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高二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二 来源: 高中学习网


绵阳中学高2011级(高二)下期第二学月考试
历史试题
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其中试题卷由第Ⅰ卷()和第Ⅱ卷(非)组成,共10页;答题卷共2页。满分100分,答题时间9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把它选出来,并把它前面的字母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每小题1分,共48分)
1.德意志皇帝亨利四世在同教皇的斗争中失利,被教皇开除教籍,国内诸侯乘机反叛。1075年1月,亨利四世冒着风雪严寒,前往意大利北部的卡诺莎城堡向教皇“忏悔罪过”。亨利四世身着罪衣,立在城堡门口三昼夜,才获得教皇的赦免。这就是“卡诺莎之辱”,又称“卡诺莎觐见”。这件事集中说明当时( )
①封建王权屈从于教权 ②宗教改革运动引起了欧洲的封建国王反对教会统治的斗争
③封建王权与超越王权的教会争权夺利 ④德国并没有实现高度的中央集权
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
2.宗教改革前,关于教皇和皇帝的权力,有这样一种形象的比喻:教皇是太阳,皇帝是月亮;宗教改革后,人们换了一种说法:上帝的归上帝,恺撒(泛指皇帝)的归恺撒。这种认识的改变反映了( )
A.教皇和皇帝的权力一直是平等的  B.教皇的权力在上升,皇帝的权力在下降 
C.教皇的权力始终大于皇帝的权力  D.皇帝的权力在上升,教皇的权力在下降
3.“一个人所以发家致富,不在于他的品德、智慧或勤劳,而完全靠上帝恩赐。……财富本身决不像某些蠢人所想的应予以谴责。这样做就是亵读神明。”材料所体现的是( )
A.加尔文的先定论思想 B.加尔文宗教对许多国家产生了重大影响
C.符合教俗封建主的利益 D.彻底否定了天主教的作用
4.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主要特点是:( )
①目的为了富国强兵 ②重点发展军事工业 ③由最高统治者推行 ④封建性质的改革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5.“工厂的产品大多用于对外战争,没有带来任何利润,从而使工厂得不到扩大再生产的资金;而厂长大多是一些现役或退役军官,对组织生产一窍不通。”上述材料说明阿里改革存在什么问题( )
A.改革很大程度上是服务于军事需要 B.强制征兵,引起人民的不满
C.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的生活水平较低 D.发动对外战争,人民的反抗斗争不断
6.之所以说穆罕默德•阿里是现代埃及的奠基人,主要原因是( )
①奠定了近代埃及民族国家的基础 ②推动了埃及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
③繁荣了文化,增强了经济、军事力量 ④客观上促进了埃及资本主义的发展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7.19世纪中期,俄国农奴制严重阻碍了工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
①导致国内市场狭小 ②导致自由劳动力缺乏
③不利于工业资本的积累 ④农奴起义不断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8.列宁在评价1861年改革时说:“臭名昭彰的‘解放’,实际上是对农民进行残酷的掠夺,是对农民施行一系列的暴力和一连串的侮辱。”下列史实不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是( )
A.农民不再是地主的私有财产 B.改革后农民受到村社的严格管理
C.改革后农民支付高额的赎金 D.改革后农民重新受到地主的盘剥和奴役
9.19世纪后期,“脱亚入欧(仿效欧美)”逐渐成为日本社会的主流认识。受其影响,明治政府采取的措施有( )
①开展工业革命 ②废除封建制度 ③实施“大陆政策” ④推行文明开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0.经过明治维新,日本发展成为亚洲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同时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大肆侵略扩张。这是因为 ( )
A.国家保有并优先发展军事工业
B.确定了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
C.确立了带有强烈封建性和军事性的政治体制
D.政府把大量国营企业优惠或无偿转让给享有特权的资本家
11.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都反映了世界近代历史的发展趋势。这一趋势是( )
①逐步实现社会各方面的近代化 ②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 ③被压迫民族争取实现民族独立 ④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A.①②④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2.19世纪80年代初,日本明治政府认识到“好事贪功,反而挫折人民自主独立之气势,养成百事依赖政府之风习”,“其弊害大不可测”,进而采取的措施是(  )
