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新民市第一高级中学2015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三 来源: 高中学习网
试卷说明:

2015-2016学年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第Ⅰ卷本卷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图1中AB为昏线,C为AB的中点,此时北京时间为20时.读图回答1~3题.1.C点的经度是 A.90°E B. 150°E C. 165°E D. 90°W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此日为二分日中的一天B.此日C点昼短夜长C.此时A、C、B三点所在的平面与经过C点的经线圈平面间的夹角(锐角)为20° D.AB的长度与赤道等长3.若上题中的AB为某纬线圈上的昼弧,C为AB的中点,则北京时间可能为 A.6时 B.8时 C.20时 D.8时或20时据沈阳5月5日前后几天的天气变化资料统计图,回答4~6题 .4.这次天气变化过程最有可能是由 A.反气旋造成 B.气旋造成C.冷锋造成 D.暖锋造成5.这次降水的形成原因是 A.气流下沉造成 B.气流对流上升造成C.暖气团主动沿锋面爬升造成 D.暖气团被迫抬升造成6.此系统易造成A.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 B.东北、华北地区的夏季暴雨C.东南沿海的台风天气 D.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天《科技日报》报道:西部大开发调研组在河西走廊的调研中,发现一处面积约100多平方千米,形状特殊的花岗岩地貌。该处花岗岩岩体表面千疮百孔,形如蜂巢。“蜂巢”组合在一起,如流云翻浪、似百兽飞禽。花岗岩体绵延分布百里,相对高差百米以下存在着含有大量生物化石的页岩。阅读上述材料,据此回答7~8题。7.造成这种“峰巢”地貌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岩浆活动 B.风力沉积 C.风力侵蚀 D.流水侵蚀8.关于此处花岗岩与沉积岩的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花岗岩先形成,沉积岩后形成;然后外力作用进行长期侵蚀B.沉积岩先形成,花岗岩后形成;然后外力作用进行长期侵蚀C.沉积岩与花岗岩同时形成;然后外力作用进行长期侵蚀D.根据材料,无法判断9.读某地质地形图,判断该地地形成因是A.向斜成山 B.向斜成谷 C.背斜成山 D.背斜成谷图2为我国某省年降水量等值线图,读图1,完成10~11题。10.推测甲地年降水量高于周边地区的原因是A.山地地形截留水汽,形成地形雨 B.盆地地形水汽不易扩散,云雨较多C.湖泊蒸发导致水汽增多,降水增加 D.茂密的植被涵养水源,增加空气温度11.甲、乙两地相比A.乙地正午太阳高度较小 B.甲地降水的年际变化较大C.乙地气温年较差较大 D.甲地气温日较差较小图4为1999-2007年中国工业能源消耗量、工业增加值及能耗,读图4,完成12~13题。12.1999-2007年间,我国工业A.碳排放量逐年下降 B.能源消耗量逐年增加C.能源利用率逐年提高? ? D.工业增加值增速慢于能源消耗增速13.为了降低碳排放量,短期内我国急需采取的措施是A.加快发展太阳能、风能等绿色能源,调整能源消费结构B.对钢铁、化工、电力等高耗能工业进行低碳技术改造C.着力发展低能耗的高新技术产业,优化产业结构D.加强舆论宣传,倡导居民绿色出行老年抚养比是老年人口数(65岁以上)与劳动年龄人口数(15-64岁)之比。表1为甲、乙两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比较(%),据此完成14~15题。14.关于甲乙两国人口老龄化的判断,正确的是  A.甲国老龄化程度高于乙国 B.甲国老年人口数量较小  C.乙国谷老龄化早于甲国 ? D.乙国人口老龄化速度较快15.2000-2010年甲国老年抚养比的增长快于老年人口比重的增长,可能是因为甲国  A.少年人口增长速度慢于老年人口   B.老年人口比重增长快于总人口增长  C.大量劳动力的国际劳务输出 D.老年人口比重增速快于劳动力比重增速图5示意我国某地水土流失的分布状况,图中相邻等高线之间高差均为25米。读图5完成16~17题。图516.水土流失与地形相关,图中水土流失严重区位于 A.鞍部 B.山顶 C.山脊 D.山谷17.图示东、西两侧最大高差可能是A.l26米 B.148米 C.198米 D.220米图6表示某省1985-2010年就业结构与城镇人口比重变化。读图6完成18~19题。图618.2005年以来,某省城市化处于 A.发展阶段 B.加速阶段 C.成熟阶段 D.逆城市化阶段19.产业结构调整促进某省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表现在A.第一产业就业比重变化不大 B.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均持续快速提高 C.城镇新增就业人口第二产业超过第三产业 D.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之和持续上升图7为“世界某沿海城市城区分布图和海岸线变化模拟示意图”,读图完成20~21题。20.由图示信息可知,该城市主城区四个地点的地面坡度最大的可能是 Ae地 Bh地 Cq地 Df地据乙图可知,该地海岸线的主导原因是A.海水侵蚀增强 B.入海泥沙减少 C.全球气候变暖 D.