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三第二次联考生物试题及解析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三 来源: 高中学习网

卷I  选择题  共45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有关化合物或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细胞都含有溶酶体、叶绿体和内质网

 

B.毛酶、青酶和酵母菌都含有核膜和线粒体

 

C.纤维素和干扰素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氨基酸

 

D.麦芽糖、蔗糖和半乳糖都是由两个单糖结合形成

 

解析:植物细胞不一定都含叶绿体,如根细胞不含叶绿体,选项A错;毛酶、青酶和酵母菌都是真核生物,都含有核膜和线粒体,选项B对;纤维素是多糖,基本组成单位是单糖,干扰素是蛋白质,基本组成单位才是氨基酸,选项C错;半乳糖是单糖,选项D错。

 

答案:B。

 

2. 在组成生物体的细胞中有许多忙碌不停的细胞器,如下图的①~⑤,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①与③间的相互转化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

 

B.需氧型生物的细胞中都含有②,如绿色植物、各种动物等

 

C.②④结构都具有双层膜,都能进行能量转换

 

D.②④⑤结构中都能产生水,其中②④中都有⑤

 

解析:结构①为高尔基体、②为线粒体、③为内质网、④为叶绿体、⑤为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间的相互转化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需氧型生物如蓝藻等原核生物细胞中不含有线粒体。②④都为双层膜结构,②是有氧呼吸的场所,④是光合作用的场所都能进行能量转换;②是在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产生水,④在暗反应阶段有水生成,⑤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氨基酸脱水缩合的过程有水生成,②④是半自主性细胞器,其内都有核糖体,可合成自身需要的蛋白质。

 

答案:B。

 

3.离体的叶绿体在光照下进行稳定光合作用时,如果突然中断CO2的供应,短暂时间内叶绿体中(    )

 

A.C3增多、C5减少,有机物积累速率明显上升           

 

B.C3增多、C5增多,有机物积累速率明显上升

 

C.C3减少、C5增多,有机物积累速率明显下降       

 

D.C3减少、C5减少,有机物积累速率明显下降

 

解析:在暗反应过程中,CO2首先与C5化合物结合,形成2个C3化合物,最后经一系列地循环后又产生C5化合物,所以叶绿体在光照下进行稳定光合作用时,C3和C5都维持在相对平衡的状态。CO2气体的供应中断,则在短暂时间内原有的平衡被打破,表现出的现象是C3化合物减少、C5化合物增多,有机物积累速率明显下降。

 

答案:C。

 

4. 下列有关ATP的叙述中,正确的有(   )

 

①把酵母菌的培养条件从有氧改为无氧时,细胞中ATP与ADP的含量难以达到动态平衡

 

②甘油分子由小肠腔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的过程中,细胞消耗ATP的量增加

 

③C3还原的过程中,叶绿体基质内产生ADP的量增加

 

④酒精发酵和乳酸发酵产生等量ATP时,细胞内生成的CO2量相等

 

A.1项    B.2项     C.3项      D.4项

 

解析:对细胞的正常生活来说,ATP与ADP的相互转化,是时刻不停地发生并且处于动态平衡的;甘油分子由小肠腔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的过程是自由扩散,细胞不消耗ATP;乳酸发酵时,细胞不产生CO2。

 

答案:A。

 

5. 下列关于实验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将双缩脲试剂加入到过氧化氢酶溶液中,溶液呈紫色

 

B.利用斐林试剂一定可以确定被检测物质是葡萄糖

 

C.显微镜下观察正在发生质壁分离的紫色洋葱表皮细胞,可见其液泡的颜色逐渐加深

 

D.用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扩散最快的一条色素带呈橙黄色

 

解析:利用斐林试剂可以确定被检测物质是可溶性还原糖,但不一定是葡萄糖。

 

答案:B。

 

6.下列关于细胞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成熟的生殖细胞产生后立即进入下一个细胞周期

 

B.机体内所有的体细胞都处于细胞周期中

 

C.抑制DNA的合成,细胞将停留在分裂期

 

D.细胞分裂间期为细胞分裂期提供物质基础

 

