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葫芦岛市第一高级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三 来源: 高中学习网
试卷说明:

辽宁省葫芦岛市第一高级中学----学年度上学期高三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说明:考试结束时,只交答题纸。将选择题一律写在答题卡上,主观卷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答题纸上卷头和答案一律用黑水笔工整书写,且不得超越范围。第Ⅰ卷(客观卷)(本卷共32个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共48分)1、《史记?十二诸侯表》记载:东周时,“(诸侯)兴师不请天子,然挟王室之义,以讨伐,为会盟主。”此记载实质上反映了A、西周以来维护统治的分封制已经崩溃B、周天子已经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C、诸侯盟主实际上已是全国的最高统治者D、争做盟主是东周时各国战争的主要目标2、“此时中枢部门的分立,主要由其处理的政务范围不同所决定,而不取决于或出令、审覆、执行的程度环节分工。……基本上按照所处理政务的范围——民政、军政、财政,以依事系任为原则进行事权分割。”上述材料中的“此时”是指A、秦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3、罗马法的集大成者——《查士丁尼民法大全》记载:“没有东西比皇帝陛下更高贵和更神圣。皇帝敕令具有法律的效应,奴隶和隶农必须无条件地服从主人,服从命运的安排,对逃亡的奴隶和隶农必须严加惩治。”材料不能说明A、罗马法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B、罗马法仍然掺杂原始、落后的习俗C、奴隶和隶农的人身自由不受法律保护D、人人平等、公正之上的法律原则不能真正体现4、有学者认为,“在其他民族还苦于找不到一个对付王权或皇权的独裁和专制的时候,英国就已经利用了弹劾这个工具……保护着贵族进而也保护了千千万万普通人的权利和自由”。在英国,拥有弹劾权的机构是A、国王B、首相C、议会D、内阁12、下表反映了中国近现代史四个不同时期阶段特征的主题词,其中1921~1935年处应填写A、五四风雷,抗日烽火 B、开天辟地,渐趋成熟C、国共对峙,走向抗战 D、星星之火,力挽狂澜13、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在给山东战区的一份电报中指出:“敌军密集不好打,忍耐待机……。让敌占领莱芜、沂水、莒县,陷入极大困境,然后歼击,并不为迟。”这是为了A、消灭国民党的主力 B、粉碎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C、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 D、奠定解放长江以南的基础14、布罗代尔在《文明史纲》中提到:六国的欧洲无疑是不完整的。西部还有重要的空白,向东则遇到“铁幕”这一障碍,它(指铁幕)东面实际上正在形成另一个共同市场。“另一个共同市场”建立的目的是A、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相对抗 B、利用经济手段控制西欧,对抗苏联C、促进欧洲各国的合作和发展 D、建立以美国为中心的自由贸易区15、中国历代封建王朝基本上推行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它贯穿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始终。主要原因是①它有利于维护封建专制主义国家的经济基础②它有利于稳定民心,维护政治稳定③它有利于巩固君主地位,促进社会开放 ④它有利于新的经济因素和生产方式的产生A、①②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16、班固《汉书》:“(张)安世尊为公侯,食邑万户,然身衣弋绨(黑色),夫人白纺绩,家童七百人,皆有手技作事,内治产业,累织纤微,是以能殖其货,富于大将军(霍)光。”该材料反映出西汉A、私人纺织作坊颇具规模 B、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C、官营纺织作坊非常发达 D、政府鼓励民间手工业的发展17、1656年清朝廷“严禁商民船只私自出海”,并“不许片帆入口”,同时颁布了“迁海令”,在沿海制造无人区。该政策的最大影响是A、打击了中国的航海业 B、使中国丧失了外贸主动权C、影响了商民的收入 D、使中国偏离了世界发展大势18、马克思说:“蒸汽大王在前一个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它的统治已到末日,另外一种更大无比的革命力量——电力的火花将取而代之。”以下不可能是“革命力量”所带来的影响的是A、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B、促进了新兴工业部门的产生C、使世界开始走向一个整体 D、促进了资本主义走向大企业时代19、1793年,巴克利准备在毛纺厂安装蒸汽机,有人给他写了这样的信:“警告你,如你敢在布雷德附近的霍尔顿,即通称为瓦窑场的那个地方安装蒸汽机来纺纱或纺毛,那么,我们在下面署名的这些人,将在该机器弄得我们不安时请求法院判给我们损害赔偿。”这反映了人们 A、认识到蒸汽机对环境的污染 B、对新生事物的认识需要一个过程C、讨厌蒸汽机的发明 D、认为蒸汽机不适于在毛纺厂使用20、《南海县志》(19l0年)载:“机器缫丝创于简村堡陈启沅,名曰‘丝偈’,以其用机器也;又名‘鬼’,以其交洋人也。”这反映了A、机器缫丝业曾受传统观念束缚 B、近代工业创建于被迫开放的口岸C、列强侵略刺激了中国工业起步 D、近代洋务企业是学习西方的产物21、为了避免各家竞相降价揽载的“自杀性竞争”,1878~1884年,刚刚成立不久的轮船招商局与英国的太古、怡和公司三次达成协议——《齐价合同》,中外公司在各条航线上共同议定统一的价格,确定水脚收入和货源分配方案。