A.废除了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     B.整顿财政金融以改善私人投资环境
C.建立“样板”企业供私人企业效仿  D.将大量的国营企业转让给私人
13.19世纪中期,许多与西学相关的“日本新词”来自中国,而在20世纪初年,大量与西学相关的“日本新词”,如劳动、方针、政策、理论等迅速传入中国。出现这一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  )
A.中国留学日本人数增多   B.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战败
C.日本明治维新成效显著   D.日本先于中国接触西学
14.《东方人的思维方式》一书认为:每种外来文化,都被采用作为日本文化的一部分,只要外来文化有助于日本的进步,就把它作为一种社会文化事实来接受。这主要说明( )
A.日本缺乏本土文化 B.东方人的拿来主义
C.谴责日本掠夺本性 D.赞美日本学习精神
15.新政发展经济的政策,在某些地区得到落实,促进了当地工商业的发展。山西省商务局成立后,承办山西的矿务、铁路,还集股白银45万两兴办轻工业。如在盛产棉花的地区,开设纺纱、织布厂,引入进口机器生产。同时,在该厂附近分设轧花、榨油两厂。山西的近代工业开始起步。以上材料反映的正确信息是( )
A.戊戌变法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近代工业的发展 B.戊戌变法法令得到广泛落实
C.戊戌变法取得了成功 D.维新变法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16.百日维新期间,普通绅民纷纷上书,据康有为记载:“至有野民渔人上书,纸用二尺条长,称及皇上亦不抬头,上亦一笑置之。”这说明(  )
A.中国下层人民对光绪皇帝不尊敬
B.许多上书没有遵照奏折格式,人民急需教育
C.新政允许官民上书言事,激起资产阶级和普通民众参政热情
D.光绪皇帝比较通情达理
17.戊戌变法期间,康有为曾上书光绪帝:“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辫发与机器不相容也。中国宽衣博带,长裙雅步而施万国竞争之世……诚非所宜。”材料中康有为要表达的思想是( )
A.进行政治变革,建立君主立宪政体
B.进行经济变革,大力发展机器生产,以提高生产力
C.进行社会风俗的变革,以使中国与世界文明相融合
D.要求政府下令进行“断发易服”,采用汉人装束
18.某论文将“俄国在克里木战争中失败,开始农奴制改革”、“日本遭遇黑船来航的冲击,继而明治维新”、“中国遭受列强的侵略,开展戊戌变法”作为重要论据。该论文的主题可能是( )
A.西方的殖民侵略与世界市场的形成 B.工业文明冲击下的近代化改革
C.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在亚洲的确立 D.工业革命在亚洲的扩散
19.日本人福泽谕吉的《文明论概略》就社会转型的问题说:“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按照这个顺序做,虽然有困难,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可以顺利达到目的。倘若次序颠倒,看似容易,实则不通。”如此推理,近代中国近代化进程应该走的道路是( )
A.政治革命—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 B.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政治革命
C.新文化运动—洋务运动—政治革命 D.新文化运动—政治革命—洋务运动
20.下列有关托马斯•阿奎那思想的表述错误的是( )
A.他把理性引进神学,用“自然法则”来论证“君权神圣”说
B.他认为国家由一个君主统治是最好的政体
C.他认为君主专制是上帝的意志
D.他主张君权高于神权
21.詹姆士一世不了解英格兰的国情,推行极端君主专制统治,导致王权与议会之间的尖锐冲突。这里的英国国情具体指(  )
A.英国人不信仰基督教 B.英国资本主义发展
C.英格兰和苏格兰矛盾的尖锐D.限制王权的议会传统根深蒂固
22.阿奎那和英王詹姆士一世学说的相似点在于(  )
A.把国王称作神,与上帝相提并论 B.君权无限
C.从神学角度为君权作辩护 D.王权高于教权
23.在斯宾诺莎、洛克和卢梭的民主思想中,其共同的思想倾向有(  )
①天赋人权思想 ②社会契约论思想 ③分权与制衡思想 ④主权在民思想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4.洛克说:“法律的目的不是废除或限制自由,而是保护和扩大自由……哪里没有法律,那里就没有自由。”这句话的本质意思是( )
A.自由和法律是分不开的 B.只有实行法治,人才能充分享有自由
C.法律为保护人权而设立 D.依法限制政府的权力,人才能充分享有自由
25.“我们认为下列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被他们的造物主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 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所以在人民中间成立政府……如果遇有任何形式的政府变成损害了这些目的。那么,人民就有权利来改变它或废除它,以建立新的政府”——《独立宣言》的这段话主要体现了哪些民主思想?( )
