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读考生怎样提分最快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考复习 来源: 高中学习网

207年高考已经结束,很多考生如愿以偿的考上了自己理想的大学,但是也有好多重新踏上的复习的道路,那么在复读过程中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呢?小编精心为您整理了高考复读经验的文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并祝愿复读考生能在2018年取得理想的成绩!

1

哪些高考失利的学生适合复读?

适合复读的五类考生:

一、高考成绩与平时模拟成绩分差大的考生
学生的实际水平(平时考试的分数)减去实际分数所得的分差就是他有可能通过复读提高的分数。要看分差决定是否要复读。
二、临场发挥失利的考生
有的学生平时成绩还过得去,但因为考场没发挥好或犯了一些低级错误导致高考失利,不甘心读高职专科或者家庭状况不允许选择本科三批的院校,可考虑复读。
三、高一高二没有认真学习,高三幡然醒悟却为时已晚的考生
一般这类学生比较有潜力,这次高考成绩虽然不太好,但如果他把这股劲头坚持下去,再复习一年效果可能会很明显。
四、心理承受力够强的考生
高三一年是学生12年学习中最艰苦、最劳累的一年。考生有没有毅力再苦一年?再累一年?考生的心理品质、心理承受力如何?这些都需想好。

不适合复读的考生:

一、心理素质不佳型
选择复读需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复读的人经历了一次重要失败,一般容易悲观,对考试更加容易紧张和焦虑。
二、分数过低或过高型
每年选择复读的学生中,高考分数都在300分至600分。如果高考分数距离录取线还差100分以上,比如200多分、300多分的考生,即便复读也难有大幅度提高还不如学习某种适合自己的技能,将来更好就业;对那些600分左右的学生来说提高的空间同样不大,可能考分还不如上一年。
三、发挥不稳定型
有些考生觉得自己很用功,脑子也不笨,可经过一年复读后,成绩仍没有提高。这类学生平时成绩往往不稳定,自己又找不到具体原因。
四、被逼无奈型
有不少复读生是听从家长的决定才继续读“高四”的,自己本身并没有太多动力。或者开始阶段还有热情,越往后越没冲劲,甚至造成个别学生因想不开而走上绝路。

1

高考复读考生怎样提分最快

高考复读攻略一、高考复读生复习应集中薄弱科目

(1)高考复读生通过已参加的高考知道了自己的强项和弱项。提高弱势科目的分数是主要课题。弱项是因长期不重视或感到难学而产生的科目,必须采取果断有力的措施加以大幅提高。提高弱项是复读成功的关键因素,所以从复读开始就要给弱势科目多分配时间。

(2)薄弱科目和单元是通过努力就能大幅提高分数的“金矿”。永远的拉分科目——数学就是投入精力即会涨分的科目。

高考复读攻略二、高考复读生成绩应在短期内提高

西安高考复读学校指出,长时间的慢慢提高对大多数科目没有必要,且消磨锐气,要在一定时间段内刻苦投入,在成绩开始提升时加把劲儿,争取在较短时间内大幅提高成绩。

高考复读攻略三、成绩提高四大过程

第1阶段:态度

能长时间坐得住已经意味着成功的一半。检查一下自己的屁股是不是固定在课桌的面前,这是成功的第一步。成绩大幅提高的学生第一个共同点是能用“屁股”学习,做到在座位上最少两个小时不挪窝(高考就是2-2.5小时)。两小时不动,慢慢习惯了再适当延长时间,随着时间增加再提高效率。

第2阶段:行动

学习不能空想,如果手在休息,只用眼睛,就像用没有穿线的针缝衣服一样。随着动手写过的纸张的堆积,你会看到成绩在上升,也许在你自己都感觉不到的时候,成绩就已经进入了高分段了。

第3阶段:思考

把自己的头脑动员起来,进入自我开拓的阶段。在了解高考出题原则后,从基础阶段开始,按各科特点自我开发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变被动为主动,提速前进。

第4阶段:投入

全神贯注,全力以赴。方法有效,大幅提高,能感觉到学有所成的喜悦、充实、满足、幸福,因而有可能获得预料之外的成绩。

高考复读攻略四、复读一切从“新”开始

西安高考复读学校建议复读生学习用新教科书、新笔记本开始学习人,一切从“新”的开始。

(1)高三使用过的书和笔记本做过很多标记,会容易掌握和感到亲切。但是联想到失败的记忆也会对发掘新的意义成为障碍;

(2)复读是新的人生。不要迷恋过去,不要满足于高三掌握过的内容,要以开拓精神来更宽、更深地学习。

高考复读攻略五、制定可行性计划

过高的计划不但不能完成,而且会丧失自信心和进取精神,时间一长就会原谅自己,把完不成任务看成是应当的。无法实现的计划没有意义,自我计划是对自己的承诺,不管什么情况都要实现。应该通过圆满完成计划树立必要的自信心。

高考复读攻略六、以周为单位进行学习

学习计划以周为单位制定最为有效。一星只做6天的计划,把星期天空出来。学习计划一定要完成。每周六晚上睡觉前享受完成目标的成就感和欣喜。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gaokao/795895.html

相关阅读:2018高考地理备考笔记:南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