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三语文上册第二次月考试题(带答案)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三 来源: 高中学习网


淮北一中2012—2013学年度高三第二次月考语试卷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字,完成1~3题。
在21世纪,汉语教育正在经受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有一些将会或已经遇到的问题,需要我们去思考。
这些问题的产生,实质上正是汉语教育在世界化明语境下遭遇挑战的本能反应与理性诉求。经济发展,技术化推进,总是伴随着化的渗透。而语言是首当其冲的防线,也是最后的防卫底线。在九流分派、多元汇聚的世界格局互渗生成进程中,一个民族既要有恢宏博大、兼容世界的气度,也要有一种由本能与理性所促成的坚持自我、保留自我的能力与权利。这里有两个最基本的含义:第一,世界语境中的“自我”在“他者”的对比下应更加彰显突出;第二,世界化的语境,并不意味着消泯“自我”,相反它是不同化身份的参与交流。
20世纪以,汉语写作的“化身份”,始终是中国化念兹于心的恐惧。新时期著名诗人于坚深有同感:“对汉语诗人说,英语乃是一种网络语言,克隆世界的普通话,它引导的是我们时代的经济活动。但诗歌需要汉语引领。汉语的历史意识和天然的诗性特征,使它成为诗性语言,它有效地保存着人们对大地的记忆,保存着人类精神与古代世界的联系。”于坚还进一步指出,如果对异族语言表达一味盲从,结果只能导致民族“化原质地的失真”。
网络时代语言的书写形式是键盘操作。这种键盘书写为我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方便,同时也是销蚀和改变我们语言的重要因素。网络时代的键盘书写,天生是为拉丁字母准备的。虽然汉语以其技术性的处理,走进了网络这个门槛,但它已把中国语的性灵挥洒转化为一种机械智能的操作。这是一种拒绝汉语思维和汉语人特性的写作方式。时下,这种书写形式已经严重影响了中小学语教育。
此外,网络时代的汉语本还在不断地卡通化、图像化。这是一个读图的时代,字的阅读大量地被图像的阅读所取代。图像以其画面色彩的丰富、逼真和立体生动,在一定意义上虚拟还原了字的想象,会使阅读趣味盎然。但必须指出,图像只是一种普及的诠释本的幼稚方式。一方面,图像以一种画面的定格圈定、凝固了读者想象,这无疑是对读者想象能力的限定和剥夺;另一方面,当读者一旦把对图像的阅读当成主要的阅读方式之后,就会因为读图的轻松放弃了字书面的阅读,从而依赖于读图。字的阅读更具有模糊性、丰富性与包容性,它提供的是因人而异的有多种可能的个性化阐释,正如“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字的阅读带给读者的是无边的想象与创造的空间,对于读者说,书面本具有一种开放的、多方面满足其化阐释与品评兴趣的价值属性。
“现代人的自我认识与现代中国人的民族自我认同的危机:不要现代性,殖民;要实现现代性,也‘殖民’——两难”(张志扬)。在这个“两难”的语境里,该如何应对挑战?我们当然不会因噎废食。
(节选自《中华读书报》,有删改)
1.根据原所给信息,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需要我们去思考”的“一些将会或已经遇到的问题”的一项是( )(3分)
A. 汉语教育在世界化明语境下遭遇挑战后产生了本能反应与理性诉求,这正体现了一种由本能与理性所促成的坚持自我、保留自我的能力与权利。
