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考政治选修6 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学案与测评复习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三 来源: 高中学习网
2012届高考政治选修6 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学案与测评复习
选修6 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

专题一 公民道德建设
考纲聚焦
1. 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
2. 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
知识网络

考点激活
考点一 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
1. 道德的力量
(1)道德的含义:道德是人类特有的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
(2)道德的作用:①道德是影响人民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道德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具备了良好的道德,人们才能彼此尊重、和谐相处,社会才得以安定有序,充满活力。②道德是衡量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
(3)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必要性
公民道德建设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对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深远的意义。
2. 公民道德建设
(1)继承优良传统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华,反映了历史进步的要求。中华传统美德凝结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之中,始终是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支柱。公民道德建设,必须继承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同时还要发扬我党优良传统。
(2)弘扬时代精神
道德的进步,总是表现为传统道德的精华与时代精神相结合。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同时,大力弘扬时代精神,是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内在要求。道德的进步,总是在社会实践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的。今天的公民道德建设,要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把继承优良传统与弘扬时代精神结合起来,是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必然要求。

(3)博采众长为我所用
继承优良传统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既要发展本民族的传统美德,又要借鉴世界各国道德建设的成功经验和先进文明成果。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只能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在学习世界各国道德建设成功经验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方针。
3. 公民道德规范

考点二 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
1. 我国公民道德建设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1)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本质特征。社会主义道德是建立在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体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道德。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区别和优越于私有制社会形态道德的显著标志。
(2)为人民服务是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
2. 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1)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的原则。在社会主义社会里,人民当家作主,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关系,决定了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必须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2)集体主义包括三个方面的基本内容:
第一,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二者相辅相成。
第二,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个人应当以大局为重,个人利益应当服从集体利益。
第三,坚持集体主义,维护集体利益,要保障个人正当利益,使个人的才能和价值得到最好的发挥,个人价值得以实现。坚持集体主义原则,要反对个人主义,尤其要反对极端个人主义。
典例解析
【例】孔子思想中,兼容并蓄的文化观、和而不同的交往观、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观,都是中国的历史和民族文化基因,对世界具有一定的普适意义。走近先哲,聆听古训,能让我们站在地上行走,去实践,去以身践道,实现自我的社会人格。
请回答:
(1)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以身践道对个人成长有何意义?
(2)联系材料回答,如何加强道德建设,提高全社会的道德水准?
解析:本题考查道德建设对个人的重要性、如何形成和发展先进道德。第(1)问可直接依据教材知识作答。回答第(2)问时要注意材料提供的信息:发展先进道德需要继承优良传统;同时孔子思想对世界具有借鉴意义,因此,我们的道德建设也需要吸收、借鉴其他国家的文明成果。
答案:(1)①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以身践道有利于塑造完美的人格;②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以身践道有利于培养坚强意志和优良品质;③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以身践道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2)①要继承优良传统。孔子思想中蕴含的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华,始终是中华民族强大的精神支柱。加强道德建设,提高全社会的道德水准,就必须继承这份宝贵的财富。②要弘扬时代精神。要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把继承优良传统与弘扬时代精神结合起来。③要博采众长,为我所用;要认真研究和借鉴各国的文明成果,在学习和借鉴世界各国的文明成果,在学习和借鉴世界各国道德建设成功经验的过程中,还必须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方针。
考点演练
1. 2009年9月20日,全国第二届道德模范评选揭晓,共选出“助人为乐模范”、“见义勇为模范”、“诚实守信模范”、“敬业奉献模范”和“孝老爱亲模范”50多人。这次评选活动集中展示了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丰硕成果,对于广泛动员人民群众支持和参与道德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1)开展全国道德模范评选活动有何意义?
(2)背景材料对我国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有何启示?

2. 2009年9月11日,由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中央统战部等11个部门联合组织开展的“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揭晓。“双百”人物评选活动,是今年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要把学习“双百”人物与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结合起来。把学习“双百”人物与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结合起来。通过组织学习、座谈、讲演、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红色旅游等多种形式,让“双百”人物的事迹在青少年中广为传颂,使“双百”人物成为青少年心目中的偶像和成长道路上的路标。
请分析我国评选“双百”人物的原因。
3. 志愿服务是社会和谐的有效调节器,在促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环境保护、扶贫开发、社区建设、文化建设等方面的作用和地位越来越突出。我国志愿服务从1993年年底共青团中央发起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以来,经过16年的发展,志愿服务已经成为我国动员青年和社会其他成员参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有效手段,成为我国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提高公民道德素质的有效途径。特别是在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博导、医生、海外华人、律师、董事长、农民工、学生等几十万志愿者迅速集结到四川,在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的过程中,他们的表现成为展现中国社会和谐、公民道德意识和公民道德建设成果的“窗口”。
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说志愿者的表现成为展现公民道德意识和公民道德建设成果的“窗口”?
(2)志愿服务是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那么应如何加强志愿服务建设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没有公民道德,社会就会死亡;没有个人道德,他们的生存也就会失去价值。
??罗素《权威与个人》
材料二 2008年11月2日,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在杭州圆满结束。会议强调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关爱孩子、关心成长、关注未来,以更加饱满的精神、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扎实的工作,努力培养和造就千千万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开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新局面作出新的贡献。
结合上述材料,说明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意义。

5. 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联合主办了“抗震救灾英雄少年”评选表彰活动,50位“抗震救灾英雄少年”候选人在抗震救灾中所表现出的临危不惧、勇于救人的高尚品质让我们为之感动和自豪。举办“抗震救灾英雄少年”评选表彰活动,有利于激励广大未成年人学习“抗震救灾英雄少年”的优秀品德,共同营造崇尚先进、学习先进的良好社会氛围,激励广大未成年人奋发向上、健康成长。
阅读材料回答:
(1)这一活动的开展体现了我国开展公民道德建设坚持的核心和原则是什么?
(2)材料中“抗震救灾英雄少年”的表现为我们树立了良好的道德榜样,我们应如何学习道德榜样、追求更高层次的道德目标?
专题二 公民的道德生活
考纲聚焦
1. 家庭美德
2. 职业道德
3. 社会公德
知识网络

