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I卷(481=48分)本卷共48个小题,每小题1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反映我国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的史料是A.《国语》中记载的“防风后至,禹杀而戮之” B.《越绝书》中记载的“禹穴之时,以铜为兵”C.《左传》中记载的“茫茫禹迹,划为九州” D.《礼记》中记载的“天下为家大人世及以为礼”【答案】D【解析】考点:中国早期政治制度。A项内容说明禹作为部落联盟首领的权力增大,当时还是禅让制;B项指大禹时代先民用青铜来铸剑,说明冶炼术的进步;C项意思是在辽阔的土地上,到处都有禹的遗迹,这就是划为九州的地方;D项禹死后,他儿子启登上王位,公天下变成家天下,君王世袭应该看作是理应的,合乎道德规范的,反映了我国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所以选择D项。2.秦始皇开始使用的“皇帝”称号和夏、商、周的“王”称号相比,本质的不同是A.具有神化君权的特点 B.代表至高无上的权力C.是古代政治发展的产物 D.是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建立的表现【答案】D【解析】考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A、B、C三项是其相同之处,可排除。另外,夏、商、周时期,中央权力并未实现高度的集中,“王”仅是天下的共主,而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秦始皇为了与以前有所区别,开始使用皇帝称号3.“君主近臣,代起执政,品位既高,退居闲曹。”这种情形以汉武帝为例的话,下列哪一项的叙述是正确的?A.尚书被中书取代 B.重用近臣,攘夺相权,朝廷始分内外朝,丞相属外朝C.以三公决策,辅政武帝 D.将相权一分为三,互相制衡以分削相权【答案】B【解析】考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下君主专制的演进。元朝时,尚书被中书取代以三公决策辅政将相权一分为三,互相制衡以分割相权重用近臣,攘夺相权,朝廷始分内外朝4.宋朝形成了“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的局面。这反映出 A. 宰相职权范围扩大 B. 专制皇权达到顶峰C. 君权对相权的制约 D. 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解析】考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君臣关系的变化冲突主要体现在君权和相权的关系上,然后分朝代论述,理论上皇帝独断,但实际上皇帝不可能事事躬亲,皇帝独断而臣下分职,宰相居于中间,受皇帝委托主持政务,又是官僚机构和官僚群体的代表。宰相总的来说是一个非正式的官名,即只是拥有议政权和监督百官执行权的大臣之称。君臣关系以君权与相权的斗争的主要表现形式,是王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分化和削弱直至消失的过程。5.“元起朔方,固已崇尚释教(佛教),及得西域,世祖以其地广而险远,……思有以因其俗而柔其人,乃郡县土番之地,设官分职,而领之于帝师。"这里的“官”隶属于 A.宣政院 B.中书省 C.理藩院 D.行中书省【解析】考点:行省制度。提取材料的关键信息“元朝、佛教、西域”,联系教材可知,元朝统一后在中央设立宣政院,专门管理佛教和藏族地区事务,故选A。6.如图,请根据下述图片判断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映皇权和相权之争始终贯穿于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之中B.反映的趋势是皇权逐渐加强,相权逐渐削弱,最终被废止C.反映的发展趋势易形成暴政,压抑民主政治D.反映了中央权力的进一步集中【答案】A【解析】考点: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本题是否定选择。明清时期废除丞相之后就不存在皇权与相权之争了。7.下面四幅图反映了中国历史上皇权势力不断变化的总趋势,正确是 A B C D【答案】B【解析】考点:君主专制的演进趋势。皇权势力开始于秦朝统一后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君主专制开始确立,此后君主权力逐渐增强,至清代发展到顶峰,A、C、D三图中均有皇权衰落之势,明显不符合史实。8.鸦片战争前夕,林则徐致信英国女王,表示相信英国政府是受到英驻华商务监督义律的欺骗而走上歧途,恳请她制止鸦片贸易。这表明林则徐 A.希望以和平方式实现禁烟 B.希望扩大中英正常贸易 C.开展禁烟得到了英王认可 D.对英国的政治了如指掌【解析】考点:鸦片战争。材料中林则徐致信英国女王,恳请她制止鸦片贸易,说明林则徐对英国的鸦片走私还没有看清本质,对即将到来的战争还是抱有幻想,希望用和平方式实现禁烟。9. 吴玉章沉痛地回忆道:“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他所回忆的事件指的是A.第一次鸦片战争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 D.太平天国运动【答案】C【解析】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阅读和理解能力。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被东方的小国打败”可知是甲午中日战争。故选C。10. 《大公报》载文说: “几千年来,中国人所怀抱的观念是‘天下',是‘家族',近代西方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始终没有打入我们老百姓的骨髓里...... (今天〉我们从亡国灭种的危机中,开始觉悟了中国民族的整体性和不可分性。这是民族自觉史的开端, 是真正的新中国国家的序幕”。该文发表的历史背景是 A.甲午战争爆发 B.中华民国建立 C.抗日战争爆发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解析】考点:抗日战争。依据材料中的“我们从亡国灭种的危机中,开始觉悟了中国民族的整体性和不可分性”,这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的增强,全民族的团结以抵御外国的入侵;故选C。