B. 20世纪以,汉语写作面临“化身份”缺失的问题。英语作为一种网络语言和克隆世界的普通话对汉语,甚至对汉语诗歌创作形成了巨大的冲击。
C. 网络时代以键盘操作为主的语言书写形式为我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方便,但同时也正在销蚀和改变着我们的语言。
D. 汉语本不断卡通化、图像化,字的阅读大量地被图像的阅读取代。这将会限定和剥夺读者的想象能力与个性化阐释。
1.A (是产生问题的原因而不是问题本身)
2. 根据原所给信息,下列各项中对原内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语言是化渗透过程中首先受到冲击的部分,也是最后的防卫底线。这主要是由经济的发展,技术化的推进和九流分派、多元汇聚的世界格局造成的。
B. 汉语要融入世界的明之中,就要在与其他语言的对比中更加突出自己民族的语言特点,要尽量避免异族语言的渗透和彼此之间的交流。
C. 根据于坚的观点,在21世纪,如果能够保持汉语的历史意识和天然诗性特征,就能够成为克隆世界的普通话,进而引导我们时代的经济活动。
D. 汉语正处于“两难”境地:不参与全球化的现代语境,会失去很多机会,因落后而被殖民;参与进去,化的自我个性也有可能被全球化语境吞噬。
2.D (A项,因果关系无中生有;B项,“要尽量避免与异族语言的渗透和彼此之间的交流”与中“世界化的语境,并不意味着消泯‘自我’,相反它是不同化身份的参与交流。”意思不符;C项,“如果能够……,就能够……”表意太绝对化。)
3. 根据原所给信息,下列各项中对原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一个民族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既要有恢宏博大、兼容世界的气度,也要有坚持自我、保留自我的能力与权利。对异族语言表达一味盲从,只能导致民族“化原质地的失真”。
B. 为了适应网络时代的键盘书写,汉语以其技术性的处理,走进了网络这个门槛,但它已经把中国语的性灵挥洒转化为一种机械智能的操作,从而成为一种拒绝汉语思维和汉语人特性的写作方式。
C. 图像以其画面色彩的丰富、逼真和立体生动,能在一定意义上虚拟还原字的想象,会使阅读趣味盎然。因此人们一旦开始阅读图像,就会被它吸引,从而放弃字书面的阅读,产生依赖性。
D. “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原因是字阅读更具有模糊性、丰富性与包容性,能够给读者带无边的想象与创造的空间,人们可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爱好进行多种个性化的阐释。
3.C (原是“当人们一旦把对图像的阅读当成主要的阅读方式之后”)
二、古代诗阅读(42分)
(一)言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言,完成4~7题。
乐云鹤、夏平子,二人少同里,长同斋,相交莫逆。夏少慧,十岁知名。乐虚心事之,夏亦相规不倦,乐思日进,由是名并著。无何,夏连疫卒,乐以时恤诸其家。于是士大夫益贤乐。乐恒产无多,家计日蹙,乃叹曰:“如平子,尚碌碌以殁,而况于我!不如早自图也。”于是去读而贾。操业半年,家资小泰。
一日,客金陵,休于旅舍,见一人颀然而长,筋骨隆起,色黯淡,有戚容。乐推食食之,则以手掏啖,顷刻已尽。乐又益以兼人之馔,食复尽。遂命主人割豚胁,堆以蒸饼。又尽数人之餐,始果腹而谢曰:“三年,未尝如此饫饱。”乐曰:“君固壮士,何飘泊若此?”曰:“罪婴天谴;不可说。”问其里居,曰:“陆无屋,水无舟,朝村而暮郭耳。”
