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word版)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三 来源: 高中学习网
试卷说明: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地 理 试 题试卷满分:100分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I卷(选择题共50分)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图l示意新疆伊犁果子沟大桥景现,其拍摄时间为夏季上午10点前后,大桥附近的山都具有“阴阳脸”的特征,即山体植被一侧是草原,而另一侧是针叶林。据此完成1-3题。1.推测针叶林所在的山坡朝 A.东 B.南 C.西D.北2.图中大桥的走向为 A.东北一西南’ B.东一西 C.东南一西北D.南~北3.影响山坡形成“阴阳脸”的因素是 A.热量 B.光照 C.降水D.水分 图2示意地壳物质循环,甲乙丙丁为三大类岩石和岩浆,据此完成4-6题。4.有恐龙化石的岩石是 A.甲 B.乙C.丙D.丁5.东非高原形成的过程是A.① B.②C.④D.⑥6.在①这一过程中 A.温度降低,压力升高 B.温度升高,压力降低C.温度降低,压力降低D.温度升高,压力升高图3示意宁夏中卫(38°N,105°E)旅游区局部位置和景现,读图回答7~8题。7.图3中黄河河水 A.逆时针流动 B.顺时针流动 C.东侧水流较西侧急 D.南侧水流较北侧急8.图3中的四地有羊皮筏平稳渡黄河、陡坡急降滑沙、搏击黄河漂流、汉朝古瓷窑遗址观光等项目, 最可能是羊皮筏平稳渡黄河和陡坡急降滑沙项目的地点是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③② 图4示意某岛屿等高线(单位:米),据此完成9 -12题。9.若甲地温度为31℃,则该岛地势最高处气温不低于 A.20.2℃ B.22℃ C.23.8℃D.25.6℃10.据图分析判断甲乙丙丁四个聚落中,人口规模最小的是 A.甲 B.乙 C.丙D.丁11.下列关于乙丙一线,说法正确的是 A.此线可能穿越河流 B.此线穿过一个山脊,没有穿过山谷 C.某人沿此线行走,总行走路程约120千米 D.此线上总有一个地方可同时看到甲、丁和戊三点12.下列关于该岛气温和降水的分布中,叙述正确的是 A.全岛各地气温和降水量都相差不大,因为该岛面积小 B.全岛各地气温相差不大,因为该岛南北纬度相差不大 C.全岛降水量由西南向东北递减,因为受纬度差的影响 D.全岛各地气温和降水量都相差较大,因为受地形的影响图5示意5月15日14:00欧洲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6显示戊地24小时内风的变化,图7示意①、②两种气候类型的气温与降水量。据此完成13 -15题。13.图5中 A.甲地比丙地云量少 B.乙地比甲地气压低 C.丙地比甲地气温高 D.丁地比甲地风速大14.锋通过戊地的时间可能为 A.当日下午 B.当日夜间 C.次日上午’ D.次日中午15.图7所示①、②气候类型与图5中甲、乙、丙、丁四地气候类型相符的有40' A.①一乙 B.①一丙 C.⑦一甲 D.②一丁下表是S地区部分社会经济指标。据此完成16 -17题。16.下列关于S地区人口叙述正确的是 A.城镇人口比重减少 B.农业劳动力减少 C.城镇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大于农村 D.城镇人口的增加都是因为农业人口向城镇迁移17.下列关于S地区农业生产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A.科技投入大幅提升 B.粮食单产提高 C.种植业结构调整 D.耕地面积增加山药自古以来被视为物芙价廉的滋补佳品。山药喜光,宜在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土壤中生长。图8中P地是我国山药的原产地和主要产区之一。据此回答18 -19题。18.根据该地的自然条件,推断影响P地山药生长最主要的限制性因素是 A.光照 B.洪涝 C.土壤 D.水源19.有关P地所在地形区成因说法正确的是 A.先岩层断裂下陷,后流水沉积 B.先岩层上升,后流水侵蚀 C.先风力沉积,后流水沉积 D.先岩层断裂下陷,后流水侵蚀3G是指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3rd-generation),是一种支持高速数据传输的蜂窝移动通讯技术。图9示意3G产业链,完成20—21题。20.从产业链的角度看,图中M最有可能是 A.厂房设备 B.电子装配 C.软件开发 D.微电子制造21.影响运营商的主导因素是 A.交通 B.资金 C.技木 D.市场底特律始建于1701年,到18世纪末,底特律逐渐成为了一个交通枢纽,随着航运、造船以及制造工业的兴起,1830年后工业稳步成长,1903年世界第一家汽车公司建立,此后迅速发展成为世界著名的“汽车城”。20世纪70年代受到石油危机重创,加上日本、德国等国汽车生产的冲击,开始走向衰落。20世纪90年代以后发展了赌场等第三产业,但未能扭转经济衰退趋势。2007年房地产市场崩溃,2月19日底特律市宣布已经陷入财政危机,同年7月18日正式申请破产。图10示意北美五大湖地区主要工业喊市分布,图11示意底特律人忸数量变化。据此完成22 - 25题。22.18世纪末,底特律成为交通枢纽的主导交通条件是 A.水运 B.高速公路 C.铁路D.航空23.底特律人口迅速增长时期的主导产业是 A.