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十大热点复习- 专题三: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制度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考复习 来源: 高中学习网

知识归纳

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战国时期起源

(1)战国时期,思想家韩非子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国家大权集中在君主一人手里。

(2)商鞅变法时,秦国采取废分封、行县制、统一度量衡等措施,加强了新兴地主阶级的中央集权制度。

2.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1)措施:①政治方面:确立至高无上的皇权;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制和行政机构;颁布通行全国的《秦律》。②经济方面:实行土地私有制,按亩纳税;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统一车轨、驰道。③文化方面;书同文;焚书坑儒;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关键提示:

皇权至高无上,地位不可僭越,权力不可转移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主要特征。

(2)作用: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有利于封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和巩固发展国家的统一,以及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起了重要作用。但是,秦朝的地主阶级凭借皇帝的专制权威,大大加强了统治力量,使人民处境日趋恶劣。

跟踪思考 你如何理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历史作用?

3.隋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完善

(1)中央机构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六部职权有分工,也有合作,相互牵制和监督,从而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三省的分工使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三,三省的长官大都品级较低,这就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完备是中国官制史上的重大变革。

跟踪思考 三省六部制有何作用?

(2)创立科举制度: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地方豪门士族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4.北宋中央集权的强化

(1)措施:

①集中军权:解除禁军将领石守信等人的兵权,削减地方节度使的实权,将禁军统领权一分为三,都直接对皇帝负责,枢密院有调兵权而不直接统领军队,统领军队的将帅无调兵权;实行更戍法;各地军队的精壮之士都选人禁军。

②集中行政权:设参知政事,分割宰相的行政权;设枢密使,分割宰相的军权;设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财政权;派遣文官担任知州,又在各州设通判,两者互相牵制。这样就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③集中财权和司法权:规定地方税收留下一小部分作为开支,其余由转运使全部运送中央,这就消除了地方割据的基础;规定司法人员改由中央派文官担任,死刑须报中央复审核准,这就把地方的司法权收归中央。

(2)影响:

①积极方面:使藩镇割据的基础得以铲除,从而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②消极方面:北宋过分集权带来严重恶果:一是政府机构重叠,官员冗滥,财政开支庞大;二是军队作战指挥不灵,战斗力下降;三是地方上财政困难。这些因素给北宋种下"积贫积弱"的祸根。

跟踪思考 北宋采取了哪些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有何历史作用?

5.元朝统治机构的健全

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元世祖健全了统治机构,在中央设中书省和枢密院;为了有效地控制地方,元统治者在地方设置行中书省,由中央委派官员管理。

6.明朝君主专制的加强

(1)对中央官制调整,废除丞相制度,把中央行政权分屑六部,六部各设尚书,直接对皇帝负责。这样使皇帝的权力空前提高。

(2)调整地方官制,实行三司分权。这样使三司分立、互相牵制,大权统归中央。

(3)将大都督府改为五军都督府,五军都督府和兵部相互制约。

(4)制定了《大明律》,充分体现了君主的专制意志。

(5)授权锦衣卫掌管缉捕、刑狱之事,监视、侦查官民的不法言行。又先后设立东厂、西厂等特务机构,由宦官统领,皇帝直接控制。

关键提示:

厂卫特务机构是明朝专制主义强化的极端表现。

(6)实行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大兴文字狱,严厉控制士人的思想。

7.清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顶峰

(1)雍正时设军机处,使地方军政首脑直接听从皇帝指挥,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

(2)清朝统治者大兴文字狱。这种文化专制政策,造成社会恐怖,从而禁锢了思想、摧残了人才,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跟踪思考 明清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趋势如何?