乐整装欲行,其人相从,乐辞之。告曰:“君有大难,吾不忍忘一饭之德。”乐异之,遂与偕行。途中曳与同餐。辞曰:“我终岁仅数餐耳。”益奇之。次日,渡江,风涛暴作,估舟尽覆,乐与其人悉没江中。俄风定,其人负乐踏波出,登客舟,又破浪去;少时,挽一船至,扶乐入,嘱乐卧守,复跃入江,以两臂夹货出,掷舟中;又入之,数入数出,列货满舟。乐谢曰:“君生我亦良足矣,敢望珠还哉!” 检视货财,并无亡失。益喜,惊为神人。放舟欲行,其人告退,乐苦留之,遂与共济。
乐与归,寝处共之。每十数日始一食,食则啖嚼无算。一日,适昼晦欲雨,闻雷声。少时,乐倦甚,伏塌假寐。既醒,觉身摇摇然,不似塌上,开目,则在云气中,周身如絮。惊而起,晕如舟上,踏之,软无地。仰视星斗,在眉目间,遂疑是梦。细视星嵌天上,如实之在蓬也。以手撼之,大者坚不可动,小星摇动,似可摘而下者。拨云下视,则银河苍茫,见城郭如豆。俄见二龙夭矫,驾缦车,车上有器,围皆数丈,贮水满之。有数十人,以器掬水,遍洒云间。忽见乐,共怪之。乐审所与壮士在焉,语众云:“是吾友也。”因取一器,授乐令洒。时苦旱,乐接器排云,遥望故乡,尽情倾注。未几,谓乐曰:“我 本雷曹,前误行雨,罚谪三载。今天限已满,请从此别。”乃以驾车之绳万尺掷前,使握端缒下,??然瞬息及地。视之,则堕立村外,绳渐收入云中,不可见矣。时久旱,十里外,雨仅盈指,独乐里沟浍皆满。
(节选自《聊斋志异•雷曹》)
言译
乐云鹤、夏平子,二人小的时候是同乡,大了又是同学,他们是莫逆之交。夏平子自幼聪明,十岁时就有名。乐云鹤虚心地侍奉他,夏平子也认真地谏诤他,乐云鹤思日见长进,从此和夏平子齐名。不久,夏平子染上疫病死去,乐云鹤按时接济他的家人。于是士大夫更加认为乐云鹤贤能。乐云鹤家产本不多,生活日渐困难,他于是叹息道:“像夏平子那样有才,尚且平庸无所作为地死了,何况我呢!不如早点作打算!于是放弃读书,改做******。经营了半年,家境逐渐富裕起。
一天,乐云鹤到金陵,住在客店里休息,看见一人长得很高大,身上筋骨凸起,脸色黯淡,面带悲伤。乐云鹤把自己的饭推过去让他吃,他就用手抓着吃,一眨眼就吃了个净光。乐云鹤又给他加了两个人的饭,很快又吃完了。乐云鹤便让店主人割一只猪腿,堆上一摞蒸饼。那人又吃了几个人的饭,这才吃饱肚子道谢说:“三年了,没曾吃这么饱过。”乐云鹤说:“你本是一个壮士,为什么漂泊流落到饭也吃不饱的地步呢?”那人回答说:“我的罪遭到上天责罚,不能说啊!”又问他住在什么地方,回答说:“陆地上没有我的屋,水面上没有我的船早上在这个村,夜晚在那个镇了。”
乐云鹤收拾行装准备上路,那人在后面跟着他,乐云鹤向他告辞。那人说:“您有大难,我不忍忘记这顿饭的恩德。”乐云鹤感到奇怪,就与他一同上路。途中拉他一起吃饭。那人推辞说: “我一年只吃几顿饭。”乐云鹤更是感到惊奇。第二天,乘船渡江时,忽然狂风大作,波浪滔天,江上的商船全部倾覆,乐云鹤和那人都掉进江里。一会儿风平浪静,那人背着乐云鹤踏着波浪钻出水面,把乐云鹤送到一只客船上,自己又破浪游去过一会儿,他拉一只小船,扶乐云鹤上去,嘱咐他躺在船上等着,又跳进江中,用两个胳膊夹着货物出水,扔在船上然后又潜进江中。这样出入几次,捞出的货物摆满了小船。乐云鹤道谢说:“你救了我的命,我也很知足了,哪敢指望连货物都能失而复得呢?”检查货物钱财,一点也没丢失。乐云鹤更加高兴,惊异地认为他是神人。开船要走时,那人与他告辞。乐云鹤苦苦挽留他,于是跟他一起渡江。
