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雅礼中学2015届高三第六次月考试题(历史)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三 来源: 高中学习网
试卷说明:

雅礼中学2015届高三第六次月考试卷历 史 雅礼中学高三历史备课组第Ⅰ卷 选择题(48分)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材料说明西汉初年实行郡国并行是基于A......一位正担任中央大臣者,回忆其早年入仕过程,虽顺利通过礼部考试,因未能通过吏部测试,不得派任官职,只好暂时接受地方政府首长聘任,担任僚佐。根据你的历史知识,这个官僚可能身处那个时期?A汉代 B唐代 C元代 D清代【解析】我国学者罗荣渠教授认为:从表面上看,帝国主义侵略论似乎是反西方中心论的,但如果只承认帝国主义是近代中国各种变化的主导因素,忽视了中国的历史特点和国情特点,把内部问题简单地归之于封建主义对帝国主义的屈服投降,而排除这一复杂历史过程中的多样性选择,实质上仍是一种隐蔽的西方中心论。下列对该学者观点的解读,不恰当的是A.帝国主义的侵略是引起近代中国社会变化的主导因素之一B.近代中国社会的变化是多种因素合力作用的结C.帝国主义侵略论掩盖了中西方文明之间复杂的矛盾运动D.反帝反封建斗争是推动近代中国社会进步的主要原因“举中国数千年礼仪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此岂独我大清之变,乃开辟以来名教之奇变,我孔子、孟子之所痛哭于九原,凡读书识字者,又乌可袖手安坐,不思一为之所也!”(曾国藩《讨粤匪檄》)这从侧面反映了A.列强侵略给中国带来了严重危害 B.太平天国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C. D.太平天国农民的愚昧无知和落后历史学家余英时在研究中国近代历史的过程中提出了“转石效应”——改革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一经发动,便如危崖转石,非达于平地不止,经济体制改革初见成效之后,浪潮就会冲击到法律和政治领域。依据上述观点,在中国近代史上引发“转石效应”的历史事件是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晋冀鲁豫解放军在鲁西南强渡黄河后,国民党方面“对于解放军下一步究竟是东越运河、直接策应华东野战军打破国民党军的重点进攻,还是南进截断陇海路直趋徐州、粉碎蒋介石的作战计划,捉摸不定。”解放军的“下一步”军事行动及其真实意图是A.跃进大别山,开始战略反攻B.夺取徐州,准备战略决战C.破坏陇海路,支援淮海战役D.强渡长江,迅速解放南京1925年1月,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为994人,10月增加到3000人,年底发展到10000人。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快速发展主要是由于:A.共产国际的大力支持B.北伐战争的胜利进行C.土地革命高潮的兴起D.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1949年,前美国驻北平总领事柯乐柏曾以“总领事”身份写信给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信件被原封不动的退回。这表明:A.美国承认新中国为合法政府B.新中国不承认美国与国民党政府建立的外交关系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性不需要美国承认D.新中国要清除帝国主义的残余势力.下图是英国对华输出总值走势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五口通商促进英国对华贸易发展迅速B.工业革命后英国加大对中国的资本输出C.自然经济的强势存在使英国对华贸易徘徊不前 D.英国对华输出的商品不适应中国市场消费需求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规定,凡直隶、山东、江南、浙江等省民人,情愿在海上贸易捕鱼者,许令载五百石以下船只,往行走,外国贡船以内者,其所携货物予以免税。西洋商船船钞较东洋船钞减十分之二。对此解释正确的是,康熙年间A.一度开放对外贸易 B.废除了海禁政策C.对洋货征税一视同仁 D.取消了对沿海居民出海贸易的限制下表为1956----1964年我国工业与农业发展趋势示意图。根据该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960年工业出现峰值的原因是“二五计划”的顺利实施B.自然灾害是导致农业产值大幅度下降的主要原因C.优先发展农业使农业产值大幅度下降D.国民经济的调整使工农的发展趋于平衡D16.下图中的叙述是中共在某次会议前后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的宝贵探索,它有利于A.“三大改选”的启动 B.社会主义建设的有序展开C.“八字方针”的实施 D.改革开放的纵深发展 【解析】B 要注意材料中的“双百方针”制定即1956年,即“三大改选”的启动 是1953年;“八字方针”的实施是1960年;改革开放的纵深发展是20世纪年代;A、C、D三项与这些史实不符。17.....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结果是A.国家开支显著上升B.农产品数量明显增加C.银行数量不断增多D.美元逐渐升值.房龙《人类的故事》一书中写道:“此时人们仍是教会母亲的儿子但是,人们的人生观已经改变,他们开始穿与以前不同的服装,不再把全部思想与精力集中于在天堂、等待幸福的永生,他们试图在今生、在地球上建立他们的天堂。”这样的改变始于A.中古黑暗时代 B.文艺复兴 C.宗教改革 D.启蒙运动一般说来,当帝国的权力来自一个人时,它便软弱;而当它来自千百万人民时则强大……如果学者、商人和老百姓都能关心民族的危难,那么这样的人民将是聪明的,否则是愚昧的。”这种观点的最早倡导A.鸦片战争中新思想的代表B.甲午战争后的资产阶级C.辛亥革命时代资产阶级D.新文化运动中的激进知识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C 注重感觉是印象派。第Ⅱ卷 非选择题(52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计52分) 每天发布最有价值的高考资源 每天发布最有价值的高考资源 11 1 每天发布最有价值的高考资源湖南省雅礼中学2015届高三第六次月考试题(历史)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gaosan/278355.html

相关阅读:安徽省桐城市第十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历史试题 Word版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