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时间:100分钟 分值:120分
一、: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 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许倬云先生在其《西周史》中所说,“商周的封建,事实上是基层地方社群政治权力的延续”。周初“封建”的实施主要基于( )
A.最高统治者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B.王权无力伸至诸侯所治理的共同体内部
C.周王室众星捧月般政治格局的形成 D.该制度可从根本上消除中央和地方的对立
2. “凡京奏,禁中称书,必发阁臣票拟。阁票用本,纸、小帖、墨字,内照票拟,或皇上御笔,或宦官代书,具在书上面用朱字。阁票如有未合上意,上加笔削或发下改票,阁臣随即封上,间有执正强争,也多曲折。”由材料不能得出明朝内阁( )
A.地位很高,负责全国的行政事务 B.是辅助皇帝的内侍机构
C.是君主专制制度的产物 D.阁臣可以给皇帝提供参考建议
3.史载,宋朝湖州农民“以蚕桑为岁记”,严州“谷食不足,仰给它州,唯蚕桑是务”;太湖洞庭区“然地方共几百里,多种柑橘桑麻,糊口之物,尽仰商贩”;“蜀之茶园,皆民两税地,不殖五谷,唯宜种茶,……颖昌府”“城东北门内多蔬圃,俗称香菜门”。上述材料最能说明( )
A.农民纷纷放弃农业而去经商 B.商品自由流通程度很高
C.农业精耕细作,剩余产品大量商品化 D.以市场为导向的商业性农业发展较快
4.《汉书•艺志》在评价战国时期的某一学派时说:“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人君南面之术也。”它所评价的是( )
A.墨家 B.道家 C.儒家 D.法家
5.某条约规定:“上谕以永 禁或设、或入与诸国仇敌之会,违者皆斩。……各省抚督武
大吏暨有司各官,于所属境内均有保平安之 责,如复滋伤害诸国人民之事,或再有违约之行,
必须立时弹压惩办。”以下关于该条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条约是《辛丑条约》 B.清政府完全被列强控制
C.禁止中国人民反帝斗争 D.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6. 1904年,刘汉公著《太平天国战史》。孙中为其写序称:“汉公是编,可谓扬皇汉之武功,举从前秽史一澄清其奸,俾读者识太平朝之所以异于朱明,汉家谋恢复者不可谓无人。”对 此话理解正确的是( )
A.孙中客观地肯定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积极作用
B.孙中基本否定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作用
C. 孙中 的目的是借太平天国运动宣扬反满革命
D.孙中全面分析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局限性
7.下列材料是1919年6月间上海等地发给 北洋政府的部分电函名称,这些电函作为史料能够直接证明( )
A.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B.上海在五四运动期间开展了“三罢”斗争
C.上海成为五四运动的新中心
D.五四运动是一场反帝反封建运动
8. 泰东岳庙供奉的娘娘,泥塑金身,三寸金。民国成立以后,朝拜者多用自制的大脚锦鞋为娘娘祝寿。这主要表明 ( )
A.尊孔复古思想再次盛行 B.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废止妇女缠足得到认可 D.妇女社会地位显著提高
9. 如果为下列三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拟定一个主题,最恰当的是( )
A.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B.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现
C.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完成 D.一五计划取得的辉煌成就
10. 美国著名太空学者迪安说:“美国人必须清醒地意识到,我们在太空中面对的将不仅仅是白蓝红旗帜(俄罗斯国旗),一条红色巨龙正在太空轨道中升起!”这条“红色巨龙”最有可能是指( )
A.“东方红—l”号卫星 B.“神舟”五号载入飞船
C.“神舟”七号载人飞船 D.“嫦娥一号”绕月卫星
11. 梭伦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是按财产多少划分公民的等级,赋予各等级不同的权利和义务。此措施的积极意义在于( )
A.违背了自然界的诸如理性、正义、平等等法则
B.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打破氏族贵族强调出身的世袭原则
D.导致贵族与平民的矛盾激化
12.梁启超在《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中说:“何以哥氏(哥伦布)、维氏(达•伽马)之绩,能使
全世界划然一新纪元,而郑君(郑和)之烈,随郑君之没以俱 逝?”下列哪句最能从根本上解决梁启超的困惑( )
A.中国人 缺乏持久探险、创新的精神
B.支撑东西方航海活动的经济形态存在着巨大差异
C.郑和船队缺乏强有力的、持久的政府支持
D.西方拥有更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更加强大的武装力量
13. “这一发现使工业几乎彻底摆脱地理条件所规定的一切界限,并 且使极遥远的水力的利用成为可能”。下列叙述与“这一发现”不相符的是( )
A.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B.使工厂开始摆脱自然条件限制,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
C.引起了世界交通和通讯领域的革命
D.使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14. 18世纪的 英国,只有国王和议会才能够授予公司特许……但是,19世纪中叶以后,国家对企业的设立逐渐摒弃特许主义,企业的设立已经相当自由,只要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不需要任何机关的审批或核准,企业就可以设立。这反映了( )
A.资本主义国 家经济竞争加剧 B.生产力发展推动生产组织形式演变
C.科学技术进步改变了国家经济职能 D. 工业革命推动经济思想变化
