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十八中13-14学年度12级高二上学期段考试卷生 物 注意:①本试卷共4页,答题卡1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②请将所有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填涂,填空题或大题用黑色水性笔书写,否则不得分;第I卷(选择题,共 60 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下列物质中,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A.钙离子 B.呼吸酶 C.葡萄糖 D.血浆蛋白当人体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 )A.酶促反应的速率加快 B.渗透压下降 C.细胞代谢紊乱 D.糖尿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体液是指细胞外液 B.体内细胞可以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C.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恒定不变 D.免疫系统既是机体的防御系统,也是维持稳态的调节系统如图是人体局部内环境示意图。以下各项中正确的是( )A.某人由于花粉过敏,会引起2的通透性增加,C液增加 B.新陈代谢主要发生在C中C.2处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为血浆,3处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为淋巴 D.1处的氧气浓度高于C处,C处的二氧化碳浓度高于A处如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③分别代表血液、淋巴和组织液,共同构成人体内环境B.①中无机盐浓度过高时,下丘脑某些细胞分泌会增强C.正常情况下,①~③的稳态维持只与神经-体液调节有关D.当人体蛋白质长期供应不足时,①处的渗透压下降、③处的渗透压上升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构成了人体细胞赖以生存的内环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B.血红蛋白的分子数量决定了内环境的渗透压C.血浆和组织液之间可以相互渗透D.组织液是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右图是人体某项生命活动调节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调节方式的特点是速度较缓慢、作用范围较广泛B.如果分泌物是胰岛素,则靶细胞可以为肝细胞C.如果分泌细胞是胰岛A细胞,则靶细胞不能为肝细胞D.如果靶细胞为垂体细胞,则分泌细胞可以为甲状腺细胞取健康人的血液若干毫升,加入抗凝剂后静置,再取上清液于试管中并加入适量胰岛素溶液,一段时间内试管液体中的葡萄糖含量( )逐渐减少 B.基本不变 C.不断增加 D.先增后减饮酒过量的人表现为语无伦次、走路不稳、呼吸急促,与上述生理表现相对应的结构分别为( ) ①大脑 ②脑干 ③小脑A. ①②③ B. ①③② C. ②①③ D. ③②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跳水运动员在很短的时间内作出复杂的动作,只是通过神经调节来完成的B.神经系统的某些结构的细胞也能释放激素C.吞噬细胞只是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 D.机体自身的组织和细胞不可能成为抗原下面关于下丘脑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大量出汗后,可能会使下丘脑分泌再由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②寒冷刺激使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的活动来调节体温③下丘脑是体温调节的高级中枢,是产生冷觉和热觉的部位gkstk④血糖低时,下丘脑通过有关神经的作用,可以促进肾上腺和胰岛A细胞的分泌活动⑤内环境渗透压的增高,使下丘脑某部位产生的神经冲动传至大脑皮层产生渴觉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④⑤D.①④⑤人体在下列哪些情况下会出现尿量增多的现象( )①剧烈运动 ②天气转冷 ③患糖尿病 ④静脉注射葡萄糖液 ⑤摄取过多过咸的食物A.①②③ B.①④⑤ C.③④⑤ D.②③④如图所示为机体内生命活动调节的途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图示可以说明神经系统可调控内分泌系统的活动B.感受器→①→下丘脑→⑦→内分泌腺构成一个完整的反射弧 C.①过程既有电信号的传导又可能有化学信号的传递D.如果内分泌腺为甲状腺,则⑥的增加可引起③和④的增加有关神经调节过程中的部分结构如图所示,请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组合是( )(1)神经递质存在于②,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2)兴奋在①处以电信号的形式单向传导(3)丙图中与结构②形成关系最密切的细胞器是高尔基体,其中物质外排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4)若甲图表示神经纤维受到刺激的瞬间膜内外电荷的分布情况,则a、c为兴奋部位(5)在人体以肌肉为效应器的反射弧中,若感受器受到刺激后表现为有感觉但无收缩反应,则受伤部位可能是传出神经或效应器A.(1)(2)(4) B.(2)(3)(5) C.(3)(4)(5) D.(1)(3)(5)某健康的哺乳动物在20℃的环境中产热速率为Q1 ,散热速率为Q1′;进入0℃环境30min 后的产热速率为Q2 ,散热速率为Q2′,则( )A.Q1 = Q1′< Q2 = Q2′ B.Q1 = Q1′< Q2 > Q2′C.Q1 > Q1′, Q2 > Q2′ D.Q1 < Q1′, Q2 > Q2′1999年科学工作者从某些植物中提取分离出一种功能类似于动物胰岛素的植物胰岛素,该物质能很好地耐受消化酶和酸性环境,且易被人体直接吸收。