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案例分析:高三考生考前复习失眠怎么办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三学习指导 来源: 高中学习网

  心理案例分析:考前复习孩子失眠怎么办

  案例描述:

  “随着高考一天天临近,我觉得自己越来越紧张,吃不香睡不着。从模拟考试之后,我就开始失眠。晚上躺在床上翻来覆去不能入睡,越想早点儿睡就越睡不着,即使睡着了也总是做梦。白天整个人都昏昏沉沉的,坐在教室里,精神却集中不了,听讲效率很低。有时候为了保证睡眠,我特意早上床睡觉,结果更糟,两三点了才入睡。从小我一直是爸妈和老师眼中的好孩子,他们都说我一定能上重点大学。如果照现在这样下去,高考我肯定考不好,得让大家失望了!”

  分析:

  这是一位高三学生在咨询时说的话。这位学生谈到“临近高考,越来越紧张”,“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觉”的情况,可能是很多高三学生面临的问题。临近高考,大部分高三学生都会产生紧张焦虑的反应。之所以紧张焦虑,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父母和孩子对高考的高度重视,甚至是过分夸大了高考的意义,既希望能超水平发挥,又担心万一考不好怎么办,日思夜想,忧心忡忡。怎样缓解孩子的紧张焦虑?

  建议:

  首先,父母要相信孩子的能力。既然从小学到中学,孩子一路都是踏踏实实走过来的,成绩很稳定,就要相信孩子的实力,在高考中能正常发挥。

  其次,父母要淡看高考。尽管高考是一次重大考试,但并不会就此决定孩子的一生。退一步说,即便孩子在高考中不能正常发挥,求学的路并没有就此止步,以后还有机会继续学习深造。因此,高三阶段,父母要多给孩子一些精神上的鼓励,不要因为自己的殷切希望给孩子造成心理上的压力。父母如果一味强调要考一个好大学,让孩子觉得只能赢不能输,势必给孩子带来很大的精神压力,影响正常的学习与生活。其实,只要让孩子心态平和,就能更好地应对高考。

  很多高三生和父母都为失眠的问题而烦恼。为什么会出现失眠?失眠是因为对睡眠过度关注,每到入睡时,便担心睡不着,于是产生了对睡眠的焦虑。其实出现失眠是正常的,造成困扰的不是失眠本身,而是“不想让自己失眠”的想法。当一个人觉得难以入睡时,往往会力图控制自己的睡眠,总想让自己早点入睡,但这种想法往往只会起到干扰作用,结果是越控制越睡不着,越睡不着越想控制,造成了恶性循环,令自己疲惫不堪。

  发现孩子偶然失眠后,父母首先要让孩子给自己积极的自我暗示,告诉孩子“偶尔失眠没什么可怕的”,并不意味着从此就会患上失眠症;复习完了,洗个澡,躺在床上身心放松,闭目养神,睡意反而会不期而至。

  其次,不要刻意“求睡”。有的高三生觉得前一晚失眠了,必须要补回来,因此刻意改变平时的作息时间,提前去睡,结果反而睡不好。这是因为生活习惯突然改变,人体的生物钟不能一下子适应。

  大多数高三生习惯了每天复习到很晚才睡觉。如果希望高考前能够早睡一会儿,以保证状态,要提前一段时间逐步调整:从今天开始提前15分钟,过几天觉得适应了,再提前15分钟,慢慢地到高考前就可以提前到合适的时间了。如果突然提前很多,往往会导致躺在床上睡不着,进而为失眠而烦恼。

  有高三生和父母担心,高考前一晚,由于紧张和兴奋会失眠。其实大可不必过分担忧。医学上认为,晚上睡不着,躺在床上也是一种休息,对大脑有一定的放松作用,考生不必因为睡不着而太紧张。即便真的睡不着,由于考试时注意力高度集中,睡眠不足的影响也不大。

  另外,父母要让孩子尽量生活规律,正常作息,以保持人体的生物节律;适度参加体育锻炼,有助于晚上入睡;让孩子的卧室保持整洁、安静,远离噪音,避开光线刺激;睡前不要喝茶、咖啡等使人兴奋的饮料,避免看惊险刺激的小说、电影、激烈的体育比赛等。

  考前失眠自我调节的小方法

  第一种方法:上床后熄灯躺下仰卧,先做3至5次深呼吸,然后想象在黑暗中有一个不太亮的白点,并集中注意力控制这一想象中的白点进行缓慢的圆周运动50次,再换成缓慢地勾画五角星轨迹50次。如果感到改变不大,则重复上述意念运动程序数次,然后再进行两次深呼吸。每进行一次深呼吸,对自己进行一次暗示“我已经睡着了”。这样就可以起到诱导入睡的效果。

  第二种方法:躺在床上,不必刻意入睡,让自己处于无意识的状态。不要过分关注自己是否入眠,可以想一些轻松的事情;告诉自己一定会成功的,不用焦虑。其次想象自己漂在水面上,告诉自己“我现在很舒服,很快就可以入睡了”。有了良性的心理暗示之后,情绪就会放松,入睡也就容易了。

  北京市东直门中学心理教师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gaosan/319366.html

相关阅读:学渣亲述:高三一年只因牢记这三点,我进了北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