考点激活
考点一 家庭美德
1. 家庭道德
在家庭生活中,人们面对着各种家庭关系。调整这些关系的道德,就是家庭道德。家庭道德中的精华,就是家庭美德。
2.家庭道德的作用是怎样的
家庭道德规范,作为评价人们在恋爱、婚姻、家庭、邻里交往中行为是非、善恶的标准,引导、激励家庭成员正确处理家庭关系和邻里关系,对家庭和睦、家人安康、社会和谐,起着重要的作用。
3. 家庭美德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
4. 如何培养家庭美德
家庭道德是一种亲情道德。亲情是维护家庭美满幸福的特殊力量。培育家庭美德,也是培育亲情的过程。
亲情的培育,有赖于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交流。其中,代际沟通尤为重要。
亲情的凝聚和升华,有赖于家庭文化的培育。培育家庭文化的过程,就是培育家庭亲情、塑造家庭美德的过程。培育家庭文化不仅意味着文化设施的添置和更新,更意味着对先进文化的向往和追求。
邻里友情是亲情的延伸和扩展,是协调邻里关系的情感基础。塑造融洽的邻里关系,需要视邻里友情如家庭亲情,同时需要创造和谐友善的社区环境。
考点二 职业道德
1. 职业道德的含义和作用
(1)职业道德是所有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
(2)职业道德对于规范从业人员的职业行为,树立良好的行业作风,保证各类生产和各项工作顺利进行,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2. 职业道德的规范
在我国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是: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3. 如何践行职业道德
(1)培养职业精神,践行职业道德,首先要端正职业态度。
(2)培养职业精神,践行职业道德,关键在于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
(3)培养职业精神,践行职业道德,还要学习职业道德知识。
考点三 社会公德
1. 社会公德的含义及其特点
(1)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2)社会公德的特点:所有社会成员,只要是在公共场所,都要遵守这些道德规范。
2. 社会公德的作用
社会公德是人类在公共生活领域中长期积累的道德经验的总结,对于维护公共利益,保持社会稳定,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
社会公德的状况,是展示公民道德修养与社会文明程度的“窗口”。社会公德是公民生活最基本的行为规范,是社会活动最起码的道德要求,因而成为衡量文明发展程度的一种标志。
3. 社会公德的基本规范
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4. 如何遵守和树立社会公德
(1)克服私心,方便他人也方便自己。
(2)充满爱心,尊重他人也尊重自己。爱心是遵守公德的情感起点和根基。
(3)遵守公德,人人有责。严格要求自己,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长期坚持。
5. 道德榜样为什么有巨大的力量
首先,道德榜样容易使人产生认同感。道德榜样是实践道德准则和规范的典范,集中体现着先进的道德要求。
其次,道德榜样的优秀人格与高尚品质容易感染人们,使人们的心灵得到净化。人们在感动之余,会产生奋发向上的动力,鼓起前进的勇气,追求更高的目标。
6. 怎样学习道德榜样
第一,重在实践。
第二,循序渐进。
第三,学会慎独。
典例解析
【例】(2007?山东文综)“微尘”起初是青岛一位数次捐款不留姓名的普通市民,后来,扩大为一个爱心群体,再后来,发展成一个关爱他人的爱心符号。无独有偶,济南的“雨点”爱心行动也感染了好多人……
(1)根据以上材料,回答道德榜样何以有如此巨大的力量?
(2)简要说明在公民道德建设中,发挥道德榜样的力量与构建社会诚信机制、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间的内在联系。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道德榜样的作用。第(1)问直接概括回答道德榜样的力量;第(2)问主要回答道德榜样对构建社会诚信机制、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促进作用。本题抓住了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的核心知识点,注重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答案:(1)道德榜样的优秀人格与高尚品质容易使人产生认同感,容易使人们的心灵得到净化。
(2)①发挥道德榜样作用,可以引导人们不断追求更高层次的道德目标,促使公民道德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②以诚实守信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是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客观要求。发挥道德榜样作用,有助于在全社会形成诚实守信的良好风尚,建立良好的社会信用制度。③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发挥道德榜样作用,有助于确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体系,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考点演练
1. 许振超是原来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普通工人,却成了全世界航运界敬佩的一流桥吊专家。他说:“咱当不了科学家,但可以做个能工巧匠;干活不能光用力气,还要动脑筋,干一行,就要爱一行,精一行;现代化大生产说到底最需要团队协作,仅凭我一个人,就是一身铁又能打几个钉!”
(1)结合材料,谈谈许振超的谈话中包含哪些职业道德。
(2)影响从业者职业精神的因素有哪些?为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你认为最重要的准备是什么?

2. 读漫画,回答问题。

依据漫画内容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1)上述漫画的现象说明了什么?
(2)上述漫画给我们什么启示?

3. 2008年2月28日,由山东省济南市妇联、市文明办、市广电局等单位联合开展的家庭美德“双十佳”评选结果揭晓:当选“十佳孝老爱亲好儿女”的是:长清区万德镇计生办主任马春梅,济南电视台编导冯菲,天桥区北园街道办事处居民孙朋美,商河县韩庙乡政府检察员杨玉升,历下区经十路社区居委会主任李伟,市中区六里山街道玉函北区社区居民李林英,济南医院公寓管理处副主任张敬伦,济阳县职业中专教师陈昆,章丘市普集镇袭家村农民明春英,济南市润丰农村合作银行职工袁佩颖。当选的“十佳环保节约家庭”是:刘丽萍家庭,安守财家庭,李贞寅家庭,李廉恩家庭,陈丽艳家庭,陈香芹家庭,范海燕家庭,姜静家庭,黄杏云家庭,曹传书家庭。
(1)什么是家庭美德?其基本规范包括哪些内容?
(2)你认为应如何让家庭充满亲情?

4. 阅读下列场景,回答问题。
场景一在某一豪华商场,某顾客不断挑选商品,一番细心挑选后仍不满意,转身准备离去,这时,一直面带微笑的售货员的脸瞬时“由晴转阴”,挖苦说:“一看就知道是个没钱的主儿……”
场景二一位患者到医院看病,某医生看似认真地进行了多项检查,又开出了价格昂贵的药方,还声称这是对患者的特别关照。可是,患者后来发现,自己根本不需要那么多项检查,也不需要用那么昂贵的药。
(1)以上这些现象,反映了职业道德方面的什么问题?
(2)为了纠正不良职业行为,各行各业的从业人员应当遵守哪些共同的职业道德规范?你能举出一些具体的职业道德规范吗?
5. 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每个人物身上都有一种让观众感到心灵震撼的精神力量,但每个人的表现方式却各不相同。广大干部群众纷纷以信函通讯、网络媒体、热线电话、手机短信等方式积极参与,在活动中带给我们沉淀在心里的那一份感动!
(1)结合上述材料中道德榜样的评选,请分析道德榜样何以产生如此巨大的力量?
(2)简要说明在公民道德建设中,发挥道德榜样的力量与构建社会诚信机制、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间的内在联系。
(3)我们青年学生应该如何学习道德榜样,追求更高层次的道德目标?