最近,国家卫生部正式确认植物胰岛素为调节血糖的功效成分。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植物胰岛素可以口服,能免去给糖尿病患者定时注射胰岛素的麻烦B.正常人口服植物胰岛素后,血糖降低,进而会导致体内的胰高血糖素含量上升C.植物胰岛素能作用于肝细胞,促进肝糖元合成D.植物胰岛素属于抗原,进入人体后会被免疫系统清除如图所示为人体内生理过程图解,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肠道中的A进入肝细胞使细胞内ADP含量降低B.胰岛素能促进5、7、8过程,胰高血糖素能促进6、9过程C.图示三种细胞对血液中A浓度依赖最大的是脑细胞D.剧烈运动时肌细胞内产生大量乳酸,会使血液的pH明显降低将电位计的两个微型电极a、d分别置于神经纤维膜外(ab=bd),同时在b处给予一个强刺激,电位计的指针会( )A.不会发生偏转子 B.发生一次偏转 C.发生两次方向相同的偏转 D.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其在甲状腺细胞内的浓度高于内环境。131I是一种人工放射性同位素,是核电站泄露的核辐射源之一。口服一定剂量131I可以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据此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甲状腺细胞受损会导致下丘脑和垂体细胞分泌激素的量增加B.131I可能破坏部分甲状腺细胞使甲亢患者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C.131I辐射可能诱发突变而增加细胞癌变几率D.甲状腺细胞吸收碘需要载体但不消耗ATP gkstk下列关于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之间的联系,分析正确的是( )A.下丘脑是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又是神经系统的一部分,但不受大脑皮层控制B.下丘脑、垂体也能分泌激素,如垂体可分泌出生长激素,下丘脑能分泌促性腺激素C.当胰岛素分泌过多时,可抑制垂体和下丘脑的活动D.神经系统能控制内分泌腺的分泌,同时激素又能影响神经系统的活动切除胸腺的幼年小鼠,其免疫功能表现为( )gkstkA.细胞免疫缺陷、体液免疫功能下降 B.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功能均正常C.细胞免疫缺陷、体液免疫功能正常 D.细胞免疫正常、体液免疫功能下降下列关于人体的免疫的说法正确的A.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两部分 B.T细胞是在胸腺中成熟的,而B细胞是在骨髓中成熟的C.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D.人体的三道防线同时起作用某同学在“探究生长素类似物NAA促进银杏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获得了下图所示结果,下面对本实验分析或评价不正确的是( )A.本实验的自变量是促进插条生根的NAA浓度B.银杏插条上侧芽的数目及饱满程度会影响实验结果C.促进银杏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为cD.用NAA处理枝条的时间应该相同如图所示,如果茎a侧生长素浓度在B点以下范围内,则对b侧生长素浓度范围的描述较为准确的是( )A.在OA段 B. 在OB段C.在BD段 D.在BA段关于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一种激素的浓度不同可能会产生正、负两方面影响B. 植物的生长发育只受生长素的调节C. 用同一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同一植物的不同器官,作用效果可能不同D. 无籽番茄的获得利用了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原理黄瓜是雌雄同株异花的植物。某兴趣小组将生物园里的二倍体黄瓜的雌花分四组,处理方法如表。其中最可能获得二倍体无籽黄瓜的组是( )A.甲组 B.丙组C.甲组、乙组和丙组 D.丙组和丁组下列有关植物激素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可利用适宜浓度的赤霉素促进细胞伸长,使植物增高②在植物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多种激素是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③使同种植物的扦插枝条产生相同生根效果的2,4-D浓度相同A. B.C.D.A.乙烯只在成熟的果实中合成,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B.细胞分裂素主要在根尖合成,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 C.将要脱落的器官和组织中脱落酸含量比较多 D.赤霉素的合成部位主要是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和幼芽 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gkstkA.胰岛素、胰蛋白酶、呼吸酶和胰高血糖素肯定不能都在人体的同一细胞中合成B.尝试制作真核细胞三维结构模型、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以及种群增长模型的模型种类全都不相同C.垂体细胞能进行细胞呼吸也能合成酶和激素D.出现过植被的地方群落既可能出现初生演替也可能发生次生演替,群落演替的总趋势是物种多样性的增加和群落稳定性的提高大多数生物群落在空间上有垂直分层现象,称为群落的垂直结构。引起森林群落中植物和动物垂直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分别为 ( )A.温度、食物 B.温度、光照 C.湿度、温度 D.光照、食物在下列哪种条件下,种群可能呈“J”型增长( )A.当食物受到限制时gkstkB.在物种广西桂林十八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gaoer/81687.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