①三权分立的思想 ②平等思想 ③天赋人权、主权在民思想 ④人民革命权利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26.戊戌变法损害了顽固派利益,遭到他们的极力阻挠。下列措施直接触犯顽固势力利益的是( )
①裁撤冗员 ②废除八股 ③设立京师大学堂 ④裁汰旧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7.“《临时约法》,在那个时期是一个比较好的东西,……它带有革命性,民主性。""革命性,民主性”主要是指( )
A.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和阶级关系的变化 B.确立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C.不向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妥协 D.中华民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28.右面两幅图片中,图一是1953年6月2日,伊丽莎白二世在伦敦大教堂加冕仪式上的情景,真实展现了最隆重的皇家庆典的豪华场面。图二是邓小平会见英国伊丽莎白女王二世的情景。正确的是(  )
①英国女王由英国议会直接选举产生 ②英国女王是象征性的国家元首,要“临朝理政” ③英国女王是英联邦的首脑,在礼仪上是至高无上的,对外交往中代表英国 ④英国女王不掌握行政权力,但要对议会负责
A.①②④ B.③④ C.②③ D.③
29.英国人普遍认为沃波尔是一个大恶棍,但是,他却成了内阁大臣,还常常主持内阁会议,这一历史现象最能说明英国政治发展的哪一特点(  )
A.英国君主立宪制下的政治十分腐败 B.实际上是国王指定他做上了枢密大臣
C.国王不再参加内阁会议成为惯例 D.多数党领袖担任首相并组建内阁
30.历史学家在评论1832年英国议会选举制度改革时说:“英国比欧洲任何国家也许更接近于革命。”这是因为(  )
A.工业资产阶级取得更多席位 B.工人阶级和下层群众获得了选举权
C.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 D.避免了社会动荡,保持了政局长期稳定
31.美国前总统布什在一次演讲时说:“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著作,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用民主的方式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最早用民主的方式把统治者关在笼子里的是( )
A.《民法大全》 B.《权利法案》 C.《人权宣言》 D.《1787年宪法》
32.美国独立战争期间,托马斯•潘思在《常识》中告诫民众:“君主政体意味着我们自身的堕落和失势,同样地,被人当作权力来争夺的世袭。则是对我们子孙的侮辱和欺骗,”这一观点的理论依据是( )
A.人文主义 B.民族主义 C.天赋人权说 D.三权分立学说
33.华盛顿曾形容美国政府是“一个半死不活的、一瘸一拐的政府” 。华盛顿所说的“政府”是 ( )
A.独立战争爆发前的殖民机构 B.制定联邦宪法前的邦联中央
C.联邦宪法实施后的联邦政府 D.美国内战时南北对峙的政府
34.参加1787年制宪会议的核心人物麦迪逊说:“如果人都是天使,就不需要任何政府了;如果是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有外来的或内在的控制了。”麦迪逊说这番话的意图是美国( )
①不需要建立统一的美利坚政府 ②采取措施防止个人权利的膨胀
③建立公共权力机关协调社会矛盾 ④政府权力不应受任何力量的制约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35.《联邦党人论稿》的“引论篇”中指出:如果美国不能建立一个由统一中央政府代表的统一民族国家,而继续维持当时美国那种“权力首先是地域性的”政治结构,美洲必然再次被欧洲列强所瓜分,从而丧失独立战争的成果。上述材料反映的核心问题是联邦党人要求(  )
A.维护各州的权力 B.争取民族独立
C.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 D.建立美利坚合众国
36.美国总统威尔逊曾说过:“我们的宪法(1787),它是一块奠基石,而不是一座完整的大厦;它是根,而不是完美的藤。”这里所说的“奠基石”和“根”的主要内涵是(  )
①共和制 ②联邦制 ③三权分立 ④黑人奴隶制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37.在美国1787年宪法签署前,富兰克林表示:尽管有很多缺憾,但想不出有比这更好的宪法。他含着激动的眼泪在宪法文本上签了字。当其他代表签字时,他一直在琢磨刻在华盛顿座椅上的太阳是日出还是日落。签署仪式完成后,他说:“现在,我很高兴地知道,那是日出,而不是日落。”富兰克林认为1787年宪法的签署是“日出”,对美国的前途充满信心的原因,不可能是由于(  )
A.这是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
B.宪法赋予联邦政府强有力的权力,有利于国家的稳定和统一
