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有一部作品“汇集了法国社会的全部历史”,堪称“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该作品是 ( )C.《大卫?科波菲尔》 D.《玩偶之家》2.鲁迅在回忆20世纪初年的情形时说: “有人说拜伦的诗多为青年所爱读,我觉得这话很有几分真。就自己而论,也还记得怎样读了他的诗而心神俱旺。”当时爱国青年爱读拜伦作品,主要是因为他( )A. B.C. D.3.某作家认为“只有没有情节,没有动作的艺术才算得上真正的艺术”。据此判断,这位作家的代表作应是 ( )4.以《渔光曲》为代表的中国早期左翼电影关注社会底层,将他们凄惨的生活艺术化地展现在世人面前。作为中国最早的有声影片之一,《渔光曲》上映后颇受欢迎,曾经创造了连续放映84天的记录。下列作品与《渔光曲》艺术风格一致的是( )A.《巴黎圣母院》 B.《蓝色的多瑙河》 C.《马拉之死》 D.《安娜?卡列尼娜》5.恩格斯说:“和启蒙学者的华美语言比起来,由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这段材料主要反映了( )A.古典主义文学产生的时代背景 B.启蒙运动文学盛行的时代背景C.浪漫主义文学盛行的时代背景 D.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产生的时代背景6.下图是2010年6月23日伦敦佳士得拍卖行拍卖的世界名画《睡莲》。作品体现了艺术家以天才的笔触捕捉的瞬间景色:变幻的色彩、光影斑驳的池塘、摇曳多姿的睡莲。据此,该名画是( )A.浪漫主义绘画作品B.印象派的绘画作品C.现实主义绘画作品D.现代主义绘画作品A.这一时期的重要代表是雪莱、德拉克洛瓦、塞尚B.偏重向外,朝对象感性世界开掘C.偏重内心,向自我心理探求,揭示复杂矛盾的内心D.偏重客观、揭露和批判社会现实8.明清时期的山水画和19世纪中后期的英国风景画,通常都以自然风景为主要描绘内容。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明清山水画是商品经济发展在艺术上的反映B英国风景画的出现是工业革命影响的结果C相似的社会环境使两国绘画主题趋于一致D中西文化交流使两国的绘画风格相互交融( )B.与“国民党联合”有利于革命高潮到来C.中共犯了右倾错误导致“最后的决裂” D.中共较早准备决裂便能完成革命任务10.国民革命失败后,严峻的形势迫使中共反思、总结经验教训,逐渐从幼稚走向成熟。下列表现是中共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由幼稚走向成熟的是 ( )③基本推翻北洋军阀在中国的统治 ④结束“左”倾错误对军事路线的错误指导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11.“从战争(甲午战争)开始到失败投降,他们(慈禧太后、奕?、李鸿章)一直致力于争取英俄德法美等国家的调停,以达到求和目的。但他们显然对列强干预成功的可能性期望太高了。”他们对列强干预成功的可能性期望高是基于A.中国综合国力比日本差 B.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活动破坏了世界和平C.清政府对西方列强长期实行友好政策 D.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活动损害了西方列强的利益 12.近代史上某条约规定:“上谕以永禁设或入与诸国仇敌之会,违者皆斩。……如复滋伤害诸国人民之事,或再有违约之行,必须立时弹压惩办,否则该管之员,即行革职,永不叙用,亦不得开脱别给奖叙。”这标志着 ( )C.列强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被粉碎 D.清王朝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13.张鸣在《苏维埃乡村追求》中指出: “在南京国民政府统治的前十年……苏维埃运动在中国农村的开展以及农民对这个运动的理解,暗示了中国革命的列宁主义趋向以及这种趋向的中国化命运”。其中 “这种趋向的中国化命运”主要体现在( )C.红军长征的胜利 D.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14.( )C.《南京条约》和太平天国运动 D.《辛丑条约》和辛亥革命15.1895年,日本人终于拿到了想要的《马关条约》,西方政界对此议论纷纷。下列西方政界的言论符合史实的有( )①美国:中国,你的一个孩子走了 ②英国:我们终于可以获得减免税率的权利了 ③法国:伙计,我们的机器也搬运到中国去 ④德国:我们现在终于可以在北京驻军了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6.下表内容摘编自中国共产党“一大”、“二大”文件,其前后变化表明中国共产党已经( )中共一大(1921年)中共二大(1922年)中国社会性质未阐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革命目标推翻资产阶级的政权,消灭资本家私有制,承认无产阶级专政。最低纲领:打到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最高纲领: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社会。革命对象资产阶级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革命力量工人、农民和士兵无产阶级、农民、其他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A.从幼稚走向了成熟 B.摆脱了苏联革命模式的影响C.初步认识了中国国情 D.探索出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17.1923年,陈独秀说:“五四运动虽然未能达到理想的成功,而在此运动中最努力的革命青年,逐接受世界的革命思潮,由空想而实际运动,开始了中国革命之新的方向。”