专题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伦理要求
考纲聚焦
1. 诚信伦理
2. 竞争伦理
3. 职业伦理
4. 注重效率、维护公平
知识网络

考点激活
考点一 诚信伦理
1. 道德与经济的辩证关系
(1)①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一定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和经济关系,就有什么样的道德观念。②道德的发展和进步往往取决于经济的发展和进步。经济社会的发展,会推动人们道德水平的提升。
(2)促进经济发展的道德:
①道德规范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②良好的社会道德环境有助于经济效益的提高。③道德对经济发展的方向具有引导作用。
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
(1)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我们能够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确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道德规范和伦理原则。
(2)在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人们的道德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一方面,自主自立、讲求效率、公平竞争、崇尚科学、尊重个人合法权益,尊重知识和人才等观念,日益深入人心。另一方面,商品交换的法则也侵蚀了一些人的精神领域,诱发了见利忘义、权钱交易的行为。一些人国家观念、集体意识、奉献精神减弱,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膨胀。因此,确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体系,是思想道德建设的迫切要求。
(3)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必须奉行社会主义义利观,把国家和集体的利益放在首位,又充分尊重个人的合法利益。
只有在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实践基础上,才能逐步确立与之相适应的道德体系。
3. 为什么经济秩序呼唤诚信伦理
(1)必要性:诚信,既是个人的美德,也是社会生活和经济交往中应该遵循的伦理原则。失信破坏了市场经济的运行秩序,阻碍经济的健康发展,使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遭受损害。
(2)重要性:①诚信作为经济活动中的道德要素,具有保证市场经济有序运行的重要价值和意义;②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诚信的最大回报,就是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③对于参与经济活动的主体来说,无论个人、企业或其他组织,讲诚信,都是其立业之基、成功之本。

4. 构建社会诚信机制
(1)增强社会的信用意识,政府、企事业单位和个人都要把诚实守信作为基本行为准则。
(2)加快建设企业和个人信用服务体系,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逐步开放信用服务市场。
(3)构建社会诚信机制需要发扬中华民族崇尚诚信的美德。
考点二 竞争伦理与职业伦理
1. 市场经济与竞争
(1)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必然现象。包括价格竞争、产品质量竞争、服务质量竞争、品牌竞争等。
(2)优胜劣汰是竞争的根本法则。
(3)参与竞争,可以检验自身实力,激发进取精神,磨炼坚强意志。
2. 竞争的伦理原则
(1)不正当竞争,有悖于市场经济机会均等、公平竞争的原则。不正当竞争,既是不道德的,又是违法的。不正当竞争导致市场经济秩序的混乱,最终将影响参与竞争者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
(2)竞争应遵循的原则:正当的竞争,应该遵循市场经济机会均等、公平竞争原则。
(3)倡导竞争伦理,是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序化和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确立竞争伦理,对于规范市场主体行为、防止不正当竞争行为、维护市场公平竞争和社会经济秩序、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合法权益等,具有重要意义。
3. 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
(1)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竞争与合作并存,是相互依赖的共生状态。竞争与合作是对立的统一。
(2)合作可以建立竞争主体之间的和谐关系,优化竞争环境。寻求合作,联合起来参与竞争,可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3)市场经济的竞争与合作,不是根本对立的,而是内在相容的。竞争对手之间的合作,目标是实现双方利益的最大化。
市场经济越成熟,越要在合作竞争中谋发展。在竞争中求合作,在合作中有竞争,这正是现代市场经济内在的伦理精神。
考点三 注重效率 维护公平
1. 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含义: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2)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①根本的途径是努力发展经济。②要特别强调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的原则。③要坚持注重效率与维护公平相结合的原则。
2. 什么是公平?为什么要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如何实现公平与正义?
(1)公平的含义:从经济伦理的意义上说,公平主要表现在平等地使用公共资源,平等地获得参与竞争的机会,同样地遵守各项规则,共同享受经济发展成果等方面。
(2)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的意义: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关系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
(3)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的途径:①要提供制度保障和政策措施,实行合理的分配制度,并综合运用多种手段,把社会成员的收入差距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②要进一步彰显公平和正义的伦理原则,大力倡导扶贫济困、见义勇为、主持公道、伸张正义等道德风尚,努力营造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氛围。

3. 什么是效率?如何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1)效率的含义:在一般意义上,是指投入与产出的比率。
(2)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①追求效率与实现公平,相辅相成,不可偏废。②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伴随着经济发展的全过程。③效率与公平的统一,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④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有时注重效率的要求更突出,有时维护公平的要求更突出。⑤当前,针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趋势和新特点,应该更加注重社会公平。
典例解析
【例】(2009?海南)据报道,“三聚氰胺有毒奶粉”事件是一起人为制造的食品安全事件,有关责任人已受到法律的严惩。但这起事件的蓄意性质,既表明肇事者漠视法律,也表明其缺乏起码的道德良知。这一事件昭示着这样一个道理:“企业要贯彻国家政策,关心社会,承担必要的社会责任。企业家不仅要懂经营、会管理,企业家的身上还应该流着道德的血液。”
为什么说企业家的身上“应该流着道德的血液”?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道德规范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分析时应结合市场规则全面分析,论述应结合材料讲清违背市场规则的社会危害性。
答案:(1)道德规范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要保证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和市场经济活动的健康有序,除必须遵守法律外,还应当遵守道德规范。
(2)道德缺失就会见利忘义,甚至越过法律的界限谋取私利,既损害群众利益,破坏市场秩序,也会导致企业失去信誉,失去市场,受到舆论的谴责甚至法律的制裁。
考点演练
1. 为深入推动诚信宣传教育工作,在经济领域大力倡导“诚信兴商”的经营理念,增强市场经营者和公众诚实守信意识,中宣部、商务部等8部门安排自2009年9月1日至9月30日开展“诚信兴商宣传月”活动,宣传月的主题是“拓展市场,促进消费;诚信兴商,和谐发展”。
(1)结合材料说明诚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作用。
(2)你认为我国应从哪些方面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2. 近几年,我国奶粉行业出现了多起食品安全事故。阜阳“大头娃娃”事件,使人们对不知名的劣质奶粉产生了质疑;2008年发生的三鹿奶粉事件,则使消费者对众多知名品牌奶粉产生了质疑,奶粉行业经历着史无前例的诚信危机。
结合材料回答:
(1)简要说明问题奶粉企业失信造成的危害。
(2)分析说明诚信对发展市场经济的意义。

3. 材料一中国素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古以来,都是崇尚言必信、行必果。诚信是一切价值的根基,是人生的命脉,是现代契约经济的核心。
材料二2008年9月三鹿奶粉事件曝光后,各地政府紧急行动起来,整顿乳制品市场,狠抓食品安全。
结合上述材料,请你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4. 近来,不少旅行社纷纷以低价“鸣锣开道”,各类“惊喜价”“惊爆价”层出不穷。可当游客一旦踏上游程,所谓的实惠即刻被偷梁换柱:一次次被赶进购物商店强制购物,一次次强制掏钱看自费景点……满心指望的“超值享受”顿成“扫兴之旅”。
请回答:
(1)如何认识旅行社的上述做法?
(2)材料中的做法给我们什么启示?