8.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衰落与结束

(1)明清之际的思想家黄宗羲,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进行了激烈批判,指出君主是"天下之大害"。

(2)20世纪初,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二、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

1.汉朝的察举制

(1)为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统治的需要,汉朝发展了选举人才的选官制度。这套制度包括察举、皇帝征召等内容。

(2)察举制是两汉选用官吏最主要的途径之一,它是一种由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东汉时,察举制注重孝廉一科,察举主要根据人才在地方上的声望,称为乡举里选。随着地方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门第族望成为选举的主要依据。

2.科举制的创立和演变

(1)隋朝科举制的创立。①背景:随着士族门阀的衰落和庶族地主的兴起,魏晋以来选官注重门第的九品中正制已经无法继续执行下去。②形成:隋文帝即位后,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隋炀帝时,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形成。

(2)唐朝科举制的完善。①完善;唐朝建立,继承和完善科举制度。贞观时,增加了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武则天时,大量增加科举取士的人数,还首创了武举和殿试;开元年间,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以后成了定制。②评价:科举制的创立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它冲破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起到了抑制门阀的作用;扩大了官吏来源,大批门第不高的庶族地主知识分子通过科举考试参加到政权中来;科举制把读书、考试和做官紧密联系起来,从而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科举取士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地方豪门士族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局的稳定。

跟踪思考 科举制的出现有何历史进步作用?

(3)北宋科举制度的发展。①发展;北宋的科举制比唐朝有了进一步发展考试分为乡试、省试、殿试三级;北宋严格了科举考试程序,举人经礼部考试后须经殿试才算合格,录取权由皇帝直接掌握,殿试成为定制;考试科目逐渐减少,进士科成为最主要科目;在考试方法上又实行糊名制,即将试卷上的姓名、籍贯密封,防止考官舞弊;录取名额比唐朝大大增加。②评价:科举制的发展,为地主阶级各阶层进入仕途开辟了道路,使北宋的政权基础进一步扩大,也起到了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

(4)明朝的八股取士。明朝沿袭了前代科举取士制度。为了严厉控制士人的思想,科考试卷仅从儒家的四书、五经中命题,而且只准用程朱理学的释经观点,不许发挥个人见解;答卷的文体有严格的规定,分八个部分,称为"八股文"。这种文体呆板乏味,严重束缚了人们的思想。

(5)科举制度的废除。20世纪初,由于国内形势的巨变,封建的科举制度早已不适应形势的需要。1905年,清政府废除了科举制度。

跟踪思考 明朝的八股取士和唐朝的科举制在作用上有何不同?

三、中国古代社会的地方行政制度——分封制、郡县制和行省制度

1.分封制

(1)形成和演变:公元前11世纪中期,周朝建立后,为巩固奴隶主国家政权,周天子把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分封到各地做诸侯,建立诸侯国,并规定了诸侯享有的权利和对周天子应尽的义务;春秋时期,随着周天子势力的衰微和诸侯争霸局面的出现,分封制名存实亡;战国时期,分封制逐步被郡县制取代。

(2)特点:分封的目的是巩固奴隶主贵族专政的国家政权;分封的对象主要有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被分封的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但也要承担周天子所规定的义务。

(3)影响:分封后的诸侯国环绕周王室,形成众星捧月之势,起到了拱卫周王室的作用;分封制使周朝的势力扩大到边远地区,从而扩充了疆域,使西周成为地域空前广大的奴隶制国家;由于分封制维持了地方诸侯国相对独立的地位,因而当周王室势力衰微时,他们便借机发展自己的势力,从而导致了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称雄的局面。

跟踪思考 周初为什么要实行分封制?分封制在西周初期和后期的作用有何不同?

