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三年级化学第一轮复习同步练习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三 来源: 高中学习网

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化学则是人类用以认识和改造物质世界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之一,化学网为大家推荐了高中三年级化学第一轮复习同步练习,请大家仔细阅读,希望你喜欢。

一、选择题

1.(2009北师附中模拟)下列示意图中,白球代表氢原子,黑球代表氦原子,方框代表容器,容器中间有一个可以上下滑动的隔板(其质量忽略不计)。其中能表示等质量的氢气与氦气的是()

答案:A

2.(2009安庆模拟)由A、CH4、H2组成的混合气体,当V(A)?V(H2)=7?24时混合气体的摩尔质量为16 g/mol,则A为()

A.O2 B.CO

C.CO2 D.SO2

答案:D

3.在三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Ne、H2、O2三种气体,在以下各种情况下排序正确的是()

A.当它们的体积和温度、压强均相同时,三种气体的密度(H2)(Ne)(O2)

B.当它们的温度和密度都相同时,三种气体的压强p(H2)p(Ne)p(O2)

C.当它们的质量和温度、压强均相同时,三种气体的体积V(O2)V(Ne)V(H2)

D.当它们的压强和体积、温度均相同时,三种气体的质量m(H2)m(Ne)m(O2)

答案:B

4.(2009济宁质量检测)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mol Cl2参加的任何反应,反应过程中转移电子数都是2 NA

B.常温常压下的33.6 L氯气与27g铝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3NA

C.标准状况下,1 L乙醇完全燃烧产生CO2分子的数目为NA22.42

D.将10 mL质量分数为98%的浓H2SO4,用水稀释至100 mL,H2SO4的质量分数大于9.8%

解析:A.1 mol Cl2和NaOH溶液反应时,Cl2+2NaOH===NaCl+NaClO+H2O,转移的电子数为NA。

B.1.5 mol Cl2与27 g铝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3NA,只有在标准状况下33.6 L Cl2的物质的量才是1.5 mol。

C.标准状况下,乙醇为液体。

D.设98%的浓H2SO4密度为1 g/mL,9.8%的H2SO4浓度为2 g/mL。稀释到100 mL时质量分数为。根据稀释前后H2SO4质量守恒得:11098%=2100,=9.8%12,由于2,9.8%。

答案:D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的组成特点,以及摩尔质量、阿伏加德罗定律的意义,要抓住概念的本身特征去理解。

5.(2009泰安)标准状况下有①0.112 L水;②3.011023个氯化氢分子;③13.6 g H2S气体;④0.2 mol氨气,下列对这四种物质的关系由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

A.体积:①④③② B.密度:④①③②

C.质量:①④③② D.氢原子数:②④③①

解析:先转化为物质的量,①n(H2O)=112 g18 gmol-1=6.22 mol;②n(HCl)=0.5 mol;③n(H2S)=13.6 g34 gmol-1=0.4 mol,则A项中体积由小到大排列为①④③②,正确;B项中密度最大的是①,C项中质量最小的为④。

答案:AD

6.将Mg、Al、Zn组成的混合物与足量的盐酸作用,放出H2的体积为2.8 L(标准状况下),则这三种金属的物质的量之和可能为()

A.0.250 mol B.0.125 mol

C.0.100 mol D.0.080 mol

解析:若全部为Mg、Zn,Mg、Zn为+2价金属由

R+2HCl===RCl2+H2

1 1

0.125 mol 2.8 L22.4 Lmol-1=0.125 mol

若全部为Al,2Al+6HCl===2AlCl3+3H2

2 3

0.083 mol 0.125 mol

设三种金属的物质的量之和为n,则0.083 mol

答案:C

7.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Na2O2与H2O反应生成1.12 L(标准状况下)O2,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为0.1 NA

B.常温常压下,NA个甲烷分子的体积大于22.4 L

C.0.1 molL-1的NaHSO4溶液中含0.2 NA个阳离子

D.32 g S8单质中含有的S-S键个数为NA

解析:B项:相对于标准状况,温度升高,气体体积增大。C项:未给出体积。D项:根据S8的分子结构模型,1个S8分子中含有8个S-S键,所以32 g S8单质中含S-S键的个数为32 g256 gmol-18NA=NA。

答案:C

8.已知Q与R的摩尔质量之比为9?22,在反应X+2Y===2Q+R中,当1.6 g X与Y完全反应后,生成4.4 g R,则参加反应的Y和生成物Q的质量之比为()

A.46:9B.32:9

C.23:9 D.16:9

解析:已知Q与R的摩尔质量之比为9?22,结合方程式可以知道,反应生成的Q和R的质量比为18?22,也就是,1.6 g X与Y完全反应后,生成了4.4 g R,同时生成了4.4 g1822=3.6 g Q,消耗Y的质量为3.6 g+4.4 g-1.6 g=6.4 g。所以,参加反应的Y和生成物Q的质量之比为:6.4 g?3.6 g=16:9。

