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卷一、基础知识(每题3分,共30分)1.下列各组中词语的读音无误的一组是(?)A.曲肱(gōng)?社稷(jì)稽首(jī)鲜克有终(xiǎn)B.熊蹯(fán) 弑君(shì)()(n)C.衮职(gǔn) 嗾使(sǒu) 忿?(zhì) 观其辟丸(pì)D.孝悌(dì)舟舆(yú)布橐(tuó) 靡不有初(mǐ).下列各组词语的误的一组是(?)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某市原副市长许运鸿家教不严,其妻儿收受贿赂80多万元。有人认为,许运鸿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因为他事先不知,所以罪不容诛。这部长篇小说确实来得不易,作者披肝沥胆,花了十几年的时间才写成。 .中国女排在先失两局的情况下,第三局破釜沉舟,调上全部精锐人马,拼力反击,终于反败为胜。D、齐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国画研究院的画家竟相观摩,艺术爱好者趋之若。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艺术家能把自己心灵的创伤和对社会现状的痛苦感受,毫无顾忌地倾泻出来,靠的是以艺术来直接表达的。B.如果说奥运会开幕式上,击缶倒计时的独特创意给了世人一个惊喜,那么闭幕式上,采用烟花技术在天空“画”倒计时数字,则让人们叹为观止。C.孩子们对“动漫”的情有独钟,推动着“动漫”产业朝着高质量、高速度、高赢利发展,嗅觉灵敏的商家对此更是推波助澜。D.以生漆为底层的彩绘陶质文物保护是一个世界难题,没有任何的经验和技术可以借鉴,秦俑如何将艳丽的彩绘保留下来成为当务之急。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15年的创作历程,使我深深地认识到,尽管自己付出了艰苦的努力,但我创作的活力之源是与党和政府的关怀分不开的。B.读书可以使人吸纳古今开创理想世界,马克思正是在阅读中历经40年的勤奋探索,终于完成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确立。C.无论是工人、农民、还是青年、妇女,都应遵守法律。D.意大利的产品设计特别讲究实用与艺术的结合,任何产品必须既实用,又具有艺术气息,做到款式新颖,优雅大方,外观上与众不同,从而具有无限的诱人魅力。在作品中卖弄才情,或卖弄学问, ;如果再加上装腔作势, 。才情学问,有多少是多少,真则真,假则假,虚则虚,实则实,瞒不过明眼人。贫儿卖富, ;暴发户摆阔, ,这叫卖弄。A.都是令人生厌的事/就更催人呕吐/把口袋里仅有的几枚银币弄得叮当作响/把古鼎擦得金光闪亮B.都是催人呕吐的事/就更令人生厌/把口袋里仅有的几枚银币弄得叮当作响/把古鼎擦得金光闪亮C.都是催人呕吐的事/就更令人生厌/把仅有的古鼎擦得金光闪亮/把满口袋的银币弄得叮当作响D.都是令人生厌的事/就更催人呕吐/把仅有的古鼎擦得金光闪亮/把满口袋的银币弄得叮当作响下列是从文中横线处摘出的词语,在文中,它们最恰当的排列顺序为 ( )“世界屋脊”上的_________,以其特殊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千里风雪的青藏公路,正在成为令人神往的旅游热线。晶莹的湖泊 大漠 奔腾的江河 雪峰 数不清的珍禽异兽 草原 冰峰A.B.C.D.11.下列有关本文中的“中国之道”的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 ?A. 中国之道是指渗透这中国思想原则和精神原则的现象。B. 中国之道并不存在于所有中国文化现象之中。C. 中国之道的核心包括天下为公,天人合一。和而不同等思想。D. 中国之道建立在普适理论基础上的高尚的文化精神。12.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任何生活方式都不足以影响人类的命运,无关乎中国的思想原则和精神原则。B.中国文化一贯推崇的德性,即时中国文化的核心,也是复兴中国文化的核心C.只要中国文化不过时,人类就能在和平与平等的世界上生活。D.体现中国文化精神一系列理念与西方现代性原则具有不兼容性。13. 根据文中提供的内容,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 ?A.坚持中国之道,并能吸纳其他文化的优秀成果,中国文化才能够发展,复兴。B.西方文化中也可能包含中国之道的某些内容。C. 西方现代性原则不具备有利于人类生存下去的普遍意义。D.现代中国文化要具备不同于现代西方文化的感召力,就必须重建中国传统文化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6题。晋灵公不君。厚敛以雕墙。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宰夫?①熊蹯不熟,杀之,置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赵盾、士会见其手,问其故,而患之。将谏,士会曰:“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三进,及溜②,而后视之。曰:“吾知所过矣,将改之。”稽首而对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夫如是,则能补过者鲜矣。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岂唯群臣赖之。”犹不改。宣子(赵盾)骤谏,公患之,使锄?贼之。晨往,寝门辟矣,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退,叹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也。”触槐而死。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其右提弥明知之,趋登曰:“臣侍君宴,过三爵,非礼也。”遂扶以下。公嗾夫獒焉。明搏而杀之。盾曰:“弃人用犬,虽猛何为。”