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某重点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三 来源: 高中学习网
试卷说明:

命题:命题中心 审核:李德杰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1.宋太祖“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采取这一措施主要是针对唐末五代以来的哪一社会问题( ) A.藩镇割据 B.宦官专政 C.朋党之争 D.农民起义2.回顾历史,可以发现,中国古代行政区划在不断变革,下表是秦朝至唐末地方行政建制的梳理 秦朝至唐末地方行政建制简表秦朝以郡辖县,地方行政为两级别两汉汉武帝把全国划分为十三个监察区,东汉形成“州一郡一县”三级制隋朝废郡,地方行政回到两级制唐末形成了道、州、县三级制以表反映出的主要问题是( ) A.古代中国政治的诡秘多变,反复无常 B.地方行政分层决策中的矛盾与困局C.古代王朝执政能力和效率不断提高 D.从秦朝到唐末中央集权不断得到强化3.“英国国王的王位不得传给天主教徒,英国国王必须加入英国国教会,直接依附于国王者不可但任下院议员,国王所做的一切决定都须由同意该项决定的大臣签署后才能生效,法官的任免应由议会决定,被 议会定了罪的人国王不得任意赦免等。”材料反映出( ) A.英国议会内部实施了某种程度的权力分割和制衡B.英国议会表示承认和尊重国王个人的自由权利C.英国议会已经成为真正能够反映民意的政府机构D.英国国王的权威受制于议会,议会立法约束王权4.“比较”是是历史学习、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穿越时空,我们不难发现我国历史上三大宪法或宪法性文件的巨大差异。下列选项中,对应正确的是( )文件产生的背景主要内容历史地位或评价《共同纲领》①确立了中国历史上一个新形国家的架构具有临时宪法性质1954年宪法我国向社会主义过渡全面展开②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1982年宪法改革开放,加强民主法制建设规定我国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确定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基本方针③ A.①解放战争胜利发展 ②正式确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③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B.①新中国成立后②规定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性质 ③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 C.①解放战争胜利发展 ②正式确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③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D.①三大战役胜利 ②规定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性质 ③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5.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的报告中提出:“在广泛的民主基础之上,召开国民代表大会,成立包括更广大范围的各党各派和无党无派代表人物在内的同样是联合性质的民主的正式的政府,领导解放后的全国人民,将中国成立为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和富强的新国家。”这一主张的实现是通过( ) A.《双十协定》 B.《和平建国纲领》 C.《国内和平协定》 D.《共同纲领》6.某年12月,毛泽东在一次党内外人士座谈会上指出,政协仍有存在的必要,但是我们不能把政协搞成国家权力机关。此话的主要背景是( ) A.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颁布 B.社会主义改造完成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D.中共八大召开7.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说:“在经济领导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激烈……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的那种挑战。”尼克松说的“他们”指的是( ) A.中国和苏联 B.苏联与东欧 C.欧共体与日本 D.不结盟运动8.有学者指出:“二战后以美英为两极的世界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它又因国际力量对比的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受到逐步壮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二战后两极格局在相对稳定性之下受到“撼动”和“挑战”的具体因素有( ) ①欧洲走向联合 ②日本崛起 ③中国力量增强 ④不结盟运动兴趣⑤北约和华约的建立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⑤ C. 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9.关于下面三幅漫画的寓意,不正确的说法是( ) A.图1:德国被分区占领,雅尔塔体制形成B.图2:柏林增加大了隔膜,美苏对峙加剧C.图3:民间暗中交往,德国统一,“冷战”结束D.三幅漫画反映了德国历史和国际关系演变10.《诗经?周颂?载芟》:“载芟载柞,其耕泽泽。千耦其耕,徂隰徂畛。”其中“千耦其耘”的含义是:千对农人在耕地。