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师大附中2013届高三试 题 (完卷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48%(本大题共48小题,每小题1分。答案填在答题卡上)1.史学家吕思勉的《中国制度史》在论述“国体”时,把中国历史划分为三个时代:部 落时代、封建时代、郡县时代。其中构成“封建时代”的主要制度是 A.分封制和宗法制 B.皇帝制度和中央集权C.三公九卿制 D.三省六部制2.下图是江苏镇江丹徒区出土的一件青铜器——宜侯矢簋。簋内底有铭文120余字,大意为西周康王册封矢为宜侯,并赏赐他鬯酒(一种香酒)、铜器、弓箭和土田、山川、奴隶等。该文物的价值包括 ①说明了铭文最早使用于丹徒区 ②体现了西周完整的宗法结构 ③佐证了西周实行过分封制 ④反映了西周的青铜冶炼技术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③④ D.②④3.秦时实行郡县两级行政制度。福建地域上主要有闽中郡,当时福州属闽中郡管辖,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当时郡守的职位由中央任命,不可以世袭 ②郡守是闽中郡最高的行政长官 ③闽中郡有权任免辖区内的县令? ④福州是闽中郡郡守的封地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④4.唐朝元和年间(806—820),主管财政的宰相皇甫?奏请减少内外官俸,诏书下达后被给事中崔?驳回,皇帝最终采纳了崔?的意见。崔?所属的部门应是A.中书省 B.门下省 C.尚书省 D.御史台5.有学者认为:“科举考试的终结并不意味着其中合理因素与之俱亡。它所体现的许多价值的观念具有永久的生命力??????成为人类共同的基本理念。”“科举制度具有永久的生命力”的理念是 A.学而优则仕 B.分科考试 C.以文治国 D.公平竞争6.明成祖朱棣设立了内阁制,清朝雍正帝设立了军机处。以下不属于这两个机构共同点的是A.设在皇宫内部,便于皇帝处事,利于保密 B.是法定的中央行政机构C.是中国专制时代晚期政治形式的新变化 D.加强了封建君主专制7.汉代晁错在《论贵粟疏》中写道:“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者、鬻子孙以偿责(债) 者。” 材料反映出小农经济的特点是 A.男耕女织 B.自给自足 C.脆弱性 D.落后性8.“其目的在于确保土地的平均分配,以避免出现类似于汉朝时期的土地兼并。这项制度根据土地的贫瘠和受地者的需要将土地分配给个人及其家庭。”《新全球史》中提到的这一制度是A.井田制 B.地主土地私有制 C.均田制D.农民土地私有制在今天的收藏领域,官窑瓷器比民窑瓷器更受青睐,拍卖价格也更高。这主要是因为 官窑产品 A .年代久远B.存世量大C.造型别致D.工艺高超10.明万历年间“瓷镇(景德镇)上佣工,皆聚四方无籍游徒,每日不下数万人”。这一记载包含的历史信息主要有①流动人口众多 ②制瓷业发达③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 ④出现资本主义萌芽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11.下列表述所体现的经济思想不同于其它几个的是 A.农,天下之大本也,民所恃以生也。而民或不务本而事末,故生不遂。B.金宝庐舍,转瞬灰烬,惟有田者,岿然而独无恙。故上自富绅,下至委巷工贾胥吏之俦,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C.舍本逐末,贤者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D.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皆本也。12.陈旭麓先生曾说过,“中国不是自己走出中世纪,而是被轰出中世纪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中世纪”喻指农耕文明时代的中国B.中国“被轰出中世纪”的事件是鸦片战争C.“被轰出中世纪”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D.中国走不出中世纪的重要因素是自然经济和专制制度有人说:“对于西方的挑战,中国的反应之所以迟钝,是由于中国社会在19世纪中叶面临很不寻常的历史环境。内部事务万分火急,至于西方则可以暂缓二步。”这里的“内部事务”主要是指 A.满汉官僚的矛盾 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D.辛亥革命14.在鸦片战争后的半个世纪里,中国社会发生了重大变化。下列情形有可能出现在这一时期的是 ①福建某茶农向英国出口茶叶,订单数量急剧增加 ②上海某地主从国外引进机器设备,创办了纺织工厂 ③外国在华创办的工厂不断增多,并逐渐合法化 ④清政府允许民间私人创办近代企业 A.①②③ B. ①③④ C.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15.“今兹议约,不侵吾主权,不割吾土地,念列邦之见谅,疾愚暴之无知,事后追思,惭愤交集。”与材料中“议约”有关的历史事件是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6.下列文物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相同之处是A.采用暴力手段推翻清政府B.革命道路脱离中国国情C.把反封建作为革命的目标D.全力调动农民革命积极性17.庄秋水在《武昌三日:谣言下的革命》中写道:“10月10日的武昌城盛传清政府正在捉拿没有辫子的革命党的谣言。……不管是有罪还是无罪,汉族士兵都害怕自己会在大清洗中丢掉性命,意识到投入叛乱比丢掉性命更合算。”