解析:本题考查同学们对细胞周期的概念,分裂间期、分裂期的特征及其关系的理解。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所经历的时间,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两个阶段。其中分裂间期进行着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为分裂期提供物质基础,经历时间远比分裂期长。如果用抑制剂抑制DNA的复制,则细胞会停留在间期。并非机体内所有的细胞都处于细胞周期中,如红细胞、神经细胞等一旦形成后将不再分裂,只有连续分裂的细胞才有细胞周期,故A、B项错误;人体内成熟的生殖细胞产生后,需要经过受精作用形成受精卵后才进入有丝分裂周期进行细胞增殖。本题正确答案是D项。

 

答案:D

 

7.若果蝇正常进行分裂的细胞内,染色体数、DNA分子数、染色体组数、染色单体数之比为16:16:4:0时,则该细胞处于(  )

 

A.有丝分裂间期        B.有丝分裂前期

 

C.有丝分裂后期             D.有丝分裂末期

 

解析:果蝇体细胞中染色体为8条,由题意可知: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已加倍为16条,此时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答案:C。

 

8.下列关于豌豆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器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间期,核糖体上合成DNA解旋酶

 

B.在间期,线粒体为蛋白质的合成提供能量

 

C.在前期,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D.在末期,高尔基体与子细胞的细胞壁形成有关

 

解析:豌豆是高等植物,细胞中没有中心体,在豌豆细胞有丝分裂的前期,从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

 

答案:C。

 

9.正常细胞转变为癌细胞的过程中,不发生改变的是(  )

 

A.细胞中的染色体数     B.细胞的形态结构

 

C.细胞中的遗传物质          D.细胞的分裂能力

 

解析:细胞发生癌变后,其形态结构会发生改变;细胞癌变是基因突变的结果,故其遗传物质会发生改变;癌细胞具有无限增殖的能力。癌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并没有发生变化,而是与正常细胞中的相同。

 

答案:A

 

10.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细胞生长,核糖体的数量增加,物质交换效率增强

 

B.细胞分化,核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但RNA有变化

 

C.细胞癌变,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多个基因发生突变

 

D.细胞凋亡,相关基因活动加强,有利于个体的生长发育

 

解析:细胞生长,细胞体积增大,其相对表面积减小,细胞的物质运输的效率就降低。

 

答案:A。

 

11.以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为研究对象,将纯合显性个体和隐性个体间行种植,隐性一行植株上所产生的子一代将表现为(  )

 

A.显、隐性个体的比例是1:1

 

B.显、隐性个体的比例是3:1

 

C.都是隐性个体

 

D.都是显性个体

 

解析:自然条件下豌豆是严格的自花传粉、闭花受粉植物,隐性植株上所产生的子一代都仍表现为隐性。

 

答案:C。

 

12.在家鼠中短尾(T)对正常尾(t)为显性。一只短尾鼠与一只正常鼠交配,后代中正常尾与短尾比例相同;而短尾类型相交配,子代中有一类型死亡,能存活的短尾与正常尾之比为2∶1,则不能存活类型的基因型可能是(  )

 

A.TT     B.Tt      C.tt     D.TT或Tt

 

解析:由题干可知,Tt(短尾鼠)×Tt(短尾鼠)→T_(短尾鼠)∶tt(正常尾鼠)=2∶1,又因短尾鼠×tt(正常尾鼠)→正常尾鼠∶短尾鼠=1∶1,得出短尾鼠一定是杂合子(Tt),所以致死的一定是纯合短尾鼠。

 

答案:A

 

13.水稻的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稻瘟病(R)以易感稻瘟病(r)为显性,这两对基因位于不同对的染色体上。将一株高秆抗病的植株(甲)与另一株高秆易感病的植株(乙)杂交,结果如图所示。下面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如只研究茎高度的遗传,图示表现型为高秆的个体中,纯合子的概率为1/4

 

B.甲乙两植株杂交产生的子代有6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

 

C.对甲植株进行测交,可得到能稳定遗传的矮秆抗病个体

 

D.让甲植株进行自交,其表现型比例接近3:3:1:1

 