15. 1438年,发表于德意志地区的《皇帝西基斯蒙改革敕令》中说:“服从已死亡,正义遭践踏,正当秩序荡然无存。……上帝垂示为善,奈何人已悉随己愿而未服从。”造成此情形的主要原因是( )
A.智者运动主张以人为世界的中心 B.艺复兴倡导人性解放和现世幸福
C.宗教改革主张信仰自由因信称义 D.启蒙运动高举理性主义旗帜反对君主专制
16.2011年10月5日苹果公司联合创始人、前行政总裁乔布斯
逝世, 走完他在“苹果”的天才之路。右图为苹果公司的第一代
商标图片,外框写着“牛顿,一个孤独地航行在陌生思想海洋中的灵魂。”公司以此为商标,主要是 因为牛顿创立的理论( )
A.用万有引力定律解释了苹果落地的现象
B.首次将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
C.突出体现出科学思考的精神
D.用数学方法精确描述了宇宙运行规律
17. 有学者认为:“十月革命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名义、口号和理论体系进行的,与西方现代明总危机和第一次世界大战有直接的牵涉,但其渊、性质、风格和命运却深深地植根于俄国历史土壤之中。”该观点认为十月革命( )
A.仅以马克思主义为革命的 旗帜 B.是对西方现代化模式的冲击
C.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关系不大 D.是俄国社会内外矛盾的必然产 物
18. 对下列几幅图片所反映的共同信息概述最准确的是( )
A. 中国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 B.中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C.中国积极加强与第三世界的交流与合作 D.正逐步形成以中国为核心的新型区域合作
19. 1948年,在一批运往希腊的物资上印有这样的标志
(如右图),标志以美国国旗为基础,形状如同盾牌般的
纹章,正中写有“为了欧洲的复兴,由美国所援助”的标
语。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这一现象与下列哪一选项直接
相关( )
A.“铁幕”演说的发表
B.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C.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20. 奥地利作家卡夫卡的长篇小说《美国》和《地洞》等揭示的是人类现实生活中的困境和困惑感;而《审判》、《在流放地》以及《万里长城建造时》则揭示了现代国家机器的残酷和其中的腐朽。下 列作品中与卡夫卡作品属同一风格的是( )
二、材料解析题:结合材料以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本大题5小题,共60分)。
21.(12分)政治明的演进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过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代制度,在下有……,为政府公开选拔人才,在上有……,综合管理全国行政事务。这两种制度,奠定了中国传统政治后一千年的稳固基础。
——钱穆《国史新论》
材料二 一场伟大的革命已经发生——这一革命的发生不是由于任何现存国家中的力量的变化,而是由于在世界的一个新地区出现了一个新的种类的新国家。它已 在所有的力量关系、力量均势和力量趋势方面引起一个巨大变化,就像一个新行星的出现会在太阳系中引起一个巨大变化一样。
——H. 科特《欧洲的美国精神》
材料三 我想中国历史上有意义的革命,只有三回:第一回是周朝的革命,打破黄帝、尧、舜以部落政治的局面;第二回是汉朝的革命,打破三代以贵族政治的局面;第三回 就是我们今天所纪念的辛亥革命了。
——梁启超《辛亥革命之意义与十年双十节之乐观》
请回答:
(1)指出材料一中的“这两种制度”。为什么说它们“奠定了中国传统政治后一千年的稳固基础”?(4分)
(2)指出“一个新的种类的新国家”的含义。结合1787年美国宪法的,说明美国民主政治在“所有的力量关系、力量均势和力量趋势方面引起一个巨大变化”。(4分)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三回“革命”的具体含义,谈谈你对“革命”的理解。(4分)
22.(12分)中美两国关系影响着世界格局。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9年10月1日,周恩向美国驻北平总领事柯乐布送达了新中国成立的建国公告,表示新中国愿意与世界各国建立正常的外交关系。10月3日,美国务院发言人宣称:中共政府在公告 中没有作出承担国际义务的保证,美国在目前情况下不会予以承认。……1950年4月30日以前,美国官方人员全部离开中国大陆,并从此失去了直接对话的所有渠道。
——刘成《新中国成立前后美国对华政策调整的原因》
材料二 在《尼克松回忆录》中,尼克松回顾道:“(1972年访问时)我走完阶梯时决心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走去。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材料三 据报道,2012年美国共和党总统竞选人罗姆尼近日在《华尔街 日报》发表,就经贸、人权、军事安全等问题批评中国,并声称若其当选总统将对华采取强硬立场。外交部发言人洪磊在例行记者会上就此答问时表示,维护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是两国共同利益所在,是双方共同的责任。“说负责任的话,做负责任的事,才是负责任的政治家。一些既不负责任,也毫无根据的论调不值一驳。”他分析对抗的原因:美国霸权主义的推行;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美国对新中国的态度,并分析其原因?(3分)
(2)如何理解“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的内涵?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成尼克松与周恩这次握手的两国共同利益是什么?这一变化在国际上有什么积极作用?(4分)
(3)据材料三,概括当今中美两国的关系?产生的原因是什么?(3分)
(4)从中美两国关系发展变化中,你有什么认识?(2分)
23. (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数十年,一个长期在学术界争论不休 的问题是,如果没有1840年开始的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中国能否主动开始从前资本主义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从而完成从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
