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一中—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年级文班政治试卷说明:1.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2.将卷Ⅰ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卷Ⅱ用蓝黑钢笔或圆珠笔答在试卷上.。3.Ⅱ卷卷头和答题卡均填涂本次考试的考号,不要误填学号,答题卡占后5位。卷Ⅰ(选择题 共6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计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 现实生活中,哲学往往被一些人忽视,“哲学不能带来钱”成了他们的思维定势。一位著名哲学家揶揄地说:“当年马克思撰写《哲学的贫困》,如今则出现了‘贫困的哲学’。”但事实证明一个轻视理论思维的民族是不会有光明的未来的。这是因为A. 哲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其任务就是揭示具体事物发展的规律B. 哲学只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C. 哲学是对人们实践活动的概括和总结D. 哲学能够为人们的实践活动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2.据天文部门预测,6月23日19时11分,月球过近地点,距地球35.699万公里,大约19时30分左右,月亮又迎来月圆时刻,这便是最大最圆的月亮,也就是“超级月亮”。 “不管你身处何地,这次所看到的月亮都将是最大的,”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的米歇尔塔勒尔介绍说,“不仅视觉上月亮的大小将会比平常大12%,其亮度也将随之增加30%,所以我们这次将看到一个格外明亮的超级月亮。”许多天文机构及专家都对此都做了精确的预报。从哲学的基本问题看,这体现了A. 思维与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 B. 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C.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D. 思维与存在有没有同一性3.14~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提倡人权反对神权,提倡人性反对神性,提倡个性自由反对中古时期的宗教束缚。这些思想和行为的积极意义在于①预见和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②直接作用于社会制度,引起社会形态的变化⑨动员和掌握广大人民群众,从而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④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提供社会变革的政治保证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4.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警示人们要珍惜年华。古人对时间的体验与此类似的是 ①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②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③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④叹长河之流速,送驰波于东海?A.①②B.①④ C.②③ D.③④5.田径赛中,4×100接力赛取得好成绩的重要因素在于能否充分发挥每个队员的优势。第一棒要求反应速度快、爆发力强;第二、三棒要求奔跑速度快、耐力强;第四棒要求心理素质好、冲刺能力强。4×100接力赛的布阵理念告诉我们,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要获得成功,必须做到①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②研究并改进规律 ③按客观规律办事 ④从客观实际出发 A.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为应对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我国适时调整宏观经济政策,把保持经济稳定增长作为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下边漫画反映了这一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该漫画直接体现了 ①要重点解决主要矛盾 ②做好工作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③认识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 ④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③④7.“不雨花犹落,无风絮自飞。”这句话说明了A.事物的变化发展不受外部因素的影响B.事物是运动变化的C.规律是客观的又是普遍的 D.量的积累必然引起质变的发生8.建设生态文明,要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建设生态文明的哲学依据是①规律具有客观性,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 ②联系具有普遍性,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③客观规律和人的主观能动性之间是互相制约的 ④意识对人们改造世界具有促进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9.,科学家根据植物的光合作用原理,研制成第一片“人造树叶”。这片“树叶”能够释放出制作燃料电池的氢,它的诞生对于人类开发可再生能源具有重要意义。“人造树叶”的成功研制佐证了①人的意识只有反映了事物本质才具有能动性、创造性②人能够认识事物的本质并根据自身需要加以利用③人的意识能够创造出自然界所没有的客观事物④人能够通过实践将观念中改造的对象变成现实的东西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0.