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雅安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语文)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二 来源: 高中学习网
试卷说明:

一、语言基础.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组是(  )A.间或(jiàn) 拓片(tà) 蹙缩(cù)   直栏横槛(jiàn)B.敕造(chì) 纨绔(kuà) 孱弱(chán) 叱咤风云(chì chà)C.潸然(shān) 两靥(yè) 懵懂(měn?) 陈抟老祖(tuán)D.踌蹰(chú) 联袂(mèi) 蹂躏(lìn) 少不更事(?ēn?)2.下列字形书写全对的一组是(  )A.膏粱  眩目  寒喧  苍皇失措B.感喟  伶俐  辩论  不记其数C.蹒跚 放诞  抱歉  哀声叹气D.咀嚼  窈陷  执拗  纷至沓来3.下列加点成语熟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清朝一灭亡,那些整天只知道提着鸟笼,游手好闲的纨绔子弟也随着完蛋了。B、老师批评他说,你这种片面地看问题,目无全牛的处理问题的方式让我感到失望。C.《红楼梦》的伏笔俯拾皆是,每每被脂砚斋指出,说它是“草蛇灰线,伏脉千里”。D.这本宣扬邪教学说的小册子,讲的都是些不经之谈。B项,“目无全牛”意为眼中没有完整的牛,只有牛的筋骨结构。形容技艺已经到达非常纯熟的地步,为褒义词,此处为望文生义。A项,“纨绔子弟”指那些只知享受,什么事也不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凭借NBA的一部宣传片,姚明完成了从单纯的“体育明星”转变到“体育、娱乐明星”。B、NBA2008-2009赛季在卫冕冠军波士顿凯尔特人队的主场拉开战幕,凯尔特人队以5分的优势战胜了骑士队,取得了新赛季的又一个开门红。C、有尽之言能传无穷之意,诀窍就在“言”是经过精选的,有典型性,能代表或暗示出许多其他的东西。D、最近报道显示,虽然出现了禽流感疫情,但由于政府及时采取了有效的防控措施,鸡肉的销售量和消费信心并未受太大影响。二、社科短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所谓名著,通常是指文学艺术中的经典之作。这些作品,按哲人的说法,都是“不可企及的高峰”。当然,这并不是说,它们在社会认识和艺术表现上已达到了顶峰,只是因为这些名著往往代表着一个时代文艺发展的最高水平。作家、艺术家以完美的艺术形式,把他们所处时代的辉煌与罪恶,他们特有的情感体验,都深深地镌刻在文艺的纪念碑上了。因此,那个时代虽然一去不复返了,但其完美的艺术表达和特有的情感体验,以及他们对那个时代认识的独特视角,却永远不能被取代、重复和超越。《红楼梦》之所以成为世界文学名著,就是因为曹雪芹以其如椽之笔,通过描绘一个家族的兴衰,把他生活的那个时代和他深刻的生命体验,无与伦比地生动地表现了出来。于是,《红楼梦》成了一座纪念碑,一座中国小说史乃至世界小说艺术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后人不仅从中得到了很多历史的、审美的认识,而且对它包含的文化意蕴,至今也说不尽,道不完。 像《红楼梦》这样的经典名著,在世界文学史中是可以陈列满满一个艺廊的。我国的古典诗文,从诗三百、楚辞,到李、杜,到龚自珍,小说从“四大奇书”,到《聊斋志异》、《儒林外史》;外国的名著,从荷马史诗到莎士比亚的戏剧,从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到托尔斯泰的《复活》,再到卡夫卡的《变形记》……几乎都是一座座永难挖掘尽的精神矿藏,其历史的深度和文化反思的力度,特别是他们永恒的艺术魅力与文化底蕴,值得我们和我们的后人反复品味。 名著需要重读。这不仅仅是因为它们经过时间的淘洗和历史的严格筛选,其本身的存在证明了它们的不朽,因而需要反复阅读;也不仅仅因为随着我们人生阅历的积累和文学修养的不断提高,而需要获得新的情感体验与生活感悟。我这里所说的重读名著,乃是从文化历史发展阶段着眼的。仅就我们这些年龄稍长的人的亲身经历来说,在“文革”前的一段时间和“文革”期间,阅读心态是何等的不正常,阅读空间和环境是何等的狭小和残破。那种以阶级斗争和阶级分析为经纬的阅读定势,使我们只懂得给书中人物划成分,或者千方百计地追寻作者的阶级归属和政治派别。那种刻板的经济决定论,使我们阅读名著时,到处搜罗数据,以理解时代背景。那种“通过什么反映什么”来概括作品主题的阅读公式,死死地套住我们的阅读思维。那种所谓“受阶级局限,如何如何”的万能标签,夺去了多少传世之作鲜活的生命,使人们对名著产生了多少误解! 新时期以来,名著重印,给读书界带来了从未有过的生气。但如何重读名著呢?我想,所谓“重读”,决非“再看一遍”,也非多看几遍。如果仅仅停留于“看几遍”,那也许只是“无用的重复”。“重读”应是指把名著完全置于新的阅读空间之中,即对名著进行主动的、参与的、创造性的阅读。而这首先需要阅读者在面对名著时有一种开放的阅读心态,同时应该破除过去在某种力量束缚下的阅读方式,在心态上积极开辟多向多元多层次的思维格局,培育自身的建设性的文化性格。否则,仍可能导致重读名著的失败。 【小题1】下列对文学名著的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任何文学名著都是特定时代的产物,代表着一个时代文艺发展的最高水平。B.任何一部文学名著,都是对整个世界的辉煌与罪恶做出深刻反映的作品。 C.文学名著都必须表达出作者特有的情感体验和作者认识他那个时代的独特视角。 D.文学名著几乎都是一座座永难挖掘尽的精神矿藏,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与文化底蕴。 【小题2】对名著需要重读的原因,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名著经过历史的严格筛选,其本身具有不朽的价值。