这则材料实际上反映了 A.辛亥革命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 B.武昌首义带有一定偶然性C.谣言有时候能推动历史的发展 D.清政府的失控与信用破产18.温家宝总理在哈佛大学演讲时说:“从孔夫子到孙中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它的许多珍贵品,许多人民性和民主性的好东西。”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对我国“民主性”的贡献有①推翻清王朝结束封建制度 ②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③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④动摇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②③19.五四运动期间发生的部分大事如下:5月4日,北京学生火烧赵家楼被捕;5月6日,北京商会要求释放被捕学生,抵制日货;5月28日,天津商会公布提倡国货办法;6月5日,上海学生邀请商会致电大总统、国务院;6月6日,上海华商电车公司工人罢工,南京罢市、宁波罢市。据此,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有 ①青年学生成为运动的先锋 ②资产阶级对学生运动给予有力支持 ③各阶级联合领导了五四运动 ④工人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0.2015年,为迎接“中共十八大”胜利召开,纪念“中共二大”召开90周年,上海静安区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特推出系列展览。中共二大最杰出的历史贡献在于 A.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B.制定了切合中国实际的民主革命纲领C.确立了与国民党进行合作的方针 D.决定在湖南发动秋收起义21.1926年底,钢铁巨人斯大林深深关注着中国革命。他有一段铿锵有力的著名论断被中国共产党人反复引用:“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这是中国革命的特点之一,也是中国革命的优点之一。”这里“武装的革命”指的是 A.北洋新军 B.国民革命军 C.中国工农红军 D.八路军22.曾有一首山歌:“苏区政权一枝花,花根扎在穷人家,贫苦农民有了党,红色政权遍天下。”流行一时,这首山歌流行于 A.国民革命运动时期 B.土地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23.金一南《苦难辉煌》记载:“3月31日,中央红军除九军团继续伪装主力在乌江北岸迷惑敌人外,其余全部南渡乌江,跳出敌人的包围圈,蒋介石几十万追兵和一大群碉堡封锁线都被摔在了身后。”此事发生于 A.八七会议后 B.第五次反“围剿”中 C.遵义会议后 D.渡江战役中24.下列关内关外抗日救亡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①中共确立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②“八一宣言”③西安事变 ④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收复多伦A.②①④③ B.②①③④ C.④②①③ D.①②③④25.《沛县文史资料选辑》中有这样三段文字(注:沛县位于江苏徐州):(一)1940年12月16日,国民党自卫队特务团渡湖返沛,与日伪军在小屯发生激战,历一昼夜,斩获甚众,毙日大佐一名,我胡团长壮烈牺牲。(二)1941年,国民党沛县游击队拔除二郎庙、封新庄、栖山等日伪据点。(三)1943年,国民党游击队夜袭沛城,击毙伪军大队长宋好禄。从历史研究的角度看,这些材料可以纠正下列哪一认识A.国民党主要在敌后抗战 B.国民党抗战主要采用游击战C.国民党执行片面抗战路线 D.国民党只在正面战场抗战26.有学者认为“抗日战争是中国确立大国地位的起点”。主要是因为抗日战争 A.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 B.加速了近代民主革命的进程C.壮大了社会主义的力量 D.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贡献巨大27.右图是一位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使用的一幅地图。据此图箭头所示判断,这位同学的研究课题最有可能是 A.亚洲第一个共和国的建立 B.毛泽东开创中国革命的新道路C.抗日战争的战略大反攻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28.洋务派要员在筹建轮船招商局时说:“伏查各国通商以来……中国内江外海之利,几被洋人占尽,且海防非有轮船不能逐渐布置,必须劝民自置……藉纾商民之困,而作自强之气。”这表明兴办此类企业的根本目的是 A.扩大中外贸易交往 B.抵御外侮求富求强C.发展官督商办企业 D.发展资本主义经济29. 光绪七年(1881年),广东南海知县徐赓陛以“各省制办机器,均系由官设局,奏明办理,平民不得私擅购置”,以及机器缫丝厂“男女混杂,易生瓜李之嫌”,“夺人之福建省师大附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gaosan/573394.html
相关阅读:福建省政和一中、周宁一中届高三第四次联考(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