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水文灾害》导学案
【重难点】
重点:①洪涝灾害和风暴潮灾害的分布、成因、危害及灾情特点。
②长江中下游地区构成水文灾害多发区的原因。
难点:长江中下游地区构成水文灾害多发区的原因。
【基本知识】
一、洪水灾害
1.我国洪水灾害分布总的特点:
①东部多,西部少; ② , ;
③ ,高原山地少; ④山脉东坡和南坡多, 。
2、暴雨洪水——影响我国范围最广、时间最长、危害最大的洪水灾害。
(1)暴雨成因: 、 等天气系统带来的暴雨。
(2)发生时间:与 的时空分布高度一致,在东部季风区,暴雨集中发生在每年的 月,自南向北推移。
(3)分布: 。
3.我国洪水类型比较(填表)
类型洪水来源主要分布地区发生时间
暴雨
洪水主要有台风、锋面等带来的暴雨暴雨的时空分布高度一致,在东部季风区,暴雨集中发生在每年的4—9月,自南向北推移。
融雪洪水由积雪融水和冰川融水形成的洪水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和东北山区。
冰凌洪水主要发生在黄河上游的宁夏、内蒙古河段和部分下游河段,其次发生在松花江部分河段。要发生在河流封冻和解冻的季节
4.雨涝
(1)分布:
(2)诱发雨涝的自然因素:
季风区降雨多、暴雨集中;地势低平、河流排水不畅;
其根本原因:东部平原地区 , 。
5、我国洪涝灾害的灾情特点——
范围广、发生频繁、突发性强,而且损失大。
其中, 受洪水灾害影响最为严重。
6、人为因素对洪涝灾害的影响
思考:为什么七大江河流域是我国防洪和防治水土流失的重点?
我国的暴雨洪水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七大江河流域的中下游,这里农业和工业发达,人口和城市集中,洪涝可以导致严重的灾情,因此是防洪的重点地区;七大江河的中上游地区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状况,使得下游泥沙淤积,河道堵塞,直接影响中下游的排洪泄洪情况,因此七大江河流域也是我国防治水土流失的重点;也可以认为防洪和防治水土流失是七大江河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二、风暴潮灾害——我国最严重的海洋灾害
1、主要危害:
不仅毁坏船只,而且破坏房屋、农田、海堤以及码头、港口等工程设施,并造成不同程度的人员伤亡。受灾体的 越高,造成的损失越大。
2、危害地区:
广泛发生在 湾到 湾沿海。东南沿海主要为台风风暴潮,其中长江口、钱塘江口、珠江三角洲、台湾、海南等地受灾最为严重。
3、类型: 风暴潮和 风暴潮
4、发生时间:台风风暴潮主要发生在 月,以 月和 月最集中。
温带风暴潮主要发生在 和 。
三、水文灾害多发区——长江流域
1.灾害链:暴雨 洪涝 风暴潮
2.长江流域水文灾害灾情严重的原因:
(1)自然原因
①
②
③
④
(2)人为原因
①
②
③
3.1998年洪涝灾害的发生原因
(1)自然原因 (2)人为原因
当堂训练
经国务院同意,教育部决定,从2003年起,全国高考时间由每年7月的7、8、9日,提前到每年6月的7、8、9、10日。这一调整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大部分地区7月份的气温总体偏高,自然灾害频发,对考生复习应考及考试阅卷的组织工作带来很大影响,社会各界要求将高考时间提前的呼声日趋强烈。据此回答1-3题。
1.我国大部分地区7月份自然灾害频发,对考生复习、应考会产生影响。这里的自然灾害主要是指( )
A.沙尘暴 B.台风 C.水灾 D.泥石流
2.上述自然灾害近年来频发地区主要是指我国( )
A.西北地区 B.西南地区 C.黄河中下游地区D.长江中下游地区
3.我国大部分地区7月份的气温总体偏高,其最主要原因是( )
A.受锋面雨带的控制 B.受太阳辐射的影响
C.受副热带高压控制D.受印度低压控制
4.我国温带风暴潮发生的季节是( )
A.冬季和春季 B.春季和秋季 C.夏季和秋季 D.秋季和冬季
5.长江流域水文灾害多发的人为原因是( )