C.宪法规定实行三权分立,防止专制独裁,保障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D.宪法给予妇女选举权,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男女平等
38.“比较”是历史学习和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穿越时空,轻拂史尘,我们不难发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美国“1787年宪法”( )
A.都是与封建专制斗争的结果 B.都使本国走上了独立发展道路
C.都是近代工业革命的产物 D.都深受法国启蒙思想的影响
39.美国历史学家弗格森在《美国革命史(1763——1790)》 中写道:“1776年革命派认为自由是保护个人权利,反对政府暴政的侵犯。1787年联邦派所要保持的自由,按他们的理解,则是反对群众暴政的侵犯。”这段话属于弗格森对( )
A.创建美国联邦政府及其作用的评价 B.1776年革命派关于自由理念的批评
C.1787年联邦派关于自由解释的表彰 D.联邦创建前后不同自由观点的介绍
40.下图中右边的柱子象征着英格兰、苏格兰、爱尔兰都向他致敬,左边的柱子显示他权力的法律。这表明( )
①克伦威尔已蜕变成封建专制君主
②护国公的权力至高无上
③克伦威尔意在实行独裁政治
④共和制度已名存实亡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41.英国在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中,曾建立了共和制, 但最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对这一现象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革命具有曲折性和反复性 B.符合英国的国情
C.封建势力在英国的复辟成功 D.是各阶级利益集团相互妥协的产物
42.《拿破仑法典》阐述的原则是:私有财产不可侵犯、契约自由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它的历史作用不包括( )
A.把启蒙思想的原则规定下来 B.奠定资本主义社会立法基础
C.推动资本主义生活方式确立 D.摧毁了法国小农土地所有制
43.热月政变后,巴黎街头已听不见“公民”与“女公民”的称呼,彼此称“先生”、“夫人”或“小姐”。人们不再吃“平等面包”,“革命广场”改称“协和广场”。这些变化说明当时的法国( )
A.社会秩序趋于常态 B.经济生活恢复正常
C.王党势力重新抬头 D.男女社会地位平等
44.民主一直是人类为之奋斗的崇高理想。纵观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进程,我们可以体会到( )
①民主化的进程是反对专制、争取人和公民权的斗争历程 ②不同国情决定了各国人民建立和完善民主政治的道路不同 ③民主力量与封建专制势力的斗争是长期的、曲折的 ④反对专制、争取民主始终是少数政治家的历史使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5.复辟的波旁王朝被推翻后法国政体更替的先后顺序是( )
A.君主立宪制---共和制---帝制----共和制 B.共和制—君主立宪制—共和制—帝制
C.共和制—帝制—君主立宪制—共和制 D.君主立宪制—共和制—帝制
46.马克思曾经指出:两党制,无非是资产阶级“轮流地使政权从一只手中放下,又立即被另一只手抓住”。马克思的这句话主要表明(  )
A.实行两党制的国家中的政党都是资产阶级政党
B.两党制的实质是资产阶级专政的政治工具
C.形式上是两党,实质上是一党
D.两党制的特点是两党轮流执政
47.通过19世纪英国的议会改革(  )
①扩大了选举权享有的范围 ②使英国议会中的阶级结构发生了变化 ③推动了英国两党加强组织建设 ④促使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
A.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48.对《大日本帝国宪法》的评价正确的是(  )
①带有浓厚的封建性 ②是近代亚洲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 ③真正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国家体制 ④承认了人民的基本权利和参政权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注意事项:
1.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直接写在答题卷上。
2.答卷前将答题卷的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二、材料题(第49题12分,第50题20分,第51题20分,共52分)
49.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假如我们回顾一下历史,那么,我们可以发现,美国几乎是日本的恩人。要不是1853年,美国海军准将佩里的“第一艘船”撞开了德川幕府时代的锁国之关,恐怕一直到现在还逗留在石器时代与神话时代还不会维新呢! ——《二次大战史料》
(1)材料一认为日本明治维新的原因是什么?(1分)这种观点对吗?(1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2分)