2.郡县制

(1)形成和演变:春秋后期郡县制开始出现;战国时期,郡县制在各诸侯国普遍推行:秦统一六国后,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度,体制也更为完善,秦以后各朝代,在地方行政机构的设置上一直沿用郡县制,只是在形式上有所变化。

(2)特点:郡县制是在分封制逐步瓦解的过程中形成的;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地主阶级的集权统治;与分封制不同的是,郡守和县令都由皇帝直接任免,他们负责管理人民,收取赋税,征发兵役和徭役等。

(3)影响:郡县制的实行标志着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发生了划时代的变革;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治安定和经济发展;使君主加强了对全国的统治,有力地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跟踪思考 郡县制为什么能起到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

3.行省制度

(1)形成和演变:元政府在中央设中书省,在地方设行中书省,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明朝虽废行省,设三司,但地方行政区划习惯上仍称行省或省,这种称谓一直延续到今天。

(2)特点:各行省都是中央政府机关——中书省的派出机构,直接对中书省负责。行省制度作为一种军、政、司合一的地方行政制度,其长官在中书省的直接领导下有相对独立的行政、军政和司法权。

(3)影响:行省制度的建立,适应了元政府管理空前辽阔疆域的需要,从而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由于各行省直接隶属于中书省,与中央关系密切,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发展。行省制度是我国政治制度史上的一项重大变革,对后世影响深远。

跟踪思考 从分封制到郡县制,再到行省制,反映了历史发展的哪一趋势?

4.土司制度

元朝时开始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制度,即设立宣慰司等机关,任命当地少数民族首领为土司长官,可以世袭,但必须效忠于朝廷。明清时期经过"改土归流",逐渐废除了土司制度。

四、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演变

1.秦朝的御史大夫

秦朝在中央设御史大夫,位居三公之一。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兼理国家监察事务。

2.两汉的刺史制度

汉武帝把全国分为13个州作为监察区,每州设刺史一名进行监察。刺史级别不高,但巡察时代表中央,可以监察诸侯王和地方高官。东汉时,刺史的监察权进一步加强,并逐步取得了地方行政权和军权。东汉末年,刺史成为州的最高长官。

3.北宋的通判

北宋在各州设通判,负责监督知州,可直接向皇帝报告情况。

4.元朝的御史台

元朝在中央设御史台,为最高监察机关。

5.明朝的按察司和厂卫特务机构

明朝在地方设提刑按察使司,分管地方监察和司法。授权锦衣卫掌管缉捕、刑狱之事,监视、侦查官民的不法行为,不受司法部门管辖。又先后设立东厂、西厂特务机构,由宦官统领,皇帝直接控制。

跟踪思考 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能否起到廉政建设的作用?它所起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五、其他政治制度

1.少数民族的政治制度

(1)辽的"善汉分治"制度:在中央设置南面官和北面官。

(2)金的猛安谋克制:是一种兵农合一的制度,既是军事组织,又是地方行政组织。

(3)后金的八旗制度:是一种兵农合一的社会组织。

2.加强对百姓控制的制度

(1)连坐制: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规定"令民为什伍",实行连坐法;秦朝时,一人犯罪,株连亲族、邻里。

(2)编户齐民制:两汉时对百姓管理实行编户制度。那些被正式编入政府户籍的平民百姓,称为编户齐民。编户齐民具有独立的身份,依据资产多少承担国家的赋税、徭役和兵役。

(3)保甲制度:北宋王安石变法时,实行保甲法。政府把农村住户组织起来,十家编为一保,保丁在平时种田,农闲时练兵,维持社会秩序,战时编入军队作战。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在华北沦陷区实行保甲连坐制度,企图肃清沦陷区内的抗日力量;国民政府在国统区也强化保甲制度,严格控制人民。

3.军事制度

(1)府兵制。

(2)募兵制。

(3)禁军制:北宋将各地方军的精锐之士都选入禁军,半数拱卫京师,另一半驻守各地。

(4)更戍法和将兵法:更戍法规定禁军定期更换驻地,统兵将领并不随军调动,以防止武将专权。王安石变法时实行将兵法,把禁军固定在一定辖区,由固定的将官加以训练。

思维拓展

拓展1:如何理解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两个概念

封建专制主义体现在帝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上,其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从决策到军、政、财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而中央集权则是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的,其特点是地方政府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制于中央。两者之间的联系则是地方和中央都必须服从于皇帝。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生产方式发展的必然结果,客观上适应了封建地主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需要。封建统治者需要用自上而下的一整套国家机构统治人民、镇压人民、维护封建制度,同时它也能起到维护国家统一和聚集分散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重大工程建设的作用。但对不同朝代的措施又需要进行具体的分析。

