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书
第一遍:划分主干知识与重点知识。由于教材编写的需要,一些主干知识以外,还有一些枝叶性的、辅助性的语言,这些是可以忽略的,既可以最大限度节省时间,又加深记忆,最重要的是锻炼自己根据材料提炼信息的能力。
第二遍:理解主干知识与重点知识。由于人们习惯的认同,历史只要背书就可以了,而且到了下学期也不迟,其实这是一个学习的误区。根据我们多年的教学经验证明,背书只是学习历史的一个环节但不是根本的环节,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需要过程的、循序渐进的,尤其是现行高考的选拔性功能。所以在看书的第一遍基础上,理解主干知识就显得尤为重要。
第三遍:记忆主干知识与重点知识。遗忘知识,是一种普遍现象,而且是再常见不过的现象了,不仅符合理论常识,也符合人们日常行为逻辑。只是都懂得的道理在学习历史的时候往往会忽略,经常听到学生抱怨:背几遍了还是记不得。为此我们要求在前两遍的基础上再去记忆,这样记忆住主干知识,只是时间问题了。一般的方法是滚动式记忆,就是每一次月考的时候,都把上次月考复习的内容记忆一遍,绝对不能够仅仅记忆本次月考的范围。我们常常告诫我们学生的口头禅是:为了高考,仅仅有兴趣是不够的;为了高考,仅仅记忆一遍是远远不够的。
二、听课
1、习惯于思考。听课的流程不是看电影或看电视那么简单,一定要跟着老师的思路,积极融入教学之中。当老师在课堂上设问问题时,不要急于在课本上寻找现成的答案,而应该在理清思路的基础上寻找课本知识佐证自己的看法。
2、习惯于拿起笔。左手翻书,右手拿笔,是正确的也是非常好的听课习惯,不仅能够及时在课本上勾划出主干知识、重点知识,而且能够将老师补充的知识、分析的过程及时的记录下来,留作课后复习、思考的凭借。同时还不至于走神,能够聚精会神的听课和思考问题,配合老师、参与课堂教学。
3、习惯与同学进行交流。现代教学观认为:教学要立足于培养学生积极主动,乐于动脑、动口、动手,乐于争论、讨论、辩论的学习氛围。因此,相互交流就成为老师组织教学的组成部分,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习惯于交流成为提高成绩的主要手段,甚至超过与老师的交流成效。
4、习惯于听和思考其他同学发言。现代教学过程就是师生相互设问而生成知识的过程,教师常常会因时制宜、因人而异的设计一些挑战性的问题,把学生的困难、问题和经验当做课堂教学的生长点,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的提高。而有的同学在教师设问时能够认真分析、审视,但是当同学发言时却一味的滞留在自己设计的答案里,不能够从同学的发言之中得到更多的启示或改变自己原有的不合逻辑的成分。正确的做法是认真听取别人的发言,既听取别人的不足,又汲取别人有成分,因为更多时候学生的发言会超出教师设计的问题和答案。
5、习惯于思考老师的点评。教师在教学中,关注学生课堂感受,关注学生人格尊严,教师以对学生良好情感引发学生的情感反应。其中,师生互动中最突出的、最关键的、最有效的就是教师对学生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点评,特别是分析性的、建设性的点评,更能够促进进步。而我们的学生更多关注教师的答案,把参考答案当做标准答案甚至经典答案加以背诵,而不是通过老师点评来反思、领悟形成自己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笔记
1、记录老师的归纳和补充内容。教师在上课时,肯定会对所教授的内容实行高度概括或补充,突出主干知识和重点知识,并对疑难点进行解析。学生在上课时,如果能够把老师教授的内容加以整理,对于学习无疑是捷径,特别是不能够及时领悟,就必须记录下来,课后整理领悟。
2、记录自己的感悟。有的同学特别是学有余力的同学,在看书或做题过程中,能够举一反三或者偶有心得,及时记录下来对于提升成绩、激发兴趣很重要。
3、在书本上记忆的必须与课本知识相对应。有的同学在记笔记时,总是没有成为规矩,在不同的地方笔记内容,导致复习时要么寻找不到,要么记忆错误。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就在知识点相对应的地方寻找空白处,浓缩笔记内容或者箭头指示笔记的内容。