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其争“利”思想一开始就是不现实的B、招商局的经济实力得到了外商的认可C、其主要目的是从根本上驱逐外国侵略势力D、与外商相互勾结,损害了国家的利益22、右图为某学生绘制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曲线图”。该图中有一处明显错误,它是A、A—B段 B、B—C段 C、C—D段 D、D—E段23、辛亥革命前,南通的大达内河轮船公司、烟台的政记轮船公司、上海的宇绍轮船公司等也是著名的民族航运企业。这些企业 A、都得益于中日甲午战争 B、培育了新的政治力量C、均得益于政府政策的扶持 D、是中国早期民族企业24、1926年,斯大林在《关于苏联经济状况和党的政策》报告中说:现在我们已进入新经济政策的第二个时期。……如果不及时供给农业机器、拖拉机和工业品等,农业本身就不能有进展。因此,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要依靠而且已经依靠工业的直接扩展了。此番讲话意在A、继续执行列宁新经济政策 B、实现农业的机械化C、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 D、建立计划经济体制25、20世纪初,占有40%左右的股票才能控制一个公司,但在……今天,只要掌握某公司3%—5%的股票,就能获得对该公司的控制权。对于上述现象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股票呈现出分散化的趋势 B、反映了资本社会化趋势C、企业的决定权开始掌握在工人的手中D、资本家已无法拥有企业全部的所有权26、“鉴于30年代经济大危机引发的社会动荡和政府信用危机,二战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推行了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的福利政策。”这说明西方国家推行社会福利政策的主要目的是A、提高本国人民的生活水平 B、保证社会秩序的稳定C、遏制经济危机的再次发生 D、展示资本主义的优越27、公社的山羊长的壮,上山碰到非洲象,山羊打个大喷嚏,轰隆一声比雷响,大象吓得直哆嗦,扑通跪倒直喊娘:“娘啊娘,还是公社的山羊大,跟它比,我简直就是屎壳郎”。这首歌谣体现哪个时期的特色?A、“大跃进时期” B、农业合作化时期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28、1984年3月,来自福建全省各地国有骨干企业的55位厂长(经理)联合发表了一封呼吁信,——《给我们松绑》,要求扩大企业自主权,试行厂长(经理)负责制,在全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这说明当时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A、增强企业活力 B、建立现代企业制度C、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9、在1980年8月召开的全国五届人大第十五次会议上,《特区条例》获准通过。对此,《纽约时报》评论道:“铁幕拉开了,中国大变革的指针正轰然鸣响。”与《特区条例》紧密相关的是A、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始 B、香港问题的谈判C、对外开放的重大决策 D、加入WTO的决策30、“人们的消费能力很低,买不了那么多的产品,可工厂还在不停的生产。”这说明出现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最主要的原因是A、生产力发展超过了现实生活的需要 B、资本主义固有的供给与需求矛盾十分突出C、资本家为了赚取利润盲目扩大生产 D、广大民众满足现实生活,不想过多购置消费品31、20世纪40年代,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关贸总协定成为战后支撑世界经贸关系的三大支柱,三大支柱对战后世界经济起到的共同作用是A、向各国提供贷款促进各国经济恢复 B、充分利用世界资源促进贸易自由化C、为经济全球化发展构建了制度框架 D、为解决经济危机提供经济援助32、“跨国公司不仅跨国,还跨集团,力图在全球范围开展业务。它控制着国际直接投资的90%,世界生产的40%,出口总额的三分之二和技术转让的三分之一。”对此材料理解准确的是A、跨国公司准备在全球开展业务 B、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跨国公司的相互兼并C、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强有力的推动者 D、世界各国的经济命脉正在日益被跨国公司控制第Ⅱ卷(主观卷)(本卷共三道大题,其中33题25分,34题12分,35题15分,满分52分)33、(25分)中国政治文明的演进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寓封建(注:即分封)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今之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尤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有司之官……无肯为其民兴一日之利者,民乌得而不穷,国乌得而不弱? ——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1)结合所学的知识说明材料一中“其专在下”、“其专在上”各指什么?(4分) 材料中顾炎武提出了怎样的思想主张?(2分)并予以简要评价。(2分)材料二:1911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这种政体悲惨的结束了。即悲惨的失败了。然而,失败的并不是这种政体,而是一代人。 辽宁省葫芦岛市第一高级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gaosan/1002754.html

相关阅读:山东省烟台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扫描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