答案:D

9.某氯原子的质量为a g,12C原子的质量为b g。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则该氯原子构成氯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ab

B.m g该氯原子的物质的量为maNAmol

C.n g该氯原子所含的电子数为17naNA

D.1 mol该氯原子的质量为aNA g

解析:A项不正确,由相对原子质量定义知:ab=12ab为氯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氯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应为24ab;B项正确,一个氯原子质量为a g,故1 mol氯原子质量为aNA g,则m g该氯原子物质的量为maNA mol;C不正确,n g氯原子的电子数应为n ga gNA17NA=17na;D正确。

答案:AC

10.在给定条件下,下列下划线所示的物质在化学反应中能被完全消耗的是()

A.用30 mL 12 mol/L浓盐酸与8.7 g二氧化锰共热制取氯气

B.标准状况下,将2.7 g铝片投入到20 mL 18 mol/L的硫酸中

C.向100 mL 3 mol/L的盐酸中加入5.6 g铁

D.向含Ba(OH)2和NaOH各0.1 mol的混合溶液中通入标准状况下2.8 L CO2气体

解析:A中由

MnO2+4HCl(浓)=====△MnCl2+Cl2+2H2O

1 4

0.1 mol 0.36 mol

由于盐酸变稀而使反应停止;B中铝会钝化;D中CO2相对于Ba(OH)2少量。

答案:C

11.(2009天津二模5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标准状况下,22.4 L己烯含有的分子数为6.021023

②标准状况下,a L的氧气和氮气和混合物含有的分子数约为a22.46.021023 ③7.1 g氯气与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约为0.26.021023 ④60 g SiO2晶体中含有26.021023个Si-O键 ⑤1 mol乙醇中含有的共价键数约为76.021023 ⑥500 mL 1 molL-1的硫酸铝溶液中含有的硫酸根离子数约为1.56.021023

A.①④ B.②⑥

C.③⑤ D.②⑤

解析:①标准状况下己烯为液体;③7.1 g Cl2为0.1 mol,与NaOH反应时只有全部变为Cl-时,转移电子数才为0.26.021023,而Cl2与NaOH反应时不可能全部变为Cl-;④60 g SiO2中应有Si-O键46.021023个,因为一个Si原子可形成4个Si-O键;⑤乙醇的结构式为 ,应含有86.021023个共价键。②⑥正确。

答案:B

12.(2009广东)设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NA)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mol硫酸钾中阴离子所带电荷数为nA

B.乙烯和环丙烷(C3H6)组成的28 g混合气体中含有3nA个氢原子

C.标准状况下,22.4 L氯气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nA

D.将0.1 mol氯化铁溶于1 L水中,所得溶液含有0.1 nA个Fe3+

解析:乙烯和环丙烷的最简式(实验式)均为CH2,故28 g两者的混合物含4 nA个氢原子;FeCl3溶于水后因Fe3++3H2O??Fe(OH)3+3H+,0.1 mol FeCl3溶于水后,所得溶液中Fe3+小于0.1 nA个。

答案:C

13.(2009福建)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24 g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NA

B.1 L 0.1 molL-1乙酸溶液中H+数为0.1 NA

C.1 mol甲烷分子所含质子数为10NA

D.标准状况下,22.4 L乙醇的分子数为NA

解析:A中Mg: ,故24 g镁即1 mol镁最外层有2NA电子。

B中:乙酸为弱酸,部分电离,故最终H+数远小于0.1NA。

C中:1个CH4分子中含10个质子,故C项正确。

D中:标准状况下,乙醇为液体,不能使用气体摩尔体积。

答案:C

14.(2009江苏)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25℃时,pH=13的1.0 L Ba(OH)2溶液中含有的OH-数目为0.2 NA

B.标准状况下,2.24 L Cl2与过量稀NaOH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总数为0.2 NA

C.室温下,21.0 g乙烯和丁烯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1.5 NA

D.标准状况下,22.4 L甲醇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1.0 NA

解析:A项c(OH-)=110-14110-13molL-1=0.1 molL-1,故1.0 L溶液中n(OH-)=0.1 NA;B项Cl2+2NaOH===NaCl+NaClO+H2O,每1 mol Cl2参与反应电子转移数目为1 mol,故B项中电子转移数目为0.1 NA;D项中CH3OH在标准状况下不是气态物质。

答案:C

15.(2009全国卷Ⅱ)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向含有CaCO3沉淀的水中通入CO2至沉淀恰好溶解,再向溶液中加入NaHCO3饱和溶液,又有CaCO3沉淀生成

B.向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等物质的量的稀盐酸,生成的CO2与原Na2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C.等质量的NaHCO3和Na2CO3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在同温同压下,生成的CO2体积相同

