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每小题5分,共40分)
1.北宋政府过分集权所带来的恶果有( )
①政府机构重叠,行政效率低下 ②官员冗滥,国家财政开支增大 ③军队指挥不灵,战斗力下降 ④地方财政困难,物质基础薄弱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注意题目关键信息“过分集权”。解答本题要考虑到北宋集权所涉及的行政、军事等各个方面的内容,将每个方面的结果相应找出即可。
答案: D
2.右图所示之人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心态在北宋进行的改革是( )
A.王安石变法B.庆历新政
C.仁宗变革D.军事改革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能力。由材料的名言可知图中人物为范仲淹,他在北宋进行的改革称之为“庆历新政”。
答案: B
3.21世纪提及王安石,我们只更感到惊异:“在我们之前900多年,中国即企图以金融管制的办法操纵国事,其范围与深度不曾在当日世界里任何其他地方提出。”这段材料说的是( )
A.农田水利法 B.募役法
C.市易法 D.青苗法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依据材料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中“王安石”“金融管制的办法”等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有关知识可以判断出应选D项,因为青苗法是指每年春夏两季青黄不接时,政府贷款或谷物给农民,收获后还本付息,是“金融管制的办法”,故选D。
答案: D
4.在王安石变法的措施中,引起隐匿田亩、逃避赋税之人最激烈反对的是( )
A.均输法 B.市易法
C.方田均税法 D.青苗法
解析: 方田均税法规定政府重新丈量土地,按照每户占有土地的多少和肥瘠收取赋税,官僚、地主不得例外,这对官僚、地主既得利益打击很大,从而遭到他们的激烈反对。
答案: C
5.下列关于王安石变法内容中保甲法作用的评述,正确的是( )
A.加强对人民的控制,增强国防力量B.改变更戍法,提高武将政治地位
C.实行兵农合一,保证军粮的供给D.军权更集中,消除割据经济基础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依托历史概念再认和评述历史事件的能力。经再现保甲法的概念可知它既可以加强对人民的统治,又可以增强国防实力。
答案: A
6.右图所示是宋朝的神臂弓,王安石变法中负责生产和管理这一兵器的是( )
A.户部 B.盐铁部
C.军器监 D.度支部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为了改变北宋武器生产和管理的混乱状态,政府下令设置军器监,监管制造兵器,提高了武器质量。
答案: C
7.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的相似之处是( )
A.以整顿吏治为改革中心B.以增加财政收入为主要目标
C.都触犯官僚地主的利益D.改革教育制度,培养变法人才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比较能力。二者的相似之处是都触犯了官僚地主的利益。
答案: C
8.通过王安石变法我们可以总结和吸收的一个重要教训是( )
A.赏罚必信 B.戒急戒躁
C.从善如流 D.用人得当
解析: 在王安石变法实施的过程中由于用人不当,出现了危害百姓的现象。
答案: D
二、非(每小题20分,共60分)
9.(2014?武汉模拟)下列材料:
材料一 后承平日久,势官富姓,占田无限,兼并冒伪,习以成俗,重禁莫能止焉。
??《宋史》卷173
材料二 今盗贼一年多如一年,一伙强于一伙,天下祸患,岂不可忧?
