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三阶段性检测 语文试 题 1月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2、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座号、考号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一 基础知识(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渐变/熏陶渐染 地壳/金蝉脱壳 偌大/一诺千金B.诘问/诘屈聱牙 扎染/安营扎寨 稂莠/良莠不齐C.供职/刑讯逼供 横肉/横行霸道 斐然/缠绵悱恻D.肤浅/浅浅水声 哥俩/肮脏伎俩 暴戾/风声鹤唳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中国交通事故率之高是多年顽疾,每年悄然湮灭在车轮下的生命通过数据核实,令人毛骨耸然。交通事故得不到遏制,无疑是对创造和谐社会这一理念的严重背叛。B.美国慈善家卡耐基说:“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其实,即使并非巨富,如果只知穷奢极侈,却不懂得“回馈社会”,何偿不是一种耻辱。中国奢侈品消费的强劲成长,除了令人汗颜,更应引起警醒和反思。C.《解放》集历史性、政治性、艺术性和观赏性于一体,史料翔实准确,人物丰富饱满,场面恢宏,细节感人,是一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史诗巨作。D.检出病因对症下药,比稀里糊涂乱吃药合算,而且可以避免误诊和漏诊,眈误病情。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11月10日,中央电视台正式启动了《‘大众汽车杯’感动中国?2009年年度人物》的评选活动,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征集“感动中国”候选人。B.研究、认识眼睛的种种构造与功能,可以从中得到许多重要的启示:这对我们发展科学技术有重要的意义。C.报告会结束了,但任长霞“我认为警察就是我的天职,为自己所执著追求的事业而献身”的铿锵话语仍响彻在中原大地上。D.鲁迅对中国青年寄予了很大的希望,“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热风?随感录四十一》)于是写下了这篇题为“死水”的文章。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许多文言句子如果仅照字面解释、翻译,可能会晦涩难懂,一旦使用意译的方法则涣然冰释,也符合了“信”“达”“雅”的要求。B.当社会各阶层人士都为受灾的台湾同胞慷慨解囊时,这位据说身价过亿的富豪却细大不捐,引起了大家的议论。C.与“说书”不同,“学术”宣讲必须立论严谨,言之有据,不可由着性子臆造,更不可为了耸人听闻而言之凿凿。D.世界闻名的记者、卓有成就的翻译家、作家萧乾先生早在上世纪30年代初就因长篇小说《梦之谷》而名噪一时。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3月15日,新华社记者在矿难现场采访新密市安监局原局长王瑞林,向他提出了14个关于矿难的问题,其中10个问题他直接说“不知道”或答非所问。B.人民币升值压力以及由此引发的近期中美贸易摩擦,商务部何宁司长19日表示,应该在平等的基础上就包括人民币汇率在内的所有经贸问题进行磋商,避免将经贸关系政治化。C.这种望子成龙,视读书、升学、应试为唯一出路的观念在中国家长的心中根深蒂固。不过,孩子的体质却并不像秦女士想象的那样:今天缺少的运动,日后还可以补回来。D.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部长韩俊认为,沿海地区招工难重要原因是农民工的就业技能缺乏和农民工的工资偏低造成的。阅读下列文字,完成~题。(9分,每小题3分)“敬”的当代价值对于孔子思想的认识,学界一般以“礼”和“仁”为核心,认为孔子继承了周礼,发展出“仁”的思想,因而着重探讨两者的关系及其当代性意义。其实,在“礼”和“仁”之中还有更本质性的精神内涵,这种精神内涵可以用“敬”来概括。礼最早是祭祀天地神灵的仪式活动。在那些高高在上的“天”“神”面前,人自然产生敬畏的心理。其中的“敬”,出于内心的崇拜仰慕,而“畏”则是害怕受到惩罚。最早的“礼”活动内含着这种敬畏的心情。“礼”由祭祀的仪式活动发展为社会政治活动的规范形式时,“敬”作为内质也留存下来。这种“敬”保障了礼的实践可能性,而且其发自内心,也即出于天赋,由“敬”而发的礼活动也就合乎天理,具有道德价值。因此在国家政治活动中要求“敬”,社会的一切活动和个人的修养也以“敬”为内核。孔子继承“礼”的同时,自然吸纳了“敬”的精神。在《论语》中,“敬”出现21次,频率颇高。这些关于“敬”的阐述,有继承,也有发展。关于祭祀活动,孔子继承了上古对“天”和“神”的敬仰态度,强调“祭如在,祭神如神在”,“祭思敬”。即使“敬鬼神而远之”一语,强调实践理性的重要性,也告诫对于鬼神要有敬畏的心态。关于政治活动,孔子也承传了西周以来的敬谨精神,故而回答鲁哀公说:“治礼,敬为大。”孔子对于“敬”的发展,在于把它扩展为普通人对待物事的敬业精神。“敬”原本主要表现在人对神、臣民对君王等下对上的关系上,孔子以后则成为所有社会成员为人做事的基本原则。《论语》出现的21次“敬”中,关于敬事的就有18次。而且,由“礼”中发展出来的“仁”也以“敬”为本。一般认为,“仁”是“礼”的内核,“礼”是“仁”的形式,故而许多学人着重以“仁”为核心建构孔子的思想体系。其实,“仁”之中也必有“敬”的精神。没有发自内心的“敬”,也就没有真切的仁爱之情。