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高三语专(人教版)题复习教案:论述类本阅读(一).
【教学目标】
1、了解考纲关于论述类本的考察要求。
2、论述类本的阅读方法探究。
3、训练论述类本的做题方法。
重点难点:论述类本的做题方法。
【考点解读】
2011年《考试大纲》要求:阅读一般论述类。
1、理解 B
(1)理解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2)理解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综合 C
(1)筛选并整合中的信息
(2)分析结构,把握思路
(3)归纳内容考点,概括中心意思
(4)分析概括作者在中的观点态度
【典题导航】
阅读下面的字,完成(1)-(4)题。(25分)
下笔不觉师造化
黄宾虹一生绘画艺术的大进展,多发生在他隐居的时期。这并不是纯粹的巧合,无需应酬杂务的宁静生活可以让他深思内省,促使画作和自然风景、隐居生活进一步契合。池阳湖画风之变是一次突变,自他对江湖水光天色的写生,也自他蓄积已久的思考,还自苦涩现实对他心灵的影响。其弟子王伯敏多年后还难忘他老师的教诲:“读书的人,要甘于寂寞。寂寞能安定,定则心静,静则心清,清则心明,明则明白一切事理。作画,墨是黑的,只要眼明心清,便能悟出知白守黑的道理,画便猛进。”
1929年的一盛事是教育部在上海举办的第一届全国美术展览,南北国画家都参加。此时在上海美专任教的黄宾虹参加了展出工作,并发表了评介《美展国画谈》。提倡士大夫的逸品画格,以为不必求悦于人,人不知而不愠,才是真画者;还以为当时沪上流行的一种是细谨、工于涂泽的媚人习气,另一种是自矜才气、沦于放诞的欺人画风,以浮滑为潇洒、以轻软为秀润,真画者反不合时宜。他希望画者能坚持避俗趋雅的操守,力求华滋浑厚的画风,不要因一时俗世弃取而改变。
黄宾虹一向以为书画同,所以称作画为“写画”。他以为上古时代书画不分,如伏羲画八卦,仓颉造字的一种主要方式就是象形,中国最早的字中已有横线、纵线、弧线等线条形式;汉以后虽分书画,但仍是道归于一,三代以上笔法可从甲骨、古玉、铜器中求之。他在1929年编辑的《滨虹草堂古印谱》里曾谈到古印上的籀篆字:点画的肥瘦方圆奇正各不同,有助于绘画笔法;而结构的疏密、参差离合、抑扬顿挫、回环往复,更可见法布置之妙。所以,他作画时要置备金石拓本在案头。他由古玺印这种上古金石实物、临近原始的艺术形式中悟出笔法要旨,认识到书法、字、金石、绘画都是同一,即于自然水,从而找到回归造化之路。
黄宾虹常提到古代书法家从观察自然中有所领悟,如在雨后看车行泥沼,车轮在泥中转动犹如笔被纸墨所滞却仍圆转,不疾不徐、不粘不脱,由此笔法大进。他也常以自然水之理诠释自己的笔法,如“平”就是如风吹水动、一波三折;“圆”如行云流水、宛转自如,而石有棱角、树有桠杈,则是圆中有方;“变”则如石有阴阳向背、树有交互参差,有起伏显晦、水有缓急动静。1922年他在给友人陈柱尊的信里说到,自己是以水作字,而以字作画。可见,他已将水自然之理、《说》六书之法、书法、画法相互打通。
现代画家以画为道抑或以画为艺,这种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上的对比,在黄宾虹和张大千身上表现得最为明显。张大千一生充满传奇色彩,黄宾虹一生平静淡泊。张大千1925年在上海举办第一次个人画展,26岁就扬名南北,后又去北平办画展,被称为“南张北溥”,可谓名满天下;而黄宾虹虽较早就有“南黄北齐”之称,但他直至1943年才在上海举办第一次个人画展,这时他已经80岁了。
黄宾虹自沪上就以鉴赏、鉴别真伪著称;而张大千仿作的石涛画,甚至瞒过了当时的大行家罗振玉、黄宾虹及其老师曾髯,可谓出神入化。还有对画与钱的关系,黄宾虹一生力避卖画,多以画赠友人知己。虽有润笔,与他的名气相比也很低,他一直严守传统士大夫不言阿堵的精神,过着清寂的学人生活;而张大千却有着对金钱的开通看法和潇洒追求,有过极高的润格,也卖商品画,出手阔绰。不同的人生态度最终体现在他们的画中,黄宾虹的画是典型的恪守传统的雅正的士夫画,张大千的画则有趋向民间、时尚的意趣。两人都是一代宗师,只是在境界上和被认可的领域不同而已。