5. 2008年5月6日,宁波市委书记巴音朝鲁在该市的一次会议上,用顺口溜解说起民生问题:“生不起,剖腹一刀五千几;读不起,选个学校三万起;住不起,一万多元一平米……”巴音朝鲁表示,这句顺口溜可能不够准确全面,但说明部分老百姓生活压力很大。针对当前的一些民生热点、难点问题,宁波市提出要实施“富民”、“育民”、“惠民”、“便民”、“健民”、“安民”六大民生工程。此外,还有一项“护民”工程更加不容忽略,即,要通过深入推进改革,更好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民主法治,更好地维护百姓基本权益。
运用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的相关观点,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
(2)你认为应如何解决材料反映的问题?

专题四 面对科技进步的伦理引导
考纲聚焦
1. 科技发展与观念更新
2. 现代科技的伦理准则
①生命科技发展的伦理问题;②网络科技运用的伦理问题。
知识网络

考点激活
考点一 科技发展与观念更新
(1)为什么科技的发展是把双刃剑
①科技发展及成果运用对人类的积极影响:
科技进步和创新是生产力发展的强大动力,也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科技的发展,在极大地改变世界面貌,深刻地影响社会关系的同时,也不断丰富着人们的精神世界。
②科技发展及其成果运用对人类的负面影响:
既表现为自然生态和人类自身的发展出现新的隐患,又表现为安全形势与社会和谐的维护面临新的挑战。
(2)科技发展与观念更新。
随着科技进步,人类道德观念不断发展、更新。一方面,科技活动扩展了人们的活动空间,创造出新的道德生活内容;科技活动要求人们发扬科学精神,而科学精神本身就是人类崇高的美德。另一方面,科技越发展,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越突出、作用越重要,对传统道德的冲击也越强烈,反映在伦理观念上的冲突就越尖锐。
(3)科技伦理是怎样产生的?科技伦理将致力于研究什么?
为了消除盲目运用科技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使科技成果真正造福于广大人民,面对科技发展与社会伦理价值体系的冲突,科技伦理应运而生。
科技伦理针对科学研究、技术发明和应用过程中的伦理道德问题,致力于使科技发展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使科技运用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
考点二 现代科技的伦理准则
1. 生命科学的新贡献
(1)开发器官移植、试管婴儿、克隆技术和基因工程,都是现代生命科学的新贡献。
(2)由传统生命科技到现代生命科技的转折点,是转基因技术的出现。这是人类改造自然的一项伟大成就。
2. 生命科技面临的伦理难题
生命科技在给人类带来幸福安康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令人关注的伦理难题。
(1)难题之一:器官移植是否合理?
(2)难题之二:人伦关系的混乱。
(3)难题之三:人为地改变物种的遗传基因或创造出新的物种,会不会破坏现有的生态平衡?
3. 信守生命的伦理原则
(1)尊重生命的原则,强调人的生命具有至高无上的价值。生命科学活动必须以尊重、保护和挽救生命为第一前提。
(2)公正原则,强调生命科学以社会成员共享科技进步成果为目的。
(3)自主原则,强调有健全思维能力的成年人有权知道自己的病情,并根据病情决定是否医疗和如何医疗,有权决定自己器官、肢体的医学运用。
(4)安全原则,强调转基因技术的目的是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增进生命健康,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4. 网络对人们的生活有什么积极意义及网络世界的显著特性
(1)积极意义:①网络改变着生活、改变着世界,缩短了人们的空间距离。②网络迅捷地汇集、传递各种社会信息资源,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节约了社会交往的成本。
(2)网络世界的显著特性。
①网络具有参与的随意性。
②网络角色具有可变换性。
③网络交往具有一定的虚幻性。
5. 网络技术的运用所带来的问题
(1)网络安全问题。
(2)网络自由的滥用问题。
(3)隐私权的保护问题。
6. 如何解决网络生活中的问题
(1)解决网络生活中的问题,在依靠法律和行政手段的同时,还必须倚重伦理道德的力量,促使网民和网络服务的提供者、管理者,自觉遵守一些具体行为规范。
(2)针对整日沉湎于网络生活的现象,要提醒网民多与家人、师友、同事、公众直接交往和交流;针对匿名性造成的问题,要告诫网民提高辨析能力,并注意讲文明、讲诚信;针对不健康信息的传播,要强调自爱自律,自觉抵制诱惑;针对个人隐私面临的威胁,要敦促网络服务的提供者、管理者,严守尊重客户隐私权的规范;针对网络安全问题,既要增强网民的防范意识,又要增强计算机程序设计者的道德责任感。
(3)网络世界的伦理原则:尊重他人知识产权,保护公民个人隐私,维护网络安全,不得伤害他人和有损于社会,不利用网络非法谋取不正当商业利益。
7. 《科学家宪章》规定的科技工作者的道德规范
①要保持诚实、高尚、协作的精神;②要严格检查自己所从事工作的目的和意义,受雇时必须了解工作的目的,弄清有关的道义问题;③要尽可能地发挥科学家的影响以防误用科学技术,用最有益于全人类的方法促进科学的发展;④要在科学研究的目的、方法和精神上协助国民教育,不要使其拖累科学的发挥;⑤要促进国际科学合作,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贡献;⑥要重视和发展科学技术所具有的人性价值等。
8. 现代科技伦理的基本原则
(1)科技工作者要深刻理解科技工作的意义,将对自然奥秘的探索与人类的福祉相结合。科技工作者在努力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更应该使自己成为一个热爱人民、为社会谋福利的创造者。科技的社会作用越大,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越大。
(2)科技成果的运用,不能只顾眼前利益、局部利益。运用科技成果,应当既能带来眼前利益又能带来长远利益,有时为了长远利益还要牺牲一点儿眼前利益。如果背离了这一伦理原则,就可能导致人类的灾难。
(3)任何科技活动都必须遵守无害原则,即无损于自然环境和人类的存在与发展。不能损害人,是科技活动最起码的道德要求。科学研究和应用的每一环节,都应该慎思慎行,坚持这一原则。
9. 科学精神的具体内容、最基本的要求、弘扬科学精神的主要意义
(1)具体内容:
①在价值观上,科技工作者的科学精神,体现为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奉献社会的博大情怀和崇高情操。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科学研究没有禁区,但科学家有社会责任。
②在思维方式上,科技工作者的科学精神,体现在科技活动中探索、怀疑、实证、理性四个不可分割的方面。具有科学精神的思维方式,决不迷信权威,永远以事实为依据。
③在行为准则上,科技工作者的科学精神,表现为良好的职业道德。互相尊重、虚心、谦让、协作等行为准则,成为体现现代科学精神的重要美德。
(2)最基本的要求:
科学精神的内涵很丰富,最基本的要求是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为真理而献身。
(3)重要意义:
①弘扬科学精神,对全民族、全社会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具有根本性和基础性的作用。
②弘扬科学精神有利于增强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感,使科技发展和运用始终符合人类福祉。
典例解析
【例】(2008?山东)自古以来,每一次科学的重大发现和技术的重大发明及其应用,对人类社会的发展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1)科技进步对道德的发展有哪些积极作用?
(2)有人认为“科学上能做到的,就不应禁止”。请从科技伦理的角度谈谈你的认识。
解析:第(1)问教材较为明确,熟记即可回答。第(2)问考查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伦理的关系,要求全面地看待两者的关系。
答案:(1)①科技进步涵养着人们的科学精神,而科学精神本身就是人类崇高的美德。②科技进步涵养着人们的道德情操,促使道德观念发生积极的变化。③科技进步拓宽了道德调整的领域,创造出新的道德生活内容。
(2)①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运用是一个与价值、伦理密切相关的问题。科技活动必须遵守无害原则并与人类的福祉相结合。②科学上能做到、又符合人类根本利益和科技伦理基本原则的,就不应当禁止;只顾眼前利益、局部利益,可能导致人类灾难的,即使科学上能做到,也必须禁止。
考点演练
1. 科学远不是十全十美的获得知识的工具。科学仅仅是我们所拥有的最好的工具。就此而言,与其他并无差异,比如民主。科学本身不能支持人类行动的途径,但是,科学却能够预测人类选择行动途径的可能结果。理解科学可能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它可能向众人认为是正确的观念进行挑战。当科学的成果被政客或工业家所控制的时候,它就可能被利用制造大规模的毁灭性武器,并对环境造成威胁。但有一点你必须承认:科学给你带来了幸福。
??萨根
(1)联系你在学习、生活中对科学的体味和感悟,结合有关知识,谈谈你对萨根这段话的理解。
(2)要想让科学永远为人类谋福祉,你认为科技工作者应如何去做?