观点一:如果没有外国资本主义的影响,中国也将缓慢地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观点二:如果没有1840年开始的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中国也无法出现资本主义,中国仍将处于前现代状态(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高华《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历史教训》)。
材料二 从1912年到1919年,中国新建厂矿600多家,新增资本近一亿三千万元以上,超过了过去的半个世纪。其中发展最快的是纺织业和面粉业。此外,火柴、榨油、造纸、化工等轻工业也发展迅速。
——《中国近代现代史》
请回答:
(1)你同意材料一两种观点中的哪一观 点?依据16~19世纪上半期的中国社会状况,阐明你的理由。(要求:表述成,论据充分,论证合理)(8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中国民族工业在经济发展上的弱点,并谈谈对其发展的认识。(4分)
24.(14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1812年侵俄战争前夕,他曾对富歇说过:“我们应当有一部欧洲法典,一个欧洲的最高法院,一种统一的欧洲钱币,统一的度量衡,统一的法律。应当由我把欧洲的各国人民变成一个统一的人民,巴黎要成为世界的首都。”
——乔治•博尔多诺韦《拿破仑》
材料二 ……在我们的时代,大量的贸易、国际共同事业、没有国界之分的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交通、频繁的旅行等等,所有这一切都推动欧洲各民族向着这个方向迈进。因此,我的政策的目的就是要建立欧洲国家的协 调,以便发展各民族之间的各种联系,扩大它们的团结。我们可以设想,以此作为出发点,尤其是如果有一天它们受到威胁时,那么,这种演变的结果就有可能使它们联合起。 ——戴高乐《希望回忆录》
材料三 1992年,欧共体成员国正式签订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大大扩大了一体化范围,确立了分阶段实现欧洲经济和货币一体化的目标、任务和步骤。……同时提出建立共同的外交和安全政策,以及司法与内政事务的合作。……1995年欧盟成员国增至15个,2002年,又同意接受匈牙利等10个中欧国家入盟。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拿破仑统一欧洲的设想和方式是什么?(2分)
(2)材料二中,戴高乐实现欧洲统一的观点是什么?列举20世纪50、60年代的史实证实其设想的可能性结果? (5分)
(3)根据材料三分析20世纪90年代,欧洲一体化向纵深发展的重大事件是什么?分析欧洲一体化向纵深发展带了怎样的国际影响?(3分)
(4)纵观半个多世纪的欧洲一体化,归纳出欧洲联合呈现的趋势特点。探讨影响世界区域
政治经济合作的主要因素。(4分)
25.(10分)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党和国家领导人一直高度重视民生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必须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个方面,……鉴于苏联和我们自己的经验,今后务必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拿工人讲,工人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他们的劳动条件和集体福利就需要逐步有所改进。我们历提倡艰苦奋斗,反对把个人物质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同时我们也历提倡关心群众生活,反对不关心群众痛瘁的官僚主义。随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工资也需要适当调整。关于工资,最近决定增加一些,主要加在下面,加在工人方面,以便缩小上下两方面的距离。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材料二 社会主义财富属于人民,社会主义的致富是全民共同致富。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致富。我们允许一部分人先好起,一部分地区先好起,目的是更快地实现共同富裕 。
——邓小平《答美国记者迈克•华莱士问》(1986年9月)
材料三 如果富的愈愈富,穷的愈愈穷,两极分化就会产生,而社会主义制度就应该而且能够避免两极分化。解决的办法之一,就是先富起的地区多交点利税,支持贫困地区的发展。当然,太早这样办也不行,现在不能削弱发达地区的活力,也不能鼓励吃“大锅饭”。什么时候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在什么基础上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要研究。可以设想,在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就要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1992年1月)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述毛 泽东改善民生的基本主张。(4分)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改善民生的主张有何相同和不同 之处?(2分)
(3)据材料三,指出邓小平防止两极分化的主要策略。(2分)
(4)综合上述材料,对现代以解决民生问题的思想发展历程,我们有何认识?(2分)
2013届高三学情调研试卷历史答案
原因:美苏冷战开始,美国推行霸权主义;国家利益和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冲突。(2分)
(2)内涵:结束了中美之间长期对立的僵局,中美关系开始走向缓和。(1分)“共同利益”:对付自苏联的威胁。(1分)作用:直接推动中日建交,国际上出现与中国建交的高潮,开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gaosan/34438.html
相关阅读:安徽省合肥八中届高三联考历史试题(五)扫描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