拓展2:如何理解明清封建制度的衰落

明清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末期,封建制度开始衰落。从政治上看,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君主权力强化、大兴文字狱、实行八股取士等,表明依靠正常的统治措施已难以维持统治了,君主专权的强化趋势必走向反面,更加证明了封建制度的腐朽。从经济上看,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虽未发展到危及封建统治的地步,但代表了新的生产方式,从经济基础上表明了封建制度的衰落。从农民起义的口号看,"均田免粮"的提出,表明农民起义已触及到了封建土地所有制。从赋税制度看,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的实行,表明了农民对封建依附关系的减弱,也有利于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从文化上看,反映商品经济发展的市民文学和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产生,这是封建制度衰落在文化上的反映。从对外关系看,明中叶后,西方侵略者不断侵扰中国,中国实行消极的闭关政策,这也反映了封建制度的衰落。

拓展3:对明清君主专制强化的评价

在中国明清之交,英国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此后,西方许多国家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建立起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制或民主共和政体,为资本主义工业化开辟了道路,跨入生产力迅速发展的新时代。清朝统治者却继承明制,把君主专制制度推向顶峰。皇帝既是最高立法者,又是最高行政长官和最高司法者,不受任何约束和监督。这种绝对君主专制,使皇帝的决策具有个人独断和随意性的特点,难免出现失误。绝对君主专制,又使大小官吏只能唯上是从,助长了官场的因循守旧之风。同时,它又必然造成官僚机构的膨胀,从而导致官僚主义、贪污腐化之风盛行。所有这一切,都极大地妨碍社会的进步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自此,中国社会的发展步伐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国家。(引自新课程标准人教版教材)

拓展4:对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评价

在中国古代社会,监察官在打击贪官污吏,澄清吏治,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维护中央集权、谏正皇帝过失、防止决策失误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历史上出现的封建盛世大都与帝王加强监察有关,如:汉武帝时创立刺史制度,助其实现"大一统"。唐太宗大力提高谏官地位,对谏官之言,"虚己纳之;,从而实现"贞观之治";唐玄宗前期亦重视监察官,开元十四年建立了"一台三院",完善了唐的监察体制,因此当时吏治清明。而元世祖非常重视御史台的作用,曾说"中书朕左手,枢密朕右手,御史台是朕医两手的"。多次支持监察官对权臣不法行为的纠举,实现了"大一统"。

但是,古代监察官的作用也有局限性,特别是当一个封建王朝出现不正常的情况或一个王朝进入中后期,出现统治危机时,监察官就难以发挥正常作用,甚至会催化吏治的腐败。如:东汉中后期以后,外戚、宦官轮流专权,操纵监察官的任免,监察机关逐渐成为不法官吏胡作非为的工具;汉灵帝时,监察官竟把与宦官没有关系的26名勤政为公的地方官纠举弹劾。唐玄宗后期,由于李林甫、杨国忠相继专权,御史直言弹劾的事例就很少见了。而明武宗时,宦官刘瑾专权,在监察机关内安插党羽,当时的监察院实际上成为宦官专权的工具。

高考链接

高考分析: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内容在中国古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正在积极进行,民主政治进程在加快。民主政治进程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个热点话题,也是高考关注的热点。中国古代政治在高考中的地位较前虽有所降低,但因与民主政治热点有着密切的联系,因而在高考命题中还未间断过对这部分内容的考查。

在对本专题的复习时,应注意如下几个方面的角度和思路:

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政治制度,这种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两千多年,对中国历史和社会政治都有深刻的影响。既要掌握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内容和史实,又要注意从理论上弄清这种政治制度产生的社会根源和这种政治制度的利弊。