斗且出,提弥明死之。初,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见灵辄饿,问其病。曰:“不食三日矣。”食之,舍其半。问之,曰:“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今近焉,请以遗之。”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置诸橐以与之。既而与为公介,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问何故。对曰:“翳桑之饿人也。”问其名居,不告而退,遂自亡也。乙丑,赵穿攻灵公于桃园。宣子未出山而复。大史书曰:“赵盾弑其君。”以示于朝。宣子曰:“不然。”对曰:“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宣子曰:“乌呼,‘我之怀矣,自诒伊戚’,其我之谓矣!”孔子曰:“董孤,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赵宣子,古之良大夫也,为法受恶。惜也,越竟乃免。”(选自《左传?宣公二年》,略有删改)【注】①?:煮。②溜:通“?”,屋檐下接水的沟槽。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克:能够。B.公患之,使锄?贼之 ?贼:偷窃。C.宣子田于首山 田:通“畋”,打猎。D.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 书法:记载的原则。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 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B.夫如是,则能补过者鲜矣 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C.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 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D.其我之谓矣 奔车朽索,其可忽乎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记述晋灵公实行暴政的史实,他非但不接受赵盾、士会的讽谏,竟然多次实施计划B.赵盾忠君爱国,恪尽职守,深受人们敬重,在生死关头,锄?、提弥明和灵辄都挺身而出保护C.本文对历史D.本文通过晋灵公、赵盾和灵辄等鲜活的典型人物,从正反两方面,形象地表现了儒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思想观念。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 题。钱若水为同州推官,知州性褊急,数以胸臆决事不当,若水固争不能得,辄曰:“当陪奉赎铜耳。” 已而果为朝廷及上司所驳,州官皆以赎论。知州愧谢,已而复然,前后如此,数矣。有富民家小女奴逃亡,不知所之。奴父母讼于州,命录事参军鞠(审讯)之。录事尝贷钱于富民,不获,乃劾富民父子数人共杀女奴,弃尸水中,遂失其尸,或为元谋.或从而加功,罪皆应死。富民不胜榜楚,自诬服。具上,州官审复无反异,皆以为得实矣,若水独疑之,留其狱数日不决,录事诣若水厅事诟之:“若受富民钱,欲出其死罪耶?” 若水笑谢曰:“今数人当死,岂可不少留,孰观其狱词耶?” 留之且旬日,知州屡趣之不得,上下皆怪之。若水一日诣州,屏人言曰:“若水所以留其狱者,密使人访求女奴,今得之矣。”知州惊曰:“安在?”若水困密送女奴于知州。乃垂帘引女奴父母问曰:“汝今见汝女识之乎?” 对曰:“安有不识也?” 因从帘中推出示之,父母泣曰:“是也。”乃引富民父子,悉破械纵之,其人号泣不肯去,曰:“微使君之赐,则某灭族矣。”知州曰:“推官之赐也,非我也。”其人趣诣若水厅事,若水闭门拒之,曰:“知州自求得之,我何与焉?”知州以若水雪冤死者数人,欲为之奏论其功,若水因辞曰:“若水但求狱事正,人不冤死耳,论功非本心也。”知州叹服。录事诣若水叩头愧谢,于是远近翕然称之。.对下列四句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乃劾富民父子数人共杀女奴 劾:揭发罪状B.留其狱数日不决 狱:牢房C.录事诣若水叩头愧谢 诣:到……(拜见)D.孰观其狱词耶 孰:仔细.“留之且旬日,知州屡趣之不得”一句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A.把案件压下了将近十天,知州屡次派人追去都不听B.把他们留下来将近十天,知州屡次派人追去都不听C.把他们留下来将近十天,知州一再催促都没用D.把案件压下了将近十天,知州一再催促都没用.下列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钱若水在审理富民一案中不惧上司威逼、同事责难的一组是( )若水固争不能得。留其狱数日不决。录事诣若水厅事诟之。今数人当死,岂可不少留,孰观其狱词耶?留之且旬日,知州屡趣之不得,上下皆怪之。若水但求狱事正,人不冤死耳!A. B. C. D.20.下列是对本文中心内容的评述,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开头简介知州为人,后面则详叙富民冤狱及其平反的经过,前后鲜明对照,从而赞颂钱若水的高尚品德。B.本文先写录事挟私报仇,制造冤狱,后写钱若水办案仔细,公正,不徇私情,人物鲜明对照,突出了钱若水的高尚品德。C.钱若水办案认真,公正,注重调查研究,他暗中派人寻找女奴,终于弄清事实真相,释放富民父子,平反了冤狱。D.钱若水办案认真,公正,不畏强御,注重调查研究,为人洗雪冤狱,不图报恩,不计功劳,为官清正,令人叹服。乃引富民父子,悉破械纵之,其人号泣不肯去,曰:“微使君之赐,则某灭族矣。”要河南省洛阳八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gaoer/276497.html
相关阅读:山东省临沂第十八中学高二10月月考语文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