甲午战争爆发,清政府并没有发动人民群众;B项是推翻清王朝的统治;D项是推翻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的统治。11.近代中国资本主义是A B C D【答案】B【解析】考点:太平天国运动。A项是太平天国运动的前期的纲领性文件,主张在中国建立一个公有的大同社会;B项则是强调建立资本主义经济文明,是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最初的设想,故选B。CD项都是在B项之后。12.“国”字传统写法是“?”,但在右图中却写为“?”,并认为是当时民众的一个新创意。这个创意表达的思想观念是A.人民主权 B.三权分立C.分权制衡 D.责任内阁【答案】A【解析】考点:考点:辛亥革命。此题主要考查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根据所学,三权分立是指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材料图片没有体现,因此BC项错误;责任内阁制度材料也未体现。由材料“国”字的传统写法是“?”,但在图中却写为“?”【解析】考点:五四运动。五四运动由于全国人民的斗争,使北洋政府没敢在和约上签字,罢黜了三个卖国贼的职务,斗争取得初步胜利,因此学生开始上课,商人开始开门营业。故选D。ABC项都未能体现这一结果。14.对1924-1927年大革命性质的正确表述是A.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B.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C.革命统一战线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义革命 D.中共领导的无产阶级革命【答案】C【解析】考点:国民大革命。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1924-1927年大革命性质的理解能力。1924-1927年大革命是在革命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国共两党共同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义革命,而非某一个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或无产阶级革命。故选取C。15.“长征简直是将革命划分为‘公元前’和‘公元后’的一条分界线。”“如果没有长征,中国今天就不是共产党的天下。”这两段话所指的是A.肯定长征锻炼了革命力量 B.长征使中国共产党走向成熟C.长征使毛泽东的领导地位得到确立 D.长征的胜利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一定的基础【答案】D【解析】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史料的能力。由材料内容可知,题干讲述的是红军长征的意义。B、C两项是遵义会议的内容和意义,A项是长征的某一方面影响,不全面,只有D项准确而全面地阐述了长征的意义。【解析】考点:解放战争17.下图是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各方参会代表的人数,此图最能说明的问题是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具有代表全国人民的性质,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B.参加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人数很多C.参加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派别很多D.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代表来自各行各业【答案】A【解析】考点:新中国政治制度。本题考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选项BC是建立在比较基础上的,从图中不能看出比较的成分,故排除,D项在图中能够体现,但仅仅是图显示的现象,而非本质。从代表的广泛性可以看出该会议的性质,这才是实质。18.某年12月,毛泽东在一次党内外人士座谈会上指出,政协仍有存在的必要,但是我们不能把政协搞成国家权力机关。此话的主要背景是A.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颁布 B.社会主义改造完成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D.中共八大召开【答案】C【解析】考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宣布了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以《共同纲领》代替《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过渡状态的结束,标志了人民代表大会的确立,与材料1954年12月的时代背景是一致的。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颁布是1953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和中共八大召开都是在1956年。?19.周恩来说:“一个民族完全聚居在一个地方的比较少,甚至极少。历史的发展使中国各民族多数是杂居的,互相同化,互相影响。”从中可以看出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因素是A.民族团结与平等的历史传统 B.民族共同繁荣的经济任务C.杂居融合的现实国情 D.各民族反侵略的政治需要【答案】C【解析】考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从材料看,周恩来的言论是在讲由于历史的发展使得我国各民族最终形成了杂居的现状,这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一个原因,题目要求从材料中寻找,所以应该选择C。 20.与“共同纲领”相比,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显著特点是 ①规定中国国体发生了根【名师解析】云南省个旧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gaosan/192126.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