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普通学校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三 来源: 高中学习网
试卷说明:

第一学期期中考高三历史试题 (总分100分,时间90分钟)第I卷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分) 9.下图是大型爱国主义专题教育片《新中国外交风云录》(共30集)的封面。根据所学,请你判断属于中国70年代外交成果的是(  )。A.屹立东方 首次出访 半岛较量 莱蒙湖畔 五项原则B.出使万隆 海岛斗智 分道扬镳 确定边界 以民促官C.亚非之行 中法建交 抗美援越 排除干扰 跨越鸿沟D.恢复席位 建交高潮 中日建交 三个世界 中美建交10.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从人类社会进步的角度看,希腊的自然地理环境对希腊文明的最大影响是(  )。A.有利于希腊民主传统的形成 B.有利于希腊航海事业的发展C.有利于希腊向海外扩张 D.导致各邦长期独立自治11.历史学家在评论1832年英国议会选举制度改革时说:“英国也许比欧洲任何国家更接近于革命。”这是因为(  )。A.工人阶级和下层群众获得了选举权 B.工业资产阶级取得更多席位C.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 D.避免了社会动荡,保持了政局长期稳定12.《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总统有权召开两院的特别会议。在会议的闭会时期,如果两院有绝对多数要求开会,总统也必须召集两院。”这说明(  )。A.总统控制议会 B.总统权大,议会权小C.总统的权力受议会限制 D.行政权与立法权相互制约13.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1890年德文版序言》中指出:“在1847年,社会主义意味着资产阶级的运动,共产主义则意味着工人的运动。”材料表明,马克思、恩格斯奋斗的目标是(  )。A.实现社会主义 B.革除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C.解放被压迫民族 D.为工人阶级谋取利益14.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对世界的影响是(  )。①两强相争避免了局部战争 ②两强相争使世界不得安宁③两强不敢轻易动武,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15.20世纪80年代,日本流行一本名为《日本可以说不》的书,书中主张摆脱美国的控制。这种现象说明(  )。A.日本得到西欧国家的强有力支持B.资本主义世界三足鼎立局面开始形成C.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已经丧失D.日本开始谋求成为政治大国16.在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的社会中,忠孝观念源远流长,其源头是(  )。A.宗法制 B.郡县制 C.君主专制 D.中央集权制17.中国古代常常通过分割和削弱相权来加强皇权。下列表述准确的是(  )。A.西汉通过削弱诸侯王势力分化相权B.北魏实行三长制分割丞相的行政权C.宋代设立三司使来分割丞相的财权D.清设军机处消除了皇权与相权矛盾18.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规定:“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这表明当时的中国(  )。A.已经形成平等的外交观念 B.“天朝上国”规制受到冲击C.对西方列强产生崇拜心理 D.受到西方文化的广泛影响19.下图为1927年至1937年中国共产党员人数发展折线图。图中显示1928年至1934年党员人数大幅度上升,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历史原因是(  )。A.五四运动的发生 B.红色政权的建立C.抗日战争的爆发 D.解放战争的胜利20.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在参加北平市首次各界人民代表大会后,感慨万端:“我踏进会场,就看见很多人,穿制服的,穿工装的,穿短衫的,穿旗袍的,穿西服的,穿长袍的,还有位戴瓜帽的——这许多一望而知不同的人物,会在一个会场里一起讨论问题,在我说是生平第一次。”材料中的“第一次”从侧面反映出新社会的政治生活和社会变革具有(  )。①平等性 ②广泛性 ③继承性 ④深刻性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21.“上海的炮声应该是一个信号,这一次全国的人民真的团结成一个整体了……我们为着争我们民族的生存虽至粉身碎骨,我们也不会灭亡,因为我们还活在我们民族的生命里。”这段文字出自巴金即时而作的《一点感想》。让作者有感而发的背景是(  )。A.抵抗八国联军侵略 B.辛亥革命推翻清廷C.北伐军队进入上海 D.抵抗日本全面侵华22.辛亥革命爆发后,美国某报报道:“如果中国成功地按美国政府的模式建立起一个联邦共和国,由在欧美留过学的具有西方观念的人任领导,日本将不再是东方最西化的国家。”此后建立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与该报道的设想相符的是(  )。A.临时政府基本按照美国政体原则架构B.革命成功后建立了一个联邦共和国C.中国超过日本成为亚洲最西化的国家D.民国临时大总统都有西方民主观念23.雨果曾说:“总会有这么一天,到那时,你们法国、你们俄国、你们英国,所有的欧洲国家,无须丢掉你们各自的特点和闪光的个性,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到那时,你们将构筑欧洲的友爱关系。”今日欧盟实现了雨果的哪一理想(  )。A.西欧已构筑起“友爱关系”的坚实基础B.欧洲所有大国都已“紧紧地融合”C.超国家的联合体已消除了成员国的特点个性D.法、俄、英是“高一级的整体”的核心24.朝鲜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影响较大的局部战争之一,关于朝鲜战争爆发的原因至今仍是众说纷纭。