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第二节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之乙烯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二 来源: 高中学习网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位于化学必修2的第三章的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教材介绍了乙烯是一种重要的基本化工原料,它的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从乙烯用途的角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着重介绍乙烯分子的组成和结构,乙烯的性质和重要的有机反应――加成反应。

乙烯的分子结构是掌握乙烯化学性质的基础,乙烯性质的重点放在化学性质上。而在讲授乙烯的性质时,又紧紧围绕乙烯的结构展开,强调乙烯分子中碳碳双键有一个键容易断裂的特点,因此本节课在介绍性质之前,先从乙烯分子结构入手,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二、学生分析:

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甲烷和烷烃的性质,对有机化合物有了初步的认识,能初步从组成和结构的角度认识物质的性质,但需要对“结构与性质”的关系进一步深化认识。在前一节课,学生也掌握了碳的四价理论,理解了饱和烃的概念,为本节课不饱和烃的引入铺垫基础。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乙烯的分子组成、结构和化学性质,进一步掌握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2.认识乙烯的性质,(燃烧、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能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并能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过程与方法:

1.从生活实际出发,认识乙烯在化工生产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兴趣。

2.展示分子结构模型增加感性认识,强化理论与实际的联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乙烯的学习,养成良好的思考、分析问题的方法,加强“结构与性质”的认识。

2.通过乙烯应用的学习,激发学生兴趣,积极投身于科学研究。

 

  四、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乙烯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教学难点:从结构上认识乙烯的加成反应

  

   五、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设疑启发、对比归纳等。

  

   六、教具

多媒体、石蜡油、试管、水槽、碎瓷片、石棉网、酒精灯、铁架台、酸性KMnO4溶液、溴水。

  

   七、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种最简单的有机物――甲烷,这节课我们接着来学习另外两种重要的化工原料,首先请同学们思考:工业的血液指的是什么?工业的粮食指的又是什么?

 

 

学生回答:工业血液是指石油,工业的粮食是指煤

 

从常识引入,提起学生学习热情,降低内容起点。

[设问]那你们知道煤和石油除了燃烧供能以外,还有什么作用吗?

思考

回答:可以生产化工原料

从学生已知的知识入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讲述]非常好!下面我们一起来阅读教材66页《思考与交流》,了解乙有哪些重要应用。

听讲、阅读,了解乙烯的应用:生产衣服的布料、食品袋等高分子材料。

将化学知识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对化学工业的认识,造福社会的责任感。

[提问]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思考问题:国际上通常用什么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水平?我国石油化工水平怎样?

[看书回答]乙烯的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水平;我国乙烯产量逐年增长,但仍不能满足快速增长的工业需求,目前还需大量进口。

让学生了解我国化工发展情况,激发学生爱国情怀、献身国家工业发展的学习动力。

[科学探究]工业上是如何生产乙烯的呢?

积极思考与探究。

峰回路转,引出本课内容

[解释]乙烯的主要来源是石油,工业上将石油加工产品再进行深加工制取乙烯。下面我们通过分解石蜡油的实验,来制取乙烯。

 

阅读教材

了解实验过程

预实验现象、结果

 

进一步缩小范围,由科学探究活动,引出乙烯的制备。

[实验探究]

(1)如图3-6,将浸透了石蜡油的石棉放置在试管底部,在试管中加入碎瓷片,安装好实验仪器,(2)加热碎瓷片,将生成的气体先后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观察试管中的变化,(3)在导管口处点燃气体(要验纯),观察火焰燃烧情况。

 

观察实验现象并思考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

归纳现象:酸性KMnO4的紫色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的橙红色都褪去;气体燃烧,火焰明亮并稍有黑烟。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问题1]该实验现象与甲烷的性质有何区别呢?

思考并回答:

烷烃性质一般较稳定,与溴水、酸性高锰酸钾不反应。

 

让学生找到产物与甲烷的区别

[问题2] 石蜡油受热分解产生的气体通入试管中,溶液褪色,会是什么物质生成呢?

 

积极思考讨论。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能力

[归纳小结]

研究表明,石蜡油分解的产物主要是乙烯和烷烃的混合物。

 

听讲、做笔记

从实验结论引入乙烯,使学生更容易理解乙烯的相关性质

[讲解]刚才我们就是拿石油加工产品----石蜡油通过热裂化来制取乙烯。

乙烯分子中含有与甲烷不同的碳碳双键,像这样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的烃类叫做烯烃,乙烯是最简单的烯烃,是一种不饱和烃。下面我们开始来了解乙烯的结构及性质。

 

 

听讲并记忆。

 

简单介绍烯烃的特点――含有碳碳双键,有助于学生建立起饱和与不饱和的概念。

[实物展示]乙烯分子的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

观察并思考。

给学生直观模型,帮助理解乙烯的特殊结构,为其的性质理解作铺垫。

[学与问]乙烯的分子式是C2H4,参照乙烯分子结构模型以及碳的四价理论,试写出乙烯的电子式和结构式和结构简式

观察思考

三位学生上黑板写电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其他同学在下面写

让学生由感性观察到理性理解其结构,并培养学生正确书写化学用语的技能,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点评分析]根据学生在黑板上写的情况,辩析正误,给予鼓励性评价。

校正自己的答案,做笔记并记忆

通过练习,帮助学生建立乙烯的结构,深化对碳的四价理论的理解。

[补充讲解]乙烯分子中碳碳之间靠双键结合,乙烯分子里的六个原子在同一个平面上,键角都约为120°。

 

听讲,体会,做笔记。

 

让学生对乙烯分子的结构有更详细的了解。

[提问]与烷烃相比,乙烯的结构有什么特殊之处,它的性质与这种结构有关系吗?