2. 随着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的发展,计算机网络作为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显得越来越重要,它使我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发生了重大变革:通过网络,我们能够快速地和世界各地的人们进行通信,能够查看“电子图书馆”里的各种电子书籍、资料,可以看看世界上最新发行的电影,还可以进行电子购物、做网络广告等。计算机网络,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密切相关。在网络给我们带来便利的时候,也带来了不少麻烦。例如,网络经济犯罪,非法入侵者,网上传播色情图片,以至有一些危害国家安全的举动等。
(1)结合材料说明我们应怎样正确看待网络的发展?
(2)我们应坚持怎样的网络伦理原则?

3. “起步较晚、治疗不规范、发展不平衡、一哄而起。”有专家这样概括中国器官移植的现状。供体资源的严重缺乏,引发了器官买卖的暗箱操作,有人为高额利润铤而走险。
(1)结合材料,说明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性。
(2)现代生命科技飞速发展,提出了许多伦理难题。你认为人们在研究医学和生命科学的实践中,应该遵循哪些必要的伦理原则?

4. 2009年7月1日以后在我国销售的所有个人电脑出厂时须预装“绿坝一花季护航”绿色上网过滤软件。该软件可以拦截色情内容和不良网站,控制上网时间、查看上网记录等,这有助于构建绿色、健康、和谐的网络环境。
(1)网络技术的运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
(2)针对互联网存在的弊端,你认为应该如何处理?
5. 转基因成果令人叹为观止。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全世界包括基因制药的生物技术药物的销售额以平均30%的速度增长。转基因植物的研究成果,更令人鼓舞,已培育出大批抗虫、抗病、抗逆等性状的农作物。由于它们比非转基因品种增产20%左右,因此转基因技术已成为人类解决饥饿的不可缺少的技术。但由于科学技术水平等因素的制约,在转基因生物中,有时会出现一些人们意想不到的后果,例如:转基因食物的安全性、转基因生物对生物多样性的威胁等。针对这些问题,各国都制定了符合本国利益的法律法规,以最大程度地保证转基因技术和产品的安全性。
结合材料,运用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的知识,谈谈应如何对待转基因技术。
专题五 对环境的伦理关怀
考纲聚焦
1. 人与自然关系的伦理要求
2. 可持续发展的伦理要求
3. 解决全球环境问题的伦理要求
知识网络

