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届高三期中考试试题 历史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三 来源: 高中学习网
试卷说明:

试卷类型:A高三年级质量检测历 史 试 题 .11本试卷共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1至6页,第Ⅱ卷7至10页。考试时间为90分钟,满分为100分。第I卷(选择题45分)注意事项: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学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第Ⅱ卷答在答题纸规定位置内,超出部分无效。4.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将试卷答题纸和答题卡一并收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新全球史》写道:“其目的在于确保土地的平均分配,以避免出现类似于汉朝的土地兼并。这项制度根据土地贫瘠和受地者的需要将土地分配给个人及其家庭”。材料中提到的这一制度是A.井田制 B.均田制C.地主土地私有制 D.农民土地私有制2.《汉书》记载:“(张)安世尊为公侯,食邑万户,然身衣弋绨(黑色),夫人自纺绩,家童七百人,皆有手技作事,内治产业,累织纤微,是以能殖其货,富于大将军(霍)光。”材料反映出西汉A.私人纺织作坊颇具规模B.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C.官营纺织作坊非常发达D.政府鼓励民间手工业的发展3.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除了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下列图片与这一论断无关的是4.山西平遥是晋商的发源地。清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中国第一家现代银行的雏形“日升昌”票号在此诞生,随后它在中国很多省设有分支机构,到19世纪40年代,其业务扩展到日本、新加坡、俄罗斯等国家。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明清时期商品经济有了新的发展 B.晋商注重探索经济交往的支付方式C.山西是当时中国的经济重心 D.新型汇兑业在中国开始发展5.下面是我国古代某地区居民的职业结构表。这里的“某地区”应该是职业自耕和地主佃农工场工人商人、工场主占人口比例24%36%30%10%A.汉代江南地区 B.唐代关中地区C.宋代太湖地区 D.明末苏杭地区6.黄遵宪有诗“国初海禁严,立意比驱鳄。借端累无辜,此事实大错。”“大错”产生的最深远的影响是A.限制外商来华阻碍中外贸易 B.自我封闭扼杀了社会进步的可能性C.禁止国人海外经商限制了商品市场 D.隔绝大陆与台湾的正常往来7.一位美国历史学家这样写道:“在欧洲的海外扩张中最重要的人物不是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而是那些拥有资本的企业家们。”对这一观点最恰当的解释是A.国内资本的大量积累是海外扩张的根本原因B.凸显了企业家的作用C.企业家参与航海活动,并为海外扩张提供了物质支持D.否认了航海家们的贡献8.从全球史观的角度来看,殖民扩张的积极意义主要表现在A.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 B.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方式C.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D.促进了世界各地的平衡发展9.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在谈到英国工业革命时写道:“工业革命不能仅仅归因于一小群发明者的天才,天才无疑起了一定的作用,然而,更重要的是18世纪后期起了作用的种种有利力量的结果。”“种种有利力量”应包括①工场手工业的发展,生产技术的进步②海外殖民扩张和海外市场的扩大③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④工厂的出现A.①②③④ B.①②③C.②③④ D.①②④10.习惯上把第一、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分别称之为“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这样划分的主要依据是A.机械特色不同 B.构成材料不同C.交通工具不同 D.能源动力不同11.至20世纪初,“外货风行,土布渐归淘汰”,洋布战胜土布的直接原因是A.洋布价格低廉 B.洋布广告充斥C.洋布引领时尚 D.洋布外观漂亮12.某历史学习兴趣小组为研究洋务运动确立了一个“守旧与创新”的主题,下列对该主题的理解正确的有①守旧是指洋务运动不愿引起西方先进科技②创新是指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③守旧是对洋务运动维护封建统治的目的而言的④创新是指洋务运动对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变革A.①② B.③④C.②③ D.①④13.1873~1910年,我国农产品出口总值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促成这种趋势的因素不包括A.列强对华经济掠夺加强 B.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C.自然经济进一步发展 D.世界市场最终形成14.下图是某学生绘制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曲线图”。该图中有一处明显错误,它是A.①~②段B.②~③段C.③~④段D.④~⑤段15.据《中国近代经济研究》统计,1912~1919年全国注册工厂在各省分布比例如下:直隶(含天津)江苏(含上海)浙江广东山东福建湖北奉天其余省份58%19.82%5.37%4.22%3.96%2.56%2.43%2.43%1.02%该组统计数据表明A.民族工业的发展受到严重挫折B.民族工业在地区分布上严重不平衡C.民族资本较之于外国资本仍处于劣势D.民族工业的发展只是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16.维新派人士发起女权运动的主要原因是A.