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考地理自然地理环境中物质运动和能源交换试题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三 来源: 高中学习网


2012年高考地理自然地理环境中物质运动和能交换试题
一、单选题
1.(2012广东卷综4.)地球大气与海洋是相互作用的。下列作用过程及其结果符合事实的是
A. 大气通过降水将水分输送给海洋,驱动洋流
B. 海洋通过辐射等形式将热量输送给大气,影响大气环流
C. 大气通过对流将臭氧输送给海洋,加重赤潮
D. 海洋通过蒸发将水汽输送给大气,形成信风
【答案】 B
【解析】理解提示“地球大气与海洋是相互作用的”大气的水平运动形成的盛行风驱动洋流,海洋通过辐射等形成将热量输送给大气,影响大气环境。赤潮的形成于大气通过对流将臭氧输送给海洋无关,海洋通过蒸发将水汽输送给大气这不是信风。
【考点定位】该题考查大气运动和海水运动的关系。
2.(2012东卷基测44)地球上的江河总是蜿蜒曲折,造成河流弯曲的根本原因是
A. 土壤条件 B. 植被条件 C. 气候条件 D. 地形条件
【答案】D
【解析】复杂的地形使得河流绝对不可能沿着直线方向一直向前流动而导致蜿蜒曲折的根本原因。但在宽阔的平原地区,河流也总是弯弯曲曲的,这是因为江河两岸的土壤结构不可能完全一样,土壤内部所含的盐碱等化学成分及其数量也不可能完全相同,所以当它们完全溶于水后,就不同程度地改变了两岸土壤承受水冲击力的能力。还由于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所以地球的自载作用也会改变河流的直线方向。它会使北半球的河流冲洗右岸比左岸厉害些,而南半球的河流则刚好相反。选D.
(2012上海卷地理(四)7、8)板块运动造就了地球表面高低起伏的基本形态。回答下列2小题。
3.洋脊的形成主要是由于
A. 地震使海底抬升 B. 地震导致海底中间凹陷
C. 海底扩张处岩浆涌出 D. 海底扩张处沉积物大量堆积
【答案】:C
【解析】考查大洋脊的形成。洋脊是海底扩张岩浆上涌而形成
4.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可能形成
A. 岛弧和海沟 B. 海岭和海沟 C. 海岭和裂谷 D. 岛弧和裂谷
【答案】:A
【解析】考查板块构造理论解释海陆地貌。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碰撞,在大洋上往往形成岛弧和海沟。
(2012东卷综4、5、6)某科考队结束了两个月的海上考察,于4月21日返回到P地。下图为P地所在区域当日某时地面形势图。读图回答5~7题。
5.此时可能出现连续性降水的地方是
A.①B.②C.③D.④
【答案】:C
【本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天气系统。难度中等。
【解题思路】由题目中“连续性降水”可知应该是暖锋降水而且靠近气旋中心的位置最易降水。故选③点。
6.在科学考察中,利用遥感技术可以
A.获取卫星云B.查询地理数据C.选择考察路D.对科考船实时导航
【答案】:A
【本题立意】本题考查3S的应用,难度较小。
【解题思路】此题用排除法,卫星云图是用RS但不是在船上RS的而是在卫星上,排除A;分析处理数据用的是GIS排除B;导航用的是GPS,排除D;因此选C。
7.科考队出发日P地昼长为11小时,返回到P地时,P地当日的昼长约为
A.10小时B.11小时C.13小时D.14小时
【答案】:C
【本题立意】本题考查了昼夜长短的问题。
【解题思路】关于春分日或秋分日对称的两天,期中一天的昼长等于另一天的夜长。该船2、21出发历经两个月4、21返回,这两个时间关于3、21对称,出发时夜长=24-11=13=返回时的昼长。
(2012江苏卷地理5、6)下图是2012年4月18日8时~4月19 日8时我国部分地区降水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8~9题。