解析:高秆、矮秆和抗稻瘟病、易感稻瘟病两对基因位于不同对的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根据杂交结果高秆∶矮秆=3∶1,可知高秆双亲均为Dd,抗病∶易感病=1∶1,可知抗病亲本为Rr,易感病亲本rr,即甲为DdRr,乙为Ddrr,其子代有6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F1高秆个体中纯合子占1/3,由于甲中抗病基因为Rr,测交子代不会得到稳定遗传的RR个体,而符合生产要求的性状为纯合矮秆抗病ddRR。乙为Ddrr,让甲植株进行自交,其表现型比例接近9:3:3:1。

 

答案:B

 

14.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取得成功的关键,下表列举的有关科学家的研究成果,所属的研究方法错误的是(    )

 

选项

科学家

研究成果

科学研究方法

A

施旺、施莱登

细胞学说

调查法

B

摩尔根

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实验和假说演绎法

C

沃森和克里克

DNA双螺旋结构

物理模型法

D

萨顿

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

类比推理

 

解析:施旺、施莱登是通过显微实验观察,结合归纳分析而创立细胞学说。答案:A

 

15. 正常情况下,男性的性染色体不可能来自其(   )

 

A.外祖父      B.外祖母     C.祖父    D.祖母

 

解析:男性的性染色体为X、Y染色体,X染色体来自母亲,Y染色体来自父亲,母亲的两条X染色体分别来自外祖父、外祖母。父亲的Y染色体只能来自祖父。

 

答案:D。

 

16.以下图示为动物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某些时期的示意图。按分裂的先后顺序,排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③④②①    D.④①③②

 

解析:减数第一次分裂和第二次分裂的中期和后期具有不同的特征,图①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图②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同源染色体排在赤道板两侧),图③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图④为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无同源染色体,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在赤道板上)。

 

答案:B

 

17.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父方和母方的染色体各向两极如何移动(  )

 

A.父方和母方染色体在两极随机地结合

 

B.通常母方染色体移向一极而父方染色体移向另一极

 

C.父方和母方染色体各有一半移向一极,另一半移向另一极

 

D.未发生交叉互换的染色体移向一极,而发生交叉互换的染色体移向另一极

 

解析: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随机结合,由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所以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父方染色体和母方染色体要分开,并随机地移向两极,其余各对同源染色体也是如此,故不同源的父方和母方染色体是随机组合的。

 

答案:A

 

18.某人染色体组成可表示为44+XYY,有可能是亲代产生配子时,细胞分裂后期两条性染色体移向细胞同一侧所致,此时的细胞名称为(  )

 

A.初级精母细胞               B.次级精母细胞

 

C.初级卵母细胞               D.次级卵母细胞

 

解析:该染色体组成产生的原因是正常卵细胞和YY精子结合造成的。同时含两条Y染色体的精子产生的原因是次级精母细胞中Y染色体的着丝点分开后形成的两条Y染色体移向了细胞的同一侧造成的。

 

答案:B

 

19.右图为某遗传病的家系图,据图可以做出的判断是(  )

 

A.母亲肯定是纯合子,子女是杂合子

 

B.这种遗传病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

 

C.该遗传病不可能是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

 

D.子女中的致病基因不可能来自父亲

 

解析:该遗传病可能为常染色体显性,也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还可能是伴X显性。在该遗传图解中,女儿患病,父亲正常,该病不可能是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

 

答案:C。

 

20.下列对肺炎双球菌和T2噬菌体的相关描述中,正确的是(  )

 

A.T2噬菌体可寄生在乳酸杆菌体内

 

B.T2噬菌体头部、尾部的外壳分别由DNA、蛋白质构成

 

C.S型细菌在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表面光滑

 

D.S型细菌可使人和小鼠患肺炎死亡

 

解析:T2噬菌体是专门寄生在大肠杆菌体内的病毒,头部和尾部外壳由蛋白质构成,内部是遗传物质DNA,S型肺炎双球菌使小鼠患败血症死亡,R型细菌菌落表面粗糙。

 

答案:C

 

21.下面是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部分实验步骤示意图,对此实验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本实验所使用的被标记的噬菌体是接种在含有35S的培养基中获得的

 

