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市第一中学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摸底考试
高二历史 试题卷
满分[300]分 ,时间[150]分钟 2014年2月
考生须知:
1.全卷共8页,41小题。
2.本卷答案必须做在答题卷(卡)的相应位置上,做在试卷上无效。
3.请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班级、姓名、考号分别填写在答卷(卡)的相应位置上。
部分(共140分)
部分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下列符合亚里士多德思想的有①追求尽善尽美的境界但不放弃追求现实的幸福 ②理念属于人的思维抽象,客观上并不存在理念世界 ③物质受到精神世界形式的支配 ④肯定客观世界是真实的存在,而且是人类认识的来源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④
13.每年的7月4日,是美国人民欢度国庆的日子。下列哪一事件与美国国庆日有直接关系
A.来克星顿枪声 B.波士顿战役
C.萨拉托加大捷 D.《独立宣言》的发表
14.右图是20世纪30年代印度国大党使用的党旗。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①国大党是以纺织工人为主体的政党
②国大党提出实现经济自主促进印度独立
③甘地“回到纺车去”的口号为国大党接受
④在甘地第一次真正提出独立的要求后制定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15.一百年前,孙中山提出的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成为革命党人奋斗的纲领。以下论述能够体现民权主义思想的是
A.“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 B.“驱除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
C.“改良社会经济组织,核定天下地价” D.“涤二百六十年之腥膻,复四千年之祖国”
16.马克思指出:“工人要分别机器与机器之资本主义的使用,从而不以物质生产资料自身而以物质资
料之社会的剥削形态为攻击目标。”这番讲话主要针对下列哪一历史现象
A.无产阶级开始尝试夺取政权B.工人运动处于自发斗争阶段
C.各国工人运动走向国际联合 D.空想社会主义思潮盛行
17.右图为1927年至1937年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发展折线图。图中显示1928年至1934年党员人数大幅度上升,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历史原因是
A.五四运动的发生
B.红色政权的建立
C.抗日战争的爆发
D.解放战争的胜利
18.1940年1月,毛泽东在下列哪一部著作中阐述了中国革命理论和策略,在政治思想方面主要论述了中国革命的发展阶段、性质、领导权等问题?
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C.《新民主主义论》 D.《论人民民主专政》
19.伽利略通过梁的弯曲试验和理论分析,指出对长度相似的圆柱形梁,抗弯力矩和半径立方成比例。1685年,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两个物体之间有引力,引力和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和两个物体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从这两个事例中可以看出自然科学的特征之一是
A.试验是近代科学研究的全部方式B.17世纪物理学是核心学科和基础学科
C.数学方式是主要表达形式 D.揭示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
20.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三国同盟的正式形成 ②英俄签定协约 ③英法签定协约 ④萨拉热窝事件
A.①③②④ B.①③④② C.③①②④ D.③①④②
21.霍布斯鲍姆在《帝国的年代》中说:“1905年之后,国际危机通常越来越诉诸战争威胁来解决。”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背景是
A.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和发展 B.英法操纵国际联盟激化矛盾
C.欧洲集体安全体系开始破产 D.美国加强对欧洲事务的干涉
22.“为德国履行本条约之保障起见,凡坐落莱茵河以西之德国领土连同各桥头,自本条约实行起15年期间内均应由协约及参战各国军队占领”。这一条款应出自
A.《布列斯特和约》 B.《凡尔赛和约》 C.《关于限制海军军备条约》 D.《四国条约》
23.《国联盟约》规定:“殖民地及领土于此次战争之后不复属于从前统治该地之各国,而其居民尚不克自立于今世特别困难状况之中,则应适用下列之原则:即将此等人民之福利及发展视为文明之神圣任务”。为实现这一神圣任务,国联认为最合适的途径是
A.民族自决 B.集体安全 C.维护和平 D.委任统治
非选择题部分(共160分)
38. (28分)早在19世纪中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就对未来社会提出构想。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则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社会生产内部的无政府状态将为有计划的自觉的组织所代替。……只有按照一个统一的大的计划协调地配置自己的生产力的社会,才能使工业在全国分布得最适合于它自身的发展和其他生产要素的保持和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1)依据材料一,概括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构建的未来社会的基本特征。(6分)
材料二 列宁说:“我们在夺取政权时便知道,不存在将资本主义制度具体改造成社会主义制度的现存方法……我不知道哪位社会主义者处理过这类问题……我们必须根据实践作出判断。”
??《苏联的共产主义》
(2)列宁的话表明了什么?(2分)为此列宁进行了哪些探索?成效怎样?(6分)