乐云鹤带着那人返回家乡,吃住都在一起。那人十几天才吃一顿饭,要吃就吃得不计其数。一天,正好天阴了要下雨,听到打雷的声音。过了一会儿,乐云鹤觉得非常困倦,伏在床上打瞌睡。醒之后,觉得身子摇摇晃晃,不像在床上,睁眼一看,自己已在云海中,四周全是棉絮般的云朵。乐云鹤惊讶地站起,头晕得像在船上。用脚一踏,软软的不是地面。仰头看看星辰,就在眼前,于是怀疑是在做梦。仔细一看,星星都镶嵌在天上,就像子嵌在蓬上一样。用手摇动,大星星牢不可动,小星星活动,像能摘下。拨开云层往下看看,就见银河苍茫,地面上的城市只有豆粒那样大小。一会儿看见两条龙屈曲环绕地驾着一辆车飞,车上有些容器,周长都有好几丈,里面贮满了水。有几十个人,用器具从车上舀水,遍洒云间。忽然看见乐云鹤,都感到奇怪。乐云鹤仔细观看跟随他的壮士也在这些人里面,那壮士告诉众人说:“这是我的朋友。”说着,就拿过一个舀水的器具,交给乐云鹤,让他洒水。当时正好大早,乐云鹤接过器具,拨开云朵,遥望着故乡的方向,尽情地舀水倾洒。过了一会儿,那人对乐云鹤说:“我本是雷曹,以前因为误了行雨,被罚到人间三年。现在期限已满,我们从此分别了。”于是把驾车用的万尺长的绳子,扔到乐云鹤面前,让乐云鹤握着绳子一头缒下去,嗖嗖地瞬间便到了地面。一看,正好落在自己村外,绳子渐渐收回云中,看不见了。当时天旱了很久,十里外的地方,仅下了一指雨,唯独乐云鹤的村里下得沟渠都满了。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于是士大夫益贤乐 贤:贤能 4.A(贤:以为贤)
B.乐又益以兼人之馔 益:增加
C.罪婴天谴,不可说也 婴:遭受
D.乐审所与壮士在焉 与:跟随
5.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体现雷曹“知恩图报”的一组是( )(3分)
A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君有大难,吾不忍忘一饭之德
B 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因取一器,授乐令洒
C 惊而起,晕如舟上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D 语众云:“是吾友也。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D?①雷曹感谢乐云鹤让他吃了一顿饱饭; ⑤表现两人关系亲近?不能体现“知恩图报”。
6.下列对原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乐云鹤谦虚好学,再加上好友的帮助,他思才华大有长进;后夏平子染病死去,于是他便照顾接济已故好友的家人。
B.乐云鹤客居金陵时初遇雷曹,他让困顿不堪的雷曹饱餐一顿;雷曹心怀感激,就把自己因罪遭贬而漂泊流浪、居无定所的原因告诉了乐云鹤。
C.乐云鹤与雷曹一起乘船渡江,忽遇狂风大浪,商船倾覆;雷曹将乐云鹤从水中救出,然后多次下水,将其货物钱财全部捞出,乐云鹤认为他是神人。
D.乐云鹤在天阴欲雨伴有雷声的日子到“云天”,亲眼目睹雷曹等人行雨的情景,自己也参与其中;落到地面后发现,自己村庄沟渠里的水都注满了。
6.B(把自己因罪遭贬而漂泊流浪、居无定所的原因告诉了乐云鹤不正确,原只是说自己因罪遭到上天责罚,实情不能说出)
7.把言阅读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如平子,尚碌碌以殁,而况于我!不如早自图也。(5分)
译:
(2)君生我亦良足矣,敢望珠还哉!(5分)
译:
7.(1)像夏平子那样有才,尚且平庸无所作为地死了,更何况我呢!不如早点自已作打算。(如,像……那样有才,介宾短语后置;尚,尚且;碌碌,平庸的样子,形容一生平庸,无所作为;自图,自己想办法,作打算。每点1分,句意1分,共5分)
(2)你使我活了下,我也很知足了,哪敢指望连财物都能失而复得呢!