2.科举制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选官制度,它既属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范畴,又与中国古代的教育制度相关联,这种制度无论对中国还是对世界都有重要的影响。在理清这一制度演变的同时,要注意对这一制度在不同时期的利弊进行客观评价。

3.本专题虽然限定在古代史的范围,但可适当向近现代史延伸,如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怎样在中国历史上消亡的,它对中国近代和当代的政治制度有何影响。这就把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发展、近代军阀政治、国民党的政治体制等内容联系起来,增加了综合思考的强度,还可以联系西欧国家专制王权的建立等内容展开。

4.郡县制和行省制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方行政制度,在弄清其发展演变史实的同时,还要注意两者在本质上都有利于中央集权制度巩固。

5.当前,我国正在对政治体制进行改革,提倡制度创新,要注意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的借鉴意义。注意寻找这部分知识与社会现实的结合点。

释疑解惑

1.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与外国政治制度相比,有着自己鲜明的特征:①中国政治制度的历史经过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从未中断,因此源流分明,沿革清晰。

②以君权为中心,高度集中权力。在人神关系上,鼓吹君权神授,君权至上,以神权服务于君权。在君臣关系上,宣扬君令臣从,臣效死忠,下级依附上司,全国依附君主。在权力配置原则上,君主一人全面垄断国家的行政、立法、司法、监察、财政、军事和文化教育大权。

③人治高于法制。虽然每朝每代都曾制定和修订法律,但政治生活的主流是人治而不是法制,尤其是君主的言论,可以任意冲击、取代法律。

④完备性、周密性和成熟性。中国古代政治机构的设置相当完备,从君主到臣僚,从中央到地方,上下相依、交叉相连,统治法网严密周全。

⑤宗法关系的残余严重影响到古代政治制度的建设,父权的观念渗入到国家政治制度中。居家为孝,事君为忠,借助父权来加强君权和行政权。

⑥在漫长的政治制度发展过程中,儒家经典是君主专制制度的理论基础,是历代各项制度与政策的依据。

⑦调整伦理关系与等级秩序的礼制,得到行政法的确认而与政治制度结合,形成典型的官僚政治、严密的等级制度,造成严重的官民对立现象。除上述特征外,中国古代政治制度还具有外戚、宦官交替干政祸国,将城市作为统治的中心,"明君""盛世"的重现,以及在地方实行行政包揽一切的权能主义,等等。

2.如何看待分封制的积极作用与消极作用

分封制是建立在井田制基础上的奴隶社会的上层建筑。西周初期,周王有较高的权威,周王对诸侯国有较强的号召力、向心力;受封的诸侯服从周王的命令,并朝贡财物、派兵随从周王作战。诸侯国对周王起到拱卫作用,使周朝不仅巩固了统治,而且扩大了疆域,成为地域空前广大的奴隶制国家。

但事物的发展往往具有两重性:一方面,诸侯听命于周王;另一方面,诸侯国受分封之后,在其境内自成一体,有其相对独立性。随着西周阶级矛盾的尖锐,王室衰微,周王权威下降,各诸侯国便常常不向周王朝贡,尤其是自身经济实力增强之后,更不甘心听命于周王。这种相对于中央朝廷的独立性逐渐增强,为分裂割据提供了条件。在此以后,为了争夺土地、人口及对其他诸侯国的支配权,又演变为争霸战争。

3.中央集权专制制度体制的评析

以君主专制体制为核心的政治结构是历史发展的结果,有其一定的历史必然性和合理性。它的出现和长期存在,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不仅形成了相当成熟的政治体系,促进和维护了中国的长期统一,而且促进了封建经济的繁荣,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例如,选拔官吏的考试制度,就是中国文化对世界文明的一大贡献,特别是科举考试制度体现出的平等竞争和崇尚知识的价值取向更是弥足珍贵。