B.读者的水平不断提高,需要获得新的情感体验和生命感悟。C.“文革”期间不正常的阅读心态使读者对名著产生了许多误解。D.新时期以来的名著重印,给读书界带来了从未有过的生气。【小题3】下面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经典名著能经得起时间的淘洗和历史的筛选,是不朽的。B.名著包含的文化底蕴和艺术魅力值得人们反复品味。C.名著需要我们多看几遍,因为读一遍就会有一遍的收获。D.新时期阅读名著应具有开放的阅读心态和多元的思维格局。三、文言基础与阅读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B.C.D.【答案】:C9、下列各句中句式类型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戍卒叫,函谷举 B.然今卒困于此C.其间一日阻风不行 D.汉军至,无以渡阅读下列语段,完成后面题目。孙膑生阿、鄄之间,孙武之后世子孙也。膑尝与庞涓俱学兵法。庞涓既事魏,得为惠王将军,而自以为能不及孙膑,乃阴使召孙膑。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则以法刑断其两足而黥之,欲隐勿见。齐使者如梁,孙膑以刑徒阴见,齐使以为奇,窃载与之齐。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后十三岁,魏与赵攻韩,韩告急于齐。齐使田忌将而往,直走大梁。魏将庞涓闻之,去韩而归,齐军既已过而西矣。孙子谓田忌曰:“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齐号为怯,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兵法,百里而趣①利者蹶上将,五十里而趣利者军半至。使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三万灶。”庞涓行三日,大喜,曰:“我固知齐军怯,入吾地三日,士卒亡者过半矣。”乃弃其步军,与其轻锐倍日并行逐之。孙子度其行,暮当至马陵。马陵道陕,而旁多阻隘,可伏兵,乃斫大树白②而书之曰“庞涓死于此树之下”。于是令齐军善射者万弩,夹道而伏,期曰“暮见火举而俱发”。庞涓果夜至斫木下,见白书,乃钻火烛之。读其书未毕,齐军万弩俱发,魏军大乱相失。庞涓自知智穷兵败,乃自刭,曰:“遂成竖子之名!”齐因乘胜尽破其军,虏魏太子申以归。孙膑以此名显天下,世传其兵法。太史公曰:“世俗所称师旅,皆道孙子十三篇,吴起兵法,世多有,故弗论,论其行事所施设者。语曰:“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孙子筹策③庞涓明矣,然不能蚤救患于被刑。……悲夫!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注:①趣:同“趋”,趋向,奔赴。②白:刮去树破使白木露出。③筹策:谋划。【小题1】 对下列句子中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魏将庞涓闻之,去韩而归 去:离开 B.然不能蚤救患于被刑 蚤:通“早”C.见白书,乃钻火烛之 烛:照亮 D.期曰:“暮见火举而俱发” 期:希望。【小题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素悍勇而轻齐 B.遂成竖子之名劳苦而功高如此 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C.孙子度其行,暮当至马陵  D.孙膑以此名显天下其孰能讥之乎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小题3】 联系全文看,下列对文末“太史公曰”一段话的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以史学家的眼光,评论孙膑智慧和胆识过人,却难以避免自己的不幸。B.指出孙子、吴起的兵法后世多有非议,只有其处事原则和方法可以肯定。C.借用俗语,阐述“能行”和“能言”的关系,对孙膑的遭遇寄予深切同情。D.启示后人,才智过人者固然可取,但学会保护自己有时更加重要。【小题4】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3分)(2) 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则以法刑断其两足而黥之,欲隐勿见。(3分)(3)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4分)【小题4】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此题仅(2)句出自阅读材料,其余来自令军队进入魏境先砌十万人做饭的灶,第二天砌五万人做饭的灶,第三天砌三万人做饭的14、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后面问题(6分)画眉鸟(欧阳修)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小题1】诗歌的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请结合诗句内容作简析。(3分)【小题2】诗歌的后两句用什么手法来表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表现手法的能力。上下句“不及”一词把所在金笼的画眉与15、名句默写(5分)【四川雅安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语文)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gaoer/464766.html

相关阅读:高二语文暑假作业 成语过关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