(生,使……生,救活良,很;敢,怎敢,以反问的形式表示不敢;珠还,财物失而复得。每点1分,句意1分,共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的这首宋词,完成8~9题。
昭君怨•咏荷上雨【注】宋•杨万里
午梦扁舟花底,香满西湖烟水。急雨打篷声,梦初惊。
却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还聚。聚作水银窝,泛清波。
【注】本词 为作者于庭院中午憩后观雨所作。
赏析
夏日午眠,梦见荡舟西湖荷花间,满湖烟水迷茫、荷花氤氲清香扑鼻。突然如筛豆般的阵雨敲击船篷,发出“扑”、“扑”的声音,把我从西湖赏荷的梦境中惊醒。
以为是在西湖赏荷,却原是在家中午休,遇急雨击池中荷叶把我惊醒,梦醒后观庭院荷池,急雨敲打荷叶,雨珠跳上跳下,晶莹的雨点忽聚忽散,散了如断线的珍珠,四处迸射,使人眼花缭乱,最后聚在叶心,像一窝泛波的水银,亮晶晶的。鉴赏
作者的词和诗一样,都善于描写事物的动态。钱钟书的《谈艺录》说:“以入画之景作画,宜诗之事赋诗,如铺锦增华,事半而功则倍,虽然,非拓境宇、启林手也。诚斋、放翁,正当以此轩轾之。人所曾言,我善言之,放翁之与古为新也;人所未言,我能言之,诚斋之化生为熟也。放翁善写景,而诚斋擅写生。放翁如图画之工笔;诚斋则如摄影之快镜,兔起鹘落,鸢鱼跃,稍纵即逝而及其末逝,转瞬即改而当其未改,眼明手捷,踪矢蹑风,此诚斋之所独也。”象这首词明明题作“咏荷上雨”,一开始反从“午梦”入笔,起手便不同凡响。假如是梦见阴雨倒还罢了,谁知梦见的正是满湖烟雨,氤氲香气,作者正在这迷人的环境里荡舟花底。——这些描写好像跟主题风马牛不相及,其实是用西湖烟雨衬托庭院荷池:西湖的美景是公认的,那么词篇就已暗示给你,院中的雨荷有着同样的魅力。更何况梦中的香正是院池荷花的清香呢!散发的“梦初惊”后该是知道身在家中了,然而他却以为还在扁舟,因为他把荷上雨声误作成了雨打船篷声。这里描写已醒未醒的境界,既自然,又别致,而且更加缩短了西湖与院池的距离。“却是”以下完全离开梦境,并在上半阕已打好的基础上开始了对“荷上雨”的正面咏写。“池荷跳雨”指急雨敲打荷叶,雨珠跳上跳下的样子。接下去,作者把荷叶上面晶莹的雨点比作真珠,说这些真珠随着荷叶的跳动忽聚忽散,最后聚在叶心,就像一窝泛波的水银。这些描写动荡迷离,而且比喻新颖,都是“人所未言”者。再说,作者用变幻的手法,把“稍纵即逝”“转瞬即改”的景象展现在读者面前,使词篇的形式同内容一样,活泼而不受羁绊,也体现了杨万里“活法”在抒情写景方面的特殊作用。
8.词的下阕写下雨时怎样的情景?请作简要分析。(4分)
答: 答:比喻。作者将落在荷叶上的雨点比作“真珠”,把聚在一起的雨水比作“水银窝”。(简析修辞2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雨点随荷叶跳动忽散忽聚,在叶窝聚为一汪晶莹的雨水,表达了作者对雨的赞咏和喜爱之情。(分析作用2分)
9.本词上阕写梦中西湖,下阕写池荷清雨,这样写有何妙处?(4分)
答: 本词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上阕虚写梦中西湖急雨,下阕实写醒后池荷清雨。(简析手法3分)用梦中西湖烟雨衬托庭院荷池——西湖烟雨之美是公认的,而词篇暗示院中的雨荷有着同样的魅力。词人构思巧妙,借助想象拓展了表现空间,扩大了意境,深化了主题。(分析作用3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12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乾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1)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梯之义 。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3)扪参历井仰胁息, 以手抚膺坐长叹
(4)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5)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6)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三、实用类本阅读(24分)
11.阅读下面的字,完成(11)~(14)题。
空鸟语
郭 枫
①到上,我最喜欢的事就是听鸟叫。
②当然,上有的是娇艳的花、婆娑的树,有的是奇崛的岩石、爽飒的风、飘逸的云朵;在上,每一片风景,都会使你神迷。但,我说我还是最喜欢听里的鸟叫。到里,找一片幽深的林子躺下,静静地躺在铺着落叶的土地上,这时你的心灵便贴紧了的心灵,别动也别想,好好地听一听鸟叫吧!