8.形成图示地区降水的主要原因是
A. 高压脊控制 B. 锋面活动
C. 反气旋过境 D. 热带气旋影响
【答案】:B
解析:春夏之交在我国华南地区会出现的降水多为锋面雨。选项中A、C天气系统控制一般不会出现降水,D选项中热带气旋常出现在夏秋季节。
9.若图示降水持续多日,最易发生洪涝的地区是
A. 江汉平原 B. 四川盆地 C. 珠江三角洲 D. 长江三角洲
【答案】:C
解析:图中发生降水区域位于我国南方珠江三角洲降水最强,加上珠江三角洲地势低平、河网密集,若降水之间较长导致排水不畅极易引起洪涝灾害。
(2012天津卷综1)读城市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题。

10.在城镇建设中,提倡用透水材料铺设“可呼吸地面”代替不透水的硬质地面。采用“可呼吸地面”之后,图中四个环节的变化符合实际的是
A a 增加 B. b 增加 C. c 减少 D. d 减少
【答案】:B
【解析】城镇建设中铺设“可呼吸地面”代替不透水的硬质地面,增加了地表水的下渗,从而导致地表径流减少,地下径流增多,同时也使城市的蒸发量增加。
11.(2012广东卷综).下图为某次长江洪水过程洞庭湖入、出湖径流量的变化。这段时间洞庭湖对长江洪水产生蓄积作用的时段是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洞庭湖对长江洪水产生蓄积分洪作用时,洞庭湖入湖径流量大于出湖径流量,结合图2可知,洞庭湖对洪水产生蓄积作用的时段为①③
【考点定位】该题考查湖泊对河流径流的调节作用。
(2012新标全国卷4、5)图1示意某流域水系分布(a)和该流域内一次局地暴雨前后甲、乙两水站观测到的河流流量变化曲线(b)。读图1,完成12~13题。
12.此次局地暴雨可能出现在图1a中的

A. ①地 B. ②地 C. ③ 地 D. ④地
【答案】:D
【解析】分析b图可以得出甲乙两个水站峰值都出现在降水12个小时之后,故此次降水汇流既影响到了甲,也影响到了乙,所以降水地点应该在两个水站的上游,根据a图可以判定应该是④地。
13.乙水站洪峰流量峰值小于甲水站,主要是因为甲,乙水站之间
A. 河道淤积 B. 河谷变宽
C. 湖泊分流 D. 湖水补给量减小
【答案】:C
【解析】本题是考查湖泊的“调蓄”功能。经过湖泊的分流调蓄,河流流量会变的更加平稳。
(2012上海卷地理(五)9、10、11)下图表示某河流水测站春夏秋冬四季气温、降水量和径流分配状况。读图回答下列3小题。

14.该河流可能分布在
A. 恒河流域 B. 尼罗河流域
C. 长江流域 D. 亚马孙河流域
【答案】:C
【解析】径流为冬枯夏丰、春秋过渡,流域气温在0°以上,应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选C.
15.该地河流的主要补给形式是
A. 积雪融水补给为主 B. 雨水补给
C. 地下水补给 D. 湖泊水补给
【答案】:B
【解析】长江流域为季风区,应以雨水补给为主。
16.该地河流的径流量最低的月份出现在
A. 1月 B.2月 C. 11月 D. 12月
【答案】:A
【解析】由图可读为冬季的1月径流量最低。
17.(2012东卷综)下图为某区域地质剖面示意图。图中甲地层褶皱后,该区域先后发生了