B.本实验选用噬菌体作实验材料的原因之一是其结构组成只有蛋白质和DNA

 

C.实验中采用搅拌和离心等手段是为了把DNA和蛋白质分开再分别检测其放射性

 

D.在新形成的噬菌体中没有检测到35S,说明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而不是蛋白质

 

解析:噬菌体是病毒,是营活细胞寄生生活的生物,不能直接在培养基上培养。该实验搅拌是为了使细菌外吸附着的噬菌体外壳与细菌分离;离心是一种分离混合物的方法,在该实验中,被感染的细菌(含有子代噬菌体的细菌)在下层的沉淀物中,噬菌体颗粒的质量较小,在上层的上清液中。图中实验只能说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而不能说明DNA是遗传物质。答案:B

 

22.若1个35S标记的大肠杆菌被1个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裂解后释放的所有噬菌体(   )

 

A.一定有35S,其中有1个含有32P       

 

B.一定有35S,其中有2个含有32P

 

C. 一定有32P,其中有1个含有35S    

 

D.一定有32P,其中有2个含有35S

 

解析: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时,进入大肠杆菌内部的是(1个32P标记)DNA,蛋白质外壳留在大肠杆菌外面,侵入内部后,以大肠杆菌为场所,利用大肠杆菌的结构、酶系统和原料(35S标记的),合成噬菌体的DNA 和蛋白质。另DNA复制为半保留复制。因此,子代噬菌体的DNA中有2个含有32P,子代噬菌体的一定有35S。答案:B。

 

23.下列论述不能说明基因与染色体具有平行关系的是(  )

 

A.体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和成对的基因均是一个来自于父方,一个来自于母方

 

B.雌雄配子结合后染色体恢复为二倍体,基因恢复为成对状态

 

C.减数分裂后每一个配子得到每对同源染色体中的一条和每对基因中的一个

 

D.在各种细胞中基因都是成对存在,同源染色体也是成对存在

 

解析:本题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及识记和理解能力。在二倍体生物的生殖细胞中基因是单个存在的,不存在同源染色体。

 

答案:D。

 

24.下列关于DNA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无丝分裂一般不发生DNA复制

 

B.DNA复制过程中可能会产生新的基因

 

C.DNA双螺旋结构全部解链后,开始DNA的复制

 

D.单个脱氧核苷酸在DNA酶的作用下连接合成新的子链

 

解析:细胞在分裂前都要进行DNA的复制;DNA在复制时双螺旋解开,结构稳定性降低,易出现差错即发生基因突变的概率增加;DNA是边解旋边复制的;DNA酶催化DNA水解成脱氧核苷酸,与DNA复制无关。

 

答案:B

 

25.BrdU能替代T与A配对,而渗入新合成的DNA链中。当用姬姆萨染料染色时,不含BrdU的链为深蓝色,含BrdU的链为浅蓝色。现将植物根尖分生组织放在含有BrdU的培养液中进行培养,图a~c依次表示加入BrdU后连续3次细胞分裂中期,来自1条染色体的各染色体的显色情况(阴影表示深蓝色,非阴影为浅蓝色)。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1个DNA复制3次所产生的DNA分别位于2条染色体上

 

B.b图每条染色体均有1个DNA的2条脱氧核苷酸链都含BrdU   

 

C.c图中有2条染色单体的所有脱氧核苷酸链都不含BrdU

 

D.若再进行分裂,第4次分裂中期则只有1条染色体出现深蓝色

 

解析:根据DNA分子半保留复制的基本原理,可知图a中l条染色体上的2条染色单体都为深蓝色,其实,每条染色单体上的DNA分子中都含有1条母链(不含BrdU,深蓝色)和1条子链(含BrdU,浅蓝色),由于母链深蓝色掩盖了子链的浅蓝色,故整个DNA分子即染色单体表现为深蓝色。以此类推,b图、c图中的深蓝色都是不含BrdU的母链颜色所致,另1条子链含BrdU,但浅蓝色被掩盖。只有当两条链上均含有BrdU时,浅蓝色才能表现出来,如图b、图c中的染色单体上的DNA分子有一部分表现为浅蓝色。3次复制产生了8个DNA分子,分别位于4条或8条染色体上,而不是2条染色体。若再进行分裂,第4次分裂中期则仍有2条染色体出现深蓝色。