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说,自己的作品与家乡百姓的生活密不可分,艺术风格也深受故乡的泥塑、剪纸、扑灰年画、茂腔等民间艺术的影响。莫言独具特色的小说创作揭示的哲学道理有 ①意识形式的差异性决定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的多样性②意识反映客观存在的方式可以而且应当是多种多样的③意识能否正确反映客观存在取决于反映者的想象力④意识如何反映客观存在受制于反映者的个性、能力和素质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1. 漫画《坚持原则》中的人错在A.一意孤行,没有尊重客观规律B.因循守旧,没有发挥主观能动性C.生搬硬套,没有做到从实际出发D.顾此失彼,没有一分为二地看问题12.唐代诗人柳宗元在《三赠刘员外》一诗中写道“信书成自误经事渐知非①在实践基础上不断丰富发展的过程 ②不断克服谬误逐步接近真理的上升过程③主体对客体的直接现实性改造活动 ④在实践的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4.图5漫画(作者:周锐)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①对事物的认识受主体差异的影响②认识和改变规律是克服困难的条件③辩证的否定是事物之间相互的否定④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5.以前人们认为,材料的强度和韧性这两种属性不可兼得。但某工程团队利用“电纺”技术,开发出细小的聚丙烯腈纳米纤维,并通过小喷嘴喷射出去,做成的材料既轻又薄,不仅更坚固,而且更具韧性。该团队之所以成功,是因为A.深化了理论认识,推动事物质变B.立足于实践探索,改变实践手段C.发挥了意识的目的性,突破条件创造联系D.发挥了主观能动性,消除事物之间的矛盾16.聪明的人在生活中既要学会选择,也要学会放弃,其实放弃也是一种艰难的选择。这句话表明A.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B.回避矛盾有时也不失为一种聪明的做法C.对立也是统一,对立和统一不是绝对的 D.不同的价值观具有不同的导向作用17.歌德说:“我们对于真理必须经常反复地说,因为错误也有人在反复宣传,并且不是有个别人而是有大批的人反复宣传。”这说明:A.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 B.少数人的意见才是真理C.真理与谬误是相互融合的关系 D.真理以谬误为基础而存在18.澳大利亚海豚在海底寻找食物时,用海绵保护鼻子。科学家说,这只是海豚聪明的一个例证;乌鸦是一种“心灵手巧”的动物,它们可以把小树枝、羽毛和其他碎片用做工具,诱捕位于很难达到的地方的猎物。大乌鸦能熟练利用社交影响得到更多保护和食物。这些事实说明 A.动物的特长归根到底只是它们的本能 B.意识并非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C.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D.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19.《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指出:“宁要微词,不要危机;宁要‘不完美’的改革,不要不改革的危机。”面对全新的历史改革方位,改革者当以无私无畏的责任担当,不失时机的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体制改革创新,才能为党和国家赢得一个光明的未来。这是因为①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使生产力适应生产关系的变化 ②改革就是从根本上改变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 ③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④只有通过不断解决矛盾,才能推动社会不断进步A.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20.太阳每天都会升起,而太阳每天又都是新的。这一说法A.只看到了绝对运动 B.既看到绝对运动,也看到了相对运动C.是一种诡辩论的观点 D.既看到绝对运动,也看到了相对静止21.著名物理学家基普?索恩说道:“从前,时间旅行是作家的专属领域,严肃的科学家像躲避瘟疫一样避开它。但是现在,在严肃的科学期刊,可以看到优秀理论物理学家撰写的对时间旅行可行性的分析文章。”对此,正确的认识是①真理与谬误总是相互转化的 ②社会科学规定自然科学研究的方向③艺术想象可以启迪科学思维 ④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2.中国人对太空有着独特的情怀。从古代的“把酒问青天”、“嫦娥奔月”到今天的“神舟”号系列飞船对太空的探索,太空将渐渐被我们所熟悉。这说明①人类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 ②每一个人的认识能力都是无限的 ③认识是发展的,人们的认识随着实践能力和水平的发展而发展 ④世界上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A. ①③ B. ②③ C.②④ D.③④23.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芝诺有一句经典名言:“人的知识就好比一个圆圈,圆圈里面是已知的,圆圈外面是未知的。你知道得越多,圆圈也就越大,你不知道的也就越多。”这表明①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②认识具有反复性 ③追求真理是无止境的 ④认识具有无限性A. ①② B.③④ C. ②③ D. ①④24.古代诗歌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其创设的无与伦比的意境和深邃寓意为世人河北省唐山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政治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gaoer/899094.html
相关阅读:高二年级政治上学期9月月考试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