A.沉积作用、侵蚀作用、岩浆侵入
B.岩浆侵入、侵蚀作用、沉积作用
C.岩浆侵入、沉积作用、侵蚀作用
D.侵蚀作用、沉积作用、岩浆侵入
【答案】:D
【本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地壳物质运动中岩层的新老关系,以及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难度不大。
【解题思路】首先我们要根据题意得知该题是让我们判断“地层褶皱后”,各种地理过程的先后顺序。岩层的新老判断我们依据“覆盖者新,被覆盖者老;插足者新,被插足者老”的规律。该地先后发生了侵蚀、下沉、沉积、岩浆活动。
图中(2012海南卷地理)格陵兰岛大部分终年被冰雪覆盖,甲、乙分别是北美洲和英国的港口,甲乙之间的虚线示意航线。十八世纪邮政长官富兰克林调查发现,沿北美洲和英国之间航线航行的邮船往、返航程耗时明显不同。据此完成18~19题。

18.图中最有可能出现冰的海域在
A.①附近 B.②附近 C.③附近 D.④附近
【答案】:C
【解析】冰于冰川,而北极大陆冰川主要分布在格陵兰岛,在东格陵兰洋流的驱动下,最有可能在③海域区出现冰。
19.沿甲乙之间航线航行的邮船往、返时间不同主要受
A.海浪的影响 B.暖流的影响 C.海风的影响 D.寒流的影响
【答案】:B
【解析】考查北大西洋暖流、中纬西风带对邮船的影响。综合考虑往返航线和不是帆船时代,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最主要。
(2012大纲全国卷)下图示意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初某时的气压系统,该气压系统以每天120千米的速度自西向东移动。据此完成20~21题。

20.24小时后甲地主要吹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答案】:B
【解析】据题干信息“该气压系统以每天120千米的速度自西向东移动”,可知24小时后甲地位于低压中心的东南侧,风从高压吹向低压,垂直等压线,北半球向右偏,则可知甲地主要吹东南风。
21.30~48小时之间,甲地可能经历
A.持续晴朗高温天气 B.连绵阴雨天气
C.强对流降雨天气 D.沙尘暴天气
【答案】:C
【解析】30~48小时之间,根据气压系统以每天120千米的速度自西向东移动可知,甲地在此期间处于低压控制,气流向中心辐合上升,夏初的长江中下游地区,甲地可能经历强对流降雨天气。
(2012江苏卷地理9、10)下图是某地地形剖面及其地下同一沉积岩层埋藏深度示意图。岩层的埋藏深度(岩层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可以用帮助恢复岩层的形态。读图回答22~23题。

22.属于背斜谷的地方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D
【解析】地下岩层向上拱起一般为背斜构造,地表为谷地则为背斜谷,根据这两个条件从图形中筛选出①④符合题意。
23.⑤处发生的地壳运动是
A.褶曲隆起 B.褶曲凹陷 C.断裂下降 D.断裂上升
【答案】:C
【解析】:⑤处地层发生明显的断裂和位移,岩层相对下降。
(2012北京卷综10、11)下图为温带某景区导游图。读图,回答24~25题。

24.在图示景区的主要自然景观中,
A.峡谷由河流下切塑造而成
B.河流补给主要靠冰雪融水
C.瀑布的落差受径流量控制
D.湖泊是火口积水形成的
【答案】:A
【考点透析】本题主要考查流水地貌、河流补给、湖泊的成因。
【思路点拨】峡谷是流水的侵蚀作用形成的。该景区所在区域地较少,且海拔较低,冰雪融水较少,不是该区域河流的主要补给水;瀑布的落差与地质构造和岩石的坚硬程度有直接关系,受流量的影响相对较小;火口积水形成的湖泊为河流的头,与图示信息不符。
25.在景区服务设施中,依次布局游客中心、加油站、餐厅、巡防站的合理方案是
A.①③②④ B.②③①④ C.③②④① D.④①③②
【答案】C
【考点透析】本题主要考查城市工区布局。
【思路点拨】游客中心应布局在服务设施较多,人流量大的地方,③合适;加油站应布局在靠近停车场且车辆经过的区域,②合适;餐厅应靠近游人多的地方布局,④合适;巡防站应该布局在郊外游人较少的地区,①合适。
二、双选题
26.(2012年东卷基测88) 地表的千姿百态的地形均是由各种内外力共同作用塑造的。下列主要由外力作用形成的是
A. 黄淮海平原 B. 喜马拉雅脉 C. 塔里木盆地 D. 崇明岛
【答案】AD
【解析】考查外力地貌。黄淮海为流水沉积外力为主;崇明岛为沙洲岛、外力沉积为主。选AD.
三、综合题
27.(2012广东卷综40.)40.(28分)加拿大地广人稀,西南部地区地形复杂,欧肯那根河谷是世界著名的冰酒产地。根据加拿大西南部某地区示意图(图8),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一(4)题。

