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汉字与书法教案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二 来源: 高中学习网
第7课 汉字与书法教案
[课标要求]概述汉字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法艺术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知识梳理]
一、汉字的发展演变
1、文字的重要性:文字以一定的可视符号系统,将人们的思维、语言、经验及复杂的社会现象记录下来,使人类文化得以交流和传承,对人类社会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2、汉字的雏形:新石器时代,陶器上的刻画符号,与后来的成熟文字有一定的渊源关系。
3、趋于成熟:
(1)商朝的甲骨文: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的汉字
(2)商周时期的金文
①商周时期浇铸在青铜器上的文字,被称为“金文”。
②到了西周晚期,一位史官对汉字进行系统地整理,形成了金文的标准字体——“籀文”。
3.汉字统一:秦朝的“书同文”
(1)原因:
①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对汉字任意俭省笔画、紊乱偏旁,以致异形杂出、一字多形等,文字的交流功能大大削弱,不利于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②秦始皇为了消除这种混乱情况和便于推行政令、巩固统一,果断推行“书同文字”的政策。
(2)具体做法:①以秦国的小篆作为基础,统一全国的文字;②接着推广书写更为简便的隶书。
(3)意义:文字的统一,有利于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有利于形成国家的向心力、凝聚力和共同的民族文化心理,从而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书法艺术
[问题探究1]什么叫书法?
(一)出现的原因及特征
1、原因:
(1)单体汉字字形丰富、数量庞大,为富于个性化的艺术再创造提供了可能和前提;
(2)具有艺术素养和精神追求的知识群体的形成和壮大,则为发展汉字书法艺术提供了人力准备,这也是书法艺术不断推陈出新、异彩纷呈的动力。
2、特征:以笔墨黑白空间和线条的刚柔枯润,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志趣。
(二)发展历程
1.秦汉——自发阶段:
①秦小篆和汉隶都具有书法的美感,但多重实用;
②小篆圆润纤细,布局均匀;汉隶雄放洒脱,雄厚深沉。
2.魏晋南北朝——自觉阶段
[问题探究2]如果说秦汉时期的书法美是自发的,那么,为什么到魏晋南北朝时期能成为自觉的书法艺术?
(1)原因:
①社会的变迁影响到了人的心理,促使了人的觉醒,这种觉醒使得审美变成了一种自觉;
②士人群体逐渐形成,书法成为士人表达自我对意境、神韵、风骨追求的理想形式;
③笔墨纸张等文具的改进,为书法技巧创新提供了条件。
(2)典型代表:王羲之的《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3.隋唐——新的高峰(书法理论日趋成熟)
[问题探究3]隋唐时期具备了哪些能够促使书法艺术达到高峰的条件?
(1)条件:国家一统,经济发达,文化繁荣,思想开放,兼收并蓄,整个社会充满活力,激荡着一种进取精神,同时法度和规范成为社会发展的需要。
(2)表现:
①草书——狂放不羁:张旭、怀素(颠张狂素)
②楷书——注重规范法度,力求建立新的法度: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颜筋柳骨)
4.宋代——崇尚意趣、忽略法度
(1)原因:①市民阶层兴起,社会生活丰富多样;②理学的发展,使人们在文艺审美上也出现了新的特点:强调表现心境和意趣。③重文
(2)代表:“宋四家”—— 苏(苏轼)、黄(黄庭坚)、米(米芾)、蔡(蔡襄)
5.明代——呈现平民化、世俗化、个性化趋势
[问题探究4]明代书法为什么会呈现出平民化、世俗化和个性化的趋势?
(1)原因: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苏杭等地成为全国的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
(2)代表:祝枝山、文徵明
三、篆刻艺术
1.定义:即是用篆书刻成的印章,是一种实用艺术品。他的创制以书法为前提,与书法并成为姊妹艺术。
2.秦汉时期——篆刻艺术发展的标志性时期,为以后印章艺术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样本。
(1)秦印——雍容大度,精致不拘,以小篆为主
(2)汉印——方正质朴,端庄豪放,以小篆为基础,又融合了隶书的风格
3.篆刻艺术的发展
(1)宋元以后,书画家开始用印章来给书画作品加印,但篆刻还没有从它的实用功能中分离出来;
(2)明中叶以后,以文彭等人为代表,篆刻和书法、绘画一起,成为中国古代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课堂小结:
1、汉字的演变趋势和主要字体
趋势:是由繁到简,字形字体逐步规范化、稳定化。
字体: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
2.概述中国古代书法艺术发展的历程和及原因。
时期发展历程或特点原因
秦汉秦小篆和汉隶都具有书法的美感,但大多还是实用性文字。文字刚获得统一
魏晋南北朝汉字发展为自觉的书法艺术①社会的变迁影响到了人的心理,促使了人的觉醒,这种觉醒使得审美变成了一种自觉;
②士人群体逐渐形成,书法成为士人表达自我对意境、神韵、风骨追求的理想形式;
③笔墨纸张等文具的改进,为书法技巧创新提供了条件。
隋唐书法艺术达到了新的高峰国家一统,经济发达,文化繁荣,思想开放,兼收并蓄,整个社会充满活力,激荡着一种进取精神,同时法度和规范成为社会发展的需要。
宋代崇尚意趣、忽略法度①市民阶层兴起,社会生活丰富多样;②理学的发展,使人们在文艺审美上也出现了新的特点:强调表现心境和意趣。③重文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gaoer/79144.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