 

答案:B。

 

26.嗜热菌能在55℃以上的高温环境中生活,其DNA分子结构上的碱基对比例最可能为(  )

 

A.G—C碱基对含量比例相对比较高

 

B.A—T碱基对含量比例相对比较高

 

C.G—C碱基对与A—T碱基对的含量比例相等

 

D.两种碱基对含量呈任意比例

 

解析:G—C碱基对含3个氢键,结构稳定。若被破坏,需要较多能量。

 

答案:A

 

27.女娄菜是雌雄异株XY型性别决定的被子植物。女娄菜的宽叶(XB)对窄叶(Xb)是显性。研究发现,窄叶型含Xb的花粉粒死亡。若要证明含Xb的花粉粒死亡,而且子代的表现型都是宽叶型。则应选择哪组亲本进行杂交     (     )

 

A.XBXB×X bY       B.XbXb×X BY    C.XBXb×X bY   D.XBXb×X BY

 

解析: 由题意,A、B、C、D四组亲本中,能产生Xb的花粉粒只有A与C组。如Xb的花粉粒死亡XBXB×X bY,其后代只有X BY,表现型都是宽叶型。而XBXb×X bY 的后代有X BY、X bY,表现型有宽叶型、窄叶型两种。答案:A

 

28.右图表示雄果蝇细胞分裂过程中DNA含量的变化。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若图1表示减数分裂,则图1的CD段表示同源染色体分开

 

B.若图1表示减数分裂,则图1的BC段一个细胞中可能含有0个或1个Y染色体

 

C.若两图均表示有丝分裂,则两图的DE段一个细胞内只含有2个染色体组

 

D.若图1表示减数分裂.图2表示有丝分裂,则两图的CD段都发生着丝点分裂

 

解析:若图1表示减数分裂,CD段表示为着丝点分裂,A错;图1的BC段一个细胞中可能含有0个或1个Y染色体,B对;若图1表示有丝分裂,则DE段一个细胞内可含有4个染色体组,C错;图2表示有丝分裂,则CD段都发生了细胞质分裂,D错。答案:B。

 

29.一对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红绿色盲的孩子,在妻子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中,正常情况下色盲基因的数目和分布情况最可能是(   )

 

A.2个,位于X染色体上的一个DNA分子的两条链中 

 

B.1个,位于X染色体上的一个染色单体中

 

C.2个,位于X染色体上的两个姐妹染色单体中

 

D.4个,位于四分体的每个染色单体中

 

解析:由“一对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红绿色盲的孩子”可推知:妻子的基因型为XBXb,而在形成初级卵母细胞过程中,色盲基因经过复制,并分别位于X染色体上的两个姐妹染色单体中。

 

答案:C。 

 

30.某四倍体植物的某细胞核含20条染色体、20个DNA分子,且细胞中存在纺锤丝,则该细胞(   )

 

A.处于有丝分裂中期                     B.正在发生基因自由组合

 

C.将形成配子                           D.正在发生DNA复制

 

解析:细胞核中20条染色体和20个DNA分子,说明没有染色单体,不可能是有丝分裂的前、中期,也不可能是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也不可能为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中期;存在缍锤丝,说明处于分裂过程中,不可能为D选项;四倍体的生物,体细胞的染色体数应该是4的倍数,则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应该是8的倍数,所以不可能为有丝分裂的后期;所以最可能为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

 

答案:C。

 

卷II  非选择题    共55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55分)

 

31.(10分)根据有关实验和细胞代谢方面的知识回答问题。­­­

 

 

(1)甲、乙为探究酵母菌呼吸作用方式实验,该实验为           (对照、对比)实验。

 

检测B中有无酒精生成用            试剂,颜色由橙色变为          。乙装置设计为酵母菌无氧呼吸方式探究,但培养液上方空气中有氧气存在,不会影响实验的正确操作是                        。

 

(2)丙右图是恩格尔曼实验装置改装示意图,光线先通过三棱镜再通过叶绿体色素提取液后照射到玻片上的水绵,一段时间后,水绵周围好氧细菌分布无显著变化,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