材料二 (日本明治维新时)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法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改革军事(后来采用普鲁士模式),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日本聘用的外国专家,从1875—1876年的五六百人,上升到1890年的3000人左右。然而政治和意识形态方面的选择就困难了……于是不到20年便出现了一股反对极端西化、极端自由化的势力……(他们)实际上想制造一个新的以崇拜天皇为核心的国教,即神道崇拜。
——(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日本是怎样学习西方的?(5分)有什么突出特点?(3分)

50. 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人享有平等自由的权利而不论其出身。人们应自由订立社会契约,组成国家。社会中应有“共同意志”,人人遵守。社会契约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和自由。这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不可侵犯,不得转让,不得限制,不准分割。为维护这一主权,必须使人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包括立法、司法、守法、受法律保护和受法律制裁各方面的平等。政府官员只是人民委派的工作人员,不享有主权。随着政府职位诱惑力的增大,人民应采取更有力的监督手段。人们在行驶自由权时,绝不允许损害他人的自由,否则他自身也就不自由了。这时共同意志就要通过法律手段制裁他,“强迫他自由”。
——卢梭《社会契约论》
(1)根据材料一,卢梭在国家学说、人权学说、法治学说等方面提出了什么主张?(6分)


材料二

图一 威廉和玛丽 图二 瓦特和他发明的改良蒸汽机
(2)图一所示历史事件与图二所示历史事件是什么关系?(2分)图二所示历史事件发生后,英国政治制度又有怎样的变化?(2分)
材料三 现在几乎达到国家蒙受耻辱的最后阶段了。……我们所经历的祸患并非来自局部的或细小的缺点,而是来自这个建筑物结构上的基本错误,除了改变建筑物的首要原则和更换栋梁以外,是无法修理的。
——汉密尔顿《联邦党人文集•当前的邦联不足以维持联邦》
(3)根据材料三,结合美国建国初期的史实,说明材料三中的“建筑物”是指什么?(1分)“结构上的基本错误”又是指什么?(1分)美国是如何纠正“结构上的基本错误”的?(1分)有何重大意义?(3分)

材料四 生民之初,本无所谓君臣,则皆民也。民不能相治,亦不暇治,于是共举一民为君。夫曰共举之,则非君择民,而民择君也。……夫曰共举之,则且必可共废之。
——谭嗣同《仁学》
(4)根据材料四,指出“民”与“君”是什么关系?(2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种思想在辛亥革命中是如何得到体现的。(2分)

51. 阅读下列图片及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 攻占巴士底狱 图二 《人权宣言》

图三 处死路易十六 图四 拿破仑 图五 《自由引导人民》
(1)材料一图片是18—19世纪法国社会的历史缩影。观察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当时法国社会的时代特征。(4分)

材料二 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任何政治结合的目的都在于保存人的自然的和不可动摇的权利。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
整个主权的本原主要寄托于国民。任何团体、个人都不得行使主权所未明白授予的权利。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 ——《人权宣言》
(2)根据材料二,指出《人权宣言》中体现了启蒙思想家的哪些主张?(2分)它被称为“旧制度的死亡证书”和“新制度的诞生证书”,请根据材料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

材料三《拿破仑法典》内容摘引:
第8条 所有法国人都享有民事权利。
第12条 外国妇女与法国人结婚者,依从其夫的地位。
第148条 子未满二十五周岁,女未满二十一周岁,非经父母的同意不得结婚;父母意见不
一致时,有父亲的同意即可。
第213条 夫应保护其妻,妻应顺从其夫。
第228条 妻仅于前婚解除后满十个月,始得再婚。
第537条 除法律规定的限制外,私人得自由处分属于其所有的财产。
第545条 任何人不得被强制出让其所有权;但因公用,且受公正并事前的补偿时,不在此
限。
第547条 以下权利依添附权归属于原物所有人:土地产生的天然果实或人工果实;法定果
实;家畜繁殖的小家畜。
……
(3)根据材料三的内容,评价《拿破仑法典》。(4分)

