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分部分。满分分考试时间分钟注意事项: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3.答题时,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5.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答题卡有利于推动各类所有制企业产权的流动和重组,优化资本配置,使效益最大化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就全面深化改革进行总体部署,是为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作出的重大决策。下列能直接体现材料中的执政方式的是:①中共中央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征求对明年经济工作的意见和建议②中宣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部署“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系列活动③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把改革创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④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A.意识对生理活动具有调节作用 B.物质决定意识,要从实际出发C.规律是客观的,要实事求是D.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8、雾霾天气的出现再次给人类敲响了警钟。人类源于自然生存于自然发展于自然,人与自然是一个不可须臾的有机整体,与自然和谐相处和谐发展是人类发展的题中之意。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①整体处于主导地位,整体统帅着部分 ②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③系统具有整体性和内部结构的有序性 ④自在事物的联系建立在人为事物联系的基础上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如果说我们过去的发展靠的是“人口红利”、“开放红利”、“资源红利”,那么,当今中国面对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复杂的矛盾问题,更需要通过改革消除制约发展的体制障碍,以优化资源配置结构,释放社会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这就是所谓“改革红利”。为此,必须:①调整经济结构,推进社会经济的系统优化 ②实现对旧事物的否定就能促进新事物的成长③以更大政治勇气和智慧,锐意进取,否定原有体制 ④树立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推动制度创新 A.①② B.① C.②③ D.②④11.斯密的《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是欧洲18世纪启蒙运动的产物。斯密强调“利己”即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去。”同时又明确指出“利己”只有在“利他”的基础上才能实现。下列属于斯密的观点的是①“利己”是社会经济活动的原动力,利己是人的本性 ②主张由竞争产生的“市场力量”来优化配置经济资源 ③强调经济活动的“利己”最终会使社会经济充满活力 ④主张国家干预经济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 D.①④12.下列说法体现劳动与劳动力不同的观点是①劳动力是人的劳动能力,劳动力的使用就是劳动 ②劳动力的存在以健康人的生存为条件,劳动的实现必须以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相结合为条件 ③劳动不是商品,但劳动力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则可以成为商品 ④马克思的劳动力商品和资本主义工资理论,科学地解决了李嘉图体系所无法解决的价值规律与劳动和资本的交换规律之间的矛盾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第Ⅱ卷(共52分)13、(28分)材料一:我国对外开放取得的经济成就系列比较图表表一 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情况注:出口世界排名由第二位上升至第一位,进口由第三位上升至第二位;与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占比从31%上升至36.9%;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比分别达到57.2 %和28.9%。表二 我国各行业利用外资的情况农业制造业金融业房地产业文教科研租赁服务其他2008年1%54%1%19%2%5%18%2013年2%46%2%19%2%7%22%注:我国对外投资从2007年的265亿美元增加到2012年的747亿美元,增长1.8倍,跻身全球对外投资大国行列。材料二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强调指出,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主要是,对外贸易增长方式还比较粗放,多数企业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处在全球价位链的低端,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还不强;吸收外资结构亟待进一步优化,技术、管理等方面的溢出效应还进一步增强;走出去规模总体偏小,企业国际化水平还不高。(1)、概括说明表一、二分别反映的近5年来我国开放型经济取得的成就。(4分)(2)、请谈谈如何解决材料二中所述的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12分)材料三 四川通江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地区。该地区领导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围绕加快地区发展步伐的目标,在联系实际解决问题上下功夫;朝思暮想人民富,牢记“两个务必”,艰苦奋斗,勤俭办一切事业,要求党员干部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切实把扶贫工作作为第一要务,作为头等大事抓紧抓实抓好抓出实效,带动该地区经济发展;深入到矛盾最复杂的地方去,深入到群众最困难的地方去,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3)、结合材料三,运用生活与哲学知识说明该地区领导是如何为群众办实事的?(12分) 14、材料一 我国1997年提出依法治国的方略后,环境保护开始走上法治化的轨道。然而,目前我国环境法规体系还不健全,1989年全国人大制定的《环境保护法》已不能适应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如:《环境保护法》第16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辖区的环境质量负责,采取措施改善环境质量”。然而一些地方政府盲目追求地方GDP的增长,环境监管有名无实,环境法的实施处于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和违法不究的状况。由于地方保护主义的庇护,一些企业长期违法排污而得不到应有的制裁;我国司法制度对公民环境权益的保障较为贫弱,在面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冲突时,司法机关往往无法有效保护公民的环境权益;在环境保护的具体过程中,公众的作用没有得到很好地发挥,导致公民在环保的方面积极性受到打击。(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谈谈我国应如何依法进行环境保护。(12分)材料二 2013年10月15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要求有效化解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船舶等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矛盾。 对产能严重过剩行业,要根据行业特点,开展有选择、有侧重、有针对性的化解工作。12月10日至13日,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大力调整产业结构,要着力抓好化解产能过剩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坚定不移化解产能过剩,不折不扣执行好中央化解产能过剩的决策部署,通过化解产能过剩带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2)、请运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对材料二进行简要分析。(12分) 成都外国语学校高2014级高三下期2月月考政 治 参 考 答 案1——5 A C B C D 6—— B A D C B 11——12 A B13题:(1)概括说明表一、二分别反映的近5年来我国开放型经济取得的成就。(4分)①表一反映我国近五年来对外贸易进一步发展,贸易大国地位进一步巩固,贸易结构持续改善;(2分)②表二反映我国利用外资结构优化,对外投资规模迅速扩大;(2分)(2)请谈谈如何解决材料二中所述的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12分)①充分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3分);②发挥国家的宏观调控作用,充分运用财政、税收等手段加大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投入,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3分);③创新和转变对外开放的方式,提高利用外资综合优势和总体效益,推动引进资本、技术、管理有机结合(3分);④加快走出去步伐,增强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培育一批世界水平的跨国公司(3分)(3)结合材料三,运用生活与哲学知识说明该地区领导是如何为群众办实事的?(12分) ①该地区领导坚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 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围绕加快地区发展步伐的目标,在联系实际解决问题上下功夫。(3=2+1分)②该地区领导重视发挥正确意识对改造世界的指导作用,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牢记"两个务必",艰苦奋斗,勤俭办一切事业,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3=2+1分)③该地区领导善于抓重点,着力解决主要矛盾。 切实把扶贫工作作为第一要务,作为头等大事抓紧抓好抓出实效,以此带动全县经济的发展。(3=2+1分)④该地区领导坚持群众路线,树立群众观点。 深人到群众最困难的地方去,切实做到了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3=2+1分)14题:(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谈谈我国应如何依法进行环境保护。(12分)①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要严格按照立法程序完善环境法规体系,确保环境保护有法可依。(3分)②地方各级政府应当切实履行政府职能,加强环境监管,严格依法行政。(3分)③司法机关要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加大对企业违法排污的惩治力度,切实保护公民环境权益。(3分)④提高公民的环境意识,提高公民参与环保的积极性,公民通过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等形式充分发挥公民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作用。(3分)(2)请运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对材料二进行简要分析。(12分) ①矛盾的普遍性、客观性要求我们正视矛盾,并提出正确的解决矛盾的办法。 面对我国当前相关产业产能过剩的矛盾,提出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3=2+1分)②矛盾的特殊性要求我们要具体分析行业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产能过剩的化解工作。(3=2+1分)③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要善于抓主要矛盾。 化解产能过剩中要大力调整产业结构,要着力抓好化解产能过剩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3=2+1分)④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要通过化解产能过剩来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3=2+1分)我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院2014届高三下学期2月月考试题 政治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gaosan/126990.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