下列观点,最有可能为我国当时史学界所接受的是(  )。A.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文明之间的激烈碰撞B.是在冷战背景下发生的一场国际性的局部战争C.是在朝鲜半岛发生的一场反帝反封建的内战D.是美帝国主义指使韩国军队发动的侵略性的非正义的战争25.罗森贝格教授指出,从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向马克思主义发起一次又一次理论攻击和思想围剿,其结果是不仅没有驳倒马克思主义,反而扩大了它在西方世界的影响。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传播的主要原因是(  )。A.马克思、恩格斯的潜心研究B.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强大C.揭示了资本主义的本质矛盾和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D.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26.下列宪法中,赋予议会制约政府的权力最小的是(  )。A.1787年美国宪法 B.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C.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D.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27.1688年,一群英国贵族说,“改变晚宴规则的时候到了,坐在桌前的人们该被换掉了,但不是通过流血的方式”。按照他们的方式,英国(  )。A.结束了王权专制 B.君权收归议会执掌C.建立了责任内阁制 D.下层人民的权利得以保障28.从适用范围看,《十二铜表法》是罗马国家制定的(  )。A.适用于所有罗马人的法律 B.调整国内民族关系的法律C.调整公民内部关系的法律 D.调整罗马人与外来人关系的法律29.阅读下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符合这一时期中国外交状况的结论是(  )。 1969~1978年与中国建交国家数据简表年 份1969197019711972197319741975197619771978建交国家数495469878895103107110112①中国对外关系出现全新局面  ②中国外交没有受到“文化大革命”干扰③中美两国关系逐步缓和  ④中美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0.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在参加北平市首次各界人民代表大会后,感慨万端:“我踏进会场,就看见很多人,穿制服的,穿工装的,穿短衫的,穿旗袍的,穿西服的,穿长袍的,还有位戴瓜帽的——这许多一望而知不同的人物,会在一个会场里一起讨论问题,在我说是生平第一次。”材料中的“第一次”从侧面反映出新社会的政治生活和社会变革具有(  )。①平等性   ②广泛性  ③继承性  ④深刻性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第II卷非选择题(第题分,第题分,共分) 阅读下列材料:共2分) 材料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摘自《论语》 材料二:明主之所导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何谓刑、德?曰:杀戮谓之刑,庆赏谓之德,为人臣者畏诛罚而利庆赏,故人主自用其刑德,则群臣畏其威而归其利矣。 ——摘自《韩非子》 材料三: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往,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认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减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 ,民知所从矣。 ——摘自《汉书》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各反映了怎样的思想主张?(分)(2 )材料一和材料二的主张有何异同?(分) (3)材料三与材料一、材料二有什么联系?你的依据是什么?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分)这两场革命的领袖人物分别是:(2分)革命纲领分别是:(2分)失败的共同原因是:(2分)(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伟大的无产阶级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请说明其原因。(6分)(3)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新民主主义革命最终取得胜利。请简述其胜利的意义。(6分)高三历史期中考试试卷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分) 二、非选择题(第题分,第题分,共分)(1)材料一主张以德治民,反对任意刑杀。材料二主张以刑德治国,刑德并用。材料三主张大一统,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分) (2)相同点:都认为德是治民的手段。不同点:材料二把德放在次要地位,而强调应严刑重罚。(分) (3)材料三吸收了材料二中以法治国的思想而对材料一加以发挥。“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适应封建地主经济和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需要。(分) !学优高山东省潍坊普通学校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gaosan/1128331.html

相关阅读:自贡二诊历史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