这种“敬”的思想较之“礼”和“仁”更是人类社会的本质需要,具有当代意义。“礼”和“仁”的思想建立在小农业文明的基础上。小农业社会的基本单位是家庭,国家不过是一个家族对其他家族的统治,个人也只是家庭成员,而家庭主要由血缘关系构成。当代社会,已经走出了小农业文明时代,家庭在社会结构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式微。而由于“仁”的观念是基于血缘关系之上的,有着疏近等差的特性,因而在现代社会中就会带有一定的局限性。与此不同,“敬”是人类在远古时期就普遍存在的精神状态,是人作为有限性的个体,面对无限的自然和社会时必然产生的,从远古主要对于自然的敬畏,到殷周以后更多对于社会中年长者、位尊者的敬重,再到孔子普遍要求的为人行事的敬业,“敬”的外延在扩大,而所抽象的内涵一直延伸着。(选自《光明日报》2010年07月20日,有删改).下列选项中关于“敬”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敬”最早源自我国远古时期祭祀天地神灵的仪式活动。B.“敬”以其发自内心、出于天赋的特性而成为一切社会活动和个人修养的“内核”。C.“敬”作为人类普遍存在的精神状态,它的产生和发展体现了历史的必然性。D.“敬”是人作为有限性的个体在面对无限的自然和社会时必然产生的一种精神状态。.下列选项对“仁”“礼”“敬”之间关系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礼”和“仁”都以“敬”为本,“敬”保障了“礼”和“仁”的发展可能。B.孔子继承周礼的同时,自然吸纳了“敬”的精神,并从“礼”中发展出了“仁”。C.“仁”是“礼”的内核,“礼”是“仁”的形式,二者之中都有“敬”的精神内涵。D.比起“礼”和“仁”来,“敬”的思想更能代表孔子的思想,更符合人类社会的本质需要。.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敬”保障了“礼”的实践可能性,因此使“礼”由祭祀活动发展为社会政治活动的规范形式。B.孔子对于“敬”的贡献,在于把它发展成为诸如敬重年老位尊者等为人行事的基本原则。C.在家庭作用愈加式微、血缘关系愈加淡薄的现代社会中,“仁”的局限性越来越大。D.深入认识“敬”的精神,有助于更准确地领会孔子思想中“礼”和“仁”的内涵。 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不正确的一项是A.赵仁本高其才 高:推崇B.遣使者四辈敦趣 趣:通“促”,催促C.股肱之寄,要在忠力 股肱:辅佐D.管、晏暴君之过 暴:残暴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A.周乃去,客密州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B.周为条二十余事 为击破沛公军C但以刘日薄西山D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马周有才能的一组是①资旷迈②悠然独酌,众异之③周为条二十余事,皆当世所切 ④客,忠孝人也⑤周善敷奏,机辩明锐⑥马君论事,会文切理,无一言损益,听之,令人忘倦 A.①④⑥B.①②⑤C.③⑤⑥D.②③④ 12.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马周年轻时曾任州助教,不善处理人际关系,但赵仁本很赏识他,给他准备行装,让他进关。 B.马周替中郎将常何写了一篇切中时务的奏章,深得太宗赞赏,太宗于是下诏马周入值门下省,并赏赐常何三百匹丝帛。 C.马周善于陈述奏章,且能切中要害,处理问题周密,当时有很高的声誉。岑文本认为苏秦、张仪、终军、贾谊也比不过他。 D.马周患病多年,太宗经常派御医前往看护,并亲自为他调药。马周感激涕零,临终把所有奏章焚毁,不愿以此博取身后的名声。 第II卷(共114分)13、翻译(10分)(1)为浚义令崔贤所辱,遂感激而西,舍新丰,逆旅主人不之顾。(5分)(2)刺史达奚恕数咎让,周乃去,客密州。(3分)(3)俄迁治书侍御史,并知谏议大夫。(2分)14、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问题。(8分)咏 笼 莺①(清)纳兰性德何处金衣客,栖栖翠幕中。有心惊晓梦,无计啭春风。漫逐梁间燕,谁巢井上桐。空将云路翼,缄恨在雕笼。[注] ①莺:黄莺,别名金衣公子。(1)本诗题为“咏笼莺”,第三联却写了燕子飞于梁间、鸾鸟在梧桐上筑巢。试分析这样写的用意。(4分) (2)本诗最后一联的“空”字历来为人们称道,请结合诗句作简要赏析。(4分)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个小题)(6分)(1)风之积也不厚,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庄子《逍遥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屈原《离骚》)(2)千呼万唤始出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转轴拨弦三两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琵琶行》)(3)______________________,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女娲炼山东省德州市某中学届高三1月月考 语文 word版含答案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gaosan/1103910.html
相关阅读:人教版高三下期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