修建水库有关图中河流水文、水系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甲处水流平稳,江阔水深 B.乙处多峡谷,水能资源丰富 C.丙处多曲流,径流季节变化大 D.丁处含沙量小,有结冰期有关甲、乙、丙、丁四处多发灾害的判断,正确的是 A.甲处易发生旱灾B.乙处易发生泥石流 C.丙处易发生洪灾D.丁处易发生滑坡24.从城市合理布局角度考虑,适宜迁往小城市e的企业是A.水泥厂B.钢铁厂 C.棉纺厂 D.造船厂该地区部分企业外迁到周围的郊区设厂,对城的影响是A.使城的空间规模缩小B.使城商务功能更加突出C.使城空间结构更加复杂D.使城服务功能减弱26.整个赛程中选手沿途看到的自然景观依次是 A.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热带荒漠B.亚热带常绿叶林、热带荒漠热带草原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热带荒漠、热带草原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热带荒漠、热带雨林盖勒敏终年降水稀少,但常有大雾,其主要原因是A.大气中的水汽受到沿岸的寒流影响B.大气中的水汽受到沿岸的暖流影响C.终年盛行上升气流,将水汽带到空中冷凝D.终年盛行下沉气流,将水汽带到近地面冷凝a~d表示不同的国家,则下面几组排列中,最有可能的是A.沙特阿拉伯、加拿大、德国、埃塞俄比亚 B.中国、埃及、巴西、新西兰C.美国、日本、丹麦、加拿大 D.印度、尼日利亚、南非、英国29.如果图中各点表示人口变化,符合发达国家大 城市中心地区人口变化规律的是A.a中国的上海 B.b美国的华盛顿 C.d埃及的开罗 D.e法国的巴黎表2资料摘自联合国于2000年发布的预测报告,反映了2001-2050年世界移民趋势。据此完成30~31题.表2迁出国数量(万人/年)迁入国数量(万人/年)中国30.3美国110.0墨西哥26.7德国21.1印度22.2加拿大17.3印度尼西亚18.0英国13.6菲律宾14.4澳大利亚8.330.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趋向是A.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 B.从北半球向南半球迁移C.从西半球向东半球迁移 D.从内陆国家向沿海国家迁移31.移民外迁的主要动因是寻求A.更高的社会地位 B.更多的休闲时间C.更高的收入 D.更优的自然环境 环境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读下面环境负担公式和我国人口与耕地变化图完成32~33题:32.图中反映我国近50年来人口与耕地的环境负担在加重的根本原因是A.耕地面积在减少 B.人均耕地在减少 C.总人口数在增加 D.耕地环境没有出现负担33.从环境负担公式中可以看出,创造财富的技术水平的提高能减轻环境负担,下列措施能减轻人口与耕地环境负担的是开发湿地滩涂等易耕土地,扩大耕地面积 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推广良种,提高亩产D.增加粮食进口量,缓减我国人口对土地的压力下图示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数量变化”, 读图回答34~35题。34.从我国城市等级体系图可以看出 A.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少? B.城市等级越高服务范围越大 C.城市数目越少职能越低? D.城市数目越少相互距离越短3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的特点是 ①城市数量增多,其中中小城市数量增加速度较快 ②从城市构成上看,仍以中小城市为主 ③东、中、西三大地带区域差异明显 ④城市化水平不断上升,近年来上升速度加快?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图11示意某城市“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和图12示意“劳动力在各行业中的百分比”, 读图回答36~37题。图11 图1236.在图中,字母A—E反映的现象是A.城乡差别拉大 B.郊区城市化 C.逆城市化 D.城市化过程甲、乙表示不同城市化阶段的就业比重状况,其中乙处A.时段 B.B时段 C.时段 D.F时段38.1990年至2008年,我国承接的美国制造外包比率增幅最大的产业是 ? A.一般机械 B.冶金 C.纺织 D.石油 .我国成为美国制造业外包主要承包国定的主要优势是 ? A.制造业产品质量精良,竞争力强 ?B.制造业体系完善,生产协作条件好 ? C.劳动力资源丰富,且工资水平较低? D.由强大的科研体系技术支撑 .美国制造业外包,有利于美国 ? ①增加大量就业机会? ②加强研发与生产定的联系 ? ③降低产品生产成本? ④拓展产品国际市场 ? A.①② ? B.③④ C.①④ ? D.②③ 第Ⅱ卷41.“农夫果园”番茄汁的原料主要来自图中的A地区,看图回答。(分)(1)A地区种植番茄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 。(分)(2)图示地区城市相对集中的主要区位因素有哪些?(分) 43.(2分)抵达南非比勒陀利亚,开始对南非辽宁省新民市第一高级中学2015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gaosan/297851.html

相关阅读:云南昆明一中届高三新课程第一次摸底测试文综地理试题(解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