(摘编自吴晶《画之大者——黄宾虹传》)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针对当时沪上流行的细谨、涂泽的媚人习气和自矜才气、沦于放诞的欺人画风,黄宾虹推崇细腻、轻软的逸品画格,倡导做“真画者”。
B.由于我国书法、字、金石、绘画同异流,道归于一,要研究中国书法、绘画的笔法意蕴,就只能从上古时期的甲骨、古玉、铜器人手。
C.书画家常能从观察自然中领悟到艺术的真谛,如由雨后看车行泥沼悟得笔法的疾徐粘脱,由石的阴阻向背、树的交互参差悟出笔法的变化。
D.张大千有着深厚的艺术修养,模仿的水平也极为高超,以至于他仿作的石涛画,甚至瞒过了当时的书画大行家罗振玉等人。
E.本通过记述黄宾虹博采众长、学习绘画的艰苦历程,描写了他在中国绘画艺术上的理论创见与突出成就,为我们展示了一位艺术家的感人形象。
答案:C给3分,答D给2分,答B给1分;答A、E不给分。
解析:A、黄宾虹提倡士大夫的逸品画格,以为不必求悦于人,人不知而不愠,才是真画者,力求华滋浑厚的画风;以浮滑为潇洒、以轻软为秀润是沪上流行的画风。B、三代以上笔法可从甲骨、古玉、铜器中求之,不是“只能从上古时期的甲骨、古玉、铜器人手”。D、应是鉴赏、鉴别真伪的大行家罗振玉。E、本没有记述黄宾虹博采众长、学习绘画的艰苦历程,没有描写黄宾虹的突出成就。
(2)黄宾虹一生绘画艺术的大进展,多发生在他的隐居时期。这是什么原因?请简要分析。(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减少应酬杂务,生活清净,便于深思内省和作画;②对江湖水光天色的写生使他的画风发生了突变;③安定生活使他眼明心清,能够悟出知白守黑的道理,画艺猛进。
解析:从第一段中分层归纳,即可得到答案。
(3)黄宾虹作画时为什么要把金石拓本摆在案头?请简要分析。(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从金石字的点画结构中,他受到绘画笔法与法布置方面的启发;②从金石拓本认识到书画同,悟出画艺回归造化的路径。
解析:抓住上下中的关键语句“更可见法布置之妙、悟出笔法要旨、认识到书法、字、金石、绘画都是同一”即可出答案。
(4)尽管黄宾虹和张大千都是一代宗师,但二人的人生态度、对金钱的看法以及艺道旨趣却大相径庭。这给你什么样的启示?请结合全,谈谈你的看法。(8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观点一:恪守传统,力求雅正,甘于清寂淡泊,追寻艺术真谛。①与平静淡泊中求真务实的人生态度;②淡泊名利,不言阿堵,保持传统学人本色;③避俗趋雅,不为流俗所动,寻求华滋浑厚的画风。
观点二:创新与模仿并重,理想与时尚兼顾。①创造与仿作兼顾;②对金钱的开通看法和潇洒态度;③注重民间时尚意趣。
观点三:既恪守传统,又踊跃创新,在追求自己理想的过程中享受人生。①守正出新,继承与创新兼顾;②怀抱艺术理想,追求名事业;③脚踏实地,享受人生。
【合作探究】
应试策略:
1、树立一种观念。
这种观念就是:论述类本阅读考察的是阅读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命题也是着眼于考察语能力的。基于这一认识,我们在做论述类本阅读的试题时,不要受与选相关的旧有知识的影响,要依据选提供的信息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2、具备两种心理状态。
一是做题时精神要高度专注,聚精会神地进入阅读状态和解题状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迅速、准确地发现问题,做出判断。