陈独秀所说的“中国革命之新的方向”指( )A.B.C.D.18.“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这是董必武同志于20世纪60年代写的一首诗。诗中“四十年前会上逢”的“会”是指( )A.中共一大 B.中共大 C.八七会议D.遵义会议19.1918年,陈独秀在《新青年》发文,痛骂义和团:“我国民要想除去现在及将来国耻的纪念碑,必须要叫义和拳不再发生……”1924年,陈独秀却在《向导》中高度赞扬义和团:“还幸亏有‘野蛮’的义和团少数人,保全了中国民族史上的一部荣誉”。造成陈独秀对义和团运动认识差距巨大的原因不包含( )A.事件性质变化 B.时代背景变化 C.作者立场变化 D.主观动机变化据记载:从1900年至1911年,广州市先后出现了水泥厂、针织厂、火柴厂、造纸厂、自来水厂、电力公司、20个工业门类的工厂共33家,其中有不少还是中国民族工业的“鼻祖”。当时广州市出现以上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实业救国”思潮方兴未艾 相对有利的国际和国内形势 广州是外资输入的主要地区 政治革命推动生产关系变革( )C. 江浙人的民族意识淡薄 D. 中国人亟需更新价值观念22.1943年6月7日.《申报》刊登的《商业利润与大众生活》一文中称:“限制利润,为统制经济主■(注:原文无法辨识)所要求的一个条件;安定民生,为战时经济政策所要求的一个条件。因此,上述两种条件的配合,乃是其绝对的必要性。”文章宣传了当时在上海等地推行的经济统制政策,这种政策A.利于日本掠夺中国战略资源 B.加速了官僚资本的急剧膨胀C.有利于市场繁荣和民生改善 D.限制利润符合中国大众的要求23.1935年以后,中国工业各行业普遍出现较好的发展局面,其原因是( )②中国人民开展的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运动创造的机遇③帝国主义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④“币制改革”对生产的刺激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24.有学者认为,外国商品输入造成中国自然经济逐步瓦解。可以做为该观点直接证据的是( )B、20世纪初有人指出“商市展扩所及,建筑盛则农田少,耕者织妇弃其本业而趋工场,必然之势也。”C、1853年的《顺德县志》载:“女布(指土布)遍于县市,自外洋以风火水牛运机成布,舶至贱售,女工几停其半……” D、1850年,美国驻厦门领事说:“这里对棉织品的需要,和在广州上海一样,长期受到限制……25.光绪十四年(1888年),曾国荃在奏疏中说:“近年以来,印度、日本产茶日旺,售价较轻,西商皆争购洋茶,以至华商连年折阅,遐迩周知。据皖南茶厘总局(征收茶税的机构)具详,……十三年统计亏银将及百万两,不独商贩受累,即皖南山户园户因之交困。”上述材料说明( )A.西方资本主义经济掠夺的重点发生了转移B.中国的出口性农副产业无法掌控自身命运C.中国经济未被真正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D.西方列强的侵略阻碍了中国商品经济发展(13分) 一切种类的文学艺术的源泉究竟是从何而来的呢?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革命的文艺,则是人民生活在革命作家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人民生活中本来存在着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这是自然形态的东西,是粗糙的东西,但也是最生动、最丰富、最基本的东西;在这点上说,它们使一切文学艺术相形见绌,它们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源泉。——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请回答:(1)毛泽东认为文学艺术的源泉是什么?(3分)(2)毛泽东的这段话,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哪一条基本原理?结合法国浪漫主义文学来证明这一观点。(10分)27.阅读下列图片(11分):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1)图一至图三条约各是在哪一场战争后签订的?(3分)(2)在《马关条约》的各项条款中,对中国民族工商业打击最为沉重的是什么?为什么?(3分)(3)图一至图三各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社会性质的影响分别是什么?(3分)《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清政府已沦为洋人的朝廷在条约中是如何体现的?(2分)28.(13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郡城之东,皆习机业;织文曰缎,方空曰纱。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有他故,则唤无主之匠代之,曰“换代”。无主者,黎明立桥头以待……若机房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 ——《苏州风俗考》材料二 1757年,清朝乾隆皇帝诏告天下,划定广州十三行为全国唯一对外贸易口岸,史称甘肃省张掖市肃南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无答案)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gaoer/481994.html
相关阅读:高二历史必修三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