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高二政治上册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带答案)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二 来源: 高中学习网
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非)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

第Ⅰ卷(共70分)

一、选择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1.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其根本原因是
①自然界是客观的
②人的精神是客观的
③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④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在人类产生之前已经存在
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③④
2.自然物及其属性与规律不会以人的意识为转移,人只能根据自然物本身的属性与规律去有意识地利用自然物。这说明
A.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具有客观性
B.人们的认识具有客观性
C.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具有客观性
D.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紧密联系的
3.下列对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的表述最正确的是
A.物质是运动的载体
B.所有物质都是运动的
C.所有的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
D.所有的物质都是运动的物质,所有的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
4.“天地之变,寒暑风雨,水旱螟蝗,率皆有法。”这句古语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A.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发展的
B.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是有规律的
C.规律是客观的,千古不变的
D.事物运动的规律是可以被人们认识的
5.“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是运动的。”这说明
A.运动是绝对的、有条件的和永恒的
B.运动是绝对的、永恒的和无条件的
C.静止是相对的、无条件的和暂时的
D.静止是不存在的
6.孟子在《寡人之于国也》中说道:“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这说明
A.自然界的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
B.尊重自然规律就能有效地改造自然
C.要不失时机促成事物发展
D.按规律办事才能造福人类
7.中国审美文化源远流长,历代文人对艺术创作有许多精辟的论述。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在《题画》中说:“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强调“意在笔先”,“趣在法外”。这说明(  )
A.绘画创作不遵循认识的一般规律
B.并非所有的意识都是由客观存在决定的
C.艺术创作只凭主观虚构
D.艺术创作有其特有的规律
8.下列关于意识的表述,正确的是
A.意识是与物质同时产生的
B.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也是社会长期发展的产物
C.意识是先于物质而产生的
D.意识根源于人脑
9.在日本,有一种乌鸦,能将坚果丢到公路的斑马线上,让汽车碾碎,然后在汽车遇红灯停车时去吃。据此,有人认为,有些动物也是有意识的。这一观点
A.否认了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B.否认了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C.是正确的,有些动物确实很聪明,也有意识
D.否认了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10.过去,由于片面追求GDP,导致了某河的严重污染;近年来,A市政府转变观念,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下大力气治理河水污染,消失多年的鱼儿又回来了。从哲学的角度看,这种发展观的转变告诉我们
①不同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不同的作用  ②认识是变化发展的 
③科学发展观是处理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指导思想 ④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11. “中国特色”、“下海”、“农民工”、“炒股”、“上网”等流行语折射出了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的巨变。这说明
A.人脑是产生意识的源泉
B.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C.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D.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和意识不可分
12.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景色非常优美,当地旅游部门根据山形山势,形象地编译了很多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赋予了大自然更多的灵气,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往观赏。这说明
A.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 B.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
C.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D.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促进作用
13.“造烛为照明,求知为运用。学而不用,如同耕地不播种,终无收获。”这一论断是强调
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C.认识是实践的唯一来源     D.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14.唐代画家戴嵩曾作《斗牛图》,因其形象生动逼真,技法炉火纯青,一直被视作珍品。一次此画被一牧童瞧见,牧童大笑道:“两牛相斗,从来都是尾巴紧贴屁股下面,哪有尾竖朝天。”《斗牛图》终于失去了存在的价值。牧童知道两牛相斗从来都是尾巴紧贴屁股下面,这说明了
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C.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15.“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与这首诗蕴含哲理相同的是
A.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B.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C.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D.天时人事目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16.下列关于真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真理最基本属性是客观性 B.真理是人的思维结果
C.真理是对规律的反映 D.真理是无条件的
17.列宁说:“只要再多走一小步,哪怕是相同一个方向迈出的一小步,真理就会变成谬误。”这说明了
A.真理是普遍的 B.真理是主观的
C.真理是有条件的 D.真理是绝对的
18.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之间的联系具有客观性,联系的客观性是
A.联系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没有任何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B.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C.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不能强加给事物
D.联系是客观存在的,是人们无法改变的
19.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和一些地区毁林毁草垦荒、草原过度放牧等人为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国沙漠化面积不断扩大,这
A.违背了社会规律的客观性
B.否认了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C.是市场机制运行所带来的必然结果
D.是人们没有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无视事物之间的联系