航运业 B.造船工业 C.汽车工业D.第三产业24糠特律发展汽车工业有利的条件有①先进的科学技术④充足的劳动力②丰富的煤和铁⑤新兴的市场需求③便捷的水运⑥丰富的原材料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⑥ D.①⑤⑥25.底特律走向破产的原因有①石油危机⑤市场需求的减少②他国汽车产业的冲击 ③高速公路的发展 ④劳动力的减少⑥第三产业的发展 ⑦产业结构的单一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⑦ D.①⑥⑦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油莱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分布广泛。图12示意我国油莱分布及开花日期等值线分布。 (1)描述我国油菜的分布特点。(4分) (2)比较我国东部地区的南方和北方油菜开花日期等值线总体分布特点的差异,并分析其成因(8分) (3)甲地油菜分布在河谷地带,所产油菜籽籽粒大、品质优,单位面积产量比同纬度东部平原高一倍。分析甲地种植油菜比东部平原优越的自然条件。(8分)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材料一 尼加拉瓜湖是中美洲最大的湖泊,位于尼加拉瓜国西南部,是熔岩堰塞湖(由火山熔岩流堵截而形成的湖泊)。太平洋与尼加拉瓜湖之间有低平的地峡相连,湖水通过与哥斯迭黎加的界河圣胡安河流入加勒比海。尼加拉瓜湖数万年前还是太平洋的一个海湾,现在湖里仍然有成千上万尾鲨鱼、箭鱼和大海鲢等大型海鱼。尼加拉瓜湖是世界上唯一的繁殖生患海水鱼的淡水湖。材料二 尼加拉瓜运河是尼加拉瓜计划开凿的跨洋运河,是沟通太平洋与加勒比海的水闸式运河。著名的巴拿马运河就是采用水闸来调整船只航行水位的。如图13所示,加通湖的湖水注入水闸,船由大西洋进入,依次经过1、2、3号水闸,上升至加通湖面,然后经过4、5、6号水闸,下降至太平洋洋面,完成航行。但计划修建尼加拉瓜运河将比巴拿马运河更深、更宽,工程预计耗资300忆美元,于2019年部分竣工。 (1)试分析尼加拉瓜湖由海湾变成淡水湖的原因。(4分) (2)分析尼加拉瓜湖中有大型海鱼繁殖生息的原因。(4分) (3)依据巴拿马运河通航原理,分析尼加拉瓜湖对尼加拉瓜国开凿水闸式运河提供的必要条件。(6分) (4)针对尼加拉瓜运河的开凿,你是否支持。请说明理由。(6分) 请考生在第28~30三道地理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28.【旅游地理】(10分)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今年国庆长假期间,作为世界自然遗产和国家SA旅游景区的九寨沟,变成“上不去、下不来”的“死胡同”。其中日游客量高达到4万多人,导致数千名游客滞留5个小时以上。此外,河南的云台山、湖南的张家界和杭州西湖等许多景区也发生了游客滞留现象。图14示意九寨沟景区,图15为游客滞留九寨沟景区照片。为了避免游客滞留,你认为游客和景区应分别采取哪些措施。(10分)29.【自然灾害】(10分) 图16示意我国某区域地形,完成下列要求。 (1)从地形和气候两个方面分析A地洪灾多发原因。(4分) (2)简述B地防洪应该采取的主要工程措施。(6分)30.【环境保护】(10分)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花涝村地处F河边,是远近闻名的渔村。全村2000多人、200多条渔船,世世代代靠打鱼为生。每年冬季,有大批西伯利亚的小天鹅在F河附近的湿地(湖泊和沙洲)栖息。 9月3日,F河出现大面积死鱼,20多万斤死鱼漂浮在约30公里河段中(如图18)。经查实,原因是上游X城市工厂超标排污导致F河河水氨氮浓度严重超标,从而造成鱼类大量死亡。分析河流受污染还会产生哪些危害。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题号答案DCDACDBBBC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ADCADBCBAB题号2122232425答案AACDC二、综合题(共50分)26.(20分)(1)分布不均;主要分布在我国中东部广大地区,尤其集中于长江流域2分),湖面高于太平洋和加勒比海,湖水能自流注入水闸(2分);降水丰沛,注入水闸的湖水充足(2分)。(4)支持:开凿区地势低平,并可利用天然河道、湖泊,工程量小,成本低。运河运营收益大,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推动尼加拉瓜的经济发展。运河开通大大缩短大型油轮的航运距离,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不支持:投资巨大,国内财政不足。与巴拿马运河的市场竞争激烈。存在火山隐患,地质条件不稳定。与南部国家界河纠纷,可能引发外交战争。影响森林、湖泊、河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word版)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gaosan/1079455.html

相关阅读:河北省衡水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地理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