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山大附中高二3月月考语文试题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二 来源: 高中学习网
试卷说明:

高二下学期语文3月月考试题时间:120分钟 总分:100分一、基础知识(完成1——3题,每题2分,共6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你的这个不情之请让我很为难,过两天我再答复你吧。B.仿佛昨天才踏进校门,谁料倏忽之间,高中三年已经过去,吉光片羽,无处寻觅,令人唏嘘不已。C.这件事对我无异于晴空霹雳,如同一块珍藏多年价值连城的璧玉,顷刻间变成一块不名一钱的瓦片。D.父亲最不放心的是家庭和谐问题,尽管他临终谆谆嘱咐,长子也“承涕自任”,但最后仍不免兄弟阋墙,家庭失和,落一个让人唏嘘不已的结局。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刘量程的《一个人的村庄》、梭罗的《瓦尔登湖》等中外散文佳作,都具有积极的思想倾向,因而文笔清新自然,又充满思辨色彩,耐人咀嚼。B.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深入人心的今天,谁能不信高科技会给人类带来福音?难怪骗子们也要浑水摸鱼,打出高科技的幌子了。C.梵高在死了很多年以后,评论家才像天文学家发现新星一样仰视他,赞叹他,而这一切和寂寞痛苦的梵高已毫不相干了。D.淘宝网要做的就是打造电子商务的产业链势在必行,让这条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共同发展,在创造社会价值的同时,分享电子商务带来的繁荣。3、下面填入空格处的句子语意衔接最连贯的一项( )  柏青认为,不同时期的文字书写变化均与当时的社会发展及需求有关。 。据历代考证,这种字体是下层刀笔吏、工匠、奴隶中逐步流行起来的变体写法,所以在当时被称为“隶书”。隶书取代小篆成为主要字体,中国文字发展历史由此脱离古文字阶段。①但书写起来极为不便, ②结构由均匀圆转的线条组成,③且字形繁复, ④故当时在民间出现了一种流行新字体,克服了其种种缺点,⑤篆书虽然是较整齐的长方形, ⑥将小篆的端庄工整、圆转弯曲的线条写成带方折形式。A.⑤②③①⑥④ B.②③⑥⑤①④ C.⑤②①③④⑥ D.⑤⑥②③④①二、论述文本阅读(完成4——6题,每题2分,共6分)项羽究竟死于何地《太史公书》问世至今已两千年,随着这部巨著的流传,项羽自杀于乌江似是无疑的了。其实,这是历史上的讹误。项羽真正的殉难地不是乌江而是东城,即今安徽定远东南.(距乌江约三百里)。《史记 项羽本纪》论赞中就曾点明,项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只不过一般人不去注意这点罢了。《汉书 灌婴传》也记载:“项籍败垓下去,婴将车骑追项籍至东城,破之,所将卒五人共斩项籍。”那么,司马迁何以在《史记》中有“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一段生动的描述呢?这段描述仅为民间传闻,理由有三。一、项王垓下被围时已兵疲食尽,“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又“汉军围之数重”。当时,项羽已“自度不得脱”,又何以能忽而来到三百里之外的乌江呢?再说,项羽垓下之败,其势是急转直下的,纵乌江亭长有救籍之心,又何以会料事如神,预先舣船以待?二、《史记 项羽本纪》通篇叙事谨严而缜密,尤其是对战事的描述,双方渡江涉河、斩关夺隘时的地理形势,都能于回旋曲折之中,给人以条理分明、江山如望之感。东城之后却为何三百里沙场竟无所交待,情节亦淡然松驰了呢?司马迁只说“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巧借一“欲”字将流传在乌江的一段民间佳话与东城真实的血战情节缝缀弥合了。这就是江淮一带的专家、学者多年来频频质疑并作出种种臆度误解的根源所在。三、项羽崛起于吴中,“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在南征北战中,吴中子弟以及江东父老与项羽是建立了感情的。因而,在他死后即传说起“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的佳话。司马迁曾游历过此地,自然有充分的机会采撷到这些民间传闻,以完善这个英雄形象,也实在是十分自然的。其实,项羽“身死东城”,从来有史迹为证。高达数丈的虞姬墓至今犹在,《定远县志》载:“虞姬墓即嗟虞墩,县南六十里近东城。”阴陵、东城两地,《定远县志》记载则更为明确:“阴陵城,县西北六十里,镆邪山南,周围二里。……羽溃围南驰,汉骑将灌婴追羽过淮,羽过阴陵迷失道即此。”“东城,县东南五十里。项羽至阴陵迷失道,汉追及之,羽复引而至东城即此。”项羽殉难前在定远县境内留下的遗址遗迹,除阴陵、东城,至今仍存十余处。从霸王寨(项王迷路处)到刘会桥(为汉军追及处),从下马铺到嗟虞墩,构成了项王在这块土地上与汉军周旋的一条完整路线。4、从文中看,下列不属于项羽殉难于东城的证据的一项是?(? )?A.《史记》《汉书》等史书中都有项羽兵败并死于东城的记载。B.据史料记载来看,项羽东城突围的可能性极小。C.定远县内的许多遗址、遗迹均证实项羽“身死东城”。D.项羽崛起于吴中,兵败垓下,愧对江东父老,无颜东渡乌江。5、下列各项不属于对项羽同情或肯定的是?( )?A.