材料三 经济发展是当时的时代要求。没有人会说当时的毛泽东是一个乌托邦的幻想主义者。因为当时毛泽东……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根本前提这一基本观点。
??莫里斯?迈斯纳《毛泽东的中国及后毛泽东的中国》
(3)依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如何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未来社会的构想付诸实践?取得了怎样的成效?(8分)
材料四 1992年初春,88岁高龄的邓小平从1月17日离开北京……对这次邓小平的“南巡”谈话,当时为很多人不理解,……(但这次“南巡”)完全是客观形势使然。
??选编自林蕴晖《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之行与苏东剧变》
(4)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四中“这次南巡是客观形势使然”的理解?(6分)
39.(24分)下列材料:
材料一 奥地利著名小说家茨威格在其回忆录《昨日的世界??一个欧洲人的回忆》中描述了当时的欧洲人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思考:战争“是在战前30年的和平时期积聚起来的内在力量所造成的悲剧性后果,那种内在势力是必须要发泄出来的”“而最糟糕的是,恰恰我们最喜欢的情绪:我们普遍都有的乐观主义欺骗了我们,因为每个国家都相信别的国家将在最后一分钟被吓退”“战争的影子蔓延过我们那全部的时代,不会再从我们这里消失;战争的影子笼罩着我们日日夜夜的每一个念头;他的暗影大概也懵住了这本书的某些章节。可是不管怎么说,每一个影子还是光明的产儿,而且只有经历过光明和黑暗,和平与战争、兴盛和衰败的人,他才算真正生活过。”
(1)材料一中茨威格认为一战爆发的原因是什么?请你结合具体的历史史实进行解释。(10分)
(2)一战对当时欧洲人精神状态的影响是什么?这一看法有什么警世作用?(4分)
材料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永远地改变了欧洲,但是对大多数欧洲人来说,世界变得更大,但欧洲在世界上的作用本质上没有改变。在帝国主义国家仍然统治着它们旧的殖民地和新的保护国的情况下,欧洲的全球霸权看起来更加安全。然而,这与现实不符。ks5u
??(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3)为什么材料二中说“欧洲的全球霸权看起来更加安全”是与现实不符的?(10分)
嘉兴市第一中学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摸底考试
答题卷??历史
38.(28分)
(5)依据材料一,概括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构建的未来社会的基本特征。(6分)
(6)列宁的话表明了什么?(2分)为此列宁进行了哪些探索?成效怎样?(6分)
(7)依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如何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未来社会的构想付诸实践?取得了怎样的成效?(8分)
(8)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四中“这次南巡是客观形势使然”的理解?(6分)
39、(24分)(1)材料一中茨威格认为一战爆发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具体的历史史实进行解释(10分)
(2)一战对当时欧洲人精神状态的影响是什么?这一看法有什么警世作用?(4分)
(3)为什么材料二中说“欧洲的全球霸权看起来更加安全”是与现实不符的?(10分)
一、选择题
12?23 ADBAB BCCAA BD
二、主观题
38、(1)基本特征:生产资料公有制;计划经济;工业的发展(6分)
(2)列宁的话表明,苏联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2分)
探索: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2分)
效果: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集中了全国有限的人力物力,为战胜国内外敌人提供了保证,巩固了苏维埃政权,但后来失败。新经济政策使经济迅速恢复、工农联盟巩固、巩固了苏维埃政权;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的有益探索,但后来被中止。(4分)
(3)实践:进行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
开展大规模工业化建设。(4分)
成效: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开始改变我国工
业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4分)
(4)原因: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存在改革开放中的思想障碍,“市场改革取向”遭到激烈反对;20世纪80年代末国内出现了比较严重的政治经济问题(如1988年的通货膨胀、1989年政治风波);;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到重大挫折(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改革开放步入一个关键期,所以南巡是客观形势使然。(6分)
39、(1)原因:战前30年的和平时期积聚起来的内在力量发泄的结果。(2分)
解释:19世纪下半期,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资本主义经济飞速发展。经济的发展造成严重的生产过剩趋势,资本主义列强纷纷加紧寻求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掀起掠夺、瓜分殖民地的高潮。两大军事集团的相互敌对和军备竞赛,使国际摩擦频频发生。(8分)
(2)影响:人们失去了战前的乐观主义,充满了幻灭感和危机感。
警示:追求和平是人类永恒的主题。(4分)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gaoer/67981.html
相关阅读:高二历册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