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 教案
知识结构:
概念诠释:
1.瓜分中国的狂潮的世界背景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帝国主义列强在亚洲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斗争更加激烈,致使亚洲各国的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19世纪晚期,在向帝国主义过渡的过程中,欧洲殖民国家掀起瓜分非洲的高潮,它们几乎侵占了整个非洲。拉丁美洲各国独立后,英美等殖民势力跟踪而至,加紧向该地区渗透;美国利用它得天独厚的地理条,先后打出了“门罗主义”、“泛美主义”等招牌以扩张自己的势力。为此,还扮演了该地区国际警察的角色。在帝国主义列强对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进行奴役、掠夺和统治的基础上,世界形成了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
在这一历史背景下,列强加强了对中国的瓜分:争作中国债主,抢夺路矿和设厂权,掀起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的瓜分狂潮。这使中国面临着从半殖民地沦为殖民地的严重危机。
2.义和团“扶清灭洋”的口号
“扶清灭洋”的口号最早始于1898年10月赵三多、阎书勤等领导东冠县人民举行反教会斗争之时,其所用旗帜即标“扶清灭洋”四字。此后多数义和拳组织皆用为反帝斗争的口号。这个口号鲜明地反映出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挽救民族危亡的强烈愿望和要求,对于动员和吸引更多的人参加义和团的斗争有一定作用。“扶清”的主要含义,可从义和团的有关告中得到解释。《义和团告白》:“保护中原,驱逐洋寇”;《增福财神告白》:“上能保国,下能安民”;《马兰村坎字团告示》:“扶清灭洋,替天行道,出力于国家而安于社稷,佑民于农夫而护村坊。”可知“扶清灭洋”的主要含义是扶保中国,而不单单是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正如义和团揭帖所说:“先拆电线杆,后拆火车道,杀尽外国人,再与大清闹!”(《义和团运动史料丛编》第1辑,第133页)但是“扶清灭洋”又是一个模糊不清的口号。“扶清”的提法,在一定程度上麻痹了农民群众对清朝统治者施展阴谋手段的警觉。“灭洋”的提法,说明义和团运动存在笼统排外思想。“扶清灭洋”的口号,不是农民群众对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作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的,也给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带一定消极作用。
3.八国联军在北京的暴行
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后,分区占领北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犯下滔天罪行。烧杀:瓦德西到北京后住在慈禧太后原先居住的西苑仪鸾殿(后为怀仁堂),其内藏有珍宝极多。不久该殿即遭焚毁,据称这是偷盗者纵火灭迹。“(北京)城破之日,洋兵杀人无算,……但闻枪炮轰击声,妇稚呼救声。街上尸骸枕藉,洋兵驱华人舁而埋之,畚锸既毕,即将舁尸之人尽行击毙,亦埋坑中。……大约禁城之内,百家之中,所全不过十室。今高门大宅,尚有虚无一人而遗尸未敛、蛆出户外者。虽青屑、扬州十日记,何以过之!”(《缘督庐日记》)
侵略军攻陷北京后,“曾特许军队公开抢劫三日。……其后更继以私人抢劫。北京居民所受之物质损失甚大,但其详细数目,亦复不易调查。”“(皇宫)最大部分可以移动之贵重物,皆被抢去。”(瓦德西《拳乱笔记》)第二次鸦片战争劫后残余的《永乐大典》,此次又“失去三百零七册”。此外,遗失的珍贵图书“经史子集等,共四万六十余本”。“自元明以之积蓄,上自典物,下至国宝奇珍,扫地遂尽。”(《庚辛纪事》)
标导航:
1.八国联军的侵华战争与《辛丑条约》是本的重点。义和团的发展壮大,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列强在华的利益,引起了外国侵略者的极大仇视和恐慌。帝国主义列强一面向清政府施加压力,令其对义和团运动进行镇压,一面直接出兵疯狂绞杀义和团的反帝爱国运动。八国联军侵华给中国人民带了深重的灾难,充分暴露了帝国主义列强的凶恶本质。通过《辛丑条约》,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进行了又一次骇人听闻的经济掠夺,并使清朝的都城置于帝国主义的武装控制之下。清政府已成了帝国主义列强的忠实走狗,中国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分析《辛丑条约》对中华民族的危害”是本的难点。学生通过对史实的了解,必然形成初步的认识,应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独特见解或论点,并结合史实进行初步的分析和论证,努力使认识提升到理性高度。
2.通过阅读本图片和历史献资料,包括播放有关的音像资料,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对侵略者的憎恨之情。通过将《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进行对比分析,进行知识的横向联系,以深化对《辛丑条约》危害性的认识。尝试发表自己独特见解或论点,并结合史实进行初步的分析和论证。
3.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是以镇压义和团为借口发动的,与义和团运动自然有着密切联系。但从世界背景及之前的中国遭受列强侵略的状况分析,不能不说是有更深层次的原因的:(1)第四分册第19“资本的全球扩张与帝国主义瓜分世界”中,就已经提到,资本主义“垄断时期后,资本输出给新一轮的殖民扩张活动注入强大动力,并使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扩张。”(2)19世纪末,在中国就已经出现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应该是这股狂潮的顶峰。(3)义和团运动也是由于这股瓜分狂潮激发的。
而对义和团运动的看法,通常是把它认定为民众自发掀起的一场反帝爱国运动,虽存在迷信和盲目排外之类的缺点,但决非主流。有的论者则把它负面的东西看得很重,对义和团运动持基本否定的态度。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gaosan/36924.html
相关阅读:2012届高考历史基础知识梳理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复习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