20.目前国际互联网发展很快,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在网上报刊、网上购物,并能在网上和远隔千里之外的网友讨论一些问题,各抒己见。这说明
A.世界上的任何两个事物都存在着联系
B.人们可以改变事物之间的联系
C.人们可以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D.事物的联系复杂多样,人们无法具体把握
21.某乡村有很多柿子园。每到秋季采摘时,果农总要在树上留一些熟透的柿子,作为喜鹊过冬的食物。每年秋去冬来,喜鹊们都在树上筑巢过冬,春天来了也不急于飞走,把柿子树上的害虫捕捉得干干净净,从而保证了柿子的丰收。这一事例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A.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普遍的 B.人们能够改造和利用客观规律
C.正确意识决定着事物发展的进程 D.认识的根本任务在于指导实践
22.管理学上一个有趣的定律叫“酒与污水定律”,意思是一匙酒倒进一桶污水,得到的是一桶污水;把一匙污水倒进一桶酒里,得到的还是一桶污水。这给我们的辩证法启示是
A.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 B.量变必然引起质变,要重视量变
C.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 D.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
23.“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用君污染水。”这一首被修改的古诗,反应近年来频频发生在我国江河流域的“跨界污染”现状。一些地方政府只对本地区环境负责,这种“独善其身’’的环保思想是造成“跨界污染”的主要原因。这从哲学上启示我们,在处理问题时应当
A.立足于当时当地客观存在的事实
B.从整体上把握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
C.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D.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4.在动物世界中,“小个子”并不等于“弱者”。三条两尺多长的小狼狗,能合力把一匹大斑马吃掉。有人将经济领域中分工协作模式形象地比喻成“小狗经济”,这种经济模式能够大幅度削减管理成本和内部消耗。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要用整体的发展带动局部的发展
B.从部分出发,完善各部分的功能
C.要统筹考虑,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D.整体由部分构成,整体离不开部分
25.“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历史上,我国的草原曾经葱郁茂盛;而今,草原退化成“风吹草低见沙梁”这表明
A.事物发展的实质是前进和上升的变化
B.物质是运动变化的,静止不变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C.事物的运动变化具有相对性
D.客观事物的存在与发展和人的意识无关
26.几十年前,父母亲朋对远行者叮咛是“一定要写信来”;90年代后,离别的嘱托变成“常打电话”;如今,“发个信息”、“发个邮件”、“我们QQ聊”已越来越成为传递情感的重要方式。通信方式的变迁启示我们要坚持
A.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B.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
C.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 D.在实践中追求真理和发展真理
27.下列选项中,比喻新事物必然取代旧事物的是
A.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B.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C.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D.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28.“从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来看,改革会使人受益……改革不是一首田园诗,它伴随着眼泪和痛苦。”这段话体现的哲理是
A.新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
B.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C.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D.一切从实际出发
29.“一时之强弱在于力,千古之胜负在于理。"这句话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A.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B.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具有远大的发展前途
C.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D.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孤立的事物是没有的
30.航空界有个关于飞行安全的“海恩法则”: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及1000起事故隐患。“海恩法则’’启示我们
A.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
B.量变是质变的前提,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C.矛盾是普遍的、客观的
D.规律是客观的,我们要善于发现和利用规律
31.“在纯粹的光明中,就像在纯粹的黑暗中一样,什么也看不见。”黑格尔的这一观点属于
A.辩证法 B.唯物主义 C.唯心主义 D.形而上学
32.“和谐社会是没有矛盾的社会。”这种观点
A.是正确的,因为和谐社会构建前矛盾已经解决
B.是正确的,因为有矛盾就不和谐
C.是错误的,它否定了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
D.是错误的,它只承认新旧事物更替过程中的矛盾,而新事物产生后就没有矛盾
33.关于矛盾双方“对立”的理解,正确的是
A.矛盾双方的对立可以离开统一而存在
B.对立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
C.矛盾双方的对立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D.对立是指矛盾双方的尖锐和激烈冲突
34.“月满则亏,水满则溢”、“登高必跌重”、“乐极生悲”共同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 B.矛盾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C.矛盾双方的转化是绝对的 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
35.古有一父为解决家中鼠患,买了一只猫。猫抓老鼠的同时,却也偷吃鸡,其子甚怨。父道:“宁无鸡也不能无猫,因无鸡不会挨冻受饿;而无猫,则会挨冻受饿。”其子遂不再怨。这个故事启示我们在处理和解决问题时要注意
A.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 B.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C.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D.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第Ⅱ卷(30分)
二、非选择题(共30分)
36.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 近些年来,极端天气频频出现,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生态体系恶化,气候问题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也催生了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1997年在日本京都召开的《气候框架公约》第三次缔约方大会上通过了国际性公约《京都议定书》,要求全球主要工业国家在2008年至2014年间,工业二氧化碳排放量比1990年的排放量平均要低5.2%。
材料二 2010年11月29日坎昆国际气候大会在墨西哥开幕,一直以来我国都在积极地应对气候变化,这在大会上赢得了各国的赞誉。而日本作为唯一公开反对延续《京都议定书》的国家,在坎昆遭到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多方批评,绿色和平气候与能源项目经理杨爱伦表示,日方破坏性的谈判立场,为坎昆会议蒙上了阴影。把美国当作借口,只能让气候谈判陷入恶性循环,破坏绿色和平进程,损害人类共同的利益。我们必须顺应气候变化规律,采取必要的具体措施削减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而这恰恰需要各国实实在在的努力与投入。
材料三 人类一直专注于经济增长,而气候变化问题在很长时间内都未受到重视,最初是在科学家关于环境监测的各类实验中被讨论的。直到上个世纪中期,为了解决“没有发展的增长”这种情况,气候变化问题才全面引起了大众关注,人们也开始探讨引发气候问题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很多自然科学家进行过多次勘测、实验、不断反复分析证实后作出了多份报告。从“自然界自身的产物”到“人类活动是重要影响因素之一”,人们日益发现各个国家都必须要承担这种“共同但是有区别的责任”,更多的科学家也在试图作出更准确的分析,以解决这举世瞩目的重大战略性问题。