《史记》中有“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的生动描写。B.乌江一带流传着项羽欲东渡,乌江亭长舣船待的佳话。C.江淮一带的专家、学者频频质疑并作出种种臆度误解。D.作者认为司马迁利用民间传闻来完善项羽这一英雄形象。6、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司马迁知道项羽真正的殉难地不在乌江而在东城。B.项羽从嗟虞墩到阴陵,再到东城,最后死在东城。C.《史记》记述项羽败至东城和东城到乌江的细致程度不一样。D.项羽战死前的主要活动在安徽定远县境内。三、文言文阅读(完成7——11题,共18分) 陈思王植,字子建。年十岁余,诵读《诗》《论》及辞赋数十万言,善属文。太祖尝视其文,谓植曰:“汝倩人邪?”植跪曰:“言出为论,下笔成章,顾当面试,奈何倩人?”时邺铜雀台新成,太祖悉将诸子登台,使各为赋。植援笔立成,可观,太祖甚异之。性简易,不治威仪,舆马服饰,不尚华丽。每进见难问,应声而对,特见宠爱。太祖征孙权,使植留守邺,戒之曰:“吾昔为顿邱令,年二十三。思此时所行,无悔于今。今汝年亦二十三矣,可不勉与!”植既以才见异,而丁仪、丁?、杨修等为之羽翼。太祖狐疑,几为太子者数矣。而植任性而行,不自雕励,饮酒不节。文帝御之以术,矫情自饰。宫人左右,并为之说,故遂定为嗣。植尝乘车行驰道中,开司马门出。太祖大怒,公车令坐死。由是重诸侯科禁,而植宠日衰。太祖既虑终始之变,以杨修颇有才策,而又袁氏之甥也,于是以罪诛修,植益内不自安。二十四年,曹仁为关羽所围。太祖以植为南中郎将,行征虏将军,欲遣救仁,呼有所敕戒。植醉不能受命,于是悔而罢之。文帝即王位,诛丁仪、丁?并其男口。植与诸侯并就国。黄初二年,监国谒者灌均希指,奏植“醉酒悖慢,劫胁使者”。有司请治罪,帝以太后故,贬爵安乡侯,其年改封鄄城侯。三年,立为鄄城王,邑二千五百户。植常自愤怨,抱利器而无所施。以陈四县封植为陈王,邑三千五百户。植每欲求别见独谈,论及时政,幸冀试用,终不能得。时法制,待藩国既自峻迫,寮属皆贾竖下才,兵人给其残老,大数不过二百人。又植以前过,事事复减半,十一年中而三徙都,常汲汲无欢,遂发疾薨,时年四十一。7、对下列句子有关实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善属文    属:撰写,写作B.汝倩人邪 倩:含笑的样子C.公车令坐死 坐:因 ……而获罪D.幸冀试用幸 冀:希望8、下面各组语句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A.①使各为赋 ②故遂定为嗣 B.①应声而对 ②而植任性而行C.①思此时所行,无悔于今 ②欲遣救仁,呼有所敕戒D.①以杨修颇有才策 ②于是以罪诛修9、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说明曹植“才华出众”和“任性而为”的一组是( )(2分)A.植援笔立成,可观 言出为论,下笔成章,顾当面试,奈何倩人?B.每进见难问,应声而对 植尝乘车行驰道中,开司马门出C.常自愤怨,抱利器而无所施 植醉不能受命D.每欲求别见独谈,论及时政幸冀试用 醉酒悖慢,劫胁使者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曹植在十几岁的时候就显现才华,而且性情随和,所驾的车马和自己平日的着装也不刻意追求华丽,受到父亲的宠爱。B.曹植曾受到曹操的勉励,一方面因为有出众的才华,另一方面又得到丁仪、丁?、杨修等人辅佐,好几次差一点被立为嗣。C.曹植率性而为,举止旷达,不知道砥砺言行,他曾因醉酒而没有能接受曹操让他救曹仁的命令,曹植虽然后来后悔了,但是还是没有能够出征。D.曹植受到冷落和排挤后,常常自怨怀瑾握瑜,空有才华却无处施展,几经努力,终无所用,后来在郁郁寡欢中抱病而死,终年四十一岁。11、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10分)(1)植既以才见异,而丁仪、丁?、杨修等为之羽翼。太祖狐疑,几为太子者数矣。(2)文帝御之以术,矫情自饰。宫人左右,并为之说,故遂定为嗣。四、古代诗歌鉴赏及积累(14分)12、阅读下面的诗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山行 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长?相?思 李煜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菊花开,菊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1)两首诗词都写到"枫叶",诗人借这一意象表达的情感是否相同?请简要分析。(3分)(2)请简要分析李煜《长相思》的下片"菊花开,菊花残"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4分)13、名句名篇的背写(7分)(1)陈王昔时宴平乐, 。(2)岁暮阴阳催短景, 。 ,三峡星河影动摇。(3)吴丝蜀桐张高秋, 。(4)鸟雀呼晴, 。(5)忧劳可以兴国, ,自然之理也。(6)苟山西省山大附中高二3月月考语文试题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gaoer/924871.html

相关阅读: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及答案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