思考并回答:“结构决定性质”它的性质应该与其双键结构有关。

 

紧紧围绕“结构决定性质”。

[归纳小结]碳碳双键的存在,使乙烯与酸性高锰酸钾、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均能反应,表现出比烷烃较活泼的化学性质。

 

听讲,做笔记

让学生体会有机物中的“结构决定性质”

[讲述]同学们,接着我们一起来学习乙烯的物理性质,乙烯通常是无色气体,稍有气味,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在标况下的密度与空气接近(相对分子质量28)

 

 

听讲做笔记

由表到里,从物理性质向化学性质过度。

[讲述]同学们从刚才的实验中,我们可以推断乙烯会有哪些重要的学性质呢?

 

能够燃烧、和溴水反应、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

 

实验得出结论,顺理成章

[讲解]乙烯的化学性质

(1)乙烯的氧化反应

① 乙烯的燃烧

同学们能不能写出乙烯燃烧的方程式?

[教师点评]校正学生的正误,并指出因含碳量大,产生黑烟。

[讲解]乙烯除能燃烧,还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

2 乙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

听讲、理解并书写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

 

 

 

 

听讲、做笔记

 

 

 

 

 

 

 

 

 

 

 

 

系统了解乙烯的化学性质

[讲解](2)乙烯的加成反应

乙烯与Br2的反应

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其实质是乙烯与溴单质反应,生成了无色的1,2-二溴乙烷。

 

 

听讲

 

做笔记

[分析]乙烯中的碳碳双键有一条键容易断裂,反应时,断开一条键与其他原子相接(并配图解分析)。

 

听讲,体会加成反应的微观过程。

[归纳]有机物分子中的不饱合碳原子与其它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叫加成反应。

类比乙烯的加成反应,形成一般性认识。

从特殊到一般,形成加成反应的概念。

[课后练习]乙烯还能与别的物质发生加成反应吗?请同学们课下写出H2、HCl、H2O、Cl2与乙烯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思考并动手练习,加强加成反应的本质理解

 

培养学生类比学习、举一反三的能力。

[讲解]同学们知不知道我们前面提到的聚合材料是自怎样生产的吗?

 

思考,回答:以乙烯为原料生产的。

简单拓展

[课后练习]乙烯之间是怎样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呢?请同学们课后查阅资料,并试着写出方程式。

 

课后查阅资料,思考练习

 

培养学生搜索信息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讲解]乙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生活中还有很多用途,如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水果的催熟剂等等

 

听讲,感受乙烯在生活中的作用,做笔记。

更全面地了解乙烯,建立“结构――性质――用途”的学习模式。

[小结本节内容]

听讲,整理笔记

 

 

八、板书设计

2.1 乙烯

一、乙烯的结构特征

分子式C2H4         电子式:

结构式:     结构简式:CH2=CH2

二、物理性质

三、化学性质

1、乙烯的氧化反应

(1)乙烯的燃烧

(2)乙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

2、乙烯的加成反应

3、聚合反应(课后练习)

  

   九、教学反思与建议

本节课的内容位于化学必修2的第三章的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基于学生已经学习了甲烷和乙烯的性质,对有机化合物有了初步的认识,认识了碳的四价理论,能初步从组成和结构的角度认识物质的性质,签于学生已经有这些知识储备,本节课以实验探究作为引子,结合乙烯的组成,引导学生推断结构和性质,从教学效果来看是比较理想的。

 

首先,学生通过《思考与交流》,对乙烯在生活和生产上的应用有大概的了解,在学生产生兴趣的基础上,了解乙烯的重要地位及工业上的生产方法,能够自然过渡到乙烯的性质探究实验。本节课也通过对乙烯性质的探究实验,使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得以提高,而学生对乙烯与溴水的加成,与酸性高锰酸钾的反应,乙烯的燃烧,也有较深刻的认识。

 

第二,通过甲烷与乙烯性质的差异比较,结合乙烯的分子式与碳的四价理论,引导学生推断乙烯的结构式,通过强化学对分子式、电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的书写,强调有机化学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特点,通过这些训练,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对化学用语的正确使用明显有所进步,但个人觉得,学生在结构式、电子式还有化学方程式方面还需要在后续教学中加以强化。

 

第三,在学生认识了乙烯的结构基础上,进行乙烯性质探究实验,结合前面学过的甲烷性质,引导学生对C-C和C=C的微观探究,理解C=C对乙烯性质的影响,通过这一过程,学生对C-C和C=C的性质有了更深的理解,但由于现在还只是初步的了解,应在后续教学中,不断引导学生对“结构与性质关系”的理解。

 

总的来说,本节课的重在引导学生从组成推断结构,从结构分析性质,紧紧围绕“结构――性质”这一中心,从课堂的反应来看,学生基本上能理解掌握这些知识。但由于学生水平有限,笔者认为,在教学时不要过多的拓展,例如烯烃的概念,烯烃的性质等等,由于该内容选理科的同学将在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中系统学习,所以最好一笔带过,不要加重学生负担。

 

由于乙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教师在设计教学时,也可以根据学校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可利用的素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教学参与度,多给学生一些动手、动脑机会,但同时也应加强学生对有机反应类型、有机物结构与性质关系的理解,切实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gaoer/78960.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