(1)结合材料一、二,运用唯物论的知识分析材料中所体现的哲理。(12分)
(2)结合材料三,运用认识论观点说明气候变化问题为什么会被提出并不断深化。(6分)

37.2010年12月13日,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设立“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是我国设立的第九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国家发改委要求:山西省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资源型经济转型的内在要求,处理好转型、发展与改革的关系。要秉持先行先试的精神,抓住与资源型经济转型密切相关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推进改革,率先突破。要通过改革试验,率先走出一条在更大范围内实现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的新路子,为全国其它地区加快资源型经济转型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分析发改委的要求体现了哪些道理? (12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CADBBDDBDABCBBAACBDC
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
ADBCBACCBBACBBB

二、非选择题
36.(18分)答案:
(1)(12分)
①针对客观的气候变化情况,人们制定了应对这种气候变化的国际性公约,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哲学道理。
②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中国的积极应对呵以促进绿色和平的进程。而日本的错误想法则会损害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不利于解决共同面对的气候问题。
③顺应气候变化规律,采取必要的具体措施削减温室气体的排放量,需要各国实实在在的努力与投入,体现了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结合起来的方法沦思想。
④各国对极端气候变化的积极应对也充分体现了人类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潴相处的唯物主义思想。(或者答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正确处
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可酌情给分。)
(2)(6分)
①认识来源于实践。材料中说明气候变化问题的提出和对引发气候问题原因的结论多数源自科学实验的这种实践活动形式.人们不断深化认识的动力和目的也在于
实践,正是在人们在实践中所遇到的新需要的推动下,人类才不断追求对气候变化原因
的正确认识,而形成这种认识旨在解决人们所面临的现实困境。
②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形成真理性的认识需要一个过程。自然科学家的报告是经过多次勘测、实验,不断反复分析证实后作出的,经过了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完成,正是在这个基础上才形成了人们对气候变化问题的真理性认识,而这种认识还要在科学家们不断的实践中深化、完善、发展。
37.(12分)
①要处理好转型、发展与改革的关系体现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要坚持联系的观点;
②要抓住与资源型经济转型密切相关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体现了主要矛盾决定事物发展进程,要抓重点,抓关键;
③要秉持先行先试的精神,推进改革,率先突破,体现了发展就是新事物战胜旧事物,要坚持发展观点,敢于创新;
④要通过改革试验率先走出一条在更大范围内实现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的新路子,为全国其它地区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体现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系,要抓好试点,推广示范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gaoer/58268.html

相关阅读:高二下册政治期末考试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