??《欧阳文忠公文集》卷100
材料三 一遇凶岁,则州郡吏以尺度量民之长大,而试其壮健者,招之去为禁兵;其次不及尺度而稍怯弱者,籍之以为厢兵。……故一经凶荒,则所留在南亩者惟老弱也。而吏方曰:“不收为兵,则恐为盗。”
??《欧阳文忠公文集》卷59
材料四 养兵之费,在天下十居七八。……恐财匮力殚,虏乘吾敝,将无从而制也。
??《张载集?丈集佚存?边议》
请回答:
(1)材料二中的“盗贼”指什么人?试从材料一中找出“盗贼日多”的原因。(7分)
(2)材料三中北宋政府为预防“盗贼”产生而采取了什么措施?所采取的措施是否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为什么?(7分)
(3)结合材料四分析这种政策会导致什么后果?(6分)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史料、提炼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回答时要密切结合材料。
答案: (1)揭竿而起的人民群众。“势官富姓,占田无限,兼并冒伪,习以成俗”即官僚地主兼并土地。(7分)
(2)“荒年募兵”政策。不能。因为农民奋起反抗的主要原因是土地被兼并,失去生活来源,募兵养兵只能暂时缓和一下矛盾。(7分)
(3)军费开支大,国家财政困难,无力抵御少数民族进攻。(6分)
10.(2014?盐城调研)下列材料:
材料一 食贱则农贫,钱重则商富;末事不禁,则技巧之人利,而游食者众之谓也。故农之用力最苦而赢利少,不如商贾技巧之人……食贵则田者利,田者利则事者众;食贵,籴(即买米)食不利,而又加重征,则民不得无(不)去其商贾技巧而事地利矣。
??《商君书?外内》
材料二 熙宁四年(1071年),司农寺拟定的免役法规定:废除原来按户等轮流充当衙前等州、县差役的办法,改由州县官府出钱雇人应役,各州县预计每年雇役所需经费,由民户按户等高下分摊。原不负担差役的官户、女户、寺观,要按同等户的半数交纳钱,称助役钱。
熙宁五年(1072年),颁行市易法,在京城设市易务(后改为市易司),以100万贯作本,负责平价收购商人滞售的货物,赊货给商贩贩卖,也向商贩发放贷款。商贩赊货物及借款,需以财产作抵押,5人以上互保,每年纳息二分。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商鞅认为农民贫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分)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商鞅和王安石在惠农方面的具体做法。(7分)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和王安石对商业的态度。结合时代背景简析其原因。(10分)
解析: 本题围绕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选取材料。要求概括商鞅和王安石在惠农方面的具体做法,体现了关注社会热点的命题趋势。
答案: (1)粮食价格过低。(3分)
(2)商鞅:提高粮食价格以增加农民收入,对工商业征收重税。王安石:减轻农民差役负担,保证农民生产时间。(7分)
(3)商鞅:主张抑制商业的发展。原因:引导人民从事农业,发展小农经济,确立封建制度。王安石:主张采用市易法限制大商人对市场的控制。原因:增加政府收入,挽救封建统治。(10分)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临川人,北宋著名政治家和文学家。他学识渊博,儒家经书、佛经、诸子百家、医书、小说无所不读。早年随父辗转南北,到过很多地方,了解社会现状,很早就立下了“矫世变俗”的雄心壮志。他担任地方官多年,每到一地,来不及休息,便立即考察当地农业生产情况,并着手推行了一系列改革。他调到中央任职以后,以“天变不足惧,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的“三不足”精神推行新法,曾先后两次被罢免相位,但从未动摇过变法的决心,人称“拗相公”。
材料二 变法派所制定的一些政策法令及其实践,虽还远远谈不到解放生产力,但对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总还是有一些帮助的,因而是产生了积极的作用的。王安石既有军政韬略,又有施政才能,是一个卓越的政治家。
??邓广铭《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
材料三 研究性学习的重要一环是提出课题。某中学历史学习小组针对王安石变法中的“青苗法”展开讨论:
甲:青苗法类似于今天的银行贷款,打击了当时普遍存在的高利贷行为,对人民有利。
乙:青苗法是国家向人民敲诈勒索,纯粹是为了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王安石为什么能够成为“中国11世纪的改革家”?(6分)
(2)材料二从哪一角度对王安石变法进行评价?(4分)
(3)你同意甲、乙哪种说法呢?试述你的理由。(6分)
(4)根据上面的讨论,为他们的研究拟定一个题目。(4分)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第(1)问,从材料中可归纳出其本人的因素;结合教材可得出时代的需要。第(2)问,从其肯定王安石变法可以判断。第(3)问,两种观点都可选,关键是自圆其说。第(4)问,题目应规范,简练。
答案: (1)北宋中期社会问题日益严重,时代需要改革家。王安石勤奋好学,少有大志;注重调查,了解民情;为人刚正、意志坚强。具备了改革家的素质。(6分)
(2)从生产力的角度和对历史的贡献的角度。 (4分)
(3)无论同意甲还是乙的观点,都要重点突出,自圆其说。同意甲:青苗法在打击高利贷者对农民的盘剥、抑制兼并、保障农业发展等方面对人民有利。(6分)
同意乙:青苗法增加了农民的负担,变成了变相的苛政。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gaoer/54476.html
相关阅读:高二历册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