考点激活
考点一 人与自然关系的伦理要求
1. 环境问题及在当代的具体表现
(1)环境污染与生态危机,统称为环境问题。
(2)表现:环境污染区域扩展;资源短缺问题日益凸显,生产生活用水短缺,耕地短缺,能源短缺,矿产资源短缺;人口剧增、对自然环境的过度开发和利用,使得环境负载过于沉重;全球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大量土地荒漠化、沙漠化,森林大面积消失,物种大量灭绝,生物多样性锐减,全球气候变暖等。
2. 环境问题的种种表现说明了什么
环境问题的种种表现说明:人与自然的关系,同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一样,需要伦理道德来调节。一方面,如果环境继续恶化、资源持续紧张,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就难以实现;另一方面,如果人们没有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伦理观,就不能科学地认识和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
3. 人类工业化迅猛发展时期,产生环境危机的几种错误观念
(1)片面的发展观。(2)狭隘的人类主宰论。(3)物欲主义与消费主义幸福观。(4)科技万能论。
4. 人类应如何树立健全的环境意识
(1)健全的环境意识,是准确的环境科学知识和正确的环境价值观念的统一。
(2)加强环境科学知识的学习。环境科学知识是环境意识的基础,只有在掌握环境科学知识的基础上,才能理解人类目前的环境危机究竟是如何产生的,才能知道如何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如何降低以至避免环境污染事件的发生。
(3)树立正确的环境价值观念。环境价值观念是环境意识的灵魂。只有树立正确的环境价值观念,才会有足够的动力采取行动,自觉地把环境科学知识应用于保护环境。
(4)遵循环境伦理原则,践行环境伦理行为规范。环境伦理是环境价值观念的核心,理解、接受并遵守环境伦理原则和相关的行为规范,是有效保护环境的重要前提。
5. 污染和破坏环境对大自然、人类自身造成哪些伤害
从道德评价的角度看,污染、破坏环境的行为是损人利己甚至损人害己的行为。其主要后果是:
(1)直接损害了污染源附近居民的利益,并可能使他们失去家园而成为生态难民;
(2)破坏后代人的生存环境,损害后代人的利益;
6-136-12(3)毁坏其他生命的栖息地,扰乱生态系统的平衡,威胁着人类的生存。
6. 如何确定环境危机的道德责任和主体
(1)违反环境保护法的企业,要负主要责任,应受到相应的制裁。
(2)购买其产品或服务的消费者,实际上间接支持了企业的这种行为,也负有道义上的责任。
(3)未能及时严格监管的政府部门负有容忍污染、破坏环境的相关责任。
(4)未能对环境问题表示关切并敦促政府采取行动的公民也负有一定的责任。
7. 环境伦理的基本原则
(1)环境正义原则。强调环境权利和环境义务之间的平衡是这一原则的基本精神。
(2)尊重自然的原则。这一原则强调,自然是人类文明的根基,人类依赖自然而生存。
考点二 解决全球环境问题的伦理要求
1. 全球环境问题及其特点、人类目前面临的全球环境问题
(1)全球环境问题:指的不是一个或几个国家面临的环境问题,而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环境问题。也就是说,这种环境问题所带来的损失和影响,扩展到了整个世界,不限于某些国家和地区。
(2)全球环境问题具有综合性与复杂性、紧迫性和挑战性的特点。
(3)人类目前面临的全球环境问题,如臭氧层空洞、酸雨、物种灭绝、森林锐减、土壤沙化、有毒化学品污染等,其中,全球气候变暖是最危险、最具挑战性的问题之一。
2. 解决全球环境问题的基本原则及坚持这些原则的原因
人类应当作为一个整体在全球范围内采取协调行动,共同应对全球环境问题的挑战。
(1)共同但又有差别的义务的原则。坚持共同义务原则,是因为地球是人类共有的唯一家园,保护地球是所有人、所有国家的共同义务;坚持共同义务原则,并不意味着所有国家都应该或都有能力承担相同的义务。
(2)兼顾国家环境主权与国际合作义务的原则。坚持国家环境主权是解决全球环境问题的基础;履行国际合作义务是解决全球环境问题的保障。各国都应当以全球环境问题的解决为宗旨,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考点三 可持续发展的伦理要求
1. 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及其内容、关系
(1)含义:是指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2)内容:生态的可持续性、社会的可持续性和经济的可持续性。
①生态的可持续性,是指维持正常的自然发展过程,保护好生态系统的生产能力及其功能,使整个系统处于一种良性的运行状态。
②社会的可持续性,是指社会的基本结构符合正义的基本要求,能够使人们的基本需要得到满足,并能保证同代人之间、不同代人之间在资源使用上的公平分配。
③经济的可持续性,是指把经济的规模控制在生态系统可承载的范围内,在保证经济运行质量的基础上,实现经济长期稳定的增长。
(3)关系:对于可持续性发展来说,生态的可持续性是基础,社会的可持续性是关键,经济的可持续性是手段。完整的可持续发展是这三种可持续性的内在统一。
2. 可持续发展的伦理原则及怎样坚持这些原则
(1)坚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结合。
(2)代际平等的要求。
3. 科学发展观的内容、要求及如何理解其出发点和落脚点
(1)内容: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
(2)要求: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原则,推进改革和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3)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4. 如何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我们要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质量,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2)我们应当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把环境伦理的基本原则与我国正在进行的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伟大事业结合起来。
典例解析
【例】(2009?山东)近年来,为全面提升环境质量,山东省颁布实施了《山东省地方环境标准》、《山东省南水北调工程沿线区域水污染防治条例》等一系列地方性法规,规范了涉及环境安全的各种行为;同时,在全省广泛开展环境道德的宣传教育,提高了人们遵守环境道德规范的自觉性。
(1)结合材料,概括说明山东省“全面提升环境质量”的做法给我们什么启示。
(2)作为公民,你认为怎样才能承担起保护环境的责任?
解析:第(1)问分析材料可以看出山东省的做法是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来治理环境。第(2)问站在公民个人角度,设问比较开放,只要学生从常规的保护环境措施作答即可。
答案:(1)在全面提升环境质量问题上,必须把道德建设和法制建设结合起来。
(2)①增强环境保护意识,节约资源,反对浪费;②从自我做起,选择有利于环境保护、与自然协调的生活方式;③积极宣传和自觉遵守环境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④勇于并善于同污染、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若笼统回答“使环境正义、尊重自然的伦理原则落实到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或答出“节约用水”、“节约用电”、“回收废旧电池”等环境保护的具体做法,可酌情给分)
考点演练
1. 在一个科普展中,有一个很特别的设计:三扇门上各有一个问题:“污染环境的是谁”?“饱受环境恶化之苦的是谁”?“保护环境的是谁”?拉开门,里面都是一面镜子,照出的是参观者自己。“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
结合材料,说明我们应怎样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2. 为了加强对规则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提高规则的科学性,从源头预防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国务院令,《规则环境影响评价条例》于2009年8月17日正式颁布,2009年10月1日起施行。
(1)结合材料说明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2)发展循环经济符合环境伦理的哪些要求?

3. “限塑令”实施的效果如何?近日,某日报的记者就“限塑令”的执行情况进行了一次市场调查。记者发现,大部分家庭对塑料袋的有偿使用表示理解和支持,一些大型超市或商场也严格执行了限塑规定,但也有部分居民虽知道滥用塑料袋污染环境,还是照常使用,而塑料袋泛滥最严重的地方就是农贸市场、马路摊点等。
(1)从环境伦理的角度看,公民积极响应“限塑令”说明了什么?
(2)请就“限塑令”的深入实施,提几条具体建议或措施。

4.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创造了高速增长的经济奇迹,但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荒漠化的面积越来越多,耕地、森林锐减,物种灭绝的速度加快,城市缺水,空气污染严重等。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是我们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而丰富的资源储备、功能健全的生态系统,又是发展经济的基本前提,人类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遵守环境伦理要求。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环境伦理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2)怎样才能使人们遵守环境伦理要求?