四、做题
1、本着看书不做题,做题不看书的基本原则。有的同学形成这样一个习惯:每当老师发试卷的时候,学生总是一边看书,一边做试卷,而且这种现象比较普遍。其实这种做法是不好的,因为这样做,无疑于把课本知识复制、粘贴到试卷上,对于完成这张试卷来说就失去了做题的意义,这样不仅达不到考查、考核的目的,而且还会养成做题时依赖课本的状况,无论是日常考试还是对于高考都是不利的。正确的做法是:做题不看书,看书不做题。
2、形成错题集。对于学生形成错题集,应该来说不是什么难的事情,尤其是一些成绩相对好的同学来说,不仅是可以的,而且是必要的。一般情况下,中学使用的大都是现成试卷甚至是不成套的试卷,重复试题、陈旧试题、简单再认再现试题等比较多,也就是说真正质量比较高的试题是比较少的,而且质量比较好的、做错的试题也是不多的,既然做错,说明你经过仔细审题后有某些方面的欠缺,而这种欠缺对于成绩较好的同学来说一旦出现就很难改变。
3、形成典型题例集。具体做法是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把一些典型的题例包括非选择题的典型题例剪切下来,并把老师分析的过程能够详细记录下来,以供平时复习时候使用,有的试题即使是反复出现的,我们的学生还是很难完整的表达意思。
4、寻找做题的一般规则。俗话说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虽然高考试题无论内容还是题型如何千变万化,还是有一些答题规则的。如非选择试题我们可以教会学生专用的答法:①先仔细阅读和审定设问,划定设问的内容,然后再带着设问的问题看材料,一是增强针对性,减少盲目性;二是节约单位时间,提高效率。②审定设问时,注意审问的表达,如“根据材料回答”,一般内容都来源于材料和材料涉及到的隐性知识;“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一般先对材料进行审阅,找出符合设问的内容,然后根据课本掌握的知识进行补充、完善即可。“依据材料”,一般是以材料观点或要点为依托,根据自己掌握的课本知识来充实材料观点或要点,形成完整答案,切勿仅仅局限于材料提示的内容;“综述上述材料,得到什么认识”,就要求学生认识内容的范畴必须在上述材料能够得出的认识,切忌跑出材料之外去无限制的认识。③“如何看待”、“怎样评价”、“有何影响”等设问,要求我们一定要坚持一分为二的分析,从中得出利和弊、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等。
五、试卷处理
1、分门别类。进入高中特别是高三以后,大量的习题就会铺天盖地而来,这是中国高中教育的普遍通病。而我们的学生面对那么多的试卷,每每在做完、老师评讲结束后,随手放置,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首先分门别类,按照学科进行分类成六个模块,按照顺序放置好。其次按照阶段性进行分类,诸如阶段性检测试卷、月考试卷、模考试卷、信息试卷等。第三对于一课一练的单元试卷,我们可以把单元卷就粘贴在课本相应的章节,这样在复习课本知识时,就可以顺带把练习中重要的对于课本知识凝练而成的试卷内容复习、研读一遍。
2、充实试卷,把老师评析试卷过程中主要部分记录下来。一般来说,老师在评析试卷时都会把试卷的内容讲透,对试卷出题意图、难易度、有效度进行分析,对预期达到的效果和实际达到的效果进行分析,对做题的一般方法和个别试题的特殊方法进行分析,对题型进行归类和分析,对相关知识点进行适当、适量、适度的拓展和延伸,对内容进行剖析和解答。
3、大考之前看试卷:要让学生明白,试题是做不完的,而做的试题很难是高考试题的。正确的做法是通过做题培养自己的做题能力,而仔细研读试卷并反复推敲,是提升能力的有效途径。实际上,看一张好试卷的功效远远胜过做一张试卷的功效,因为你储存的试卷中有你已经掌握的知识,有当时没有掌握的知识甚至现在还是模棱两可的知识。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gaosan/308258.html
相关阅读:高三物理复习:抓住讲课的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