 

(3)选用A、B两种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探究实验,测定A、B植物在不同条件下单位时间内O2释放量(L),实验结果如下表。请分析回答:

 

CO2浓度

灯泡的功率(单位:W)

20

50

75

100

200

300

0.1%

A植物

3.4

16.0

28.2

40.5

56.5

56.5

B植物

2.6

9.1

19.2

55.7

75.6

102.6

0.03%

A植物

2.3

11.2

19.8

27.6

27.5

27.6

B植物

1.8

8.4

18.9

54.2

75.2

101.8

 

 

①在阳光不充足的地区,大棚种植A、B两种植物时,光照将最可能成为限制           植物正常生长的主要因素。

 

②分析上表数据可以看出,处于灯泡功率为200W、CO2浓度为0.03%条件下的A植物,采取                      措施能显著提高光合作用强度。

 

③A植物在CO2浓度为0.1%时,若将灯泡功率由300W再逐渐增大至400W,请预测O2释放量的变化趋势是         。

 

31.(10分)(1)对比  (1分)酸性重铬酸钾溶液  (1分)灰绿色(1分)

 

B瓶静置一段时间后,待氧气消耗掉再连通澄清石灰水就不会影响实验。(2分)

 

(2)色素吸收了红橙光和蓝紫光,水绵不同部分的光合作用变化不大(2分)

 

(3)①B(1分)   ②增大CO2浓度 (1分)   ③保持相对稳定(1分)

 

32.(7分)据右图回答:

 

(1)该图表示的生理过程是________,需要的酶有                  ,该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的________部位。

 

(2)图中的1、2、3、4、5分别是________ 。

 

(3)假如经过科学家的测定,A链上的一段()中的A:T:C:G为2:1:1:3,________(填“能”或“不能”)说明该科学家的测定是错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4)如果以A链的为模板,复制出的B链碱基比例应该是________。

 

32.(7分)答案:

 

(1)DNA复制  解旋酶、DNA聚合酶 (至少填对两种酶)   细胞核

 

(2)A T C C T(全对才能给分)

 

(3)不能 在单链中不一定A=T、G=C

 

(4)T:A:G:C=2:1:1:3

 

33.(8分)某单子叶植物非糯性(A)对糯性(a)为显性,抗病(T)对染病(t)为显性,花粉粒长形(D)对圆形(d)为显性,三对等位基因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非糯性花粉遇碘液变蓝,糯性花粉遇碘液为棕色。现有四种纯合子基因型分别为:①AATTdd,②AAttDD,③AAttdd,④aattdd。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若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应选择亲本①与        (填序号)杂交。

 

(2)若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杂交时应选择的两亲本为       (填序号)。将杂交所得F1的花粉涂在载玻片上,加碘液染色,置于显微镜下观察,预期结果为:                     。

 

(3)若培育糯性抗病优良品种,应选用        (填序号)作亲本进行杂交,在F2中筛选抗病性状的方法是                       。

 

(4)在遗传学实验中,玉米是较好的实验材料,请说明理由:

 

①                                                   。

 

②                                                   。

 

33.(8分)答案:(1)②或④

 

(2)②或④    蓝色长形:蓝色圆形:棕色长形:棕色圆形为1:1:1:1(2 分)

 

(3)①或④     病原体感染法

 

(4)玉米雌雄同株异花,去雄操作简便;生长期较短,繁殖速度快;具有容易区分的相对性状;产生的后代较多,统计更准确(答出两点即可)。(2 分)

 

34.(10分,每空1分)

 

Ⅰ.某学生在学校调查了人的拇指能否向背侧弯曲(如右图所示)的遗传情况,他们以年级为单位,对各班级的统计进行汇总和整理,见下表:

 

        亲代类型

 

 

 

子代类型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双亲均为拇指能向背侧弯曲

双亲中只有一个拇指能向背侧弯曲

双亲全为拇指不能向背侧弯曲

拇指能向背侧弯曲

480

480

0

拇指不能向背侧弯曲

288

448

全部子代均为拇指不能向背侧弯曲

 

 

 

 