①滥伐森林,水土流失 ②围湖造田 ③是我国经济核心地带 ④位于季风气候区 ⑤东部临海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④⑤
我国淮河流域频发洪水,每年都必须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抗洪救灾。据此回答6-7题。
6.淮河多水灾的原因是( )
①支流多 ②每年南北支流同时进入汛期 ③流域内落差小 ④气候异常 ⑤暴雨频繁 ⑥季风活动的年际变化大 ⑦河道弯曲狭窄 ⑧湖泊淤积
A.②③④⑥⑦ B.①③⑤⑦⑧ C.①③④⑤⑥ D.②③④⑦⑧
7.下列治理淮河水灾的措施,正确的是( )
A.移民建镇,退田还湖,平垸行洪
B.因洪泽湖泥沙淤积严重,截断淮河与洪泽湖的水道联系
C.加固大堤,利用京杭运河水道排泄洪水
D.上游修建水库,拦蓄洪水;中游修蓄洪分洪工程;下游开挖整治入海入江水道
8.关于洪水造成的危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冲毁房屋、淹没农田 B.引起瘟疫和传染病的爆发
C.水电供应中断,生活秩序紊乱 D.对农业危害较大,对工业没有多大影响
9.关于长江洪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长江洪灾,完全是由于长江流域降水多,又多暴雨造成的
B.长江洪灾是人为因素造成的
C.1998年的特大洪水,有自然因素,人为原因的加剧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D.“小雨量、高水位、大洪灾”,说明人为因素的影响不大,而三峡对干流的扼制起了重要作用
10.下列做法不利于避免或减轻洪水造成损失的是( )
A.长江中上游地区植树造林 B.长江中下游地区围湖造田
C.黄河下游加固江防大堤 D.三江平原恢复和重建沼泽湿地
11.长江中上游防护林的主要生态功能是( )
A.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B.美化环境,吸烟滞尘
C.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D.减弱噪音,调节气候
12.下列哪项措施可以从根本上减少或减轻长江流域内发生的特大洪灾( )
A.加强流域内的用水管理B.修筑河堤
C.加强全流域内的绿化D.围湖造田,发展农业
13.一般来说,发生下列条件中的哪些情况,长江流域会发生全流域的特大洪灾( )
①上游与中游干支流水位同时进入汛期或汛期因延长而重叠
②长江中上游森林植被破坏严重,涵养水源的作用减弱
③因泥沙淤积或围湖造田造成干流排水不畅,湖泊调蓄能力减弱
④长江流域的面积扩大,中下游湖泊众多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4.读我国洪水灾害分布图,分析回答:
(1) 形成我国东南沿海风暴潮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
(2) 从气象原因分析我国长江中下游洪水灾害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
(3) 从气象原因分析我国松嫩平原、四川盆地洪水灾害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 ?
(4) 如何防御洪涝灾害 ?
15.读下列文字材料,回答问题。
“1972年以来,黄河下游已有21年出现断流现象,断流的时间和断流河段的长度逐年增加。70年代平均断流河段的长度是242千米,90年代增加到400多千米。90年代以前,一年之内断流的月份不超过3个月。进入90年代,一年内断流最多达227天。据统计,1992-1996年因断流和供水不足造成的经济损失达268亿元。”
(1)从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两方面分析近年来黄河发生断流现象的主要原因。
(2)黄河除了断流以外,还存在哪几方面的严重问题?
