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某重点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三 来源: 高中学习网
试卷说明: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命题人:李书慧 审核人:张锦华)一 阅读8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6题。(16分)①《诗经》原来是诗,不是“经”,这在咱们今天是很明确的。但在封建社会里,诗三百篇却被尊为“经”,统治阶级拿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②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诗三百篇是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这些乐歌一方面用于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当作仪式的一部分或娱乐宾主的节目。另一方面则用于政治、外交及其他社会生活,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其作用和平常的语言差不多,当然它更加曲折动人。例如周代有一种“献诗陈志”的做法,当一些人看到国君或者同僚做了什么好事或坏事,就做一首诗献给他们,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还有人由于个人遭受冤屈或不幸,也往往通过诗来发泄和申诉。应该说明,“献诗陈志”是要通过乐工的演唱来献给君上或同僚的,所以卿士“献诗”总和“瞢献曲”或“瞍赋”“?诵”并提。③在人民群众的生活里,诗歌也常用于表情达意,例如《诗经?邶风?新台》和《诗经?秦风?黄鸟》等,都是针对具体的现实问题而发的。古代史传中还有一些不在三百篇之内的“徒歌”,例如《左传?宣公二年》记载宋国将军华元被郑国人捉了去,后来逃回来,人民讥笑这位败军之将,做了一个歌儿对他唱。这样的歌,从性质上说和“献诗陈志”没有什么区别。不过士大夫献诗,是特地做了给乐工唱的;庶人的作品则先是在社会上流传,给来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才配上乐曲,达到统治阶级的耳中。④在外交宴会等场合,宾主各方往往通过“赋诗”来表达愿望和态度。“赋诗”时点出现成的诗篇,叫乐工们演唱,通过诗歌的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这就叫“赋诗言志”。这种“赋诗” 不管原作本身的内容和意义,仅仅是把赋诗者的现点和愿望寄托在诗中某几句之上,来作比喻 暗示, 是一种典型的断章取义。《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记载晋侯为了卫国一个叛臣的缘故,把卫侯羁押起来,齐侯和郑伯到晋国去说情,郑国的子展就赋《诗经?郑风?将仲子》一诗。《将仲子》本来是一首爱情诗,这当中有“人之多言,亦可畏也”的话,是说女的爱着男的,又怕旁人说闲话;子展却借用来说,晋侯纵然有理由,但“人言可畏”,别人看来总是为了一个叛臣。⑤诗三百篇到了孔子的时代,由于新声代替古乐,造成了诗与乐的分家,诗也就由乐歌逐渐变为纯粹的语言艺术了,“赋诗”“献曲”也不大见到了。诗三百篇在社会上的实际用途缩小了,封建士大夫就逐渐把诗的意义和封建教化的原则联系起来。比如公孙丑问,《伐檀》诗中,为什么君子不耕而食?孟子回答道:“国君用了他,就得到安富尊荣;子弟信从他,就学会孝悌忠信。君子不劳而食,还有谁比他功劳更大呢?”封建统治阶级就是这样以意逆志,最后把诗尊为“经”。直到五四运动以后,这部伟大的诗集才冲开了各种乌烟瘴气,在思想和艺术上放射出夺目的光辉。 (摘编自中华书局“知识丛书”金开诚《诗经》)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宋讥笑败军之将华元的诗歌,也是用来作为表情达意的工具,所以从 B.古人在“赋诗言志”时所言的志,往往不为原诗所具有,而是赋诗者采用断 C.子展借用《诗经?郑风?将仲子》“人之多言,亦可畏也”这一句,他的意 D.到了孔子时代,新音乐逐渐兴起,古乐逐渐失传,由此造成诗与乐分家,《诗(二)阅读下文,完成7—12题。(22分)淡竹苏沧桑 ①初秋,我和他相遇在江南湖州一个叫“百草原”的山林中。 ②他是竹,植物中的另类。他看上去清瘦且憔悴,相对于百草原的其他植物,像一个混得不太好的中年人。 ③稻子,正是扬花灌浆的妙龄,名牌大学生般踌躇满志;银杏终于褪去了一身浓艳,和蓝天的高洁媲美;法国梧桐是老实人,沉浸在年代久远的优越感里,并不知道,有一种鹅掌梧桐,要悄然代替它无敌的位置;兰花三七,像极薰衣草,却更美,所有的花都虔诚地朝一个方向,像被一种崇高使命蛊惑;浮萍无根,却有心肺,挣脱着随波逐流的命运。贪婪的蔓,不知羞耻地攀爬在高大的冷杉上,一边噬血,一边甜言蜜语…… ④几乎所有的植物,都攒足劲儿,在喊——我要生存!我要开花!我要结果!浓墨重彩是一辈子,云淡风轻也是一辈子。颜婢膝是一辈子,坦荡潇洒也是一辈子。从正面表现具有或顽强、坚持或超然、坦荡的淡竹个托物言志(借物喻人)抒发了作者对物质上清贫而心灵富足的一类人的赞美。残照当搂?书江西造口壁(五)17分 上海市某重点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gaosan/1078583.html

相关阅读:历届高考语文诗歌题鉴赏练习(附答案):驻马听-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