③鸟儿的鸣声是世间最美的语言,你不懂得鸟的语言吗?
④你不懂得鸟的语言吗?我想你应该懂的。在上,谁都喜欢鸟的鸣叫,谁都懂得鸟的语言;谁都懂,清风懂,白云懂,流泉更懂,连挂在树枝上晒太阳的小花蛇也懂。鸟的语言永远叙述着动人的爱情。
⑤在朝的阳光里,我喜欢用大半天时间,去谛听两只鸟在我头顶上鸣叫。他们总是用五个不同的音符串成一支歌,一只先唱,另一只接着,缠缠绵绵,重重复复,透明的情意,像滑滴在青石上的一线灵泉从歌声里迸落。我在小时候就很熟悉这种鸟,绿背红纹有一只小巧的红喙。我喜欢它们灵活的体态,更喜欢它们的样子,依偎着,厮磨着,总是分不开啊!那时我不知道它的名字,现在仍然不知道,它究竟是哪种鸟呢?想着想着,自己却不禁失笑了。真是太傻!名字有什么用?人们喜欢各种好听的名字,鸟不一定喜欢,鸟喜欢唱的歌,人不一定能听懂;其实人爱不爱听都是一样,鸟是唱给鸟听的。
⑥雀是顽皮的精灵,老是成群结队地撒野,老是呼朋唤友,兴奋地吵闹。雀们短促而嘹亮的鸣声,让人不及凝神,只感到一阵轻快的音乐雨,散乱地争骤地漫天撒,直把你全身淋透;而后,雨过天晴,在你阻翳的心版上引进阳光,在你灰白的生命里加上色彩,把你浸于奔放的欢乐而又有些淡淡的悒郁里。不是吧?谁,面对着雀子这么奢侈的自由、这么天真的喜乐能不怅然呢?谁,没有雀子一样的欢乐时光呢?可是,少年的好时光,总是流逝得太快又太恍惚,谁又能永远像雀子那样的欢乐呢?想想看,人,制造出自己的桎梏,把自己套牢,乃是自然中最可悲的族类啊!但雀们却不管这些,不管你快乐不快乐,不管你忧伤不忧伤,不管你有多少无聊的思想,雀们,什么都不想管;它们飞翔像一阵旋风卷起,它们落下像一片云彩罩地,嗳!为了欢乐,它们是忙碌的。难得的是有这片深广林,要不,这些喜欢唱歌的精灵向何处容身?
⑦过午之后,林便到了入睡的时刻。高照在千之外的秋阳,朦胧的光线竟灵空得如同饮醉了的月华:透着微醺,透着温柔,敛起那份耀眼的光彩,任凭幽谷去制造秋日的奥秘了。林睡了,鸟儿们静默了。踏一坡金黄的落叶,踏一地斑驳的树影,也踏着一份薄薄的寂寞。在众鸟的默默之中,“咕——咕——”,从哪里传的几声鹧鸪呢?忽断、忽续,忽近、忽远,那缥缈的鸣声,竟有些不可捉摸了。真的是鹧鸪吗?在台湾很少听到鹧鸪呢!鹧鸪该是鸟中的诗人,不,或者便是诗人的化身吧!就那缥缈的几声,便会把人拉回到一个古老的世界。“咕——咕——”,我回到了江南;“咕——咕——”我沐着淡烟疏雨。石头城的苔痕,更加暗绿了哪!长檐飞角的小街,更加寂寥了哪!江畔的落日更苍凉了哪!“咕——咕——”奔驰在石板路上得得的马蹄声突然隐去了。这是梦境,呵!这是在海角孤岛上奇幻的梦境。——是的,我知道这是梦,可是我多么喜欢重温!
