流过,上初中,到高中,其间,有许多经历让人难忘。
从小,老师与家长便教育“做人要诚信”,然而逐渐成长的过程中却看见许许多多不属于一个孩子人生观的事情
从电视上那些触目惊心、令人咋舌的高超欺骗手段到父母、亲戚闲聊时所述的虚假,其至,自己也想起,原来有老师为夺公开课名次将同一课上了许多遍,既而指定发言者及答案。
人生中经历的事并不符合幼时家长老师为我们设立的人生观。所以,只能在矛盾中改变。
然而,身边的欺骗,可畏如电视中的人言却那样少,似乎社会离我很遥远,友爱的同学,和蔼的老师……到底哪个才是正确的认识?
有微风拂过,翻过了那个未完的故事。
儿了咬着牙跳下梯子,父亲却没缩回手,牢牢的接住了儿子。
面对疑惑的儿子,父亲笑着说:“别人的话有时也可信,更何况爸爸的话呢?”
这一次,我合上书却笑了。
显然,这个社会并非幼时单纯的人生观那样简单,有可畏的谎言,更多的是真诚的实话,判定这些,不是靠已有的人生观,而是靠人生经验,没有什么是肯定的,不仅是人言。
而即使仔细地分析,也不尽然可靠,只是,错过之后,便又可在人生经验上添加一笔,也加大了下次判断正确的机率。
所以,正如之前所述,想获得判断的智慧,必须在矛盾中徘徊,领悟,融合,这只不过是丰富的人生对单纯的人生观所开的玩笑罢了
我看人言
高二(16)班 樊云鹏
人言可畏,人言可信,人言可敬……千百年来对“人言”的争论似乎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人言”的力量可不能小觑。而实际上,它的魔力还不止于此。
我们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假如你被人言中伤了,你会怎么办呢?
先别急,我们继续假设下去。如果你是孔子,那就不得了了。今天这一天你就别想安生。你会把你从小到大干过的好事、坏事从头至尾梳理一遍,一边思考一边自我反省,想想我做过的哪件事得罪过哪些人,为什么别人会说我的坏话,我应该怎样做得更好……想出个所以然来了,了事。毕竟在孔子的眼中,人言是可敬可信的。
如果你是庄子呢?你会粲然一笑,然后继续睡觉。在庄子的眼中,尘世中的一切都是虚无的,流言蜚语对于他就是“无物”。
如果你是阮玲玉,那你会毫不犹豫地从七楼一跃而下,了结自己。在她的眼里,只有“人言可畏”。
如果……好的,假设到此结束。你会惊讶地发现,不同的人对待人言的态度迥然一同,而对待人言的态度往往是人们人生态度的一个缩影,并从某些方面影响着人生的走向。
如孔子者,人生往往充满了挑战与坎坷,但他会用自己的一颗赤子之心去克服,去包容,最后到达一个成功的顶点。
如庄子者,便是超脱于物外之人。他的一生往往会平淡无奇,但内心却是逍遥自在。
如阮玲玉者,人生会有成功与辉煌,但当顶峰一过,人生迈入常轨时,往往会沉寂无名,了此一生。
你是哪种人呢?或者你愿做哪种人?
我们的选择还有很多
其实,“言”本身是平淡无奇的,只是从“人”口中而出,便与众不同了。三人尚能成虎,那百人、千人、万人就不可想象了。“人言”在今天比较通俗的说法是“舆论”。我们时常会听到某某遭到舆论攻讦、遣责,某某因舆论压力过大而辞职、轻生……“言”在“人”手中俨然成了一柄武器,随时准备刺向另一个人。这是我们想要看到的结果吗?
唐太宗有“三鉴”,其中“人鉴”是他最为重视的。我们今天的青年们是不是也应该以人言为鉴,用人言砥砺自己,在人生的道路上越走越成功呢?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gaoer/228325.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