但是,这种政治结构的负面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政治上,存在一个高高在上的、世袭的、终身权力不受任何限制的君权,唯君命是从,妨碍了各级行政官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挥,造成国家机器运转的迟滞和缺乏应有的活力。讲"人治"不讲"法制"、重权不重法、官僚主义和家长作风等非理性因素都不同程度地妨碍着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经济上,用行政手段干预经济、重农抑商、重本抑末,强化了单一的封闭的经济格局。文化思想上,实行文化专制,强调正统,歧视异说,重阐释、轻创造,束缚了文化科学的发展。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上的专制主义是一脉相承的,它在极大程度上扼杀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生机与活力;它对社会发展的阻滞凝固作用与日俱增,王朝末期大于王朝初期,封建后期大于封建初期。

4.中国古代监察机构的主要职权

(1)弹劾权。它是指弹劾群僚结党营私,贪污渎职等非法行为的权力。汉朝御史中丞,"佐天子,专掌纠劾"。而晋南朝时为激发监察官纠劾精神,竟允许"风闻奏事",即可据传言奏事,弹者不必署名,即使弹劾有误,也不负任何责任;唐宋御史台"掌纠察官邪,肃正纲纪";明清也大致相同。监察官的弹劾对象可以说包括除皇帝之外的文武百官。监察官直接对皇帝负责,不必征求上司如御史台长官的同意,最后裁决由皇帝决定。

(2)谏诤权。这是古代谏官的主要职权。古代谏官主要有散骑常侍、谏议大夫、给事中等。如教材中提到的唐朝谏官魏征是给事中。谏官们常常谏诤政事之得失。唐太宗时下令,凡讨论军国大事"必使谏官随入,预闻奏事",就是说凡遇朝廷决策,谏官有权闻政事,并对政策得失发表意见。正是因为唐太宗从谏如流,才会出现"贞观之治"的局面。

(3)司法权。这里的司法权,包括司法监察权和司法审判权,前者自秦汉御史就有这种权力,而后者到南朝陈时始有之。陈时建立朝廷重官会审制度,御史中丞也参与司法审判,后为唐所继承。唐时建立三司会审制,即刑部、大理寺和御史台三者共同审理案件,称"三司推事"。到清时,除沿用"三司推事"制外,如遇重大案件,则实行九卿会审制,即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会同吏、户、礼、兵、工部和通政司的官员共同审理。可以说,古代御史既是监察官又是司法官。

(4)审计权。它是指对国家财政预算的执行和决策编制的审核,并稽查财政上的不法行为的权力。唐时,监察御史巡按郡县,即有检查屯田、铸钱等内容;宋朝的转运使司,既是掌管财赋的长官,又是监察官,其职权中有"岁行所部,检察储积,稽考帐籍"。到明清尤其是清朝,凡封建衙门机构的收支账目和会计报告,都要送呈都察院检查。

上述所举为古代监察官的主要职权,此外,监察官还有处置权,即允许御史在特殊情况下先行后奏,"随事处置"。如明清御史纠劾文武百官,凡六品以下贪酷显著者就便拿问;此外监察官还有监试权、监军权和调查权。其权力广泛,为世界监察史所罕有。

5.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基本概况

中国古代中央对地方进行分级管理。废除分封制之后,以中央对地方统属关系构成的行政组织形式,一般称为郡县制。在不同历史时期,地方行政机构的组成层次或为郡县或州县两级制,或为州郡县或路府县、道府(州)县三级制,或为省路府(州)县、省道府(州)县(州)四级制,构成了从上到下由中央层层控制的严密的地方统治机构。通常规定地方行政、军政、财政、监察诸权分立,长官各设正、副,彼此制约。除主要长官负责制以外,其下还按中央政府组织部门的分工,设有相应的官署机构,在主要长官的指挥下,分工办理各项事务。对主要长官规定任期年限并须籍贯回避。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gaokao/1120045.html

相关阅读:2019高考政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征及时事热点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