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吉安市白鹭洲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历史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二 来源: 高中学习网
试卷说明:

白鹭洲中学---学年度高二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命题:黄文根 审题:高二历史备课组本卷总分为:100分 时间为:100分钟第I卷(选择题 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战国以前,“百姓”是对贵族的总称;战国以后,“百姓”成为民众的通称。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分封制的加强.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井田制的推行.宗法制的衰落2.《荀子?儒效》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材料所述现象,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  )A.中央集权       .家国一体 .官僚政治D.君主专制 3.《百官春秋》记载:“周受命封建宗盟,始选其宗中之长而董正之,谓之宗正。(周)成王时,彤伯(王室成员)入为宗正,掌王亲属是也。秦因之。”该材料主要反映了古代中国早期的(  )A.中央官制 B.嫡长子继承制C.王位世袭制 D.地方行政制度.自秦汉至宋元,中国政治制度变革的总体趋势是(  )A.地方政府的自主性逐渐被削弱B.国家行政权逐渐转移到君主手中C.宰相逐渐退出权力中心D.世卿世禄的贵族政治逐渐被打破.清末传教士明恩溥记述:“促使中国学子年复一年地坚持科举考试,有的直到九十高龄终于拿到文凭方可罢休,有的则死于这一过程中。功名利禄一类的解释是无法说清楚的……九十高龄之后,即便考中又怎么样?唯一的解释是他天生具有忍耐的禀赋。”该材料(  )A.批判学子追求功名利禄B.表明科举制下学子的愚昧无知C.折射出学子的价值取向D.反映出科举制失去人才选拔功能.某学者评唐朝三省制时指出:“凡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未经政事堂议决副署,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是被认为违制的,不能为下属机关所承认。”这里所谓“违制”的论断,主要指皇帝背离了(  )A.诏令须由政事堂议决的制度B.门下省执掌诏令草拟的职能C.中书省监察地方政务的惯例D.尚书省负责执行诏令的定制.“秦承周末,为汉驱除,自以德兼三皇,功包五帝,故并以为号。汉高祖受命,功德宜之,因而不改也。”材料表明西汉继承了秦朝的(  )A.丞相制度 B.皇帝制度C.郡县制度 D.监察制度.汉武帝时,政府明文规定:地处京畿的河东、河内、河南三郡文武长官不得由王室成员担任。其意图是(  )A.预防地方官员结党营私B.加强国都的军事防御C.废除贵族血缘政治D.防止宗室势力威胁皇权.光绪《大清会典》载:“谕军机大臣行者,既述,则封寄焉。凡有旨存记者,皆书于册而藏之,届时则提奏。议大政,谳(审)大狱,得旨则与。”材料说明军机处(  )A.地处内廷,专管军务 B.参与政务,秉旨办事C.设有官衙,机构完备 D.专理刑狱,职能单一1.如要撰写一篇有关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上半叶欧洲历史与文化的文章,最恰当的标题是(  )A.雅典民主政治的繁荣B.罗马帝国统治的兴衰C.希腊城邦时代的来临D.克里斯提尼改革始末.古希腊有位学者曾说:“奴隶决不会成为主人的朋友,小人也不会成为君子的朋友,即使他们攫有了平等的地位也不会如此;因为如果对不平等的东西给以平等,其结果正是不平等。”下列观点符合其想法的是(  )A.支持民主政治    B.反对奴隶制C.强调社会差别 D.鼓吹人人平等.“古希腊民主政体是一种最简陋也最粗糙的结构:它实际上是由‘发言权’组成,灾难性地缺少过滤器和安全阀。”该观点认为(  )A.雅典民主缺少人文精神B.雅典民主没有法律保障C.直接民主存在制度缺陷D.雅典民主导致文明淹没.“理论上讲,……作为雅典公民的男子不能与外国女子结婚,不管她们是出身于雅典盟国的贵族之家,还是居住在当地的迈提克(官方对外来移民的称呼)。”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A.雅典明确禁止雅典公民同外国人结婚B.雅典传统对公民资格的规定C.同外国人结婚的公民不能担任重要官职D.雅典人仇视外国女性.公元前431年,伯利克里宣称:“一个公民只要有任何长处,他就会受到提拔,担任公职;这是作为对他优点的奖赏,跟特权是两码事。贫穷也不再是障碍物,任何人都可以有益于国家,不管他的境况有多黯淡。”在此,伯利克里宣扬了(  )A.民主政体为公民参政提供了保证B.应该逐步废除财产等级制的思想C.雅典民主政体并不排斥有限的特权D.雅典人都有报效国家和升迁的机会.历史留给历史无尽的讽刺:30僭主(雅典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败于斯巴达,斯巴达扶植“30僭主”执政,其统治的暴虐导致后世把“僭主”直接译为“暴君”)恨苏格拉底入骨,但不敢杀他,雅典民主派却以绝对公平的陪审团,通过真正民主的程序,杀死了苏格拉底。从苏格拉底之死可看出(  )A.雅典民主政治不及僭主政治开明公正B.过多的公民参与民主政治容易导致人民独裁C.雅典民主程序的公正体现了法律的公正D.直接民主容易导致公共权力的滥用.“尽管罗马法律在妇女继承财产上做了严格限制,但一些聪明人往往能找到法律的漏洞……随着罗马在地中海地区的扩张,妇女们也开始占有大宗财产。