二是仔细。论述类本阅读所设的题目虽然其涉及的所有信息均自选,但往往在极细微处设置选项,有的选项看似与原不符,其实是正确的;而有的选项看似与原语句相符,却因在极细微处作了改动,反而是错误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认真仔细,马虎、大意是万万不可的。
3、适当练习外语段
【巩固提升】
捧与挖
鲁迅
中国的人们,遇见带有会使自己不安的朕兆的人物,向就用两样法:将他压下去,或者将他捧起。
压下去就用旧习惯和旧道德,压不下时,则于是乎捧;以为抬之使高,餍之使足,便可以于己稍稍无害,得以安心。
凌厉的人们,自然也有谋利而捧的,如捧阔佬,捧戏子,捧总长之类;但一般粗人捧的“动机”,大概是不过想免害。即以所奉祀的神道而论,也大抵是凶恶的;观音菩萨倒还可爱,然而那是从印度输入的,并非我们的“国粹”。要而言之,凡有被捧者,十之八九不是好东西。
既然十之八九不是好东西,被捧后那结果便自然和捧者的希望适得其反了。不但能使不安,还能使他们很不安,因为“人心”本不易餍足。然而人们至今没有悟,还以捧为苟安之一道。
记得有一部讲笑话的书 说,当一个知县的寿辰,因为他是子年生,属鼠的,属员们便集资铸了一个金老鼠去做贺礼。知县收受之后,另寻了机会对大众说到:明年又恰巧是贱内的整寿;她比我小一岁,是属牛的。其实,如果大家先不送金老鼠,他决不敢想金牛。一送开手,怕他的姨太太也会属象。象不在十二生肖之内,但知县当然别有我们所莫测高深的妙法在。
民元革命时候,S城了一个都督。他虽然也出身绿林大学,但还算顾大局,听舆论的,可是自绅士以至于庶民,又用了祖传的捧法群起而攻之了。这个拜会,那个恭维,今天送衣料,明天送翅席,捧得他连自己也忘其所以,渐渐变成老官僚一样,动手刮地皮。
最奇怪的是北几道的河道,竟捧得河身比屋顶高得多了。当初自然是防其溃决,所以壅上一点土;殊 不知愈壅愈高,一旦溃决,那祸害就更大。于是就“抢堤”咧,“严防决堤”咧,花色繁多,大家吃苦。如果当初见河水泛滥,不去增堤,却去挖底,我以为决不至于这样。
有贪图金牛者,不但金老鼠,便是死老鼠也不给。那么,此辈也就连生日都未必做了。单是省却拜寿,已经是一大快事。
中国人的自讨苦吃的根苗在于捧,“自求多福”之道却在于挖。其实,劳力之量是差不多的,但从惰性太多的人们看,却以为还是捧省力。
一九二五年十二月十日 (选在《鲁迅全集•华盖集》)
15、请简要概括本的论述思路。(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首先,指出人们对可能危害自己的人物常取“捧”的做法。其次,分析人们 “捧”得动机。再次,用例证揭示“捧”的后果。最后,指出正确的做法,呼应开头。
【解题思路】本是一片议,先列举做法,再分析动机,举例论证后果,最后得出结论,提出观点。
16、中的例证分别揭示了“捧”的什么后果?例证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递进关系?(8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助长贪欲,人们反受其害。腐蚀人格,使之蜕变。恶性循环,造成毁灭性后果。递进关系揭示捧的危害范围越越广,危害程度越越重。
【解题思路】筛选信息要全面,例证之间的关系一般是并列关系,几个例子证明同一个论点;递进关系,几个例子层层递进证明论点,直至得出结论。
17、鲁迅在结尾提出的“挖”,包含哪些深意?(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挖”是自求多福之道。“挖”与“捧”一样费力,但结果大不相同。
强调“挖”是因为当时多少人还未摆脱捧的惰性。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gaosan/38252.html
相关阅读:2012届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教案:虚词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