⑧到上,且闭起眼睛,不要再浏览风景,好好地听一听鸟叫吧!鸟儿们用一百种声调在欢唱,仙乐飘飘,回荡在峰峦间,流淌在澜谷间。你不是从这美妙的清音中,已经听到自然和人世的沧桑了吗?那么,除了敞开自己的心灵,还要做些什么呢?
⑨还要做些什么呢?
⑩我想做一只鸟,在中。
[注]郭枫,原名郭少鸣,出生于徐州,台湾著名诗人和散家。
11. 作者在末写到“我想做一只鸟,在中。”请结合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
答:①在这句话中,身处孤岛的作者寄情于鸟,吐露了自己追求自由欢乐的心声;
②作者希望像鸟儿一样自己回到那片“深广林”,表达了回归故乡的愿望。
(第①点记2分,其中答到“追求自由欢乐”这一关键意思的即可得1分;
第②点记2分,其中答到“回归故乡”这一关键意思的即可得2分)
12. 作者为什么说“鸟儿的鸣声是世间最美的语言”?请根据内容概括作答。(6分) 
答: (6分)①鸟儿的鸣声清脆、缠绵、嘹亮;②它永远叙述着动人的爱情;
③是自由、欢乐、天真的欢唱; ④引发人们的思乡之情;
⑤让人感受到自然和人世的沧桑。(每点2分;所答意思相近即可。)
13.第⑤~⑦段,作者从“朝的阳光”写到“过午之后”,从不知名的鸟儿写到雀,再写到鹧鸪,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6分)
答:①从“朝”的鸟儿乱鸣,到“过午之后”的鸟儿静默,以时间为序(虚实相生),使思路清晰。
②由听中鸟儿“最美的语言”的愉悦,到听雀的感慨,到听鹧鸪鸣声引起思乡之情,由浅入深地(或答“层层深入地”)展现了作者的感情变化。 (每1点得3分,基本意思相近即可,分析不够准确的酌情扣分)
14.第⑥段,作者为什么发出“人,制造出自己的桎梏,把自己套牢,乃是自然中最可悲的族类啊!”这样感慨?你同意作者观点吗?请结合本探究(8分) 
答:
(1) ①在人世中,人们往往制造了一些本可以避免的桎梏束缚了自身;
②对无拘束自由生活的向往。
(2) ①作者厌弃人为的桎梏;
②曲折地表达了寄身海角孤岛、遥望故乡的悒郁之情。

第Ⅱ卷 表达题
四、语言字运用(15分)
15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巨擘(bò) 聒噪(guā) 模样(ú) 空穴风(xué)
B.弱冠(guàn) 泥淖(nào) 徇私(xùn) 踽踽独行(yǔ)
C.纤尘(xiān) 复辟(bì) 绯闻(fěi) 一语成谶(chèn)
D.戏谑(xuè) 氛围(fēn) 摈弃(bìn) 半身不遂(suí)
16,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舌尖上的中国》纪录片风糜全国,只是它没有提到中国的饮食禁忌。多数饮食禁忌不是由本记载、供人民谨守的律法,它随着社会习俗的沿袭而流传至今。(沿袭)
B.2012年6月,一个名为三沙市的地级市宣告成立,管辖面积两百多万平方公里,囊括西南中沙三大群岛及周边海域。该市的诞生,是中央酝酿酿已久的行政管理安排。
c.一支弯曲的木橹,在水面上悠然搅动,倒映在水中的石桥、楼屋,都被这不慌不忙的木橹搅碎,碎成斑斓的光点,犹如在风中漾动的一匹长长的彩绸,没有人能描绘它朦胧眩目的花纹.。 ( 炫目)
D.《生命中的那个夏天》没有长篇累牍、谍谍不休的说教,却让少年幡然醒悟,意识到只有努力创造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生命中的那个夏天,少年铭记于心(喋喋不休)