(3)综合治理黄河,需要采取哪些有效措施?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3年6月下旬至7月上旬,淮河流域连降暴雨,降水量比常年多1—4倍,出现自1991年以来的最大洪水;淮河旱灾逐年加剧之势,且旱灾重于水灾。1994年淮河流域出现春旱连伏旱,伏旱接秋旱的长期大旱,全流域受灾农田超过1亿亩,淮河干流断流长达120天。
材料二:淮河流域示意图
(1)图中①②所代表的河流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据图描述淮河的水系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03年6.7月间淮河流域发生特大洪灾,从灾害学意义上讲,淮河地区我国南北过渡地带,其降水具有北方地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和南方地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特点。
(3)从自然和人为原因分析淮河流域内旱涝灾害频繁的原因
(4)淮河历史上出现过多次洪涝灾害,你对防治淮河洪水在什么好建议?
(5)淮河下游的洪泽湖由于泥沙淤积,已成为“地上河”,成为此次淮河防洪的重要地段之一。根据河流的补给形式,分析淮河流域“退田还湖”“封山植树”等措施在防洪上的重要作用。
中国水文灾害参考答案
一、洪水灾害
1.沿海多 内陆少 平原低地多 西坡和北坡少
2.台风 锋面 暴雨的时空分布 4—9 东部季风区各大江河的中下游平原。
3.东部季风区各大江河的中下游平原。
受气温升高制约,融雪洪水一般发生在每年的4—5月,冰川融水形成的洪水主要发生在7~8月。 冰凌堵塞河道
4. 东经110°以东,北纬20°~45° 地势低平,雨季河流排水不畅 5.农业
6.水土流失 河流蓄洪、泄洪能力下降 资产、人口等密度加大
二、风暴潮灾害——我国最严重的海洋灾害
1.价值 2.辽东 北部 3.台风 温带 4.7~10月 8 9 春季 秋季
三、水文灾害多发区——长江流域
2.西南季风和东南季风的影响阶梯的交界处,多山;迎风坡 中下游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东部临海 滥伐森林、水土流失 泥沙淤积、围湖造田,河湖蓄洪行洪能力降低 我国经济核心地带
1.C 2.D 3.B 4.B 5.A 6.B 7.D 8.D 9.C 10.B 11.A 12.C 13.A
14.(1) 台风侵袭 (2) 准静止锋 (3) 北方冷气团与暖气团相遇,形成快行冷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偏西,太平洋暖 湿气流沿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部边缘进入四川,遇地形或北方冷气流影响降暴雨。
15.(1)黄河水资源不丰富,平均年径流量比较小,且季节分配不均衡,冬春枯水期易造成断流;黄河沿岸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上中游沿岸城市及工业用水量大,影响下游径流量;农业用水浪费(漫灌等),水资源利用率低。
(2)洪水威胁、泥沙淤积(水土流失)、严重水污染。
(3)兴建蓄水、调水工程,加固下游大堤;植树种草,搞好水土保持;加强水资源的管理,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防治水污染。
16.(1)黄河 长江 北岸支流长而多,南岸支流短而少
(2)暴雨集中,降水变率大 暴雨历时长,强度大
(3)自然原因:春季锋面雨带没有到达,往往形成“春旱”;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伏旱”严重;有些年份,当夏季风过强时,锋面雨带迅速北移,淮河流域降水稀少。
人为原因:淮河流域垦殖指数高,农田面积大,农业用水量大;森林植被破坏严重,植被涵养水源能力差。
(4)上游植树造林,加强水土保持;在各大支流修建水库,调蓄径流;中游利用洼地修筑蓄洪工程;下游开挖入海新河,分散水流;加强湖泊对洪水的调节能力;加强预报、监测,提高人们的防灾、减灾意识。
(5)①河流的补给形式主要有雨水、季节性积雪融水、冰川融水、湖泊水和地下水等。其中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径流量变化一般较大,以湖泊水、地下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径流量变化一般较小。②淮河主要以雨水补给为主,受季风气候的影响,淮河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较大,常形成旱涝灾灾。“退耕还湖”“封山育林”可以利用湖泊的蓄水功能和森林的涵养水源的功能,减少雨水补给的比例,增加淮河径流量的湖泊水和地下水补给的比例,从而减小淮河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以利防洪抗旱。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gaoer/73767.html
相关阅读: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