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5学年度高三复习阶段性检测化 学 试 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第I卷为选项题,共48分;第II卷为非选择题,共52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2. 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并将第I卷选择题的答案涂在答题卡上。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O—16C—12N—14Na—23Mg—24Al—27S—32Cl—35.5k—39Ca—40Fe—56Cu—64Ag—108Ba—137第I卷(选择题,共48分)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化学已经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新型、高效、多功能水处理剂,既能杀菌消毒又能净水B.“光化学烟雾”、“臭氧空洞”的形成都与氮氧化合物有关C.服用铬含量超标的药用胶囊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D.高纯度的硅单质广泛用于制作光导纤维.光导纤维遇强碱会“断路”【答案】D解析:高铁酸钾具有强氧化性,能杀菌消毒,被还原生成的铁离子能发生水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铁胶体,具有吸附性,所以能净水,故A正确。光化学烟雾和臭氧空洞都与氮氧化合物有关,故B正确。铬对人体健康有害,故C正确。光导纤维的制作原料是二氧化硅不是硅,故D错误。2.若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A个Fe(OH)3胶体粒子的质量为107gB.8.0gCu2S和CuO的混合物中含有铜原子数为0.1NAC.标准状况下,将2.24L Cl2溶于水,可得到HClO分子的数目是0.1NAD.2.3gNa与氧气完全反应,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介于0.1NA到0. 2NA之间【答案】B解析:A胶体离子的摩尔质量不是氢氧化铁的摩尔质量,故错误。C、氯气不完全转化为盐酸和次氯酸,故错误。D、无论生成氧化钠还是过氧化钠, 2.3gNa与氧气完全反应,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得失0.1NA,故错误。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石油裂解、煤的气化、海水制镁等过程中都包含化学变化B.可电解熔融MgCl2来制取金属镁;也能电解熔融AlCl3来制取铝C.铝热剂、盐酸、水玻璃、双氧水、明矾均为混合物D.Na2O2、MgCl2、NaOH、NH4Cl均为含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答案】A解析:B、金属铝用电解熔融氧化铝的方法制取,故错误。C、双氧水和明矾是纯净物,故错误。D、氯化镁中不含共价键,故错误。4.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用惰性电极电解氯化镁溶液:B.NH4HCO3溶液与过量的NaOH溶液共热:C.向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少量SO2气体:D.FeSO4酸性溶液暴露在空气中:【答案】D解析:A、生成氢氧化镁沉淀,故错误。B、氢氧根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也反应,故错误。C、次氯酸钙有强氧化性,所以生成硫酸钙不是亚硫酸钙,故错误。5.下列有关粒子的检验方法及现象叙述不正确的是A.检验SO42-:向溶液中先滴加足量稀盐酸,无沉淀,再滴加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B.检验CO32-:加入盐酸,生成的气体能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原溶液中一定有大量CO32-C.检验I-:通入Cl2后,溶液变为黄色,加入淀粉溶液后变蓝,可确定有I-存在D.检验CI-:先加入硝酸银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硝酸,若沉淀不溶解,则证明含有CI-【答案】B解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有二氧化碳 和二氧化硫,所以不能用澄清石灰水检验碳酸根离子,故B错误。6.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用新制的Cu(OH)2悬浊液可检验尿液中的葡萄糖B.苯、乙醇和乙烯都能发生加成反应C.石油分馏可获得乙烯、苯及其衍生物D.纤维素水解与淀粉水解得到的最终产物不同【答案】A解析:B、乙醇不能发生加成反应,故错误。C、石油分馏不能得到乙烯,故错误。D、纤维素和淀粉的水解产物都是葡萄糖,故错误。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熵减的吸热反应可能是自发反应B.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H>0 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C.使用催化剂既不会改变反应的限度又不会改变反应焓变D.已知2C(s)+2O2(g)=2CO2(g)△H1 △H2,则【答案】C解析:A、熵减的吸热反应不可能是自发反应,故错误。B、能量越低的越稳定,所以石墨温度,故错误。D、焓变是负值,所以△H1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gaosan/301064.html
相关阅读:化学有机化合物单元复习模拟试题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