5. 某校高三(15)班学生在学习对环境的伦理关怀时查询到了下列资料:
目前我国激光打印机使用量逾300万台,每年产生固体废弃物超过20万立方米,将其填埋地下1 000年后也不会腐烂。被随意丢弃的打印机硒鼓有着极大的再生利用价值,一个旧硒鼓经过修复再生,比生产新品可节约50%的成本,而售价却只是新产品的70%。该班学生认为“没有身边的小环境,哪有地球大环境”,积极开展硒鼓的回收再循环利用活动,并将此活动命名为“地球伙伴计划”。
(1)依据材料说明该校学生开展“地球伙伴计划”的积极作用。
(2)该班学生举行了以“坚持可持续发展,做地球伙伴”为主题的演讲比赛。请你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拟订演讲的要点。

参 考 答 案
专题一 公民道德建设
考点演练
1. 答案:(1)①这次评选活动是中央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对引导全社会学习道德模范、提升道德水平、凝聚道德力量有着重大意义。②这次评选活动作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①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华,反映了历史进步的要求,具有无穷的感染力和永恒的生命力,凝聚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之中,始终是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支柱。公民道德建设,必须继承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②道德的进步总是表现为传统道德的精华与时代精神相结合。因此,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同时,大力弘扬时代精神,是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内在要求。③道德的进步总是在社会实践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的,我国的公民道德建设要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2. 答案:①树立道德榜样是进行道德教育和提高道德修养的好方法,向道德榜样学习能够丰富人的道德素养和文化涵养,提升人的道德境界。②我国评选“双百”人物是开展公民道德建设的具体做法,即把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③从实际出发,着眼多数,鼓励先进,引导人们在遵守基本道德规范的基础上,不断追求更高层次的道德目标。
3. 答案:(1)①志愿者的所作所为践行了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志愿服务已成为我国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提高公民道德素质的有效途径。②为人民服务是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志愿者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行为体现了这一点。③志愿者在服务中坚持了集体主义原则。他们以大局为重,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同时关注和保障他人的正当利益,为此甚至牺牲了自己的正当利益。
(2)①继承优良传统。既要继承乐于助人、普济社会的中华传统美德,也要继承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②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大力弘扬时代精神,不断改进和完善志愿服务的方式和内容。③汲取、借鉴世界各国道德建设的成功经验和先进文明成果,博采众长,为我所用,不断丰富、充实志愿服务的内涵。
4. 答案:(1)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对于加强培育文明道德风尚,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2)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有助于提高思想道德水平,有助于塑造完美的人格,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全面发展,获得人生的幸福与成功意义重大。(其他答案只要符合题意即可)
5. 答案:(1)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本质特征,是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的原则。
(2)①重在实践。道德学习和道德修养,必须脚踏实地,从一点一滴做起。人们道德品质的提升,关键是落实在实践中。
②循序渐进。道德学习和实践,只能按照其固有规律,从小到大,由近及远,由少到多,由浅入深。
③学会慎独。在道德实践中,要严于自律,始终表里一致。

专题二 公民的道德生活
考点演练
1. 答案:(1)“咱当不了科学家,但可以做个能工巧匠”,体现了正确认识自己,建立自信心;正确地选择、分析、把握自己的未来,确定自我职业生涯的奋斗目标。“干活不能光用力气,还要动脑筋,干一行,就要爱一行,精一行”,体现了正确地分析企业的工作,端正了职业态度,树立了正确的目标。“现代化大生产说到底最需要团队协作,仅凭我一个人,就是一身铁又能打几个钉”,体现了树立良好的分工合作和团队意识。
(2)影响从业者职业精神的因素有:职业态度、职业理想、职业道德知识、人生境界、价值观。最重要的准备是:树立正确的职业态度,关键在于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要努力学习职业道德知识;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 答案:(1)说明当前社会生活中还存在一些不良的道德行为,一些公民缺乏社会公德。
(2)①我们要增强公民的社会公德意识。我们每个人都应遵守社会公德,社会公德对于维护公共利益,保持社会稳定,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在现代社会、公共领域不断扩展,社会公德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社会公德的状况是展示公民道德修养与社会文明程度的“窗口”。社会公德是公民生活最基本的行为规范,是社会生活最起码的道德要求,因而成为衡量文明发展程度的一种标志。
②因此,我们要讲文明,做一个有公德的文明人。在生活中,树立公德观念;克服私心,方便他人也方便自己;充满爱心,尊重他人也尊重自己;遵守公德,人人有责,严格要求自己。为把我国建成和谐社会而努力。
3. 答案:(1)①家庭美德就是指家庭道德中的精华。②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
(2)①家庭道德是一种亲情道德。亲情是维护家庭美满幸福的特殊力量。而培育家庭美德,也就是培育亲情的过程。②亲情的培育,有赖于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交流。③亲情的凝聚和升华,有赖于家庭文化的培育,而培育家庭文化的过程,就是培育家庭亲情、塑造家庭美德的过程。
4. 答案:(1)这些现象违背了诚实守信、服务群众、办事公道、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规范,背离了社会主义的职业道德要求,透视出了某些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的缺失。
(2)应遵守的共同的职业道德基本规范有: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如教师的“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从政者的“秉公执法、以民为本”,医护工作者的“救死扶伤、仁爱习医”,商业人员的“童叟无欺、货真价实”等。
5. 答案:(1)①道德榜样容易使人产生认同感。道德榜样是实践道德准则和规范的典范,集中体现着先进的道德要求,人们容易对其产生认同感,并通过对比看到自身的差距,努力向他们学习一做事就做这样的事,做人就做这样的人。②道德榜样的优秀人格与高尚品质容易感染人们,使人们的心灵得到净化。人们在感动之余,会产生奋发向上的动力,鼓起前进的勇气,追求更高的目标。
(2)①发挥道德榜样作用,可以引导人们不断追求更高层次的道德目标,促使公民道德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②以诚实守信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是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客观要求。发挥道德榜样作用,有助于在全社会形成诚实守信的良好风尚,建立良好的社会信用制度。③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发挥道德榜样作用,有助于确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体系,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3)学习道德榜样,追求更高层次的道德目标,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找到合适的方法,制定恰当的步骤。但无论采取什么方法和步骤,都应该重在实践、循序渐进、学会慎独。

