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2015-2016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考试 历史(选修)试卷 2014.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12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4.以下有关绘画艺术特征的点评,与右图所示名画相符的是A.注重写实,富有生活气息B.“境生象外画中诗”C.“捕捉光与色彩的变幻”D.工笔重彩,色彩绚丽 李鳝《古木竹石图》5.许仙与白娘子自由相恋因法海和尚作梗终成悲剧,菩萨化身的济公游戏人间维持正义。这些在宋代杭州流传的故事,反映出当时A.对僧人爱恨交加的社会心态 B.民间思想借助戏剧广泛传播C.中国文化的地域性浓厚 D.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6.戊戌变法期间,湖南《湘报》发表了《醒世歌》:“若把地球参详,中国并不在中央,地球本是浑圆物,谁是中央谁四旁。”这首诗歌所表达的主要思想是A.提倡维新变法 B.鼓励人们向西方学习 C.宣传科学救国 D.劝导国人放弃天朝观念7.张鸣教授在《重说中国近代史》中说,当时我们只要了白菜,而没有要到种子和种植方法通商贸易,没有按规则出牌;经济改革,也没有走完该走的路。以下救国思想中能印证此观点的是A“师夷长技以制夷”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 D.“德先生”和“赛先生”.“历史前进到一定阶段,解决民族独立和政治民主两大问题。就愈愈成为打开中国近代化前进通道的首要的、第一位的问题。下列史实最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是A.戊戌变法 B.中华民国的建立C.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D.新三民主义的提出A.“一五”计划促进了①时期科技的发展 B.“两弹一星”成果是在②时期取得的 C.“文革”使④时期内没有取得任何科技成就 D.籼型杂交水稻是在⑤时期取得的重大成果13.皮科在《关于人的尊严的演讲》中反复强调,上帝不仅创造了人和宇宙,而且还让人处于一个中央的位置,使人容易观察到世界的一切。同时,上帝在用其法则去限制其他一切生灵的本性时,却赋予人自由意志,让人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地发展和塑造自己。”据此判断,皮科应是A.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 B.宗教改革的领导者C.启蒙运动时代的学者 D.近代科学的奠基人14.马丁?路德这样描述他在奥古斯丁修道院塔楼的“福音体验”:“我夜以继日地思索上帝公义的问题,直到我看出它与‘义人必因信得生’的关系。不久我便明白‘上帝的公义’真正指的是上帝以恩典和怜悯使我们因信称义。” 马丁?路德“福音体验”的重大意义在于A.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B.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C.使人们获得精神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 D.使宗教神权和专制王权遭到沉重打击15.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启蒙运动”一词自以下事实:他们将过去基本上看作是一个迷信和无知的时代,认为只是到了他们时代,人类才终于从黑暗进入阳光。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启蒙运动前只有迷信和无知 B.启蒙运动消灭了迷信和无知C.这里的“阳光”是指理性和科学 D.黑暗完全是由天主教统治造成的16.某一理论被评价为“使人们的认识由低速领域扩大到高速领域,由宏观领域延伸到宇宙领域,人们第一次深刻地认识到时间、空间和物质的运动相互依赖。”这一理论的创立者是A.伽利略 B.牛顿 C.普朗克 D.爱因斯坦17.1859年以后,信仰再次产生严重的危机。宗教真理之金同那个盛装它的古老破旧的钱袋一起丢弃了,而且再也找不回了。这主要是由于A.马丁?路德提出信仰得救,与“上帝直接对话”B.达尔文发表《物种起》,否定了生物“神创说”C.牛顿创立经典力学体系,使科学摆脱了神学的束缚D.赫胥黎创立人猿同祖论,否定“上帝造人说”18.1912年4月,“泰坦尼克”号客轮在从英国到美国的首航中不幸沉没。某历史兴趣小组搜集了该客轮的背景材料,其中符合史实的是①使用电灯照明 ②豪华客舱配备电视 ③航线经过地中海 ④用无线电报与外界联络A.①② B.①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19.英国文学史上有三位诗人:威廉?华兹华斯、萨?尔?柯勒律治和罗伯特?骚塞。他们曾在英国西北部的昆布兰湖区居住,称为“湖畔派”。他们缅怀中世纪和宗法式的乡村生活,对法国大革命抱着矛盾的态度,竭力讴歌的是宗法制的农村生活和大自然,喜欢描写神秘离奇的情景与异国风光。他们的创作风格属于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现代主义 D.解冻文学20.对某艺术家的评价:“他没有固定的主意,而且花样繁多,激昂或狂,可亲可憎,诚挚或装假,让人喜欢又招人讨厌,变化无常不可捉摸”。下列作品属于该艺术家的是12分)历史上,追求自然之美、人性之美和社会之美是中西方思想家不断探索的目标。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荀子曰:“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庄子曰:“天与人不相胜”,“处物而不伤物”。 