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永嘉县楠江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返校考试数学试题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二 来源: 高中学习网
试卷说明:

(满分:120分,完成时间:100分钟)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若直线y=0的倾斜角为α,则α的值是( )A.0B.C.D.不存在2.已知椭圆上一点到右焦点的距离是1,则点到左焦点的距离是( )A.B.C.D.3.设,关于的方程有实根,则是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4.设是两条不同的直线,是三个不同的平面,下列命题中为假命题的是( ) A.若则    B.若则C.若则    D.若,则5.命题“若都是奇数,则是偶数”的逆否命题是( )A.若都不是奇数,则不是偶数 B.若是偶数,则都是奇数C.若不是偶数,则都不是奇数 D.若不是偶数,则不都是奇数6.若直线和相交,则过点与椭圆 的位置关系为( )A.点在椭圆内 B.点在椭圆上 C.点在椭圆外 D.以上三种均有可能7.已知直线,,则它们的图像可能为 8.如图,空间四边形ABCD中, AD=BC=2,E,F分别是AB,CD的中点,EF=,则AD,BC所成的角为A.30° B.60° C.90° D.120°9.设双曲线的一个焦点为F,虚轴的一个端点为B,如果直FB与该 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垂直,那么此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A. B. C. D.10.若圆上至少有三个不同的点到直线的距离为,则直线的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1.已知命题: 。12.过两直线和的交点且与直线平行的直线方程为 。13.已知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是上一点到焦点的距离等于5,则到 坐标原点的距离为 。15.若F1,F2是双曲线与椭圆的共同的左、右焦点,点P是两曲线的一个交点,且为等腰三角形,则该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是 。16.过点P(3,4)的动直线与两坐标轴的交点分别为A,B,过A, B分别作两轴的垂线交于点M,则点M的轨迹方程是 。17.已知动点在椭圆+=1上,若A点的坐标为(3,0),,且,则的最小值为________ 永嘉县楠江中学2015年第一学期返校考高二数学答题卷(满分:120分,时间:100分钟)题号答案二填空题本大题共小题,每小题分,共分命题方程 表示焦点在轴上的命题 曲线与轴交于不同的两点,若为假命题,为命题,的取值范围。19.(本小题12分)已知曲线C上的动点P()满足到定点A(-1,0)的距离与到定点B(1,0)距离之比为(1)求曲线C的方程。(2)过点M(1,2)的直线与曲线C交于两点M、N,若MN=4,求直线的方程。20.(本小题14分)如图,四棱锥的底面为一直角梯形,,底面,是的中点.1)求证:平面;(2)求证: 与平面所成角的弦值21.(本题满分14分)已知抛物线:过点,直线交于,两点,过点且平行于轴的直线分别与直线和轴相交于点,.(1)求的值;(2)是否存在定点,当直线过点时,△与△的面积相等?若存在,求出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高二数学返校考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1. 12. 13. 14. 15. 16. 17.三、解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8.真得: ……2分; 若真得:或 ……4分;∵为假命题,为命题命题一真一假 ……6分;若真假:; ……8分;若假真: ……10分∴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或 ……12分19.解:(1)由题意得PA=PB ……2分;故 ……3分; 化简得:(或)即为所求。 ……5分;(2)当直线的斜率不存在时,直线的方程为, 将代入方程得, 所以MN=4,满足题意。 ……8分;当直线的斜率存在时,设直线的方程为+2由圆心到直线的距离 ……10分;解得,此时直线的方程为综上所述,满足题意的直线的方程为:或。 ……12分.20. 21.(满分14分)(1)因为在抛物线C上,所以1=2p?,得p=1. ……………………3分(2)假设存在定点Q,设A(x1,y1),B(x2,y2),AB的方程为y=kx+b.联立得,当时,有. ……………………6分所以()()=(*)由题意知,,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第21题)xOPNMBAy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试座号 ⊙┄┄┄┄┄┄┄┄┄┄密┄┄┄封┄┄┄装┄┄┄订┄┄┄线┄┄┄内┄┄┄不┄┄┄要┄┄┄答┄┄┄题┄┄┄┄┄┄┄┄┄┄┄⊙浙江省永嘉县楠江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返校考试数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gaoer/654098.html

相关阅读:高中数学试卷的答题方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