专题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伦理要求
考点演练
1. 答案:(1)诚信,既是个人的美德,也是社会生活和经济交往中应该遵循的伦理原则。诚实信用是市场经济对经济秩序提出的伦理要求。如果失信则会破坏市场经济的运行秩序,阻碍经济的健康发展,使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遭受损害。诚信作为经济活动中的道德要素,具有保证市场经济有序运行的重要价值和意义。经济主体之间要在市场中进行公正、公平的交易,必须以诚信为基础。作为经济活动的伦理准则,诚信对于市场经济的有序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构建以道德为支撑的社会信用制度,增强全社会的信用意识,加快建设企业和个人信用服务体系,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逐步开放信用服务市场;弘扬中华民族崇尚诚信的美德;加强以诚实守信为重点的公民道德建设。
2. 答案:(1)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破坏了市场经济的运行秩序,阻碍了经济的健康发展,使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遭受损害,影响了国家的形象,最终也损害了企业自身的利益。
(2)诚信作为经济活动的伦理原则,有利于保证市场经济有序运行。诚信是企业的立业之基、成功之本。遵守诚信原则,有利于消除不正当竞争和扰乱市场行为,使企业在有序、规范和制度化的市场环境中健康发展。
3. 答案:(1)在市场经济中倡导诚信伦理,构建社会诚信机制。在全社会形成诚实守信的良好风尚,构建以道德为支撑的社会信用制度,增强全社会的信用意识,加快建设企业和个人信用服务体系,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逐步开放信用服务市场;弘扬中华民族崇尚诚信的美德,构建诚信友好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以诚实守信为重点的公民道德建设。
(2)在市场经济中倡导竞争伦理。在竞争中倡导正当竞争,反对不正当竞争,贯彻机会均等、公平竞争的原则,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原则;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坚持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这正是现代市场经济内在的伦理精神。
4. 答案:(1)①这些做法是一种不诚信行为,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也制约了旅游业的发展。②必须引导旅行社遵循相应的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诚实守信,开展正当竞争。
(2)①道德规范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必须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体系。②诚信对保证市场经济有序运行、构建诚信友爱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突出的意义,必须构建社会诚信机制。③倡导竞争伦理是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序化和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要坚持正当竞争,反对不正当竞争。
5. 答案:(1)当前我国社会存在种种不公平问题,构建和谐社会任重道远。
(2)努力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①提供制度保障和政策措施,实行合理的分配制度,并综合运用多种手段,把社会成员的收入差距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②进一步彰显公平和正义的伦理原则,大力倡导扶贫济困、见义勇为、主持公道、伸张正义等道德风尚,努力营造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氛围。③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注重效率,维护公平,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专题四 面对科技进步的伦理引导
考点演练
1. 答案:(1)科技是把双刃剑。①科技不能自动满足人类的需要,科技是让人类的生活更美好,还是给人类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不在科技自身,关键在人,在于人们发展科技的目的和运用科技的态度。②由于科技工作者比任何人更能科学地预见科技成果可能带来的后果,因此,他们比其他人负有更大的道德责任,使科技为人类造福。
(2)科技工作者要致力于科技发展的正确方向,使科技的运用符合人类的根本利益。①要深刻理解科技工作的意义,将对自然奥秘的探索与人类的福祉相结合。要尽可能地发挥科学家的影响以防误用科学技术,用最有益于全人类的方法促进科技的发展。②科技成果的运用,不能只顾眼前利益、局部利益。③任何科技活动都必须遵循无害原则。要重视和发展科学技术所具有的人性价值。不能损害人,是科技活动最起码的道德要求。④弘扬科学精神,造福人类社会。
2. 答案:(1)网络改变着生活、改变着世界,缩短了人们的空间距离。网络迅捷的汇集、传递各种社会信息资源,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节约了社会交往的成本。网络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人类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能力,同时,网络技术的运用也带来许多问题,这些问题涉及到国家安全、社会管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保护等。
(2)尊重他人知识产权、保护公民个人隐私,维护网络安全,不伤害他人和有损于社会,不利用网络非法谋取不正当商业利益等。
3. 答案:(1)①道德是影响人们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是衡量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②高尚的道德是人生幸福和成功的重要支柱。③公民道德建设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一项基础性工程。
(2)①尊重生命的原则。生命科学活动必须以尊重、保护和挽救生命为第一前提。②公正原则。生命科学应该以社会成员共享科技进步成果为目的。③自主原则。维护有关人员的权益,保护病人的隐私。④安全原则。生命科技的目的是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增进生命健康,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4. 答案:(1)利:①网络改变了生活、改变了世界,缩短了人们的空间距离。②网络迅捷地汇集、传递各种社会信息资源,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节约了社会交往的成本。③网络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人类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能力。弊:网络技术的运用也带来了网络安全问题、网络自由的滥用问题、隐私权的保护问题。
(2)①解决网络生活中的问题,在依靠法律和行政手段的同时,还必须倚重伦理道德的力量,促使网民和网络服务的提供者、管理者自觉遵守一些具体行为规范。②必须遵守网络世界的伦理原则。尊重他人知识产权,保护公民个人隐私,维护网络安全,不得伤害他人和有损于社会,不利用网络非法谋取不正当商业利益等。
5. 答案:我们应该理性地、全面地看待转基因技术。(1)转基因技术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以转基因工程为代表的一大批生物技术成果进入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特别是在医药和农业发展方面发挥了极大的作用。转基因技术使生命的遗传生长规律按照人的意愿进行,这是人类改造自然的一项伟大成就。
(2)要正视转基因技术带来的安全性问题,切实认识到个别有害转基因生物的危害,在研究应用中要趋利避害。
(3)要进一步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用法律手段确保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
(4)要增强科学家的法制意识,提高科学家的道德水平,在研究中要信守必要的伦理原则。

专题五 对环境的伦理关怀
考点演练
1. 答案:(1)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必须认识到:一方面自然条件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与前提。人类必须保护自然环境,对自然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和利用;另一方面,人们可以运用已经获得的对自然界的真理性的认识来指导我们的实践活动,从而达到对自然界的有效改造。
(2)如果人们违背了自然规律,过度开发自然资源,破坏自然环境,那就会受到自然界的报复。因而人类在破坏和污染自然环境条件下,对自然界的胜利是一种暂时性的胜利,是以长远的损失为代价来换取的暂时的享受。总之,人类必须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而不能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界盲目的胜利。
2. 答案:(1)①环境是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发展经济是保护环境的必要条件,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②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既促进了经济发展,又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2)①循环经济坚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结合,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因此遵循了环境正义原则和尊重自然的原则;②发展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遵循代际平等的要求。
3. 答案:(1)公民积极响应“限塑令”,表明公民有较强的环境道德意识并遵守环境道德规范;体现了公民能够自觉选择有利于环保、与自然协调的生活方式;也说明公民能够以实际行动关心并积极改善自己周围的环境状况。
(2)①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要广泛宣传滥用塑料袋的危害,进一步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把遵守环境道德规范落实到具体的环保行动上。②竹篮、布袋都可作为塑料袋的替代工具,要积极引导顾客自带购物袋;在推广使用易于分解的环保购物袋的同时,尽快研发新的替代产品。
4. 答案:(1)环境伦理的基本原则是环境正义原则和尊重自然原则。
(2)①国家要加强立法,严惩违反《环境法》的行为。②政府要加强监管,加强宣传教育,惩治破坏环境的行为。③公民个人要从自身做起,选择有利于环保的生活方式,要勇于同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④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世界各国要共同努力。
5. 答案:(1)有利于提高人们对环境的伦理关怀,美化环境,减少污染,节约资源。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gaosan/63703.html

相关阅读:2012届高考政治第五课 文化创新考点专项复习