材料二 《尚书》载:“民可近,不可下,民为邦本,本固国宁”。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写道:“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材料三 1919年间孙中山和戴季陶一次谈话:“我们改革中国的主义,是三民主义。三民主义的精神就是要建设一个极和平,极自由,极平等的国家。不但在政治上要谋民权的平等,而且在社会上要谋经济的平等。这样做法,方才可以免除种种阶级冲突,阶级竞争的苦恼……”。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荀子和庄子的思想主张。(4分)(2)据材料二,比较东西方对“人”的看法有何异同。(4分)(3)据材料概括孙中山的主要观点,他对中国革命的设想有何特点(分)梭伦解社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材料,分析的实质由此说明梭伦改革的目的是什么?阅读下列材料(2)材料二、三反映了什么现象?(2分)据此分析北魏孝文帝改革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3)材料四中赵翼对北魏“汉化”政策的观点是什么?(1分)(4)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汉化政策的认识。(4分) 说明: 本试题前6题可做替换,内容为:董仲舒;王守仁;蔡伦;绘画艺术特征;市民文学;戊戌变法。扬州市2015-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期末测试历史(选修)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合计60分。题号答案DCCBDDBDCC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CAACCDBBA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合计60分。21.(15分)(1)理学思想具有忧患意识,关注国家政治;崇尚道德,强调道德对社会的重要性;主张力行,具有务实倾向。(6分)(2)有了初步的民主意识。(1分)背景: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壮大;西学东渐局面的出现。(2分)(3)强调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民权服从国权;保留忠孝观念,避免原有价值体系崩溃引起社会思想混乱。(4分)(4)儒家思想不断得到传承和发展;思想文化反映现实社会存在;思想文化具有国际性和交流性。(任意两点得2分)22.(12分)(1)荀子:自然界的变化自有其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可以借助自然规律服务于人类。(2分)庄子: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人要顺应自然环境的变化。(2分)(2)同:都认识到人的价值和作用。(2分)异:东方侧重于人的社会性;西方侧重于人的个性。(2分)(3)观点:以三民主义改造中国社会,力图建立一个和平、自由、平等的国家。(2分)特点:政治革命与社会革命同时进行。(2分)23.(11分)(1)文学家:巴尔扎克。(1分) 文学流派:(批判)现实主义。(1分)社会现实:随着工业革命开展,西欧社会贫富分化日益加剧,社会矛盾尖锐。(2分)(2)重大事件:两次世界大战、经济大危机等。(2分)(3)背景:两极格局瓦解为文化全球化的发展消除了障碍;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不同文明之间的往日益频繁。(2分)认识:文化软实力有助于提高国家地位;坚持文化多元并存的原则,促进文化交流;妥善处理不同文化之间的矛盾冲突。(3分)24.【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0分)(1)指导思想:公平公正。(1分) 特点:折中或中庸、调和。(1分)(2)实质:公民享有权利的大小由其财产多少决定。(2分)目的:缓和贵族与平民的矛盾,稳定社会秩序,巩固奴隶主统治。(2分)(3)方式:立法和制度化。(2分) (4)借鉴意义:追求公平公正;兼顾各方利益,防止贫富差距拉大。(2分)25.【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2分)(1)问题:改革面临很大的阻力。(1分)迁都方式:借南征之名行迁都之实。(1分)影响:孝文帝借迁都打击了保守势力,保证了改革的深入进行。(1分)(2)现象:洛阳繁盛;民族间的服饰相互影响。(2分)影响:促进北方民族融和和社会发展,为国家重新走向统一奠定了基础。(2分)(3)观点:北魏政权的灭亡缘于“汉化”政策。(1分)(4)认识:北魏“汉化”政策一方面有利于缓和民族矛盾,促进民族融合;另一方面全盘汉化,忽视了保持本民族文化特点,使得鲜卑民族逐渐消失。(4分)!第11页 共12页学优高考网!!江苏省扬州市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历史)选修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gaoer/262684.html
相关阅读:江苏省南京三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选修)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