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常识》第三课 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教案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二 来源: 高中学习网
《哲学常识》第三课 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教案
教学目标
【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事物的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即事物内部与事物之间矛盾双方的联系,初步把握对立统一规律的最基本的内容;提高学生最基本的矛盾分析方法的能力;更深入地进行唯物辩证法矛盾观的教育,学会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社会与自己。
【素质要求】
(一)知识教学点
 1、识记
  (1)"对立"的基本含义。
  (2)"统一"的基本含义。
  (3)矛盾特殊性的含义。 '
  (4)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含义。
  (5)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含义。
 2、理解
  (1)以多种实例阐释矛盾的概念。
  (2)分析说明"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3)各举一例,说明矛盾的特殊性是区别不同事物、区别事物发展不同阶段的根据。
  (4)以正反两方面的实例,说明对具体问题要进行具体分析。
  (5)结合实例,分析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相互转化的道理。
  (6)以正反两方面的实例,阐释抓住重点、统筹兼顾的工作方法。
 3、运用
  (1)以切身感受或社会生活中的实例,从正反两方面说明对待矛盾的科学态度。
  (2)用 "两分法"分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两手抓"。
  (3)根据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统一的原理,说明个人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几个问题。
  (4)根据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统一的原理,对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谈谈自己的认识。
  (5)根据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分清主流和支流的观点,对当前某一领域的形势发表见解。
  (6)试用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观点,分析当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说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社会的全面迸步。
(二)能力训练点
  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运用矛盾分析法观察分析事物的能力。
  1、从引导学生理解和把握矛盾概念人手,初步树立 "一分为二"的观点,学会对具体矛盾进行具体分析,培养他们的辩证思维能力。
  2、通过引导学生运用基本原理去分析和领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中的若干重大问题,分析和思考学校生活及个人成长中遇到的一些矛盾,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观察和分析实际问题的运用能力。
  3、在方法论意义的教学中,应特别注意逐步提高学生适应时代发展、社会进步和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1、学会用 "一分为二"的观点去看待人和事,看待自己。在实际生活中,对人对事求全责备,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对自己只看所长不见所短,急功诿过、“自我中心”等等;"一点论"的思维方法对青少年的影响也不可低估。因此,引导学生逐步学会用 "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既是一个思维方法问题,又是一个道德问题、觉悟问题。
  2、密切结合时代特征,进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教育,进一步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在以往的学习中,学生虽然己经对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内容有所了解,但对这一理论赖以产生和发展的深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理论基础,却是第一次接触。本课从多方面阐述了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如在讲述两分法,防止片面性时,着重说明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关系,强调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 "两手抓"的问题;在讲矛盾的特殊性时,联系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在讲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时,引导学生阐述了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在讲主次矛盾及其相互关系时,引导学生分析当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树立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的观点,如此等等。总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发展及其成功的实践,都是坚持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办事的结果。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之下,学生对邓小平理论就会理解得更深刻,从而使他们增强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接受和信仰,进一步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为此而奋斗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
  矛盾的含义;矛盾普遍性;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为什么要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主次矛盾辩证关系;矛盾主次方面证关系。

【教学难点】
  矛盾的含义;坚持两分法、两点论,要学会全面理解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正确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问题;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事物的性质主要地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主要方面所规定的,

【课时安排】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gaoer/74566.html

相关阅读:高二政治《哲学常识》第七课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