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濮阳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语文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二 来源: 高中学习网
试卷说明:

高二语文期末试题(A卷)参考答案C(3分)(“不仅仅是”错,原文说的是“不再是地理意义上的眉山”。)B(3分)(“对故乡的情感日益淡薄,乃至把他乡认作故乡”错,本文阐述苏轼把他乡认作故乡是为了说明苏轼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A(3分)(B原文说的是“一定程度上就是迁移人对异乡的排斥”;C因果关系不成立;D“故乡的具化”错,应该是“异乡的故乡化”。)4.B(3分)(见5.D(3分)(①是写郭解品行的改变,②是写郭解不徇私情,④虽有一定关系,但远不如③⑤⑥更直接,且不影响正确答案的选择)6.B(3分)(不是郭解派人抓到凶手的,文中是凶手“自归”)7.(1)于是她把儿子的尸体丢弃在道上,不埋葬,想用这样的情形羞辱郭解。(译出大意给分;给分)(译出大意给分;给分)9. (6分) 拟人(2分)。前一首诗写一夜潺?的溪水仿佛是在和自己这个同行三日的友伴殷勤话别。诗人由溪水的“有情”表现自己对溪水的依依惜别之情。(2分)。后一首诗写一夜潺?的溪水仿佛是为诗人的不幸远别而呜咽啜泣,又仿佛是从他的心中流出,载着绵绵无尽的离愁别恨,长流远去。诗人借溪水抒发了去国离乡的愁苦情怀。(2分)10.(6分)(1)悦亲戚之情话 乐琴书以消忧 (2)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 (3)况阳春召我以烟景 大块假我以文章(答对一空给1分,该空有错别字不得分)[来源:11.(16分)(1)(4分)BC(A目的错误;D中“以作者对‘不惜以自己的尊严和人格与金钱地位、功名利禄作交换’的小人的抨击为线索”不对;E项文章结尾写到渔夫和浣女的目的不是在于赞美他们,而是通过写他们的精神来表达自己的一种追求。)(4分)(2)(6分)少年时期:只会背诵而不知其意(2分)(2)青年时期:自以为已经读懂,认为自己有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心态,但与实际情况还有差距(2分)(3)中年时期:真正从中悟出了人生的哲理(2分)(3)(2分)借爱因斯坦的人品和学品来衬托王维的人品和学品(2分)(4)(4分)明月清泉象征远离尘世纷争、自始至终保持人格的高洁心灵(2分),寄托着作者对高雅纯洁的人生境界的追求。(2分)12.(20分)(1)(4分 )C、E (A项“一系列”不合实际,并且小说也没写“我”怎样开别人的玩笑。B项是小说中的“我”的假想。D“放松了警惕”与后文“远离床”、“保持清醒”等情节相矛盾。)(2)(6分) “我”是一个:①开过别人玩笑,却又怕被人开玩笑,②敏感多疑,③胆小谨慎,④在现实生活中处处感到危机四伏的小人物。(①根据第1段,②根据第2~5段中的多处细节描写,③根据第5段,④第4、5两段里“我”对种种生活物品的猜疑可以认为是“现实生活危机感”在这个小人物身上的折射)(能结合内容分析答对三点即给满分)(3)(4分)①心理描写,小说以第一人称为叙事角度,通过内心独白等方式表现了主人公的心理变化,准确生动地刻画出人物敏感多疑的性格特征,(举例略); ②动作描写,小说借助连续的动作描写推动着人物的命运走向,同时生动的刻画出人物胆小谨慎的性格特征。(举例略)(意思对即可)(要能结合例举分析)(4)(6分)①从小说前文铺垫的情节看,这场笑话的出现的确与“关窗”、“挪床”的措施有直接关系,这样写符合情节的内在逻辑。 ②“我”之所以闹笑话有深层的社会性原因,就是当时代的人们普遍存在的空虚无聊、相互愚弄、充满信任危机的社会弊病。“有什么事情比戏弄别人更有意思”、“引起了我的怀疑”、“ 一切都值得怀疑”等语句就是当时代的社会缩影。 ③小说结尾这样写,恰恰进一步表现了“我”在这样的社会病中心理被扭曲的程度,以及不能觉醒、难以自拔的可悲,使小说的主题表达得更深刻。 (分析合情合理即可,酌情给分)13.(4 分)B E ( 选对一个3分,选对两个给6分。B项刘备并未列举董卓、吕布,不是酒杯是筷子;E项刘备并未立即重用庞统。)14. (5分)①被曹操击败后投奔刘备的吕布,乘虚夺了徐州,刘备只得屯军小沛。(1分)袁术发密书拉拢吕布,并派纪灵进攻刘备。吕布应刘备求援前来。他邀纪灵、刘备饮宴,约定他若射中插在辕门外的画戟小枝,两家便罢兵。(3分)他果然射中画戟,遂令双方撤兵。(1分)或者:②刘备在“火烧连营”后退守白帝城,染病不起,(1分)临终前将诸葛亮请到行宫,希望诸葛亮辅佐太子刘禅,要求儿子要以“相父”之礼对待诸葛亮,并提出,如嗣子无才,诸葛亮可自立为王。(3分)诸葛亮既吃惊又感动,答应了刘备托孤。(1分)【附参考译文】郭解保持着恭敬待人的态度,不敢乘车走进县衙门。他到旁的郡国去替人办事,事能办成的,一定把它办成;办不成的,也要使有关方面都满意,然后才敢去吃人家酒饭。因此大家都特别尊重他,争着为他效力。郭解迁移到关中,关中的贤人豪杰无论从前是否知道郭解,如今听到他的名声,都争着与郭解结为好朋友。 太史公说:“我看郭解,状貌赶不上一般人,语言没有足够的文采。但是天下的人们,无论是有才能的,还是没有才能的,无论是认识他还是不认识他,都仰慕他的名声,谈论游侠的都标榜郭解以提高自己的名声。谚语说:人可用光荣的名声作容貌,难道会有穷尽的时候吗!”m]河南省濮阳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语文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gaoer/941007.html

相关阅读:高二语文暑假作业 成语过关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