17.依次填入下面一段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无论是令人厌恶的苍蝇蚊子,还是美丽可人的鲜花绿草;无论是变幻莫测的星空,还是不值一提的灰尘,都是大自然精妙绝伦的艺术品,展示出大自然深邃、高超的智慧。
18依次填入下面一段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竹筏又掠过一列比城墙还光滑和高耸的峭壁,________,把前接受洗礼的远方游子,几乎都变成了潇洒而又钟情的诗人。
①也许是千军万马都无法将它攻克的,我真想朝着这雄伟的高墙长啸一声,还没有等自己发出声音
②这高亢的男声,这悠扬的女声,像多少箭镞似的一起射向平坦的岩壁,立刻又被弹拨了过
③却已有多少乘着竹筏的游人,争先恐后地叫喊起
④只见那硕大和壮丽的暗红色巨石,绵延着横在小溪之滨,约有半里之遥的路程,巍然屹立
⑤多么秀丽和神秘的水
⑥这些震荡的回音融会在一起,像一曲交响乐似的,充满了欢乐的向往和惊讶的赞叹
A.④①③②⑥⑤ B.③②①⑤④⑥ C.④①②③⑥⑤ D.⑤④③①②⑥
选A。④句写的绵延高峻,正与“竹筏又掠过一列比城墙还光滑和高耸的峭壁”衔接,①句对此发出赞叹,③句续写同一“竹筏”上游人的欢呼,②句用比喻写回声之快,⑥句用比喻写回声之美,⑤句合写水,具有小结作用,恰与“把前接受洗礼的远方游子,几乎都变成了潇洒而又钟情的诗人”合为一体。
19,分别以“我们生存的物质基础和化背景中”和“每一个热爱独立思想的人”开头,将下面两句话重新组合。(4分)
作为物理学家的爱因斯坦,他的贡献已部分地融入到我们生存的物质基础和化背景;原则是作为思想者的爱因斯坦,他将为每一个热爱独立思想的人,不断地提供前进的精神力量。
(1),我们生存的物质基础和化背景中,已经融入了作为物理学家的爱因斯坦的部分贡献。
(2)每一个热爱独立思想的人每一个热爱独立思想的人,将从作为物理学家的爱因斯坦那儿不断地得到前进的精神力量。

20,下面语段中每个句子都有语病,请改正过(可写修改方法)
①由于人工灯光有时可以传到数十公里之外,使鸟类在迁徙期最容易受到人工光的干扰
②它们原本是以星星定向的,城市的照明光却常常被它们迷失方向。
③有时候鸟类撞死在大楼上,最后误把高楼的灯光当作星星。
④据美国鸟类学家统计,每年有近400多万只鸟因撞上高楼上的广告灯而死去。

①把“由于”删去,或把“使”删去(句子缺少主语)
②把“被”改为“使”
③改为“有时候鸟类误把高楼的灯光当作星星,最后撞死在大楼上。”
④“近400多万只”,把“近”或“多”去掉

21,
五、写作(60分)
22 阅读下面的,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
在英国最古老的建筑物威斯敏斯特教堂旁边,立着一块墓碑,上面刻着一段非常著名的话:“当我年轻的时候,我梦想改变这个世界;当我成熟以后,我发现我不能够改变这个世界,我将目光缩短了些,决定只改变我的国家;当我进入暮年之后,我发现我不能够改变我的国家,我的最后愿望仅仅是改变一下我的家庭。但是,这也不可能。当我现在躺在床上,将行就木时,我突然意识到:如果一开始我仅仅去改变自己,然后,我可能改变我的家庭;在我家人的帮助和鼓励下,我可能为国家做一些事情;稍后,谁知道呢?我甚至可能改变这个世界。”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不要套作,不要抄袭。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gaosan/40487.html

相关阅读:2019年高考语文试卷(江西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