……许多妇女管理着家庭的财政事务和大地产。”这段话表明(  )A.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逐渐与男子平等B.罗马法关于财产关系的规范不够严密C.妇女的财产继承权富有自然法的精神D.妇女的财产占有体现公民法的灵活性.罗马法规定,作为权利义务主体的自然人必须具有人格,即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资格。人格由自由权、市民权和家庭权三种身份权构成。罗马法规定,只有同时具备上述三种身份权的人,才能在法律上享有完全的权利能力,才属于具备完整人格的人。罗马法的此项规定(  )A.为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提供了理论武器B.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法律形式C.为资产阶级的民权理论提供了思想渊源D.为资产阶级国家的法律体系树立了楷模18. 12月18日,从英国传出一条爆炸性新闻(《英国女王出席内阁会议》下图)。按照英国的惯例,下列各项判断最有可能成立的是(  )A.英国国王“统而不治”的时代已经结束B.英国国王成为议会决策者中的重要一员C.英国国王成为英国各个政党的公共领袖D.英国国王出席会议但却没发表任何言论.1811年,英国政府准备对美战争,派人拿着议会批准的100万英镑军费的批文前往英格兰银行要求预付,银行审计长发现上面未盖国王印章,拒绝支付。此事反映出当时英国(  )A.议会不能支配政府财政B.国王掌控实权C.银行担心政府违约失信D.宪政制度确立.“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社会结构,经济的持续增长造成中等阶级与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贵族、大地主的地位与经济实力都大为下降了,但他们仍把持政治权力,造成权力分配与社会力量对比高度脱节的状态。”为了解决这种“状态”,英国在政治上(  )A.发动光荣革命,与新贵族阶层妥协B.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C.建立内阁机构,限制国王的行政权D.改革议会制度,中等阶级更多参政.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国会有权宣战,招募陆军,建立和维持一支海军,有权征召民兵,以执行联邦法律、镇压叛乱和击退入侵;总统是合众国陆军、海军和征调为合众国服役的各州民兵的总司令。这些规定体现了(  )A.军权高于行政权    B.分权与相互制衡C.总统权力至上 D.国会处于权力中心.学者任东来指出:“美国宪法的目的是规范和限制政府的权力,以保护人民免受恶政之苦。换句话说,它要防的是治者之恶,而非被治者之恶。”这一观点体现了美国1787年宪法(  )A.符合美国大多数人的利益B.各州获得充分自治的权利C.人民获得广泛的民主自由D.使美国政府处于无权地位.汉密尔顿解释美国设立参议院的主要目的是使政府能够“推行正当之措施”,应该对参议员“予以较长之任期”。其主张对参议员“予以较长之任期”主要是考虑到(  )A.地方与中央争权影响美国政局的稳定B.行政与立法机构在国家中的地位不同C.“权力制衡”是美国宪法的基本精神D.参议员专司其事才能提高其专业能力.19世晚期德国的现代化进程中,经济突飞猛进与政治民主发展滞后形成巨大反差。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  )A.皇权与贵族结盟掌握政权B.国家分裂阻碍政治民主化C.经济发展消解政治改革诉求D.对外战争影响国内民主进程. 1878年5月,俾斯麦提交的“反对社会民主党企图危害治安的法令”草案遭到帝国议会否决。不久,按照俾斯麦的要求,联邦议会解散了帝国议会并重新选举。10月19日,新一届帝国议会以221票对149票通过了该法令,经皇帝批准,21日起法令生效。这件事反映了当时德意志帝国(  )A.首相有权力解散帝国议会B.皇帝只有形式上批准法律的权力C.联邦议会没有任何立法权D.帝国议会的立法权受行政权控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太古至春秋,君所任者,与共开国之人及其子孙也。……大夫以上皆世族,不在选举也。——清?俞正燮《癸巳类稿》材料二 今台阁选举,涂塞耳目;九品访人,惟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晋书?段灼传》材料三 《傅畅自序》云:“时清定九品,以余为中正。余以祖考历代掌州乡之论,又兄宣年三十五立为州都,今余以年少复为此任,故至于上品。”——《太平御览》材料四 乡会试考官、房考、监临、知贡举、监试、提调之子孙及亲族,例应回避。雍乾间,或另试,或题由钦命,另简大臣校阅。乾隆九年停其例,并受卷、弥封、誉录、对读等官子弟、戚族亦一体回避。——《清史稿?选举志》材料五 根据1855年前后英国议院辩论记录及相关资料,得出结论:“中国的科举制度在英国已广为人知;……没有任何其他国家先于中国采用竞争性的文官考试制度,而且没有任何西方的个人、国家或种族声称其拥有考试制度的发明权。”——张沅长《中国与英国的文官改革》(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选官的主要依据是什么?西周为了维护政治稳定和权力的传接实行了什么制江西省吉安市白鹭洲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历史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gaoer/712337.html

相关阅读:上学期高二寒假历史试题精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