(1)维多利亚所在地气候类型的特点是________;位于草原地区的梅迪辛哈特气候类型是________。(6分)
(2)从温哥华到梅迪辛哈特,水平方向上自然景观主要表现为由森林到草原的变化,这体现了___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其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4分)
(3)冰酒是由富含糖分的优质葡萄,成熟后在树上经自然冰冻,再采摘酿造而成。欧肯那根河谷是这种自然冰冻葡萄的产地,分析其自然原因。(10分)
(4)加拿大西部草原地区历史上由于过度开垦与放牧,加上连年卡早,植被遭到了破坏,土地资退化。为应对这种危机,当地可能采取哪些措施?(8分)
【答案】(1)全年温和多雨 温带大陆性气候
(2)经度地带性(由沿海到内地) 水分(海陆分布)
(3)地处河谷地区,热量充足;位于河谷,多河没滩平原,地形平坦,灌溉水充足;土壤肥沃;处于脉风坡,降水少,晴天多,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葡萄养分积累;地处中纬高气候区,夜晚大气逆辐射弱,利于形成冰冻;地处高河谷地区,葡萄病虫害较少.
(4)退耕还林还草;兴修水利设施;合理利用水资;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合理放牧,种植人工草场;防治土地退化;发展节水农业,采用喷灌、滴灌技术;实行轮牧、舍饲养殖,限制载畜量,种植人口草场;封育沙漠化的弃耕地和草场退化,恢复植被等。
【解析】
(1)维多利亚所在纬度50°左右大陆西岸地区,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多雨,草原地区的梅迪辛哈特位于大陆内陆地区,脉阻挡削弱了西风带的水汽,降水少,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
(2)考查书本基本结论,从温哥华岛梅迪辛哈特,水平方向上自然景观主要表现为从森林到草原的变化,这体现了经度地带性分异规律,其主要影响因素是水分。
(3)【商榷】冰酒是利用气温在零下8℃以下,在葡萄树上自然冰冻的葡萄酿造的葡萄酒,要求所在区域在春、夏、秋三季气温要足够温暖满足冰葡萄的生长需求,而在圣诞节前后的气温要足够寒冷,受气候影响,大多数产区往往要隔3到4年才能收获一次冰葡萄,也就是说并不是每年都有冰酒出产。由此看出,葡萄产地最好有一场急速降温冰冻葡萄,才能较好满足冰酒的要求,而加拿大欧肯那根河谷又是南北走向的,受地形影响,秋冬季很容易受寒潮影响,形成速冻葡萄。而参考答案中没有地形或寒潮,不知这样想行不行。两个角度可参看:其一,冬季易受自北冰洋的冷空气的影响;其二谷地地形有利于冷空气集聚导致逆温。不知道为什么答案都没有。不过想也不奇怪,2011年意大利那不勒斯那道工业区位题,最后的评分标准里面,就是深水良港给2分,海运便利而廉价再给2分,其它的产业基础好,临近欧洲巨大消费市场等角度再怎么写也是2分。没办法,综合题怎么改,完全取决于组长和几位专家,谁让人家是专家呢!
(4)此问题可参看书本案例、结合材料提示信息综合回答。
【考点定位】考查气候、地域分异规律、农业区域条件和荒漠化治理措施。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gaosan/42127.html

相关阅读:山东省烟台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