 

 

 

 

请根据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你根据表中第________组婚姻状况调查,就能判断属于显性性状的是_______________。

 

(2)设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为A,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为a,请写出在实际调查中,上述各组双亲中可能有的婚配组合的基因型:

 

第一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 下图为某遗传系谱图,系谱图中有患甲病(基因D、d)、乙病(基因B、b)和甲乙两病兼患者。II7无乙病家族史。请回答以下问题(概率用分数表示)。

 

 

(1)乙病的遗传特点                                                       。

 

(2)由于Ⅲ3个体表现两种遗传病,其兄弟Ⅲ2在结婚前找专家进行遗传咨询。专家的答复是:正常女性人群中甲、乙两种遗传病基因携带者的概率分别为1/10000和1/100;如果婚后生下的是男孩则表现甲、乙两种遗传病的概率分别是        、         。

 

(3)①右图1表示Ⅱ3产生的配子中相关染色体模式图,请写出Ⅱ3的基因型          。

 

②右图2为形成图1卵细胞过程中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图,图2细胞分裂后,其上半部分形成的

 

细胞名称是                 。

 

34.(10分)答案:

 

Ⅰ.(1)一    拇指能向背侧弯曲

 

(2)第一组:AA?AA   AA?Aa    Aa?Aa

 

第二组:AA?aa   Aa?aa

 

第三组:aa?aa

 

Ⅱ.

 

(1)母亲致病基因既传给儿子又传给女儿、父亲致病基因传给女儿(或答交叉遗传等)

 

(2)1/60000    1/200

 

(3)DdXBXb      (第一)极体

 

35.(改编)(9分)下图(左)中A表示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的某雌性动物的体细胞,B、C分别表示该动物处于不同分裂状态的细胞图像;图(右)为该动物部分组织切片的显微图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图(左)中数字分别表示不同的生理过程,它们分别是:①              ,②                。

 

(2) C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它含有同源染色体________对。

 

(3) 通常情况下,该动物的基因A和a的分离发生在________(用图中数字表示)分裂过程中。B图细胞最终分裂结束后,一般情况下,可以形成    种子细胞。其基因型是               。

 

(4)按分裂过程判断,图(右)中标号的先后顺序应该是________,

 

(4)若图示的动物与基因型为Aabb个体交配,后代只出现一种显性性状的概率是________。

 

35.(9分)答案:

 

(1)有丝分裂 减数第一次分裂

 

(2)次级卵母细胞或极体    0  

 

(3) ②   1    AB(Ab或aB或ab)

 

(4) 甲→丙→乙

 

(5)1/2(50%)

 

36.(11分) 鹦鹉属于ZW性别决定方式,鹦鹉的羽毛颜色有蓝、黄、白、绿等,且雌雄均有。基因控制虎皮鹦鹉的羽色的遗传机理如下图所示:基因B控制蓝色素的合成,基因Y控制黄色素的合成,无色物最终使鹦鹉表现为白色。

 

(1)若用蓝色和k*s*5*u黄色两个纯种鹦鹉做杂交实验探究毛色基因的载体是谁,具体的杂交组合应是            ,若某研究小组已经确定其基因载体在常染色体上,估计他们的实验结果是       。

 

(2)根据实验⑴的结果,有学生想进一步用杂交实验探究基因B和k*s*5*uY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你认为具体的最简便实验方法是                                 ,如果出现                             的性状比例结果,则说明二者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3)某同学甲提出:基因B会不会在性染色体上?同学乙立即做出了否定:首先不可能在        染色体上,理由是              ;其次从实验⑴的结果分析不可能在      染色体上,理由是                                         。

 

36.(除标明外,每空1分,共11分)

 

⑴k*s*5*u♀黄色×♂蓝色         F1均为绿色

 

⑵ 让F1(绿色鹦鹉)自由交配         F2为绿:蓝:黄:白=9:3:3:1(2分)

 

⑶  W     雌雄均有蓝色和k*s*5*u黄色(2分)

 

Z     如果B在 Z染色体上,则(♀蓝色×♂黄色产生的)F1会出现黄色雌鹦鹉。(2分)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gaosan/134720.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