D.向Na2CO3饱和溶液中通入CO2,有NaHCO3结晶析出

解析:A项中CaCO3+CO2+H2O===Ca(HCO3)2不是可逆反应;B项:等物质的量的Na2CO3与盐酸反应生成NaHCO3(无CO2生成);C项:应为等物质的量的NaHCO3、Na2CO3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CO2的物质的量相同,D项:因生成的NaHCO3溶解度比Na2CO3小,故会结晶析出。

答案:D

二、非选择题

16.在标准状况下,由CO和CO2组成的混合气体6.72 L,质量为12 g。此混合物中CO和CO2物质的量比是________,CO的体积分数是________,CO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C和O原子个数比是________,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_,对氢气的相对密度是________。

答案:1:3 25% 17.5% 4:7 40 20

17.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测定室温下(25℃、101 kPa)的气体摩尔体积,请回答下列问题。

该小组设计的简单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该实验的主要操作步骤如下:

①配制100 mL 1.0 molL-1的盐酸溶液;

②用________(填仪器名称并注明规格)量取10.0 mL 1.0 molL-1的盐酸溶液加入锥形瓶中;

③称取a g已除去表面氧化膜的镁条,并系于铜丝末端,为使HCl全部参加反应,a的数值至少为________;

④往广口瓶中装入足量水,按上图连接好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⑤反应结束后待体系温度恢复到室温,读出量筒中水的体积为V mL。

请将上述步骤补充完整并回答下列问题。

(1)用文字表述实验步骤④中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步骤⑤中应选用________(填序号)的量筒。

A.100 mLB.200 mLC.500 mL

读数时除恢复到室温外,还要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忽略水蒸气的影响,在实验条件下测得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式为Vm=________,若未除去镁条表面的氧化膜,则测量结果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解析:本题以化学计量和化学实验基础知识为背景,通过化学实验的形式考查气体摩尔体积的测定,探究实验中出现的问题,符合当前新课改的探究理念。

考虑到②10 mL量筒的精确度是0.1 mL,故应用10 mL量筒;③因HCl的物质的量为0.01 mol,由反应Mg+2HCl===MgCl2+H2知,HCl可与0.005 mol Mg完全反应,为保证HCl完全反应,故镁应不少于0.005 mol24 g/mol=0.12 g。

(1)本装置可与初中化学制氢气的装置联系,用微热的方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实验中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0.005 mol22.4 L/mol=0.112 L=112 mL,考虑到室温时气体的体积稍大些,再考虑通常仪器规格应略大且越接近,误差越小,故选B。读数时注意量筒内的液面与集气瓶中液面相平,保证气压相等。

(3)Vm是气体的体积(排出水的体积)与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若未除去表面的氧化膜,导致氧化膜耗酸,从而放出H2的体积变小,则Vm偏小。

答案:②10 mL量筒 ③0.12

(1)两手掌紧贴锥形瓶外壁一会儿,如果观察到广口瓶中长导管内有一段水柱高出液面,表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2)B 量筒内的液面与集气瓶内液面相平

(3)0.2V Lmol-1 偏小

18.(2008东营模拟)加热0.04 mol KMnO4固体,一段时间后,收集到a mol单质气体,此时KMnO4的分解率为x,在反应后的残留固体中加入过量的浓HCl并加热,充分反应后又收集到b mol单质气体,设Mn元素全部以Mn2+存在于反应后的溶液中。

(1)a+b=________(用x表示)。

(2)当x=________时(a+b)取最小值,且最小值为________。

(3)当a+b=0.09时,0.04 mol KMnO4加热后所生成残留固体的质量为________。

解析:n(O2)可由2KMnO4=====△K2MnO4+MnO2+O2求得,a=0.02x mol。

由2KMnO4+16HCl===2MnCl2+2KCl+5Cl2

K2MnO4+8HCl===MnCl2+2KCl+2Cl2

MnO2+4HCl(浓)=====△MnCl2+Cl2+2H2O

可求得n(Cl2),

b=0.04(1-x) mol5/2+0.04x mol+0.04x mol/2

=(0.1-0.04x) mol

(1)n(O2)+n(Cl2)=a+b=0.02x mol+0.1 mol-0.04x mol/2

=(0.1-0.02x) mol

(2)在上述推得的化学关系式a+b=0.1-0.02x中,x为分解率。由0

(3)当a+b=0.09时,求得x=50%,由高锰酸钾分解反应式得:n(O2)=0.01 mol,则由质量守恒定律知:加热后剩余固体的质量等于原KMnO4,质量与放出O2质量的差,m(剩)=0.04 mol158 gmol-1-0.01 mol32 gmol-1=6g。

答案:(0.1-0.02x) (2)100% 0.08 (3)6 g

小编为大家提供的高中三年级化学第一轮复习同步练习,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gaosan/1329423.html

相关阅读:四川省南充高中届高三第八次月考试题 化学 Word版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