下列情况最有可能出现在耕作现场的是( ) A.普遍使用青铜农具 B.使用两头牛牵引,三个人驾驶的犁C.使用耕耙耱技术碎土 D.使用比较粗笨简单的木制、石制工具11.史籍记载,两汉初期,大工商业者“采铁石鼓铸,煮海为盐,一家聚众或至千余人”、“深山穷泽之中成奸伪之业”。可见该时期( ) A.制盐冶铁行业出现较大规模的民营作坊 B.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没有产生实际作用C.民营手工业规模和技术超过官营手工业D.民营作坊采用水力鼓风和高炉炼铁技术12.观察下图,从中可得出的结论是( ) A.秦汉时期中国丝织技术领先于世界B.唐宋时期私营丝织业水平超过官营C.古代丝织业中心由关中辐射全国D.元明清时期丝织业重心在东部地区13.黄梅戏《天仙配》中有这样一段唱词:“……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这段唱词反映了( ) ①小农经济下农民生活与市场完全脱节 ②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③小农经济下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基本生产方式 ④小农经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④14.网上调查显示,2012年最热门的旅游线路是重走中西文明交融的“活化石”——丝绸之路。观光途中不可能见到的古代文明现象是( ) A.新疆坎儿井遗址 B.出土的汉代的丝绸C.出土的唐代白瓷 D.宋代青花瓷15.下列各项反映出宋朝商业出现突破性发展的是( )16.乔万尼?阿瑞吉说:“……以中国南方广东的行商和北方山西的晋商为例,就会发现这两部分商人几乎主宰了当时的世界贸易和商业活动,不但晋商在蒙古、俄罗斯、欧洲和日本有很大的国际投资,而且广东行商还曾经投资于美国的铁路建设。”从上述材料中我们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我国商品经济有了新的发展 B.我国商界已具备了资本输出能力C.晋商操纵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D.我国商界参与国际性的商业贸易活动活跃 17.历史上曾出现汉口镇、佛山镇、景德镇、朱仙镇四大商业名镇;长安、洛阳、开封、临安、大都等著名商业中心;扬州、成都等一批南方城市成为当时最繁荣的大都会,以致出现“扬一益二”的说法。对该现象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A.地处富饶、便利的江河下游平原 B.政府经济政策调整促进市镇发展C.资本主义萌芽促进江南城市发展 D.工商业的发展促进了城镇的繁荣18.明代沉船“南澳一号”发掘引起社会关注,学生以此为题进行研究性学习,搜集的一条史料是:“(明中后期,有大臣)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不得往日本……亦禁不得以硝黄、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奉旨允行,几三十载”。对该史料理解最恰当的是( ) A.明代没有民间的海外贸易 B.明政府曾奉行重商主义政策C.明政府曾有条件地允许海外贸易 D.明政府从此废除“海禁”政策19.“虽然远航的目的是寻找黄金,但……通过实地考察探明了地球上的海洋是相通的,证明了地球是圆形的,这对科学的发展和人们宇宙观念的更新具有重要意义”。这表明新航路的开辟( ) A.推动了地理大发现和科学进步 B.满足了宗教人士扩张天主教的愿望C.反映了西欧工商业发展的要求 D.使西欧走上殖民扩张的道路20.1570~1780年,欧洲国家商船的运载能力发生巨大变化,阅读下表(单位:吨)判断甲、乙两国分别是( )年份国家157016701780甲232000568000450000乙51000260000100000 A.英国、西班牙 B.荷兰、葡萄牙 C.英国、荷兰 D.荷兰、英国21.在人类在历史的长河中,出现许多叱咤风云的大国、强国、比如战国末期统一中原的秦国,18世纪确立霸主地位的英国,19世纪以来不断崛起的美国,19世纪末确立亚洲强国地位的日本和1978年以来日益强大的中国。它们的发展道路各不相同,但崛起的原因却惊人的一致。它们崛起的一致因素是( ) A.和平崛起 B.武力掠夺 C.制度创新 D.民主强国22.“英国是最先发生工业革命的国家……再不需要把黑人当做商品从非洲运走,而要把他们当做劳动力留在非洲来生产原料,并为资本主义国家准备市场。”上述核心观点是( ) A.英国废除了奴隶贸易 B.非洲的工业革命已经开始进行C.奴隶贸易不符合资本主义发展要求 D.非洲成了廉价的原料产地和新的商品倾销市场23.当代某学者认为:“如果说西方的兴起或崛起靠的是从美洲掠夺过来的白银,……那显然忽视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在商业、金融、文化、科技及相关制度的发展,也没有领会到古罗马留在西方的民主法治思想,那些发展给了西欧以超前的制度资本和实力。”这一观点认为西方的崛起。 A.主要靠对外掠夺 B.更靠其内在的发展 C.与对外掠夺无关 D.更靠古罗马的法制24.有历史学家称它“对世界历史来说具有头等重要性,因为它不但为20世纪的不发达世界提供了主要目标,而且为19世纪欧洲的世界霸权提供了经济基础和军事基础。”这里所指的历史事件是( ) A.开辟新航路 B.启蒙运动 C.资产阶级革命 D.工业革命25.光绪十二年(1886)江西巡抚德馨奏折上说:“兼之洋糖盛行,土糖碍销,各糖行多有亏折歇业,糖油二宗,大为减色。”这主要表明( ) A.洋糖垄断中国糖市场 B.工业洋糖具有优势C.洋糖深受中国人喜爱 D.中国糖油质量较差26.下图是一幅漫画作品《如此“修墙”》:一位清朝官员用一张纸条(上面写着“西方先进技术”)粘在墙上,下列表述内容与该漫画的讽喻意义一致的是( ) A.“外需和戎”B.“遗其体而求其用”C.“天不变,道亦不变”D.“变者福建省泉州市某重点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gaosan/219078.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