西方民主平等思想的影响 B.外国教会的宣传C.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要求 D.清政府政策的影响17.某学校历史探究小组在图书馆搜寻资料时找到了以下一组图片,该小组成员为它们确定的主题中,最恰当的是A.民族工业的曲折历程和新的春天B.“实业救国”道路在近代中国行不通C.民族工业在近代中国的发展困难重重D.民族工业在近代中国的主导地位和作用18.“耐泼曼”(Nepman)是20世纪初期出现在俄罗斯的一个新名词,它指“能雇佣劳力,并能保留他们在经营中获得的利润的农民和新商人”。这一名词的出现是由于A.国家工业化的推行 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 D.农业集体化政策的推行19.史学家认为,苏联一贯的致命错误之一,也是它垮台的关键原因之一,就是把农村看作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殖民地”。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苏联片面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B.苏联建设长期忽视轻工业和农业C.苏联农民思想觉悟水平太低D.苏联为发展工业,对农村和农民索取太多20.1945年英国工党上台执政后,大力推行社会福利等政策,目的是为了A.强化自由放任主义 B.改变资本主义性质C.减轻政府财政负担 D.扩大消费、刺激经济恢复发展21.“顶上阴谋家的帽子刚脱,头上便戴上了改革家的桂冠;策略家的徽章未送进门庭,蛮干家的门牌就已挂出。”这是对苏联一位政治家的评价,这位政治家“蛮干”主要表现在A.实行余粮征集制 B.进行政治体制改革C.实现农业全盘集体化 D.开展种植玉米运动22.下图是一张股票,发行这张股票有利于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建立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C.建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D.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23.《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记载:“……集体农业的痕迹,大量从中国农村消失了。”在这里“消失”的原因应是A.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B.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建立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D.农民土地所有制的实现24.下图为“中国对外开放空间扩展示意图”,对此图的理解正确的有①率先从东南沿海四个经济特区起步②逐渐开放到东部沿海地带③进一步开放沿江、沿边和内陆省会城市④形成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A.①②③④ B.②③④C.①②③ D.①②④25.某组织于2010年9月27日表示:“英国政府收紧财政的计划有利于长期经济复苏,但将损害短期经济增长,如果此风险显现,英国的货币政策需要快速作出反应。”从其关注的内容看,该组织很有可能是A.世界银行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C.世贸组织 D.关贸总协定26.形成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有三大支柱——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关贸总协定。对其历史地位相同点的概括,最全面的是①美国经济势力膨胀的产物②美国都占有特殊地位③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④抑制了贸易保护主义A.①②③ B.①③④C.①②④ D.②③④27.2010年2月,欧盟连续召开三次重要会议,讨论如何应对希腊债务危机给欧元区带来的影响。下列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①欧元正式启用于两极格局解体后②欧元区的形成标志着欧洲一体化的完成③欧元的使用有利于欧洲经济的稳定发展 ④欧元的使用引发了希腊等国的债务危机A.①②③ B.②③④C.②④ D.①③28.由于成员国之间经济实力存在较大差距,它们之间既存在“水平形态的经济合作与竞争”,又存在“垂直形态的经济合作与竞争”,开创了一种有别于其它区域经济集团的“另类”合作新模式。该组织是A.东南亚国家联盟 B.欧洲联盟C.北美自由贸易区 D.世界贸易组织29.在一场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全球经济发展趋势”的讨论中,同学们各抒己见。其中与当前学术界主流观点明显不符的是A.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是一把双刃剑B.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C.经济区域集团化是经济全球化的最终归宿D.世界贸易组织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30.下图所反映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A.国际经济秩序不合理 B.发展中国家人口过剩C.发展中国家教育落后,人口素质低 D.经济全球一体化的结果高三年级质量检测历 史 试 题 .11第Ⅱ卷(非选择题55分)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第31题13分,第32题14分,第33题13分,第34题15分,共55分)3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宋)范成大材料二材料三 英国著名经济史学山东省泰安市届高三期中考试试题 历史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gaosan/1136173.html

相关阅读:山东省淄博市淄博区金山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抽测历史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