材料四 反映1830年七月革命的《自由引导人民》,是德拉克洛瓦最有浪漫主义色彩的作品之一。1831年5月1日,这幅作品在巴黎展出时,引起轰动。德国诗人海涅为此画写了赞美诗。1831年,这幅画被法国政府收购,在卢森堡宫展出了数月即被收起,官方的理由是“太革命了”。……直到1874年才被送入卢浮宫永久展出。德拉克洛瓦的这幅画有着鲜明的时代性,而这幅作品的境遇则直接反映了这一历史阶段法国政局的巨大动荡。
(4)观察材料一图五,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831年这幅作品以“太革命了”为由被收起并归还作者的原因是什么?(2分)1874年这幅作品在卢浮宫永久展出又反映了法国政局即将发生怎样的变化?(2分)这一变化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

绵阳中学高2011级(高二)下期第二学月考试
历史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0分)
123456789101112131415
DDAAADCACCDDCDA
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
CCBDDDCABBBBDDA
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
BCBDCBDDDACDAAA
464748
BDA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材料题(第49题12分,第50题20分,第51题20分,共52分)
49.(12分)
(1)原因是:美国的入侵。(1分)
观点不对。(1分)
理由:作者美化了美国的侵略行为,违背了事实真相。外国的侵略、民族矛盾上升是外因,内因是日本资本主义因素的成长引起了日本社会的深刻变化。(2分)
(如果没有判断,或判断错误,后面的理由皆不得分。)
(2)内容:经济:殖产兴业,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和设备,发展资本主义。政治: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建立近代政治制度。军事:实行义务兵役制,建立了一支常备军。教育:建立近代教育体制。生活习俗:大力推行西化。(5分)
特点:全面向西方学习;结合日本国情,有选择地学习;保留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传统。(3分)

50.(20分)
(1)主张:国家学说:建立契约国家;政府官员是人民的公仆,受人民严格监督。人权学说:人民主权高于一切;人民主权就是共同意志,并不是个人不受限制的自由。法治学说:以法律保障人民的主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6分)
(2)关系: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和发展,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随着经济发展,英国开始工业革命。(2分)
变化:随着工业革命进行,工业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1832年开始议会改革,有选举权的选民人数大幅增加,议会下院逐渐掌握实权。英国政治体制日益完善。(2分)
(3)“建筑物”指:邦联制。(1分)
“结构上的基本错误”指:当时美国只是一个松散的联盟,没有建立起强有力恶全国性政府。(1分)
纠正措施:制定1787年宪法,确立联邦制。(1分)
重大意义:有利于维护美国的独立和统一;有利于美国经济的发展;为欧洲反封建斗争树立了一面旗帜(促进了欧洲民主运动的发展);也为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巩固与完善奠定了重要的法律基础。(3分)
(4)关系:“君”由“民”选举产生;“民”可废除“君”。(若概括答出“主权在民”也可得分。)(2分)
体现:推翻君主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答出“三民主义”或“民权主义”;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亦可)。(2分)

51.(20分)
(1)时代特征: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不断进行斗争;政权更迭频繁,社会动荡不安。(4分)
(2)主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主权在民以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2分)
理解:宣言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和等级制度,推动了法国大革命的发展,成为资产阶级的斗争武器,从而是“旧制度的死亡证书”;同时宣言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人权”“民主”和“法治”的核心原则,把资产阶级对民主和自由的追求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从而是“新制度的诞生证书”。(4分)
(3)《拿破仑法典》阐明了资产阶级私有财产的不可侵犯性;确立了资产阶级的自由和平等原则,巩固了资产阶级的革命成果。但同时又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局限性,在婚姻、家庭和财产继承等问题上,法典有明显的封建家长制和夫权色彩。(4分)
(4)原因:七月王朝代表大资产阶级(金融贵族)利益,不仅广大工人、农民和小资产阶级被剥夺了参政权,而且日益壮大的工业资产阶级也被排除在政权之外,这引起了他们的极大不满。七月王朝害怕该画激起人民的反抗意识。(2分)
变化:反映了共和制在法国的最终确立。(2分)
影响:共和制的确立,标志着法国人民反封建斗争任务的完成,为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2分)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gaoer/80899.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